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七次考研,终成状元——我的同济金融之路_网易订阅(赵安七次考研)

 2024-01-29 07:52:35  考研全封闭式培训机构    7
[摘要]

考研人 资讯/学长学姐/经验/干货 九年,整整九年,从2010年考研算起,经历了三千多个日日夜夜,经历了人生十分之一的年华,经历了穷其一生的青春。最终以初试总分第一,复试总分第一的成绩,从两百...





考研人
资讯/学长学姐/经验/干货


九年,整整九年,从2010年考研算起,经历了三千多个日日夜夜,经历了人生十分之一的年华,经历了穷其一生的青春。最终以初试总分第一,复试总分第一的成绩,从两百多名考生中杀出血路,顺利考入同济大学的金融专业。


图. 初试和复试成绩单
回想自己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经历,想写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希望能带给考研的同学一些启发。
一、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很多年的亲身经历
我觉得考研学习小结里都不曾提到“选择”——这个我个人觉得最重要的关键词,当然这不适用于考清华北大都ok的学霸。九年,我置身考研大军中,看到过形形色色、各式各样的考研同学,他们往往认准了目标以后就一头猛扎进去,但其实在考前好好考虑一下自己所选择的高校、所选择的方向是非常重要的。
我遇到过太多这样的人:一名和我一起去考上海另一所同样是超一流高校的学生,由于名校情结,每年他都选择这所高校,并且在自己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依旧认定这所高校,很多年过去了,依旧无法突破。我还见过一个孤注一掷冲击名校的同学,最终还是没考上,据说后来出家了。并没有任何开玩笑的成分,2战、3战、5战、7战,我都见过,很多同学“不进xx高校誓不罢休”。
由于每年这些高校就招那么几个,更多的时候追求名校的学生考研不成而最终放弃,而那些适当调整的学生最终录取。并不是这些人不够优秀,只可能是一时运气不好,但一局定输赢的人生赌场,没必要“玩这么大”。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来看,多掌握一些其他高校的信息,多了解一下考研的行情,多一些适当的理性调整,比一味地去追求名校更实在一些。
同样,选专业也是如此,个人觉得没有必要去挤百里挑一的某些专业,毕竟工作门槛和户籍门槛,都首先是学历,其次是高校,而专业并非是最关键的一环。
二、了解趋势才能精准打击——数学、英语、政治
我吃了好几次亏,主要是因为没有把握好趋势。比如高数一年比一年难,我很早高数三的考研成绩就达到142分,所以我对高数并没有太在意,然而事实很快就扇了我一巴掌,好几年居然是因为高数没达线而功亏一篑。我做了十年的真题,明显地发现,不论是高数三、还是396高数部分,都是越来越难,尤其是近两年,所以如果高数并不是特别好,一定要强加复习。
英语近几年出现了更加简单的趋势,这年来看总体是比较稳定。政治一直以来都是区分度最小的科目,我拿好几年各大高校公示学生的分数进行回归后发现,总分越高,英语和专业成绩越高,但政治依然是乱序。如果我们认为总分越高的人越努力,那么政治和努力的关联度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我的建议是,依据个人学习情况和专业情况,多看几年真题,如果趋势上越来越难,那一定要好好复习,因为区分度最大,并且努力后的提升最快。衷心希望,我走过的弯路,大家不要再走。
三、关于时间的分配——合理、精简、序位
一直以来,我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但我觉得只要长期坚持,哪怕时间很少,但效率高,也能事半功倍。我的建议是,考全日制的学生,每天需要挤出6个小时以上来学习;对于考在职的学生,每天要挤出2—3个小时来学习。时间不要定的太过苛刻,比如每天设定10个小时的学习,一方面效率得不到保证,另一方面一旦达不到这样苛刻的要求,往往会直接放弃,这样规划等于零,还不如更理性些。
同时,需要评估哪些科目是自己的弱项,哪些科目耗时长。在时间分配上,需要重点分配给自己的弱项,这些科目容易在考研时成为“一票否决”项,并且自己在提升时空间大。很多科目是耗时很长的,那么尽量精简自己的教辅材料,不要陷入“什么都看,什么都懂一点”之中,考研比的是深度,而不是广度。
此外,调整一下各类科目的顺序,在前期和后期的时间安排上有所侧重。一般来说,数理逻辑类和需要理解的科目,要放在前面学习;需要背诵的科目,比如政治和某些专业科目,往往应该放在后面。
四、关于学习的一点建议——记录、错题、熟练
