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东北师范大学世界现代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2023-04-18 18:42:08  考研全封闭辅导班    19
[摘要]

1998年东北师范大学世界现代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一、名词解释1、卡普暴动1920年3月13日—— 17日,德意志祖国党人卡普发动军国主义者和国防军军人的政变。企图推翻共和国政府,恢复君主制度。暴动分子占领了柏林的...



1998年东北师范大学世界现代史考研真题

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卡普暴动

1920年3月13日—— 17日,德意志祖国党人卡普发动军国主义者和国防军军人的政变。企图推翻共和国政府,恢复君主制度。暴动分子占领了柏林的政府大厦,驱走了国民议会和社会民主党政府成员,宣布成立以卡普为首的容克地主—资产阶级的反动政府。卡普政变进行中,叛乱者以紧急状态为由处死了200人,德国全国一度来到内战的边缘。虽然政变迅速失败,但也因此使鲍尔内阁解组下台。



2、四月提纲

1917年4月列宁发表的题为《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的报告提纲。因发表时间为四月,故名。列宁指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推翻。列宁提出的口号是:“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四月提纲》提出了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路线。

3、桑地诺

奥古斯托·塞萨尔·桑地诺(1893~1934),尼加拉瓜反美游击队领导人。1920年因参与械斗,先后逃亡中美洲的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和拉丁美洲北部的墨西哥,1926年回国,1927年开始率领尼加拉瓜人民起义,反抗美国占领军。1929年6月25日,再次前往墨西哥,获得墨西哥政府的一些军用物资援助。其游击队最多时达3000多人,虽然被当时的美国政府描绘为一名匪徒,但是他坚决而顽强的抵抗意志,使得他成为拉丁美洲诸国反抗美国控制的标志性英雄人物之一。他率领的游击战最终迫使美国从尼加拉瓜撤军,但是他本人却被阴谋夺取独裁地位的国民警卫队负责人安纳斯塔西奥·索摩查·加西亚所暗杀。

4、戴维营会谈

1959年9月15日美苏戴维营会议1959年9月15日至28日,赫鲁晓夫访问美国,同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离华盛顿100公里的美国总统别墅戴维营举行了三天会谈,并发表了会谈公报。这是赫鲁晓夫上台以后,苏美两国首脑的第一次会晤。 赫鲁晓夫在戴维营会谈中同艾森豪威尔就德国、柏林、裁军、美苏关系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讨论。苏联此后大肆宣扬“戴维营精神”,鼓吹苏美两国领导人坐在一起,人类历史就进入了新的转折点。但会后仅七个月,就发生美国U-2飞机入侵苏联的事件。

二、简答

1、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一)内容。“战时共产主义”是苏维埃政权在1918年夏至1921年春实行的一系列非常措施和政策的统称。其主要内容有:政府颁布了余粮收集制法令,要求农民按国家规定的数量交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政府组织工人征粮队下乡,以确保征粮任务的完成;在城市,除大工业外,中等工业也收归国有,对小工业则实行监督;国家通过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及其下属的各总管理局,对工业的管理、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实行严格的集中领导;排斥自由贸易,实行粮食和日用工业品的配给制;对全国成年人实行劳动义务制。

(二)积极作用与后果。(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战争和经济被破坏的条件下被迫采取的,它对捍卫苏维埃政权、保卫国内战争胜利起到了积极作用。(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而且在1920年底国内战争基本结束的情况下,非常措施不仅没有收缩,反而进一步加强。由于政府实行粮食垄断进而实行余粮收集制,使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比例的农民的基本生活受到了较大影响。1921年春,全国普遍发生了饥荒,忍饥挨饿和

生活无着落的农民自发地组织了一些暴乱,将目标指向苏维埃政权。

2、第一次中东战争的后果?

