企业员工在职读研 宁波最高补贴5万元 心动吧!来试试

 2023-06-13 04:48:10  考研全封闭式培训机构    17
[摘要]

资料图 图文无关 职场“充电族”,好消息来了。记者从市人社局了解到,《关于做好2019年企业在职人员攻读研究生学费补贴有关工作的通知》下发,符合条件的在甬企业在职人员读研,符合相关条件的,有望领取到最高5万元的补贴。...



资料图 图文无关
职场“充电族”,好消息来了。记者从市人社局了解到,《关于做好2019年企业在职人员攻读研究生学费补贴有关工作的通知》下发,符合条件的在甬企业在职人员读研,符合相关条件的,有望领取到最高5万元的补贴。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下发《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结合宁波市重点领域重点产业方向和《2015年宁波市人才指数报告》,现确定以下学科及相近专业列入研究生学费补贴范围: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心理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系统科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农业工程、林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林学、水产、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中药学、护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工程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项目管理、会计、金融、统计。
补贴需要这些条件,快来看看:
【补贴对象】
学费补贴对象须同时具备以


下条件:
(一)在企业实际从事工程、技术、管理工作3年以上,且符合报考专业招生条件的在职人员;
(二)与在甬企业(含部省属驻甬企业)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且在宁波 参加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缴费时间连续缴纳不少于12个月(缴费计算时间自2018年5月起);
(三)所攻读的研究生专业应与本人从事的专业岗位对口,且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见文末);
(四)补贴对象须通过2019年12月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博士研究生须参加统考或者“申请-考核”,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经全日制或非全日制培养毕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学位证书;或参加大中型企业与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联合举办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学位证书。
补贴标准
符合条件人员攻读研究生毕业后可享受学费50%的补贴,每人补贴额度最高不超过5万元;已经享受市财政相关学费补贴的,不再重复享受补贴政策,同等学历只能享受一次学费补贴。
【补贴办法】
(一)申报程序
1. 2019年拟报考人员向所在企业提交《宁波市企业在职人员攻读研究生学费补贴申报表》,由企业根据通知要求进行审核,并在企业内部进行公示。
2. 企业根据单位实际填写《企业高层次高学历人才培养需求调查表》
3. 企业携带拟报考人员《申报表》、劳动合同复印件、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公示情况说明》,以及《调查表》向社保关系所在地人力社保部门申报。
4. 各地人力社保部门负责社保所在地企业申报材料的审核并整理成册,于2019年8月30日前报送市人力社保局,同时将《调查表》和汇总表电子版发至nbyjsbt@163.com。
市直单位按照上述要求,由所在单位直接报市人力社保局。
(二)资格审核
各地人力社保部门负责社保所在地企业申报材料的审核,市人力社保局负责对申报材料和申报对象资格进行复审,并对符合条件的申报对象进行为期五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无异议的纳入企业人员攻读研究生学费补贴对象管理名册。
(三)签订协议
2019年拟报考人员按规定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并被录取后,凭录取通知书于2020年11月底前到市人力社保局签订学费补贴协议,明确享受学费补贴的具体要求和办理手续。
(四)补贴申领
申报对象毕业后3个月内携带硕士或博士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学费发票原件(发票抬头为申请人的姓名)、《学费补贴协议》原件、申报当年到申领补贴当月的社保缴纳记录、劳动合同复印件、本人社保卡复印件到宁波市人才培训中心受理窗口办理学费补贴申领手续。
材料受理单位:宁波市人才培训中心;
联系人:陈老师、裘老师、黎老师;
联系电话:0574-83867574、83867573、87187552;
监督电话:0574-89298088;
地址1:海曙区柳汀街557号人才大厦521室
地址2:鄞州区宁穿路1901号行政服务中心f3032窗口。
何慧丽等嵌入式动员党建引领农村基层社会治理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17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