特别建议记笔记这个习惯,尤其是条理非常清晰的笔记。我认识的很多考研大神,每个人都能拿出好几本自己总结的笔记本,并且非常有条理。概念、分析、计算、重要例题,都建议能够按照章节记下来,“好记性”绝对不如“烂笔头”,很多年前我的笔记,现在翻出来,发现依然非常重要,并且能让我很快地填补“遥远”的记忆。
错题,尤其是并非粗心计算导致的错题,往往是因为某个方法没有掌握,或者某个解题的“闪光点”没有想到,那么建议还是记下来,不论是数学还是政治,后期做错题,都非常有用。我记得一个高考状元之前说过,“错题再做一遍,全都会了,基本ok”。网上诸如“错题本造就的理科状元”“每个学霸都有一个错题本!”等新闻充斥舆论界——这些虽然是鸡汤,但真的没什么毒。
考前的三个月是超级关键的,前期的记忆闪光点,到了后期很容易忘记,所以精髓的东西一定要记录下来。到了最后三个月,学习工作仅仅是再把“冷饭”热一遍,熟悉掌握各类技巧,把之前记录的东西背一背,然后做做真题和错题。
五、关于解题的一些方法——小题大做、大题小做、多题一解
准备考研的时候,小题要大做。每一道选择题下面都有四个选项(逻辑题除外),背后很可能就有“四个故事”,备考的时候,做题的意义并不在于押题——并不能保证你做的题,最后就会呈现在真实的考卷之中。
所以在准备的时候,尤其是准备选择题的时候,一定要弄明白四个选项各有什么样的意义和思路。即便是后期做历年真题的时候,也不要庆幸于做对了几道题目,而是要了解命题人的解题“思路”和惯用“伎俩”,尤其是英语、政治和专业课,四个选项可能涉及的是四个命题或者四种思路,一一弄清,要比仅仅做对一道题重要得多。
同时,大题反而建议小做。每道题都有它清晰的解题脉络和思路,尤其是大题,审完题,要做的是理清自己的思路,然后再动笔。这一点,在高数解题、英语作文、汉语作文、政治大题等题型中特别明显,一定要小做,小到弄通思路即可。前期备考时,如果时间紧张,也不建议每个大题都要逐一地做一遍,如果大题的解题思路清楚,完全可以跳过去,不建议粗犷式的“题海战”。逐一解析适用于后期熟练阶段,前期这样解题效率很低。
此外,学会多题一解:“一题多解算不上本事,多题一解才是大牛”。公式那么多,方法那么多,题目那么多,如果每道题都完全有自己的性格,那考研的题目会把所有考生坑惨。事实上,考研的题型从来都是那么几个“套路”,所以“多题一解”非常重要。首先,有分类思想,把题目涉及的问题划归到具体的章节中;然后,每个章节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最后,一类题一类做法,总结记录并在最后三个月记忆。不仅高数题可以这样分类,政治题照样也可以,比如近代苦难史准备一段,生态环保准备一段,深化改革准备一段,国际外交准备一段,等等,诸如此类。
六、一些考研的误区,不要把时间浪费掉——单词、美剧、段子
几乎每个人的考研,都是从一本英语单词册开始的。我的建议是:扔掉它。
首先,如果你不够坚持,基本也就停留在字母a的阶段,但几乎每天都抱着这本单词册,结果是其他更重要的东西没有看,白白浪费了时间。
其次,如果你坚持,那么还不如不坚持:英语单词其实作用不大,但你花了很多天全部看完,再花很多天全部背下来,这样的投入产出比是非常低的,我问过很多资深的考研英语老师,他们也不建议背单词。
再次,几千个单词背完以后,最后三个月如果你不背,很多单词该忘的也就忘了,比如encyclopedia(百科全书);如果你再花很多天去“回炉”,你会很痛苦地经历发现考研时间不够的忐忑,毕竟宝贵的三个月,你还在做这么无效率的事情。归根结底一句话,英语单词那么多,考研看它干嘛(英语专业请忽略)。
不要把时间停留在美剧、视频等一系列多媒体上,自己觉得自己是在学英语或者诸如此类,但其实看这些大脑处于放松状态,根本没有达到学习的效果。就好比看完了《权力的游戏》(game of thrones),除了“winter is coming”还能记得几句?这些就算不看美剧也会。而对于英语考试又能有多大作用?写作文?反正我不建议。
很多人报了各类培训班,有的老师就很喜欢讲段子,并且一讲就是大半节课,以至于同学很喜欢某个老师,原因是上他的课很放松。我并不反对适当的放松,但如果听完课,回家就躺着了,那么建议还是在上课的时候带点习题册去,在老师讲段子的时候,熟练习题还是很有必要的。
七、关于报班——学习、督促、模考
报班的主要目是学习,这一点非常认同。同时,报班还会带来意外的收获——督促。大部分时候,人都是想放松一下自我的,比如刷几级电视剧,比如出去跑跑步,比如和朋友聊聊天,我觉得都是很有必要的,大脑不能长期疲劳,这样效率反而更低。但自制力差的同学,如果不报班,就很可能没有节制,那我建议还是报个班。大部分情况下,告诉自己周日要好好学习,结果往往是从周日晚上开始好好学习,然后告诉自己下周末要好好学习。所以,避免出现这种死循环的方式是报个班。
模考是很有必要的,这未必需要报模拟班之类的,自己也可以给自己模拟,但一定要定时间。模考给自己促进学习的压力,也可以很快了解自己的不足,最关键的是,建立一种进入考试的状态。我第一次考研的时候,考前