1948年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之间的战争。又称巴勒斯坦战争。在以色列建国的第二天,即1948年5月15日,阿拉伯联盟宣布对以色列进行“圣战”,派由埃及、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和约旦等国组成的阿拉伯联军越过以色列边界,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战争一开始,阿拉伯联军在巴勒斯坦从南到北的各条战线上迅速推进,以色列被迫退到沿海一带。在战争的关键时刻,以色列得到美国的支持,迅速扭转了战局,不但击退了阿拉伯人的进攻,还向前推进,占领了更多的领土。1949年阿拉伯联军各国先后与以色列签订了停战协定。

巴勒斯坦战争从阿拉伯出兵开始到以色列、叙利亚、签订停战协定为止,共历时15个月,战争以阿拉伯国家的失败,以色列获胜而告终。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军队死亡1.5万人,以色列军队死亡约6000人。除加沙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外,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计2万多平方公里,比联合国分治决议规定的面积多了6700多平方公里。

战争后,以色列将有6万巴勒斯坦人赶出家园,沦为难民。联合国所规定的阿拉伯国家未能建立。战争激化了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阿拉伯国家和美、英的矛盾。从此,中东战乱不断。中东成为恐怖主义的热土,巴勒斯坦人用接二连三的自杀性人体炸弹的袭击以色列人,并制造了震惊世界的“慕尼黑惨案”等政治恐怖事件。

3、南斯拉夫自治道路的原因?

尽管战后初期一度效仿苏联模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但南斯拉夫很快就发现苏联模式不适合本国国情。于是,南斯拉夫从1950年开始逐渐抛弃苏联模式,走上了自治社会主义道路。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南斯拉夫认为,苏联式的中央集权制有很大的消极后果。比如不能充分发挥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管理机构庞大且效率低下,容易产生官僚主义等等。

第二,实行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有效办法。通过自治原则给各共和国和各地方以更大的权限,可以促使各民族的发展保持平衡,有利于解决矛盾。

第三,南斯拉夫有自治的传统。在反法西斯斗争中,南共在解放区建立了人民解放委员会,工人接管资本家的工厂,恢复并管理生产。这是自治制度的最初萌芽。

第四,南斯拉夫之所以走上自治道路,最直接、最现实的原因是苏南冲突以及苏联东欧国家对南斯拉夫实行的经济封锁、政治压力和军事威胁。这在客观上迫使南斯拉夫做出选择,不是继续按照苏联模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就是根据自己的国情走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以铁托为首的南共决定从本国国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突破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探索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三、论述题

1、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外交政策

美国在二战前夕面对法西斯在全球的侵略扩张,采取了以“中立主义”为主的政策。这既与美国历史上传统的孤立主义政策一脉相承,又与罗斯福政府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实施罗斯福新政、解决国内经济危机有关。

⑴在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之时,美国动用了“中立法”与“不干涉”政策,禁止向交战双方出售军火。但是,由于侵略的一方往往做好了战争的充分准备,中立法对被侵略的一方有更大的危害性。所以,很多学者认为中立法也具有绥靖政策的特点。

(2)对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美国采取的是不承认政策,不承认日本对中国造成的既定的侵略事实。也有的学者把此时的美国对日不承认政策评价为“远东慕尼黑”。

对于如何看待美国的中立主义,当前学术界大致有以下五种不同的观点:

其一,中立主义是美国牌的绥靖政策,美国充当了欧洲绥靖主义的积极伙伴。这种观点对中立主义持基本否定的观点。

其二,罗斯福反对希特勒法西斯的立场是前后一致的,只不过在30年代经历了一个由隐蔽转为明朗的发展过程,因此是值得肯定的。

其三,中立主义是矛盾的组合体,反对法西斯侵略是主要的,但也有绥靖主义的一面。应该采取辩证的观点加以分析。

其四,中立主义披着民主、自由的面纱,实际上是对欧洲英法的绥靖政策的支持,是一种应该受到批判的观点。

其五,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外交政策呈现出阶段性、隐蔽性特征,其核心内容是扩张主义,贯穿了30年代美国外交实践的全过程。中立主义是美国扩张主义的变种。

