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南开大学日研院世界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_政府_日本_美国(2019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复试办法)

 2024-03-13 04:49:27  考研全程班多少钱    15
[摘要]

原标题:2019南开大学日研院世界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2019南开大学日研院世界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1.查理曼帝国 法兰克加洛林王朝国王查理曼建立的帝国。...





原标题:2019南开大学日研院世界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2019南开大学日研院世界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1.查理曼帝国

法兰克加洛林王朝国王查理曼建立的帝国。又称加洛林帝国。加洛林王朝的第二代君主查理曼在位时期,率领封建主四处征伐,建立起一个与昔日罗马帝国疆域相当的帝国。800年圣诞节,罗马教皇利奥三世在罗马的圣彼得堡教堂为查理曼行加冕礼,称查理曼为“罗马人的皇帝”。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签订《凡尔登条约》瓜分帝国,形成后来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国的雏形。

2.建武中兴

14世纪初,镰仓幕府的统治衰落。1333年,心怀大志的后醍醐天皇乘幕府内乱势衰之际,联合部分不满武士,起兵讨伐幕府,以图恢复天皇的权力。经一番争战,镰仓幕府垮台,天皇政权恢复,年号建武,史称“建武中兴”。

3.欧洲经济共同体

1967年成立的欧洲区域性组织。简称“欧共体”。1965年4月,法、意、联邦德国、荷、比、卢六国签订了《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统一起来,统称欧洲共同体。条约于1967年7月1 日生效。欧共体总部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宗旨是在欧洲各国人民之间建立不断的、愈益密切的、联合的基础,清除分裂欧洲的壁垒,保证各国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和就业的条件,并通过共同贸易政策促进国际交换。后发展为欧洲联盟。

4.关贸总协定

1947年由美、英、法等23个国家缔结的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多边国际协定。1947年10月,23个国家陆续签订了124项双边协定。后来将这些双边协定用最惠国条款加以多边化,汇编成一个多边文件,即《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该协定于1948年1月1日生效。总协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体缔约国 组成的缔约国大会,下设理事会及发展委员会。总协定缔结后,多次进行减税谈判,这对国际贸易的发展起了促进的作用。

5.尼克松冲击

尼克松冲击,指的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对美国外交、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对日本政治、社会形成的“冲击”,是日本人的说法。尼克松冲击分为前后两次。

为摆脱越南战争时期美国社会失业、通货膨胀、国际收支赤字的困境,减缓美元暴跌、大量黄金外涌的危机,尼克松政府于1971年8月15日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该政策导致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影响深远, 美国政府的这一决定对日本的影响最为严重,故被日本金融界称之为“尼克松冲击”。

1971年基辛格来华访问,为尼克松访华做铺垫。这一事件直到公布前的最后一刻才通知日本政府,日本人深感被美国所抛弃。这次事件导致佐藤内阁在外交上进退失据,被迫总辞。日本政坛和外交政策因此受到了了巨大冲击,称为第二次“尼克松冲击”。

6.东印度公司

17-19世纪英国政府特许设立的贸易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于1600年成立。公司不仅有贸易独立权,还有代表政府订立通商条约或和约的权力,有权发动战争、建立堡垒、筹建军队、审判公司官员等,拥有政治和军事权力。英国政府曾依靠该公司在印度的财产和武装,对缅甸、阿富汗及其他亚洲国家发动掠夺战争。1858年撤销。

二、简答题

1.论述旧金山体制

1951年9月4日至8日,在美国主持下于旧金山召开了对日媾和会议,会议期间,美、英、日等49国签 订了《对日和约》,美日两国签订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之后在1952年2月28日签订了《日美行政协定》。4月28日又签订了所谓《日台和约》。这四个条约和协定,构成了所谓的“旧金山体制”。

