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人中26人考研成功上岸,揭秘西大学霸班...来自成都全聚焦-微博

 2023-08-27 19:58:33  考研全封闭式培训机构    7
[摘要]

??西北大学 文物与博物馆 348文博综合 作息规律、心态平稳 、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我为什么要读研 对于我的专业来说,找工作的第一个门槛就是硕士研究生,可以根据以往进入工作岗位的师姐师...



??西北大学

文物与博物馆

348文博综合





作息规律、心态平稳 、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我为什么要读研
对于我的专业来说,找工作的第一个门槛就是硕士研究生,可以根据以往进入工作岗位的师姐师哥在拥有硕士学历之后待遇及工作机会会得到大幅度提升。我也认为多一项硬性学历以后不管干啥都可以是一个优势。



选择合适的专业和院校
首先根据自己想要报考的专业选择学校,我认为专业优势对于个人研究生生涯更为重要(除了真正顶尖的大学可以无视专业),确定好专业及学校之后一定要查近3年的录取比例以及最新政策,前期的信息搜集真的很重要。搜集的渠道微信公众号就可以,关于报考信息及录取信息相关的考研公众账号都会有。



初试复习时间安排


1.?整体复习规划?

我认为不管每天可以付出的时间有多少,都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明确确定一个具体的复习总时长,然后每一阶段的每天都严格按照这个总时长去复习,个人建议:一般9月前,每天9小时足够。9月-10月,每天10个小时或以上。11月,每天至少11个小时以上。12月冲击阶段,打打鸡血每天最少12小时以上。然后到临近考试半个月左右,每天学习时长就可以降下来了,保证有7小时学习时间即可。



科学地分配时间很重要,确定好每日总时长之后,我们就可以根据第一步得出来的四个系数,去乘以我们确定的每日总复习时长,科学合理地分配出每一门科目在每天所花费的时间。然后每一阶段的每天严格按照这个时间分配去复习,不要变,保证每一天的学习生物钟都是稳定的,有助于长期复习吸收。平稳度过考研备考阶段是最重要的。



2.关于全年度复习时间轴的小建议?

9月份之间先不要着急复习,先确定好目标,整理好目标院校考试以及录取方面的信息才最重要。9-12月阶段就可以坚定号目标扎实复习,然后临近备考两周左右,开始放缓学习节奏,这个阶段整理心态以及多思考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盲目地多刷题。



专业课、公共课备考建议
一、专业课

①?个人复习经验

我属于半跨考考生,对于报考专业并没有系统性地了解;所以找了个目标院校的已录取的师哥,花钱进行了询问以及课程的补习,但是专业课真正能把知识利用起来落实到笔头上需要系统的看书,整理归纳重点,然后记忆接着变成自己的知识答题,这都需要考生自己去一步步完成,老师或者是学哥只能 你抓住精华别走偏路还有一些经验的传授。



②?复习建议

专业课在整个考研考试中都为重中之重,所以对于专业课的复习付出从刚开始到结束要始终如一。刚开始看书重点是理解知识框架,接着有归纳有总结的记忆,到了后半程开始做大量真题。自己总结出做题的套路与模板,以不变应万变。

③?参考书单

文博综合(甲乙丙)?

考古18讲?

博物馆学基础?

文化遗产学 汉唐讲稿



二、公共课

1、政治?

①?个人复习经验

我觉得听课听 ,做题做 的1000题,还有至关重要的肖8肖4。因为 讲课通俗易懂,也比较风趣。肖老爷子讲课就一般,但出题一定要看准他。

②?复习建议

考研公共课政治选择题很关键,大题背诵只要写满(有内容的)基本分数差不多。选择题前期就是刷题,量变到质变,往往就是看似最笨的方法确是也是最捷径的路。后期大概11月份开始不再盲目刷题,整理错题,归纳总结为什么老会错这些题,然后最后做肖8肖4,分数不高没关系,继续整理错题,直到弄懂为啥错,其他选项为啥错为止就可以选择题出

山了。12月份开始背诵大题, 到时候会出一本精简版的模板,跟着背就行了。

③?参考书单

1000题 肖8肖4 小黄书?

2、英语

①?个人复习经验

我考的是英语2,近几年英语1、2在难度和套路上已经越来越趋于接近。别认为2就简单,1就难。阅读及作文极其重要,分值占比重。阅读就是多刷题。作文就跟着老师不断地练习,积累好的模板语句并能够灵活套用。

②?复习建议

阅读刷2012年之后的题,整个复习阶段至少刷3遍,但每一遍目的不一样:第一遍积累单词,找感觉;第二遍开始看一些阅读技巧的视频,必须是比较优秀的老师比如谭剑波、何凯文老师,学习完技巧自己还要刷题多练习;第三遍要仔细研读近5年阅读真题,直到熟悉每个题型的套路以及单词。作文必须跟着老师学习,公认比较好的网课或者线下课都可以;作文就是积累的过程,每次的积累与运用最后在、才能在考场写出一篇流畅的文章。

③?参考书单

阅读真题 ?作文模板间不长。????

23考研英语1v1协议保过班(23考研英语1难吗)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7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