2、抗日战胜胜利的原因?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投降诏书,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艰苦抗战,终于迎来胜利的喜悦。胜利来之不易,这是中国人民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民族抗战的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团结战斗的胜利。

(1)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抗日战争既是中国人民反帝民主革命,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进步的、正义的事业,因此得道多助,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2)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的凝聚力。

(3)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碓柱作用: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和建立,到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从敌后 根据地的建立和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到毛泽东《论持久战》指明抗战前途,都突出了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关 键作用。

(4)两大战场相互依存,相互配合,坚持到抗战胜利,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突出特点。国民党在正面战场进行了英勇的抵抗,沉重打击了日寇。

(5)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相互配合,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力量的相互协调是“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苏美对日作战是对中国抗战决胜的有力配合。

3、试评中苏分歧和中苏关系恶化

纵观中苏关系恶化的过程,恶化的原因可以从国际系统、国家内部以及个人因素三个方面分析。

(一)从国际系统的角度分析,中苏两国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发生的分歧是导致两国关系恶化的重要原因。这些分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东西方关系上的分歧

二战以后,美苏迅速走向了争霸的道路,冷战序幕随之拉开。在斯大林和赫鲁晓夫时期,苏联经济和军事实力发展很快,但是仍然与美国存在较大的差距。出于实力不足和保障二战胜利果实的考虑,苏联于1950年和1960年在外交上采取了守势。赫鲁晓夫推出“三和路线”,即“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和平过渡”。在苏联的和平攻势下,美苏关系出现了缓和的势头。中国对于苏联的“三和路线”持怀疑态度。

(2)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重大问题上的分歧

这些国际共运重大问题主要有斯大林问题和第三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等。在如何评价斯大林问题上的分歧。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成为苏联最高国家领导人。1956年2月,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上抛出了秘密报告,对斯大林践踏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做法进行了揭露和抨击。这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在整个世界都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而中国有着不同的看法。中国认为斯大林虽然犯有严重错误,但其成绩和贡献是主要的,他依然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因而反对全盘否定斯大林。中国还认为,由于斯大林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特殊地位,苏联在评价斯大林的问题上应该事先与中国协商,因而对苏联的做法表示不满。中苏在此问题上的分歧,成为两国关系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斯大林和赫鲁晓夫时期,苏联没有大力支持第三世界的民族解放运动,而中国则有不同的做法。这在中苏两国的对越政策上可以看出来。斯大林以及赫鲁晓夫都没有支持胡志明的抗法、抗美斗争。而中国对越南的民族解放运动进行了大力支持,有力地促进了越南抗法和抗美战争的胜利。

(二)从国家内部因素的角度分析,中苏两国在建设模式、内政问题以及边界问题上的分歧是中苏关系恶化的重要因素。

(1)在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上的分歧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拥有特殊的地位。长期以来,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共产党以及大多数的社会主义国家把苏联视为学习的榜样,把苏联模式视为唯一正确的模式进行效仿。苏联也对自己的模式充满信心,不仅把它视为不容置疑的正确模式,而且还要在全世界范围内予以推广。若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尝试不同于苏联的建设与发展模式,苏联通常是不以为然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成为社会主义阵营中仅次于苏联的第二号社会主义大国,地位举足轻重。建国初期,中国百废待兴,由于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开始全面模仿苏联模式,经济社会发展非常迅速。

1950年代末期,中国开始探索不同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对于中国的探索尝试,苏联大为不满,把它看做是对苏联以及苏联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领导地位的挑战。