《对日和约》规定了日本的领土范围以及交由美国托管的领土,同时规定盟国在日驻军权利等。《日美安全保障条约》规定美国在日驻军及行使武力等规定。《日美行政协定》规定日本向美国提供军事基地及美国军队享受治外法权。《日台条约》则排除日本同新中国建交的可能迫使日本与中国政府为敌。旧金山体制的建立,标志着战后美国公开占领日本的时期结束,日本名义上恢复了主权,但实质上进入美国半占领状态,日本被纳入了美国战后的“冷战”体制之中。

2.论述西方崛起的历史原因

一、政治制度的不同的影响:

中世纪后,西方民族国家开始兴起,专制君主也开始把眼光放在海外殖民地的掠夺以及海上霸权的争夺上,以获取巨额的财富。与此同时,资产阶级也随之成长壮大。

而此时的东方诸国,无论是中国的明清还是穆斯林世界,依然在封建道路上缓慢前行,政治上不断强化中央集权和专制统治,阻碍了新的更有活力的经济力量的成长。

二、经济制度的不同的影响:

在中世纪后期,欧洲各国普遍采取重商主义政策,努力发展本国工商业,鼓励工业品出口。为西方的崛起奠定了物质条件。

而此时的东方封建国家实行的是“重农轻商”的政策,,固守农本经济,摧残工商业。无论是中国还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工商业者都是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商品经济的发展受阻。

三、思想因素的影响:

从十四世纪中叶到十七世纪初,欧洲发生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运动。这场运动始于意大利,后扩展到英、法、德、西等欧洲国家。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提倡尊重自然和人权,鼓励人们为幸福而奋斗开拓。

然而在遥远的东方却是不一样的场景。穆斯林对西方有一种优越感,妄自以为自己是不可战胜的,这样的心态自是不会关注西方、学习西方的。而在中国,儒学处于主导地位,儒家传统成了维持现状的最佳工具,最终导致了处处顺从、事事以正统观念为依据的思想氛围,排除了思想继续发展的可能。

四、地理位置的影响:

欧洲是一片半岛大陆,是大陆的尽头、海洋的开始,而且海岸线蜿蜒曲折拥有众多良港,这使得欧洲的造船业和航海技术都很发达。而自古以来的海洋文明培育了人们敢于冒险、积极进取的思想,还富于向外求生之本能。

中国地大物博,在经济上能做到自给自足,而且四周有海洋、沙漠、山脉等天然的地理屏障,使中国能在较少受到外来侵入的情况发展自己的文明,因此中国自古以来便走的是背靠海洋、内向发展的道路,缺乏走向海洋、对外扩张的思想意识。这样的地理环境使中国社会呈现的是——保守、内向,缺少创造力和开拓精神。

五、宗教因素的影响:

基督教的教义中就渗透着浓烈的普济主义、改变异端信仰的热情和好战精神。使西方国家从精神上和心理上推动、鼓舞资产阶级在掠夺扩张的道路上毫无顾忌地前进。

总结:正是上述这些因素的相对衰落的综合最终使得东方世界全面落后于西方,并一度使东方从属与西方。

3.大意是二战后非洲国家的独立道路

由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赢得独立的主客观条件不同,因而独立后的发展道路 也各不相同。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类:

第一类是通过发展“自由经济”建立“自由企业制度”,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这类国家一般注重与原宗主国继续保持密切的经济合作关系,对原殖民主义经济结构的改造采取温和措施,鼓励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如科特迪瓦、利比里亚等。这类国家在非洲新独立的国家中占多数。

第二类是宣布走非洲社会主义道路。他们自认为这是在战后资本主义与社

会主义两座大山中间的山谷开辟出来的一条道路。非洲社会主义不同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埃及的纳赛尔、加纳的恩克鲁玛、几内亚的塞古·杜尔最先宣布走这条道路。非洲社会主义又可分为四派:阿拉伯社会主义、村社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 非洲科学社会主义。

第三类是有计划的自由主义。如喀麦隆的阿希乔、马拉维的班达都声明走“不 左不右”“既不是资本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的“中间道路”。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宣布走这条道路的国家越来越多。