最后一天才给自己模拟经济学科,结果模拟很不理想,那次考研的结果也证明,我这门科目掌握的不好,考试状态也不够。如果我早一些给自己模考一下,也许九年前我就入学了。
八、关于情绪——调整、无视、不要放弃
要做到情绪的完全平和是不可能的,一定会有“该看的都没怎么看,心里很没底”“今年考研时间不够了,再给我三个月复习就好了”“今年考研考不上了,放弃吧,来年再好好看书”等诸如此类心态。很负责地说,非常非常正常,每个人一定会有,并且越到快考试,这种心态越强烈。但一定要调整这种心态,考研永远是一场自我战争,战胜自己才能成功。
如果没有很好的调整办法,那么就强烈地无视这种心态,一旦出现这种心态的时候,默默地告诉自己:“我鄙视你”。很多同学出去跑步、打球等等,来转移自己的焦虑,非常推荐,其实出汗是很好的办法。
最关键的一点:千万不要放弃。放弃永远是最不明智的想法,也是和你一起考试的人最乐于见到的。今年有个同学成天把“我已经放弃了”挂在嘴边,我跟他说“千万要去尝试一下”。结果他今年高出初试线2分,最终复试也没有刷掉,成功晋级。
同样,哪怕最后没有录取,也千万不要放弃,我有个同学去考上海一家超一流的高校,金融专业初试就被刷掉了,但由于学校新开了财务管理专业,当年没有招生,就让被刷掉的学生再试一试,结果,他积极地抓住了机会。现在他已经是年薪50万以上的金融高管了。今年考前一天晚上,我突然心脏抱恙,折腾到凌晨3点才睡,还有3个多小时就要去考政治,也曾想过放弃,但最终坚持了下来。回过头来,也为自己的坚持庆幸了一把。
这九年来的心路历程
这些年来,坚持、失利、再坚持、再失利……像梦一样,每次看到初试成绩的一刹那,总是会无奈地告诉自己,再坚持坚持,明年一定会有机会。于是,春去冬来,历经了九个轮回……

电影《中国合伙人》里有句话:梦想是什么,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九年里,我看到很多和我一样为了梦想而奋斗的人,二战、三战、四战……

曾经一位上海顶尖高校的同学,和我一起考研,就在同一个班级,见到他一次、两次、三次,然而第四次我没有再见到他。
后来,他电话里告诉我,他考中了。那一刻,我高兴地笑起来;那一刻,我发现我的习题册湿了;那一刻,我重新拿起了手中的笔……
曾经一位怀揣着高校梦想的同学,第六年考研未果,他告诉我,来年,依旧会举笔如刀,为考研而奋斗。我问他为什么,他告诉我,因为这所高校,值得成为他的梦想……
或许,没有所谓的对错;或许,没有所谓的好坏;或许,没有所谓的成败。不论是否选择考研,都要勇敢地面对。但是很多人选择了考研,就没有放弃,总会面对挫折,哪怕从头来过。
请相信,守得云散,待得花开。终会有云散天晴、花开满城的那天。
请相信, 酬勤,地道酬善。人生所有的努力和坚持,一定会有回报。
作者:刘树,来自考研人公众号
考研人征稿啦
“我的考研故事”
征文对象:
18级考研人
征文题材:
不限,欢迎各类原创作品,包括文字、图片和视频。
征文主题:
可以谈谈自己的考研经历、复习历程、复习经验方法或是所走过的弯路乃至教训;也可以谈谈对考研的看法,对研究生生活的憧憬;还可以表达对亲人、恋人、朋友同学一路鼓励支持的感激。
参与方式:
将您的作品发送邮箱:844143119@qq.com
邮件标题格式:投稿-题目
邮件正文格式:需写明姓名、报考院校专业+联系方式:手机号、微信号。(字数800字以上)
奖项设置及规则:
一等奖268元红包,二等奖168元红包,三等奖66元红包。按来稿时间顺序依次推送至 “考研人”微信公众平台,根据阅读反馈评选出获奖作品。
投稿截止日期:
2018年5月30日24时



二本学生成为考研“主力军”,却容易止步复试,原因让人信服本科...(普通二本学生考研难吗)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7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