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考研的学生看过来!热点名词合集来啦,风暴手绘整理热点...(城乡规划专业考研难吗)

 2024-01-15 17:48:34  考研全封闭式培训机构    9
[摘要]

原文作者:风暴手绘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d-csnthd4vw6u-bnhmhna 1.车流密度: 在某一瞬时内一条车道的单位长度上分布的车辆数,它表示车辆分布的集中程度。 2.老龄化社会: 老年人口占总人口达到...



原文作者:风暴手绘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d-csnthd4vw6u-bnhmhna


1.车流密度:
在某一瞬时内一条车道的单位长度上分布的车辆数,它表示车辆分布的集中程度。
2.老龄化社会:
老年人口占总人口达到或超过一定的比例的人口结构模型。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是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新标准是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3.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
也称"生态占用"。是指特定数量人群按照某一种生活方式所消费的,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各种商品和服务功能,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

废弃物需要环境(生态系统) 吸纳,并以生物生产性土地(或水域) 面积来表示的一种可操作的定量方法。它的应用意义是:通过生态足迹需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亦称生态足迹供给) 进行比较即可以定量的判断某一国家或地区目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以便对未来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科学规划和建议。
4. “增长机器”
全球化激烈竞争环境下城市政府与某些能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资本力量结合的一种城市增长联盟,它以牺牲弱势群体的利益为代价谋求城市经济的发展。目前,这种情况在转型期的中国城市发展中广泛存在,并突出表现在房地产市场。它在使城市获得短期经济快速增长和面貌巨变的同时,带来了广泛而严峻的经济、社会负效应。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是弥补增长机器模式缺陷的一种有效方式,可称之为一种新的增长机器,并将实现中国城市的良好发展。
5.县域城镇化:
指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授权为主要调控主体,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县城之内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人口向非农产业转化,并逐步引导其生产生活方式向非农业方向发展,进而推动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变的过程。
6.场所精神:
1979年,著名城市建筑学家诺伯舒兹在他的《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书中提出了“场所精神”(genius loci)的概念。场所精神指场所的守护神、场所之灵,源头是古希腊多神教对物质空间的崇拜,想象每个空间后面都有一个主导的神灵,跟“真善美”一样,是人们基于物质空间构建起共同的社会性概念。这个概念可召集很多人一起认同、合作、组织活动。当场所承载的传说、传统改变了,比如万神庙经历了多神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供奉的神灵变化了,场所精神也会随之改变。
7.共享城市:
是建立在共享经济、共享社会基础上的一种城市高级发展形态。一座真正的共享城市,应该具有四个要素及特征:具有以创新为引领、以移动互联网为依托的共享经济体系。具有以共享城市公共空间为主的共享社会体系。具有以提升民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为主的共享福利保障体系。具有以促进资源共享为导向的跨界合作制度体系。
8.完整街道:
由美国精明增长联盟负责人david goldberg于2003年提出,反思交通“车本位”发展模式,主张有效、公平,强调行人、自行车、公共交通的重要性。完整街道是一种交通政策和设计方式,通过对街道合理的规划、设计、运行和维护,保障道路上所有交通方式出行者的通行权。此外,它还倡导街道功能的完整,包括街道的交通功能、生活功能、景观功能和休闲游憩等功能。
9.人类聚居环境:
人文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结合。