三、论述题

1.论述日本近代立宪政治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宪政未立,士族知识分子受西方民主思想影响要求参政。反对专制政治、争取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权利。1874年,大臣联名上书天皇,建议设立民选议院,从而拉开了自由民权运动的帷幕。

其内容包括要求开设国会、制定宪法、减轻地税、确立地方自治和修改西方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

(1)1879年,明治政府对地方政府进行了初步改革,设立了由选举产生的府县会议。作为地方代议机构的府县会议的建立,奠定了地方自治的基础,为将来在中央建立代议制作了准备。

(2)1881-1882年民权派建立了自由党和立宪改进党。在政党组织的领导下,运动迅速达到高潮。这是日本最早的近代意义的政党。?????

(3)由于天皇政府的镇压,到80年代中期,自由民权运动以失败告终。自由民权运动虽然失败了,但之后天皇政府被迫走上立宪道路。1889年明治政府颁布的日本首部资本主义性质宪法。亦称“明治宪法”。这部宪法是以德国宪法为蓝本制定的。它规定:

(1)天皇作为国家元首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天皇享有广泛的权力,包括召开和解散议会、批准法令、任免官吏、对外宣战与媾和、统帅陆海军等。

(2)国家立法权属于由贵族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帝国议会。贵族院由皇族、华族和“敕选议员”组成,众议院由选举产生。议会的立法须经天皇批准方能生效。财政预算案由内阁提出,如果被议会否决,政府可按上一年预算行事。

(3)内阁对天皇负责。陆海军大臣有权直接上奏天皇。天皇身边还设有一个枢密院,实际上是最高决策机关。宪法还规定了“臣民”的一些基本人权,包括言论、集会、出版、结社、信教、迁徙等自由,以及担任公职和非依法律不受逮捕、监禁、处罚等权利。

《大日本帝国宪法》是明治维新的重要成果。它是东亚地区的第一部宪法,规定了人民的某些基本权利,并确立了立宪君主制。但是日本没有实现男子普选权,没有实行对议会负责的责任内阁制,权力重心仍握在官僚寡头和军阀手中。

2019南开大学日研院世界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1.查理曼帝国

法兰克加洛林王朝国王查理曼建立的帝国。又称加洛林帝国。加洛林王朝的第二代君主查理曼在位时期,率领封建主四处征伐,建立起一个与昔日罗马帝国疆域相当的帝国。800年圣诞节,罗马教皇利奥三世在罗马的圣彼得堡教堂为查理曼行加冕礼,称查理曼为“罗马人的皇帝”。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签订《凡尔登条约》瓜分帝国,形成后来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国的雏形。

2.建武中兴

14世纪初,镰仓幕府的统治衰落。1333年,心怀大志的后醍醐天皇乘幕府内乱势衰之际,联合部分不满武士,起兵讨伐幕府,以图恢复天皇的权力。经一番争战,镰仓幕府垮台,天皇政权恢复,年号建武,史称“建武中兴”。

3.欧洲经济共同体

1967年成立的欧洲区域性组织。简称“欧共体”。1965年4月,法、意、联邦德国、荷、比、卢六国签订了《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统一起来,统称欧洲共同体。条约于1967年7月1 日生效。欧共体总部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宗旨是在欧洲各国人民之间建立不断的、愈益密切的、联合的基础,清除分裂欧洲的壁垒,保证各国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和就业的条件,并通过共同贸易政策促进国际交换。后发展为欧洲联盟。

4.关贸总协定

1947年由美、英、法等23个国家缔结的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多边国际协定。1947年10月,23个国家陆续签订了124项双边协定。后来将这些双边协定用最惠国条款加以多边化,汇编成一个多边文件,即《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该协定于1948年1月1日生效。总协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体缔约国 组成的缔约国大会,下设理事会及发展委员会。总协定缔结后,多次进行减税谈判,这对国际贸易的发展起了促进的作用。

