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理工大学生物与医药专业考研备考成功经验必看分享(2022年北京理工大学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2023-09-08 16:46:31  考研全封闭培训    13
[摘要]

一、了解报考情况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以及“选择比努力重要”强调的就是要充分了解目标院校的情况其中包括往年招生人数、报录比、专业课、考数一数二还是英一英二等信息(其中招生人数、专业课、数一数二还是英...



一、了解报考情况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以及“选择比努力重要”强调的就是要充分了解目标院校的情况其中包括往年招生人数、报录比、专业课、考数一数二还是英一英二等信息(其中招生人数、专业课、数一数二还是英一英二可以参考去年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报录比有时候不太好找,因为有些学校尤其是985院校这些信息很难获取,考研文库上面关于这些都很详细的,另外也可以找找师兄师姐了解了。
二、专业信息
所属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工学[08]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生物与医药[0860]
研究方向:
02 制药工程
招生人数:7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34有机化学
复试要求及相关说明:
笔试科目:化学工程与技术基础知识和外语翻译听力。
面试内容:外语口语听力测试;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近年复试分数线:
2021年:总分为320 单科为50,50,75,75(此分数线为国家线)
2020年:总分为303
专业课参考书目:
1. 邢其毅,裴伟伟,徐瑞秋,裴坚. 基础有机化学(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张青山编.,有机合成反应基础(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专业课考试大纲及考试题型:
1、考试内容
1.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及异构现象。
1.2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包括习惯命名法、系统命名法。
1.3 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及其与性质的关系。
1.4 各类官能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及相互转化:
(1) 烷烃的性质及反应;
(2) 烯烃及炔烃的性质、制备及反应;
(3) 芳香烃的性质及反应;
(4) 卤代烃的性质、制备及反应;
(5) 醇、酚、及醚的化学性质、制备及反应;
(7) 醛、酮的化学性质、反应及制备;
(8) 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化学性质、反应;
(9) 胺、芳香胺的化学性质、制备及反应;
(10) 主要糖类化合物的结构及基本性质;
(11) 主要五元及六元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及其基本性质。


1.5 各类化合物的红外、紫外、核磁、质谱解析。
2、考试要求
2.1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重点掌握系统命名法,立体异构体表示方法。
2.2 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2.3 熟练掌握各类官能团的化学反应,能够利用有机反应设计合成路线。
2.4 掌握常见反应的反应历程,并了解判断各类有机反应机理的基本方法。
2.5 能够根据光谱数据合理推断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3、题型及分值:
总分:150分。
化合物名:10-20分,选择题:20-40分,完成反应方程式:20-30分,简答题:30-60分,结构推导或合成题:30-50分。
三、初试备考经验
政治
政治我是九月才开始的,我买的核心考案搭配 的强化课,前期刷题买的 的1000题,后期肖四肖八。 可真是宝藏男孩,讲课太好玩了,刷1000题正确率还行,可是后面做肖八时错误率很高,心态差点崩。不过还是赶紧把1000题中的错题拿来看,认真总结肖八。后期刷肖四时选择题稳在40分左右,最终就是选择题救了命。十月开始每天跟着 公众号和小册子背政治大题,给后期背诵减轻了压力。
英语二
英语二比英语一是要简单的,英语二的真题是比较少的,大家可以用英语一的标准要求自己。其实从复习方法上来说,大同小异,差不了多少,所以不用太担心会不会不适用。毕竟任何模拟题都是比不上真题的。其实英语二的重点也还是在阅读,阅读的话,我采用的是比较笨比较累但是比较有效的手译,英语二长难句比英语一少,如果平时用的是英语一进行手译,看懂英语二的文章会比较容易。在做题的时候,如果你单词和长难句都认识但还是错,就要考虑下方法了,建议大家按照题型进行分类,不同的题可能设置的干扰项是不一样的。作文作为应试来讲,我还是比较推荐模板,但是要自己总结,不推荐去背太多作文,因为大部分人是背不熟的,更不用说灵活应用。但如果你就是能背的很熟,那么可能背作文对你也是有效的。
数学二
数学二包括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我大概是从五月开始准备的。高数部分先是边看课本边看视频(主要看的 和 两位老师,二选一即可),线代看的 老师的视频。在第一轮用的资料是课本,高数十八讲、李老师的线代讲义,在刷视频的同时做好笔记。第二轮买了1800题,充实笔记的同时尽可能的多刷题。九月末开始做真题,我买了 和 的真题,两套中的部分题目会有不同的解法,可以提供不同的思路,也便于二刷。最后一个月,我主要是复习真题的错题并刷模拟题,做了 八套卷和李林四套的模拟卷。在我看来,考研数学复习的过程中,资料在精不在多,自己不断整理充实的笔记和做题思路会更重要。尤其是一轮复习时不要觉得看完老师的视频就学会了,一定要背好公式定理的同时自己动手做题,不断总结做题经验和技巧。
834专业课
零基础复习阶段(6月前),本阶段根据考研科目,选择适当的参考教材,有目的地把教材过一遍,全面熟悉教材,适当扩展知识面,熟悉专业课各科的经典教材。这个期间非常痛苦,要尽量避免钻牛角尖,遇到实在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先跳过去,要把握全局。系统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但不要求记住,最终基本达到北理本科水平。基础复习阶段(6-8月),本阶段要求考生熟读教材,攻克重难点,全面掌握每本教材的知识点,结合真题找出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有相配套的专业课知识点笔记,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同时多练习相关参考书目课后习题、习题册,提高自己快速解答能力,熟悉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强化提高阶段(9月-11月),本阶段要求考生将知识积累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动手做真题,形成答题模式,做完的真题可以请考上目标院校的师兄、师姐 忙批改,注意遗漏的知识点和答题模式;总结并熟记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师兄师姐可以通过 的辅导班认识,并学习。 给我安排的辅导老师,正好是在辅导这门专业课有点小名气,虽然是研究生,但是讲课经验特别丰富且对专业的理解非常深厚。
四、写在最后
考研是实现对你目前阶段的一个跨越,所以你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并且目标坚定。备考过程中,有的人想放弃,有的人真的放弃了,有的人犹犹豫豫反复换学校,有的还没上考场身体就垮掉了,这些未知的因素都会影响你备考的状态和效率,希望你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支撑你完成这漫漫考研路。考研不是天大的事,你如果一路稳稳当当的来,最后也不过是平常的两天结束了。

2022考研刘智团队数学保命班网课更新中(含配套电子版讲义)-简书(考研刘智简介)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13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