(2)在炮击金门问题上的分歧

1958年8月,中国炮击金门,其目的是打击蒋介石反攻大陆的决心和信心,相机收复金门和马祖,同时支持中东人民抗美救国的正义斗争。炮击金门被中国领导人视为国共内战的延续,完全是中国的内部事务,并非国际问题,因而事先并未与苏联进行协商。这使得苏联非常震惊。1950年2月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规定,对有关中苏两国共同利益的一切重大国际问题,都应该事先进行协商。因而,在苏联看来,中国违背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规定,对中国的意图和政策开始持怀疑态度。

(3)在中印边界冲突问题上的分歧

1950年代末,边界问题在中印关系中逐渐凸显。1959年,朗久冲突爆发。之后,中印关系不断恶化,1962年,中印之间爆发边界战争,以印度的失败而告终。在中印因边界问题而恶化的过程中,苏联基本上站在印度的立场上,支持印度对中国的领土要求,并向印度提供大量援助,直接构成了对中国的敌对行为。

(三)从决策者个人的角度分析,中苏两国领导人的个人性格、观点和看法也是中苏关系恶化的重要因素。其中,毛泽东和赫鲁晓夫对中苏关系的恶化有着相当深刻的影响。

毛泽东对于中国的主权独立非常重视,对于任何危害中国主权的可能都非常敏感。在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事件上,毛泽东出于捍卫中国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的考虑,坚决拒绝了苏联的有关建议。毛泽东毫不妥协的立场和态度使得赫鲁晓夫非常不快。

赫鲁晓夫对中苏关系恶化应承担一定的责任。他不顾苏联外交部的反对,撕毁中苏签订的协议和合同,提前撤走苏联专家,逼迫中国提前还债,给中国经济建设造成了较大的困难。

另外,毛泽东一方面对斯大林的大国沙文主义深恶痛绝,另一方面对斯大林的独裁与个人崇拜又非常欣赏。赫鲁晓夫一方面对中国在社会主义阵营的作用非常重视,但是另一方面对中国总是颐指气使,伤害了中国领导人的自尊心。在经济建设方面,毛泽东与赫鲁晓夫相互指责对方,都认为对方是错误的。中国认为苏联提出社会主义企业必须有利润,是修正主义观点。而苏联则认为中国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是小资产阶级狂热,是空想社会主义。

综上所述,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是深刻的、复杂的。

?

1998年东北师范大学世界现代史考研真题

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

1、卡普暴动

1920年3月13日—— 17日,德意志祖国党人卡普发动军国主义者和国防军军人的政变。企图推翻共和国政府,恢复君主制度。暴动分子占领了柏林的政府大厦,驱走了国民议会和社会民主党政府成员,宣布成立以卡普为首的容克地主—资产阶级的反动政府。卡普政变进行中,叛乱者以紧急状态为由处死了200人,德国全国一度来到内战的边缘。虽然政变迅速失败,但也因此使鲍尔内阁解组下台。

2、四月提纲

1917年4月列宁发表的题为《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的报告提纲。因发表时间为四月,故名。列宁指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推翻。列宁提出的口号是:“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四月提纲》提出了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路线。

3、桑地诺

奥古斯托·塞萨尔·桑地诺(1893~1934),尼加拉瓜反美游击队领导人。1920年因参与械斗,先后逃亡中美洲的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和拉丁美洲北部的墨西哥,1926年回国,1927年开始率领尼加拉瓜人民起义,反抗美国占领军。1929年6月25日,再次前往墨西哥,获得墨西哥政府的一些军用物资援助。其游击队最多时达3000多人,虽然被当时的美国政府描绘为一名匪徒,但是他坚决而顽强的抵抗意志,使得他成为拉丁美洲诸国反抗美国控制的标志性英雄人物之一。他率领的游击战最终迫使美国从尼加拉瓜撤军,但是他本人却被阴谋夺取独裁地位的国民警卫队负责人安纳斯塔西奥·索摩查·加西亚所暗杀。

