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公子考研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那些事儿

 2023-09-28 20:11:39  考研全程班多少钱    10
[摘要]

非全日制研究生异地上课是可行的,虽然不能参加网络班,但是有些院校开设了外地班,周末班和假期班则有规定的上课地点,所以具体还需以院校实际要求为主。 在异地开设的专业课程班,也是由院校本部的老师进行上课,上课内容均是...



非全日制研究生异地上课是可行的,虽然不能参加网络班,但是有些院校开设了外地班,周末班和假期班则有规定的上课地点,所以具体还需以院校实际要求为主。
在异地开设的专业课程班,也是由院校本部的老师进行上课,上课内容均是与本部院校一样,所以学员不用担心师资方面及学习内容方面的问题。
但是不建议跨省!

01、通勤问题?除教育硕士大多为寒暑假集中授课的以外,其他大部分非全日制研究生上课时间均为周末和节假日,每周的奔波劳累,路费支出,对于在职党来说都非常折腾。
其实想异地读全日制研究生也是可以的,只不过考生不能选太远的城市,当然,这种情况仅限于那些研究生课程不是很忙的专业,不然两边是无法兼顾的。
从客观来说,异地读非全日制的上班族真的少,慎重!有很多现实问题,如果选择了,可得坚持2-3年,这可不是短时间!
02、人脉资源?非全日制研究生大多数是工作党,无论是对于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专业还是教育、公共卫生管理等专业,都会扩大自己的人脉圈与资源。这三年,人脉资源认识了都是在学校当地,如果距离太远,就失去了这个优势。
03、生活压力大?很多在职考生可能已经成家立业,或者是工作稳定,那么来自生活的压力肯定很大的。考生在决定考研的时候,最好获得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04、经济压力大?像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费高,不包含住宿,考生读出来花费十几万都是很正常的,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全日制研究生需要辞职读研,考生就需要解决经济问题。
无论如何选择,考生要注意负担自己的责任。对于那些需要照顾家庭,赡养父母,担负房贷的考生来说,压力不是一般

的大。在读研之前,首先就要想清楚自己应该如何择校,选什么种类的研究生,之后读研才不会因为没钱读研而半途放弃。
05、择校要慎重?在职考研不是当初在学校里,工作的时候考生能够支配的时间很少,可能还要解决来自生活上的种种问题。那么,考生在决定考研之后,对于学校的选择要慎重,提前最好考研复习计划,可能需要一年甚至多年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考生要做好心理准备!
想必有很大一部分在职的考生担心年龄的问题,是不是年龄超过30岁了,就没必要考研?又或者是,大龄考生去考研,会直接被刷?这个问题考生是多虑了。
如今考研也在扩招,尤其是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也越来越多,考研没有年龄限制,只要你有梦想,肯努力,有实力在,研究生导师也不会因为年龄而刷掉你,你说呢?

那择校具体要怎么做呢??报读学校招生专业。在职人员在读书的时候,除了考虑个人兴趣,更多的还要考虑所学专业是否与自己职业发展规划相符。在职人员在择校的时候,要看看自己想要报读的专业该校是否在招,这样方能保证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报读学校综合适合度。在职人员在职读研,平时上班,周末学习,那么就要考虑到在职学习的交通、费用,自己是否能够承担并实际执行。对于北京及北京周边的在职人员来说,选择优质教育资源集中的北京,专业学科排名靠前,学校软硬实力强劲,对于在职人员来说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了。
对于需要统考入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在职人员则需要考虑报考院校招生人数、往年分数线、报考难度、地域、自己综合实力、学费等因素。毕竟辛辛苦苦备考,激烈角逐后才获得的录取资格,到时候别因为个人原因无法完成学习,这就得不偿失了。
综上,无论是同等学力申硕还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在职人员选择院校的时候都要考虑到个人需求与实际情况,综合选择,助力个人发展
说完了基础信息,我们再来一起看看大家都很关心的“录取问题”,在非全日制考研中,初试和复试哪个更重要?
初试
考试时间:一般在每年12月底进行,2022年非全日制研究生初试在2021年12月。
考试科目:政治、英语、两门专业课(部分专业需考数学),均为笔试。
初试由国家统一组织,考试难度和全日制研究生初试相同,考试内容和试卷都是一样的,二者的录取分数线也一致,所以竞争比较大。
如果考生的初试成绩没有达到国家分数线,是没有资格参加院校组织的复试的,也就没有机会被院校录取,所以初试非常关键,是考研开始的第一步。
复试
考试时间:一般在次年的3月~4月。
考试科目:复试由各招生院校自行组织,自主命题,每个院校的复试内容并不相同。一般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专业课笔试、英语测试(包括英语听力测试和英语口语测试)、综合素质面试。
现在招生更看重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以免招到只会考试的学生。所以复试和初试同样重要,占据总成绩的权重在30%~50%之间。如果考生复试不合格,那么不管初试成绩多高,院校都可以拒绝录取。所以,并不是说考生参加了复试,就一定能被录取。
以上就是对非全日制研究生初试和复试重要性的介绍,其实,二者没有高低之分,对录取的结果都有非常大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对非全日制友好的院校都有哪些,以及需要“避雷”的有哪些?
教育部在之前发布的政策中就明确提出,要重点发展专硕事业和扩大非全日制招生比例。
▲《2021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
01、多所高校取消全日制招生?目前,有不少院校停招或缩减部分专业的全日制招生人数,专硕向非全日制倾斜。
比如北京工商大学就宣布2022年会计专硕就不再招收全日制。
▲2022年北京工商大学招生公告
以下是近两年停招全日制的部分名单: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公共管理硕士、图书情报
南开大学:应用心理、新闻与传播
武汉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会计专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会计专硕
北京理工大学:会计专硕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硕
哈尔滨工业大学:会计专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专硕
西安交通大学:mpacc
重庆大学:会计专硕
华中师范大学:应用心理
四川大学:会计专硕
宁夏大学:法律法学、法律非法学、社会工作、学科教学
东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
北京工商大学:会计专硕
弄清非全的这几个特征?