5.尼克松冲击

尼克松冲击,指的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对美国外交、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对日本政治、社会形成的“冲击”,是日本人的说法。尼克松冲击分为前后两次。

为摆脱越南战争时期美国社会失业、通货膨胀、国际收支赤字的困境,减缓美元暴跌、大量黄金外涌的危机,尼克松政府于1971年8月15日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该政策导致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影响深远, 美国政府的这一决定对日本的影响最为严重,故被日本金融界称之为“尼克松冲击”。

1971年基辛格来华访问,为尼克松访华做铺垫。这一事件直到公布前的最后一刻才通知日本政府,日本人深感被美国所抛弃。这次事件导致佐藤内阁在外交上进退失据,被迫总辞。日本政坛和外交政策因此受到了了巨大冲击,称为第二次“尼克松冲击”。

6.东印度公司

17-19世纪英国政府特许设立的贸易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于1600年成立。公司不仅有贸易独立权,还有代表政府订立通商条约或和约的权力,有权发动战争、建立堡垒、筹建军队、审判公司官员等,拥有政治和军事权力。英国政府曾依靠该公司在印度的财产和武装,对缅甸、阿富汗及其他亚洲国家发动掠夺战争。1858年撤销。

二、简答题

1.论述旧金山体制

1951年9月4日至8日,在美国主持下于旧金山召开了对日媾和会议,会议期间,美、英、日等49国签 订了《对日和约》,美日两国签订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之后在1952年2月28日签订了《日美行政协定》。4月28日又签订了所谓《日台和约》。这四个条约和协定,构成了所谓的“旧金山体制”。

《对日和约》规定了日本的领土范围以及交由美国托管的领土,同时规定盟国在日驻军权利等。《日美安全保障条约》规定美国在日驻军及行使武力等规定。《日美行政协定》规定日本向美国提供军事基地及美国军队享受治外法权。《日台条约》则排除日本同新中国建交的可能迫使日本与中国政府为敌。旧金山体制的建立,标志着战后美国公开占领日本的时期结束,日本名义上恢复了主权,但实质上进入美国半占领状态,日本被纳入了美国战后的“冷战”体制之中。

2.论述西方崛起的历史原因

一、政治制度的不同的影响:

中世纪后,西方民族国家开始兴起,专制君主也开始把眼光放在海外殖民地的掠夺以及海上霸权的争夺上,以获取巨额的财富。与此同时,资产阶级也随之成长壮大。

而此时的东方诸国,无论是中国的明清还是穆斯林世界,依然在封建道路上缓慢前行,政治上不断强化中央集权和专制统治,阻碍了新的更有活力的经济力量的成长。

二、经济制度的不同的影响:

在中世纪后期,欧洲各国普遍采取重商主义政策,努力发展本国工商业,鼓励工业品出口。为西方的崛起奠定了物质条件。

而此时的东方封建国家实行的是“重农轻商”的政策,,固守农本经济,摧残工商业。无论是中国还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工商业者都是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商品经济的发展受阻。

三、思想因素的影响:

从十四世纪中叶到十七世纪初,欧洲发生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运动。这场运动始于意大利,后扩展到英、法、德、西等欧洲国家。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提倡尊重自然和人权,鼓励人们为幸福而奋斗开拓。

然而在遥远的东方却是不一样的场景。穆斯林对西方有一种优越感,妄自以为自己是不可战胜的,这样的心态自是不会关注西方、学习西方的。而在中国,儒学处于主导地位,儒家传统成了维持现状的最佳工具,最终导致了处处顺从、事事以正统观念为依据的思想氛围,排除了思想继续发展的可能。

四、地理位置的影响:

欧洲是一片半岛大陆,是大陆的尽头、海洋的开始,而且海岸线蜿蜒曲折拥有众多良港,这使得欧洲的造船业和航海技术都很发达。而自古以来的海洋文明培育了人们敢于冒险、积极进取的思想,还富于向外求生之本能。

