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专业考研经验分享(中国人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2023-09-27 02:22:50  考研全程班多少钱    7
[摘要]

人大这个专业考试科目是:政治100分、英语一100分、专业课300分。专业课包括流行病学以及统计学。 专业参考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流行病》以及其习题指导书,贾俊平版的《统计学》及其配套的习题指导书;还有多元统计...



人大这个专业考试科目是:政治100分、英语一100分、专业课300分。专业课包括流行病学以及统计学。
专业参考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流行病》以及其习题指导书,贾俊平版的《统计学》及其配套的习题指导书;还有多元统计、应用回归、卫生统计学等(不是重点参考)。
考研经验:
本科专业统计学,六级勉强飘过。最后考研英语64分,政治71分,专业课252分。
18年三月决定考研,开始时没有选定学校和专业(主要是统计学硕还是专硕不确定)接触过考研辅导班,跟班上过一段时间的高数课程;三月到六月没有选定学校,政治大家都是从八月开始的不着急,这段时间英语尝试做过真题(英语就用黄皮书即可,真题是真理),做过阅读精读(阅读每句话挨着翻译,挨着总结生词和词组),背了一段时间单词(墨墨单词、扇贝打卡)。
七月一个月的时间参加了英语暑期培训班,英语每个部分的题型均练习过,继续背英语单词,写英语真题阅读。这时开始尝试跟何凯文的每日一句,做类型单词的整理,比如政治、经济、自然、态度词等等。
本科时接触过生存分析、数据挖掘,对统计学在生物医药方面的应用很感兴趣,于是在知乎上了解了很多关于生物统计专业的事情,找到了一名学长后,七月底选定学校和专业。并接着在“公卫人”论坛上找到历年的真题、经验贴和复习资料。开始购买专业参考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流行病》以及其习题指导书,贾俊平版的《统计学》及其配套的习题指导书;还有多元统计、应用回归、卫生统计学等(不是重点参考)。八月底开始看政治和专业课。
1、政治方面
政治用的教材是 的精讲精练1000题,讲真题我觉得用不到,因为每年重点不一样。
政治开始跟着 的视频和精讲精练学习马哲,太枯燥,所以改看 的强化班视频( 的视频会更加有条理,但是 的练习册的题目相对考研题会过偏,所以学习知识时跟着 会 你迅速展开知识体系,练题用 足够的, 的视频和 的书籍大部分都是配套的,不必担心)。政治复习顺序比较好的是先毛概,再史纲,再毛中特,最后政经。分析题的复习不着急在后期跟着 总结性的背诵即可,时政部分 最后冲刺班会出一个热点时政的总结,结合肖四出过的时政题时政分丢不了的。
边看视频变画精讲精练重点,然后做相应的1000题。1000题第一遍做用铅笔,做两遍后整理错误多的地方。看视频的时候可以跟着做框架复习。 的视频会对专题有整理 跟着做就行。过完一遍后重新回过头过毛概,然后开始 的刷题班,整理易错的知识点。
11月 的背诵计划跟着背 可能记不住 等小黄书出来跟着背。肖4肖8慢慢刷 然后后期主要背肖四和小黄书
2、英语方面
英语从暑假开始一直在很慢的做阅读精度,整理词汇,过长难句的句型结构。我觉得考研英语最重要的便是长难句的句子结构的划分,很多长难句各种句型要熟练,生词每篇阅读均会有,可以在 词典查询这个生词是否是考研词汇,考研词汇要多见多记忆,尤其是一词多义和熟词僻义,英语复习的经验网上比比皆是,这里就略过了。英语这个东西除了词汇量语感也十分重要,所以需要每天每天不断的积累。
10月开始系统的计时做真题卷子,20分钟内一篇,后17分钟一篇,同时开始练习翻译,跟着唐静的视频每一年都做,总结重点词汇,学会在翻译时句子的划分。完型考前才练,10年之后的几年难度都不大,大概能得7分左右。作文11月开始跟 的作文班, 最后的作文救命班模板很棒,多练几篇真题。英语是得阅读者得天下,阅读不仅看为什么错还要看为什么对,好好分析每个选项。英语的翻译越来越难了。阅读除了积累词汇还要学会泛读 抓重点和中心句。
3、专业课方面
由于跨考,而且流行病的知识点过于零碎,刚开始采用看课本并且手写整理笔记的方法。所以专业课8月底到九月底过完了统计学一遍 和流行病前三章(手写抄书太慢了)。
统计学直接在书上划重点,每过一章整理这章的框架图,整理公式,过指导书的题目。大致这么个流程,以我的进度,统计学十二章大概过完一遍需要一个月。
流行病抠书上的细节,我是跨考所以第一遍是从头学,看视频加整理书上重点加做指导书的题目。10月过流行病一遍过完了,之后11月开始过第二遍,一章统计一章流行病。
统计第二遍看书,看公式,做第二遍指导书的题,看思考题,总结真题统计部分的知识点。
流行病第二遍开始整理背诵的资料,第二遍指导书的题,总结真题流行病部分的重点。
11月月底一直到考前,做真题,看背诵资料,看公式,根据真题重点着重复习。
流行病部分在你形成整体框架之后,根据真题能够总结出哪些是真题中考试的重点,并且对于将要考试的地方做出预测。也有传言说北医的流行病题目和考研题目比较相似,有借鉴之处。
从统计专业的角度来看专业课里涉及的统计知识并不难,也没有很复杂的计算量,考研时可以带没有存储功能的计算器进场。如果时间充足的话,应用回归分析那本也可以看看,对统计里最基础的回归会有一些了解,并且复试时挺多回归的东西的。
4、复试方面
复试大块分为专业课和英语两项,两项都有笔试和面试。
专业课的笔试和初试差不多,题型上会比较像告诉你一个实验,让你分析试验中的错误做法和可能引起的问题。
英语的笔试和专业课的笔试是在一起的,主要是听力和翻译,听力是六级听力难度,翻译是两篇(英译汉和汉译英)。
专业课面试会让抽一个问题,回答之后会展开相关提问,问题比较考验基础功力,准备以课本为主

,基础要扎实,面试时的问题都是统计学的问题,往年考过方差分析,最小二乘法、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的关系、中心极限定理、t检验是什么、方差分析的假定条件等等。然后老师会根据你的专业聊聊天啊,问问毕业论文啊,问问为啥想来人大啊这些问题。面试时候可以带一下简历,但实际上没要。
英语面试时间比较短,需要准备一下英文的自我介绍,有时候用得到,然后会选择一篇文章,然后根据文章提问一两个问题,然后针对生活和学习再问一两个。也有问到过,你学过的专业课程有哪些(英文)、会一些什么统计软件、为什么想学统计。老师更注重回答的问题的内容和整体流畅度,发音的要求并不苛刻。
大家在确定专业的时候,希望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了解某个专业未来的发展和研究方向,人大流统在统计学院更多偏向于统计方法的研究,不似一般在公卫学院的流统。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并且得偿所愿。

专为暑假集训打造,依然从头讲起的全程直播...来自考研政治陆寓丰...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7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