4、戴维营会谈

1959年9月15日美苏戴维营会议1959年9月15日至28日,赫鲁晓夫访问美国,同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离华盛顿100公里的美国总统别墅戴维营举行了三天会谈,并发表了会谈公报。这是赫鲁晓夫上台以后,苏美两国首脑的第一次会晤。 赫鲁晓夫在戴维营会谈中同艾森豪威尔就德国、柏林、裁军、美苏关系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讨论。苏联此后大肆宣扬“戴维营精神”,鼓吹苏美两国领导人坐在一起,人类历史就进入了新的转折点。但会后仅七个月,就发生美国U-2飞机入侵苏联的事件。

二、简答

1、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一)内容。“战时共产主义”是苏维埃政权在1918年夏至1921年春实行的一系列非常措施和政策的统称。其主要内容有:政府颁布了余粮收集制法令,要求农民按国家规定的数量交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政府组织工人征粮队下乡,以确保征粮任务的完成;在城市,除大工业外,中等工业也收归国有,对小工业则实行监督;国家通过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及其下属的各总管理局,对工业的管理、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实行严格的集中领导;排斥自由贸易,实行粮食和日用工业品的配给制;对全国成年人实行劳动义务制。

(二)积极作用与后果。(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战争和经济被破坏的条件下被迫采取的,它对捍卫苏维埃政权、保卫国内战争胜利起到了积极作用。(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而且在1920年底国内战争基本结束的情况下,非常措施不仅没有收缩,反而进一步加强。由于政府实行粮食垄断进而实行余粮收集制,使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比例的农民的基本生活受到了较大影响。1921年春,全国普遍发生了饥荒,忍饥挨饿和生活无着落的农民自发地组织了一些暴乱,将目标指向苏维埃政权。

2、第一次中东战争的后果?

1948年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之间的战争。又称巴勒斯坦战争。在以色列建国的第二天,即1948年5月15日,阿拉伯联盟宣布对以色列进行“圣战”,派由埃及、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和约旦等国组成的阿拉伯联军越过以色列边界,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战争一开始,阿拉伯联军在巴勒斯坦从南到北的各条战线上迅速推进,以色列被迫退到沿海一带。在战争的关键时刻,以色列得到美国的支持,迅速扭转了战局,不但击退了阿拉伯人的进攻,还向前推进,占领了更多的领土。1949年阿拉伯联军各国先后与以色列签订了停战协定。

巴勒斯坦战争从阿拉伯出兵开始到以色列、叙利亚、签订停战协定为止,共历时15个月,战争以阿拉伯国家的失败,以色列获胜而告终。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军队死亡1.5万人,以色列军队死亡约6000人。除加沙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外,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计2万多平方公里,比联合国分治决议规定的面积多了6700多平方公里。

战争后,以色列将有6万巴勒斯坦人赶出家园,沦为难民。联合国所规定的阿拉伯国家未能建立。战争激化了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阿拉伯国家和美、英的矛盾。从此,中东战乱不断。中东成为恐怖主义的热土,巴勒斯坦人用接二连三的自杀性人体炸弹的袭击以色列人,并制造了震惊世界的“慕尼黑惨案”等政治恐怖事件。

3、南斯拉夫自治道路的原因?

尽管战后初期一度效仿苏联模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但南斯拉夫很快就发现苏联模式不适合本国国情。于是,南斯拉夫从1950年开始逐渐抛弃苏联模式,走上了自治社会主义道路。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南斯拉夫认为,苏联式的中央集权制有很大的消极后果。比如不能充分发挥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管理机构庞大且效率低下,容易产生官僚主义等等。

第二,实行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有效办法。通过自治原则给各共和国和各地方以更大的权限,可以促使各民族的发展保持平衡,有利于解决矛盾。

第三,南斯拉夫有自治的传统。在反法西斯斗争中,南共在解放区建立了人民解放委员会,工人接管资本家的工厂,恢复并管理生产。这是自治制度的最初萌芽。

第四,南斯拉夫之所以走上自治道路,最直接、最现实的原因是苏南冲突以及苏联东欧国家对南斯拉夫实行的经济封锁、政治压力和军事威胁。这在客观上迫使南斯拉夫做出选择,不是继续按照苏联模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就是根据自己的国情走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以铁托为首的南共决定从本国国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突破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探索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三、论述题