中国地大物博,在经济上能做到自给自足,而且四周有海洋、沙漠、山脉等天然的地理屏障,使中国能在较少受到外来侵入的情况发展自己的文明,因此中国自古以来便走的是背靠海洋、内向发展的道路,缺乏走向海洋、对外扩张的思想意识。这样的地理环境使中国社会呈现的是——保守、内向,缺少创造力和开拓精神。

五、宗教因素的影响:

基督教的教义中就渗透着浓烈的普济主义、改变异端信仰的热情和好战精神。使西方国家从精神上和心理上推动、鼓舞资产阶级在掠夺扩张的道路上毫无顾忌地前进。

总结:正是上述这些因素的相对衰落的综合最终使得东方世界全面落后于西方,并一度使东方从属与西方。

3.大意是二战后非洲国家的独立道路

由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赢得独立的主客观条件不同,因而独立后的发展道路 也各不相同。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类:

第一类是通过发展“自由经济”建立“自由企业制度”,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这类国家一般注重与原宗主国继续保持密切的经济合作关系,对原殖民主义经济结构的改造采取温和措施,鼓励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如科特迪瓦、利比里亚等。这类国家在非洲新独立的国家中占多数。

第二类是宣布走非洲社会主义道路。他们自认为这是在战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座大山中间的山谷开辟出来的一条道路。非洲社会主义不同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埃及的纳赛尔、加纳的恩克鲁玛、几内亚的塞古·杜尔最先宣布走这条道路。非洲社会主义又可分为四派:阿拉伯社会主义、村社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 非洲科学社会主义。

第三类是有计划的自由主义。如喀麦隆的阿希乔、马拉维的班达都声明走“不 左不右”“既不是资本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的“中间道路”。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宣布走这条道路的国家越来越多。

三、论述题

1.论述日本近代立宪政治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宪政未立,士族知识分子受西方民主思想影响要求参政。反对专制政治、争取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权利。1874年,大臣联名上书天皇,建议设立民选议院,从而拉开了自由民权运动的帷幕。

其内容包括要求开设国会、制定宪法、减轻地税、确立地方自治和修改西方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

(1)1879年,明治政府对地方政府进行了初步改革,设立了由选举产生的府县会议。作为地方代议机构的府县会议的建立,奠定了地方自治的基础,为将来在中央建立代议制作了准备。

(2)1881-1882年民权派建立了自由党和立宪改进党。在政党组织的领导下,运动迅速达到高潮。这是日本最早的近代意义的政党。?????

(3)由于天皇政府的镇压,到80年代中期,自由民权运动以失败告终。自由民权运动虽然失败了,但之后天皇政府被迫走上立宪道路。1889年明治政府颁布的日本首部资本主义性质宪法。亦称“明治宪法”。这部宪法是以德国宪法为蓝本制定的。它规定:

(1)天皇作为国家元首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天皇享有广泛的权力,包括召开和解散议会、批准法令、任免官吏、对外宣战与媾和、统帅陆海军等。

(2)国家立法权属于由贵族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帝国议会。贵族院由皇族、华族和“敕选议员”组成,众议院由选举产生。议会的立法须经天皇批准方能生效。财政预算案由内阁提出,如果被议会否决,政府可按上一年预算行事。

(3)内阁对天皇负责。陆海军大臣有权直接上奏天皇。天皇身边还设有一个枢密院,实际上是最高决策机关。宪法还规定了“臣民”的一些基本人权,包括言论、集会、出版、结社、信教、迁徙等自由,以及担任公职和非依法律不受逮捕、监禁、处罚等权利。

《大日本帝国宪法》是明治维新的重要成果。它是东亚地区的第一部宪法,规定了人民的某些基本权利,并确立了立宪君主制。但是日本没有实现男子普选权,没有实行对议会负责的责任内阁制,权力重心仍握在官僚寡头和军阀手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2018定向北京师范大学汉硕考研的辅导班推荐(北京郊区定向)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15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