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京大学中国史考研详情介绍、必看经验指导_学科(2019北京大学寒假学堂试题)

 2024-03-13 04:49:02  考研全封闭式培训机构    5
[摘要]

原标题:2019北京大学中国史考研详情介绍、必看经验指导 学院简介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定位是“中国 ,亚洲顶尖,世界一流”。本学科迄今已创建106周年,学术薪火相传,历...





原标题:2019北京大学中国史考研详情介绍、必看经验指导

学院简介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定位是“中国 ,亚洲顶尖,世界一流”。本学科迄今已创建106周年,学术薪火相传,历史上名师辈出,铸就了本学科“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人文信念和学术传统。改革开放以来,众多学者在学术上不断开拓,续写了学科的辉煌历史。当下,由袁行霈(北京大学资深教授、中央文史馆馆长)、李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曹文轩(国际安徒生文学奖获得者)、陈平原(北京市教学名师,学科评议组成员)等学科带头人,以及由9位长江学者、10余位人文特聘教授、20余位跨(新)世纪人才以及20多位杰出青年人文学者等组成的学术中坚力量,汇集本学科百余教师大力开拓前行,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传承和社会文化进步不断努力工作,做出卓越贡献。

中文系目前有全国最完整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制,共有5个本科专业方向,8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并设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1986年5个二级学科——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古典文献学入选首批全国重点学科。2001年6个二级学科——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古典文献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入选第二届全国重点学科,也成为了教育部最早确认的国家文科人才培养基地。2007年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整体被评为全国首批一级重点学科。目前,部分二级学科已步入世界学术一流阵营,为进一步建设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一流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打下来良好基础。自2011年英国qs发布“现代语言”和“语言学”学科排名以来,始终居于第5-25名之间。2018年公布的“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现代语言”列第6位,“语言学”列第10位,在目前国内闯入世界前10名一流学科方阵的7个学科中占据2席。

中文系也是国内唯一细分并具有中国文学、汉语言、古典文献学、应用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汉语言文学(留学生)5个中文本科专业的学科院系。拥有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和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员会秘书处挂靠北大中文系。此外还设有在国内外具重要影响的国学研究院、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中国诗歌研究院、语文教育研究所等14个研究机构。

教学情况

中文系现有在校全日制学生1204人,其中本科生585人,硕士生342人,博士生277人。另有中文双学位本科生200多人。开设本科课程185门,其中必修课40门,本科公共课18门。本科教育按照文学、语言、古典文献、应用语言学、留学生汉语言文学5个中文本科专业实施教学。另外我系还承担全校公共必修课大学国文。开设研究生课程126门,其中必修课28门,承担的通识教育课程、大类平台课程等,在全校通选课程中大约占据30%的课程量。

科研情况

2013—2017年底,本学科每年都新增一批国家社科、教育部和北京市的重大和重点研究项目,其中国家和省部重要项目55项。中文系利用自有资金设立自主科研专项计划,基本实现了教师人人有项目,个个有经费的良好局面。 2012—2017年,全系四年来发表各类科研成果超过2400项,其中专著200余本,编著(以书代刊)125余本,论文2100余篇。四年内c刊规格以上发表总量800余篇,其中a类期刊发表数量达240余篇,名列国内第一。2013年教育部第六届高校科研成果二等、三等奖共8项,2015年第七届高校科研成果奖二等奖5项,数量和等级在国内中文学科居前。

人员情况

全系现有教职工106人,行政教辅人员10人,教师96人。其中新体制副教授8人,新体制预聘副教授、助理教授4人,老体制教授和研究员54人,副教授和副研究员30人。

学习方式

全日制



招生人数

2019拟招22人

研究方向

01. 先秦史

02. 秦汉史

03. 魏晋南北朝史

04. 隋唐史

05. 宋辽金史

06. 元史

07. 明史

08. 清史

09. 中国历史地理

10. 历史文献学

11. 敦煌吐鲁番文书

12. 中国少数民族史

13. 古代中外关系史

14. 古代中西交通史

15. 中国古代社会史

16. 经济史

17. 全球史

18. 中国近代史

19. 中华民国史

20. 中国现代史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22. 近现代中外关系史

23. 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

24. 中国近现代社会史

考试科目

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 英语一 或 202 俄语 或 203 日语 或 253 法语 或 254 德语

③ 667 历史学基础(中国史)

复试线

18年:总分365 政治英语50/专业课180

17年:总分345政治英语50/专业课180

16年:总分380 政治英语50/专业课180

录取情况

李丹阳 中国史 401 全日制

史煜飏 中国史 426 全日制

车佳敏 中国史 383 全日制

王轩尧 中国史 403 全日制

汪梦颖 中国史 391 全日制

黄钟燕 中国史 383 全日制

庞世豪 中国史 381 全日制

李辉祥 中国史 386 全日制

此原文来自公众号【pku燕园考研联盟】,由佳明老师整理发布(xxxfenglaoshi)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2016吉林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2016吉林大学广西高考录取分数线)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5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