学习学制:边工作边学习,一般利用周末或晚上
学习费用:高于全日制,一般不提供住宿
优势:在现如今社会发展飞速的情况下,离开一个行业两三年,基本就会与其脱轨。非全日制的学习方式在最大程度下排除了这种担忧,还可拓展人脉
弄清自己属于哪类人群
① 想读博深造、探究学术,推荐全日制;
② 想工作镀金、提升技能,推荐非全日制。
如果你是个在职人士,综合以上因素并明确自己考研的意义和该提升哪方面的技能,基本可以考虑非全日制了。
并且在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的政策下,非全日制在考公、考编、就业、落户都将与全日制一视同仁,随着非全改革的进行,其含金量都会大大提升。

那在考研的过程中,有哪些“雷点”需要注意呢??01【推免人数占比大】
同学们在选择报考院校时,尽量选择统考考生名额多的院校,这样考上的概率会大。大家在择校前关注推免比例,可以在报考院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找相关数据。
部分院校在专业目录中可以看到这个数据,例如江苏大学:专业目录中没有招收人数的院校,大家可以关注一下院校的报录比、拟录取名单、推免名单,或者咨询一下学长学姐。
02【不保护一志愿】
保护一志愿的院校在复试环节,会优先录取一志愿考生,一志愿考生录取人数也会占比大,但有的院校会刷掉大部分的一志愿考生,优先录取211、985调剂的考生。大家在择校时可以在院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找复试信息,了解报考院校是否保护一志愿考生。
03【初试压分】
20考研某院校压分上热搜,想必大家都看到过这个消息,院校压分意味着一志愿考生分数会低很多,不仅无法被一志愿院校录取,调剂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分数过低基本只能二战了。
除此之外,不同地区的判分标准也会有区别,即考研人常说的“水区旱区”。如果报考同一院校同一地区,这个差别没有影响,但是如果调剂的话,分数高的同学会比较占优势。
04【复试时间晚】
在复试时,会有院校为了等211、985院校调剂的高分考生,复试时间太晚,报考该院校的一志愿考生会非常被动,不仅录取名额减少,一旦复试没通过,留给一志愿考生的调剂机会也寥寥无几,最后可能为了读研将就或者去二战。
05【注重本科院校】
有的院校为了选择优质生源,本科院校会作为复试考核标准,211、985考生会被优先录取,这样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会比较吃亏。大家可以在院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找复试名单以及拟录取名单进行对比,或者在考研经验贴,院校贴吧去看看学长学姐的建议。
院校为了优质生源,会制定不同的招生规则,大家在择校时要多搜集信息选择对自己有优势的院校,考研备考不易,不能白费自己一年努力。
以上,就是今天研公子为大家带来的考研信息啦!今天是周一,大家要保持好状态哦!

港中大招生官诚心建议申请香港研究生,从写篇有灵魂的自传开始...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1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