10.自然生态环境:
就是地学环境,即“地球表层系统”,是由岩土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圈所构成的地表自然与社会生态综合体,和人类的基本生活需求“衣、食、住、行”息息相关。
11.地球表层系统(the earth surface system):
由岩土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圈所构成的地表自然与社会生态综合体,是人类圈与地球相互作用的复合物质系统,是地球圈层结构中的特定部分,是人类与万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
12.社区营造:
从社区生活出发,集合各种社会力量与资源,通过社区中人的动员和行动,社区完成自组织、自治理和自发展的过程。(维基百科定义:居住在同一地理范围内的居民,持续以集体的行动来处理其共同面对社区的生活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创造共同的生活福祉,逐渐地,居民彼此之间以及居民与社区环境之间建立起紧密的社会联系,此一过程即称为社区营造。
13.社区花园:
社区民众以共建共享的方式进行园艺活动的场地,其特点是在不改变现有绿地空间属性的前提下,提升社区公众的参与性,进而促进社区营造。社区花园的概念起源于欧美,是城市绿地的组成部分,通常是将闲置土地分割成小块租借或分配给个人和家庭用于种植蔬果。社区花园已从最初的基本生活保障的使用功能转型为社区营造的空间载体。成为让民众参与城市公共空间管理的途径之一,也成为让城市回归日常生活的“抓手”。(创智农园)
14.社区治理:
社区治理是指政府、社区组织、居民及辖区单位、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等基于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社区认同,协调合作,有效供给社区公共物品,满足社区需求,优化社区秩序的过程与机制。另外,社区治理是治理理论在社区领域的实际运用,它是指对社区范围内公共事务所进行的治理。
15.社区生活圈:
规划包含了各种以社区为对象开展的规划研究、编制和实施工作,且具有鲜明的目标导向,即以打造社区生活圈为目标,深入到微观层面的日常生活空间,重点研究社区空间规划与居民实际生活的互动关系,一方面通过居民日常生活规律的提炼,转译为空间规划配置依据,从而确保规划更好地贴近和匹配日常生活;另一方面通过空间规划改变居民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引导向更加健康、绿色和活力的方式转变。社区生活圈规划以人文本的理念和广泛的公众参与是当今社区规划发展的主要方向。
16.15分钟社区生活圈:
作为营造社区生活的基本元,在居民步行可达范围内,配备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务功能与公共活动空间,形成安全、友好、舒适的社区生活平台。
17.文化修复vs社区修补
互动影响:通过对既有资源的利用,降低更新成本,营造独有的社区特色,重新唤起了当地居民的集体记忆,公众热情与共同体意识得到极大提升;另一方面,社区文化在被展示和利用的过程中又得到传承与发展。文化发展与社区更新形成良好的循环互动机制,彼此相互融入、相互促进。社区更新是文化修复的重要途径,文化价值增长也成为推动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修复”与“社区修补”。
社区文化复兴的关键是人的发展:人作为文化的创造者和社区的构建者,是社区文化复兴的关键。从根本上讲,只有实现了人的发展,才能实现文化的持续繁荣以及社区的持续进步。
文化复兴背景下社区更新文化转向的必要性:尊重社区特色文化的延续有利于摆脱当前千篇一律的更新方式,同时也有助于社区居民重新发现社区价值,提升社区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在过去快速城镇化阶段,我们欠缺对社区文化价值的充分认知,如今在新型城镇化阶段,强调城镇精细化与可持续发展、重新树立正确的城市文化价值观,以及探寻适合社区发展的地方途径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18.城市衰退(urban decline):
城市衰退的研究起源于二战后英美等传统工业城市因产业结构演化造成的整体或局部经济衰退问题。城市衰退主要表述的是城市发展方向、发展质量、级别与阶段的逆向演变过程。它从根本上否定了城市发展动力,它以经济衰退为主要表征,研究由其引发的企业倒闭、就业减少、房屋弃置、犯罪率增高、政府财政等城市问题,具有一定的消极性。
城市衰退vs城市收缩:城市衰退必然造成城市收缩。但是城市收缩不一定是因为城市衰退。城市收缩主要表述的是城市规模与体量从大变小、由优转劣的过程,起源于1980年代中东欧和东德地区因人口自然结构变化导致的人口减少现象,并发展为以人口减少所引发的一系列发展问题的探讨。
中国的城市收缩
与欧美城市收缩现象相似,因城市竞争力不足、生产要素流失而造成的趋势型收缩是市场作用下被动的结果,是长期性、难以扭转的现象,主要集中在我国资源型城市、传统重工业城市,以及中西部广大中小城市、城镇和乡村地区。而“中国特色”的透支型收缩,则是由于城市前期盲目扩张但后续增长乏力而造成的供给严重过剩的危机,集中在我国许多城市的新城新区。



应对城市收缩的可能之策
(1)城市发展价值取向转型与策略调整:针对超大型城市,例如北京、上海等,要控制城市总量,提升城市内涵,采取调整型收缩,实现城市规模零增长或负增长;针对特大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如南京、武汉等,要采取有机增长观,局部地区实现收缩,如逐步缩减传统低效工业用地;针对中等城市和小城市,为有效应对趋势型收缩和透支型收缩,应走小而精的内涵增长路线,收缩原先过大的城市发展框架。此外,所有城市发展都要增强应对风险的意识,近年来国际上盛行的“韧性城市”(resilient city)并不是仅仅指城市应对自然风险的能力,同时也包含应对城市经济、社会、空间、环境等系统性危机的能力和及时自我修复的能力。
(2)实施全国范围内的城镇化人地福利统筹对应政策:为破解中国三类城市收缩的困局,必须实施全国范围内的城镇化人—地福利统筹政策,将人均建设用地、公共财政支出的人均福利等指标随着人口的迁移带到他们落脚的城市,如此让真正有增长动力的城市得到足够的支持,彻底消除那些半城镇化人口,促进农民工“市民化”;与此同时,通过实施人—地福利对应的政策,让那些已经处于趋势型衰退的城市面对现实,而不得不采取主动的收缩策略。
(3)塑造弹性与可收缩的城市空间结构:面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沙里宁早在1930年代就指出城市有如生命有机体一样存在着生长、繁荣、衰退甚至死亡的过程。因此,构建一个弹性、可生长、可收缩的城市空间结构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城市能得以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4)以城市双修主动应对城市收缩:中国的新型城镇化需要转变过去外延增长为主、粗放发展的城市发展方式,面临着精明发展的诉求,未来城市的发展必须将重点放在盘活存量、改善功能、提升品质、提高效益等方面。目前中国正在推动“城市双修”工作,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物质环境、景观环境修补工作,实际上更应该被视为对过去城市大扩张时代遗留问题的积极修正和全面弥补,必须在更高、更系统的层面上去认识这项工作的重大而深远意义。

国务院官宣研究生扩招,你的上岸压力变小了吗_招生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9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