1、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外交政策

美国在二战前夕面对法西斯在全球的侵略扩张,采取了以“中立主义”为主的政策。这既与美国历史上传统的孤立主义政策一脉相承,又与罗斯福政府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实施罗斯福新政、解决国内经济危机有关。

⑴在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之时,美国动用了“中立法”与“不干涉”政策,禁止向交战双方出售军火。但是,由于侵略的一方往往做好了战争的充分准备,中立法对被侵略的一方有更大的危害性。所以,很多学者认为中立法也具有绥靖政策的特点。

(2)对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美国采取的是不承认政策,不承认日本对中国造成的既定的侵略事实。也有的学者把此时的美国对日不承认政策评价为“远东慕尼黑”。

对于如何看待美国的中立主义,当前学术界大致有以下五种不同的观点:

其一,中立主义是美国牌的绥靖政策,美国充当了欧洲绥靖主义的积极伙伴。这种观点对中立主义持基本否定的观点。

其二,罗斯福反对希特勒法西斯的立场是前后一致的,只不过在30年代经历了一个由隐蔽转为明朗的发展过程,因此是值得肯定的。

其三,中立主义是矛盾的组合体,反对法西斯侵略是主要的,但也有绥靖主义的一面。应该采取辩证的观点加以分析。

其四,中立主义披着民主、自由的面纱,实际上是对欧洲英法的绥靖政策的支持,是一种应该受到批判的观点。

其五,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外交政策呈现出阶段性、隐蔽性特征,其核心内容是扩张主义,贯穿了30年代美国外交实践的全过程。中立主义是美国扩张主义的变种。

2、抗日战胜胜利的原因?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投降诏书,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艰苦抗战,终于迎来胜利的喜悦。胜利来之不易,这是中国人民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民族抗战的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团结战斗的胜利。

(1)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抗日战争既是中国人民反帝民主革命,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进步的、正义的事业,因此得道多助,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2)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的凝聚力。

(3)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碓柱作用: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和建立,到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从敌后 根据地的建立和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到毛泽东《论持久战》指明抗战前途,都突出了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关 键作用。

(4)两大战场相互依存,相互配合,坚持到抗战胜利,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突出特点。国民党在正面战场进行了英勇的抵抗,沉重打击了日寇。

(5)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相互配合,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力量的相互协调是“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苏美对日作战是对中国抗战决胜的有力配合。

3、试评中苏分歧和中苏关系恶化

纵观中苏关系恶化的过程,恶化的原因可以从国际系统、国家内部以及个人因素三个方面分析。

(一)从国际系统的角度分析,中苏两国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发生的分歧是导致两国关系恶化的重要原因。这些分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东西方关系上的分歧

二战以后,美苏迅速走向了争霸的道路,冷战序幕随之拉开。在斯大林和赫鲁晓夫时期,苏联经济和军事实力发展很快,但是仍然与美国存在较大的差距。出于实力不足和保障二战胜利果实的考虑,苏联于1950年和1960年在外交上采取了守势。赫鲁晓夫推出“三和路线”,即“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和平过渡”。在苏联的和平攻势下,美苏关系出现了缓和的势头。中国对于苏联的“三和路线”持怀疑态度。

(2)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重大问题上的分歧

这些国际共运重大问题主要有斯大林问题和第三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等。在如何评价斯大林问题上的分歧。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成为苏联最高国家领导人。1956年2月,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上抛出了秘密报告,对斯大林践踏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做法进行了揭露和抨击。这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在整个世界都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而中国有着不同的看法。中国认为斯大林虽然犯有严重错误,但其成绩和贡献是主要的,他依然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因而反对全盘否定斯大林。中国还认为,由于斯大林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特殊地位,苏联在评价斯大林的问题上应该事先与中国协商,因而对苏联的做法表示不满。中苏在此问题上的分歧,成为两国关系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斯大林和赫鲁晓夫时期,苏联没有大力支持第三世界的民族解放运动,而中国则有不同的做法。这在中苏两国的对越政策上可以看出来。斯大林以及赫鲁晓夫都没有支持胡志明的抗法、抗美斗争。而中国对越南的民族解放运动进行了大力支持,有力地促进了越南抗法和抗美战争的胜利。

(二)从国家内部因素的角度分析,中苏两国在建设模式、内政问题以及边界问题上的分歧是中苏关系恶化的重要因素。

(1)在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上的分歧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拥有特殊的地位。长期以来,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共产党以及大多数的社会主义国家把苏联视为学习的榜样,把苏联模式视为唯一正确的模式进行效仿。苏联也对自己的模式充满信心,不仅把它视为不容置疑的正确模式,而且还要在全世界范围内予以推广。若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尝试不同于苏联的建设与发展模式,苏联通常是不以为然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成为社会主义阵营中仅次于苏联的第二号社会主义大国,地位举足轻重。建国初期,中国百废待兴,由于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开始全面模仿苏联模式,经济社会发展非常迅速。

1950年代末期,中国开始探索不同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对于中国的探索尝试,苏联大为不满,把它看做是对苏联以及苏联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领导地位的挑战。

(2)在炮击金门问题上的分歧

1958年8月,中国炮击金门,其目的是打击蒋介石反攻大陆的决心和信心,相机收复金门和马祖,同时支持中东人民抗美救国的正义斗争。炮击金门被中国领导人视为国共内战的延续,完全是中国的内部事务,并非国际问题,因而事先并未与苏联进行协商。这使得苏联非常震惊。1950年2月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规定,对有关中苏两国共同利益的一切重大国际问题,都应该事先进行协商。因而,在苏联看来,中国违背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规定,对中国的意图和政策开始持怀疑态度。

(3)在中印边界冲突问题上的分歧

1950年代末,边界问题在中印关系中逐渐凸显。1959年,朗久冲突爆发。之后,中印关系不断恶化,1962年,中印之间爆发边界战争,以印度的失败而告终。在中印因边界问题而恶化的过程中,苏联基本上站在印度的立场上,支持印度对中国的领土要求,并向印度提供大量援助,直接构成了对中国的敌对行为。

(三)从决策者个人的角度分析,中苏两国领导人的个人性格、观点和看法也是中苏关系恶化的重要因素。其中,毛泽东和赫鲁晓夫对中苏关系的恶化有着相当深刻的影响。

毛泽东对于中国的主权独立非常重视,对于任何危害中国主权的可能都非常敏感。在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事件上,毛泽东出于捍卫中国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的考虑,坚决拒绝了苏联的有关建议。毛泽东毫不妥协的立场和态度使得赫鲁晓夫非常不快。

赫鲁晓夫对中苏关系恶化应承担一定的责任。他不顾苏联外交部的反对,撕毁中苏签订的协议和合同,提前撤走苏联专家,逼迫中国提前还债,给中国经济建设造成了较大的困难。

另外,毛泽东一方面对斯大林的大国沙文主义深恶痛绝,另一方面对斯大林的独裁与个人崇拜又非常欣赏。赫鲁晓夫一方面对中国在社会主义阵营的作用非常重视,但是另一方面对中国总是颐指气使,伤害了中国领导人的自尊心。在经济建设方面,毛泽东与赫鲁晓夫相互指责对方,都认为对方是错误的。中国认为苏联提出社会主义企业必须有利润,是修正主义观点。而苏联则认为中国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是小资产阶级狂热,是空想社会主义。

综上所述,中苏关系恶化的原因是深刻的、复杂的。

?


2015扬州大学中国古代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_军机处_保民_思想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19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