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南农业大学《611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教学考试_网易订...

 2023-04-22 11:03:06  考研全封闭式培训机构    19
[摘要]

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及详解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

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真题及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对“谁的知识最有价值”这一问题最为关注的教育学派是( )。

A.实验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实用主义教育学

D.批判教育学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19世纪末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其代表人物主要有狄尔泰、斯普朗格和利特等。其主要观点有:①人是一种文化存在;②教育的对象是人;③教育研究要采用理解与解释的方法进行;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完整的人格。其主要途径就是“陶冶”与“唤醒”,建设和谐的对话的师生关系。它强调社会文化现象的价值相对性,较为关注知识的价值问题。

2.下列说法有悖终身教育理念的是( )。

A.学习贯穿人的一生

B.学校教育不再享有教育的垄断权

C.终身教育从正规学校教育结束时开始

D.当地社会在终身教学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终身教育是人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前者是从纵向来讲的,说明终身教育不仅是青少年的教育,而且涵盖了人的一生;后者是从横向来讲的,说明终身教育既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规教育。

3.赞科夫主张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前面,所依据的是( )。

A.最近发展区域理论

B.隐性知识理论

C.先行组织者理论

D.支架式教学理论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维果茨基提出来的,是介于学生在现有的发展水平与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要使最近发展区转化到现有发展水平的范围之中,推动发展前进,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这才是好教学。赞科夫高度评价了维果茨基关于教学与发展问题的思

想,主张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

4.有人把教育隐喻为“塑徒”,称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这种观点在人的发展影响因素问题上倾向于( )。

A.遗传决定论

B.成熟论

C.外铄论

D.内因与外因相交互用论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外铄论”主张人的发展主要是由外在的力量,包括环境与他人、学校的教育与训练等决定的,代表人物有荀子、洛克、华生等。题干中把教育比喻为“塑徒”,强调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体现了“外铄论”的观点。

5.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的教育方针强调( )。

A.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教育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C.教育必须为人民服务

D.教育必须为现代化服务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正式确定了“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是我国的教育目的,同时提出“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对当时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起了强有力的指导作用,对以后教育目的的认识影响很大。


6.双轨学制形成于18、19世纪的西欧,其中一轨是“学术型”,另一轨是“职业型”,以下关于这种学制形成方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两条轨道发端于高等教育,是自上而下形成的

B.均发端于初等教育,是自下而上形成的

C.学术型轨道是自上而下形成的,职业型轨道是自下而上形成的

D.学术型轨道是自下而上形成的,职业型轨道是自上而下形成的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双轨制有两个平行的系列,这两轨既不相通,也不相接,其结构特点为:①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即学术型;②另一轨自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后来是小学和初中)及其后的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连接的中等职业教育),即职业型。

7.教育界尝试以综合课程加强学科之间及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典型的综合课程按照综合程度从高到低排列其顺序为( )。

A.相关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

B.广域课程、相关课程、核心课程

C.核心课程、相关课程、广域课程

D.核心课程、广域课程、相关课程、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核心课程主张以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为中心,要求围绕一个核心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所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都要围绕一个核心展开;相关课程是把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知识综合在一门课程中,但不打破原来的学科界限的课程,在学科综合的程度上远远超出核心课程;广域课程是将各科材料依性质归到各个领域,再将同一领域的各科材料加以组织和排列,进行系统教学的课程,其综合范围最为广泛。

8.布鲁纳认知主义教学理论提出的教学原则有( )。

A.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B.高速度原则、高难度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原则

C.直观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彻底性原则

D.及时反馈原则、小步子原则、自定步调原则、积极反映原则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布鲁纳为了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提出了四条基本的教学原则,即动机原则、程序原则、结构原则以及强化原则。动机原则是指内部动机是维持学习的基本动力,学生具有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即好奇内驱力、胜任内驱力和互惠内驱力;结构原则强调为了使学习者容易理解教材的一般结构,教师必须采取最佳的知识结构进行传授;程序原则强调教学即引导学习者通过一系列有条不紊地陈述一个问题或大量知识的结构,以提高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转化和迁移的能力。强化原则主张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学习者还必须获得反馈,知道结果如何。

考研真题精选

一、单项选择题

1据古籍记载,我国学校教育设立“小学”始于( )。[统考2019年研]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汉朝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礼记·明堂位》:“殷人设右学为大学,左学为小学,而作乐于瞽宗。”《礼记·王制》:“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郑玄注:“上庠,右学,大学也,在西郊。下庠,左学,小学也,在国中王宫之东。”,这些材料说明我国商朝时期已经在学校教育中设立“小学”。

2孟轲认为人先天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其中恻隐之心是( )。[统考2019年研]

A.仁之端

B.义之端

C.礼之端

D.智之端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孟子认为人性表现为四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3汉代书馆常用的识字教材有( )。[统考2019年研]

A.《仓颉篇》《凡将篇》《千字文》

B.《仓颉篇》《凡将篇》《三字经》

C.《仓颉篇》《凡将篇》《急就篇》

D.《急就篇》《三字经》《千字文》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汉代书馆常用的识字教材有《仓颉篇》《凡将篇》《急就篇》等。《仓颉篇》是秦朝李斯颁发的字书,成为儿童习字的课本;《凡将篇》是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所著;《急就篇》是汉代黄门令史游所编,一直使用到唐代才被新的字书取代。《三字经》《百家姓》是宋元时期的识字教材。

4按照唐代礼制规定:学生初入学,约定时日,身着礼服,隆重举行拜师礼。同时还要求向学官敬献礼物,以示尊师。这一学礼制度被称为( )。[统考2019年研]

A.束脩礼

B.释奠礼

C.释菜礼

D.乡饮酒礼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束脩礼主要指拜师礼,源于孔子,“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即只要本人有学习的愿望,主动奉送10条干肉以履行师生见面礼,就可以成为弟子。释奠礼与释菜礼是古代学校的祭祀礼。乡饮酒礼是周代流行的宴饮风俗。

5“切己体察”是朱熹“朱子读书法”的主要内容之一,其意思是指( )。[统考2019考研]

A.精神专一,集中注意力

B.量力而行,计划安排

C.不可先入为主,牵强附会

D.不停留在书本上,要身体力行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朱熹强调读书穷理,他的弟子将其概括为“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其中,切己体察指读书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口头上,而要见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身体力行。

6明代洪武初年,朝廷明确规定士子在考试中对经文的解读必须依据( )。[统考2019年研]

A.汉儒传注

B.唐人传注

C.宋儒传注

D.明人传注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明清统治者竭力推崇程朱理学,把它作为思想、文化、教育领域的统治思想。明朝曾明确规定:“国家取士,说经者以宋儒传注为宗。”

7颜元抨击宋明教育陷于“训诂、清淡、禅宗、乡愿”,提出“习行”的教学方法。下列选项中最符合颜元“习行”观点的是( )。[统考2019年研]

A.轻视书本知识

B.强调躬行实践

C.重视习惯培养

D.重视功课复习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颜元所强调的习行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联系实际,坚持练习和躬亲实践,认为只有如此,学得的知识才是真正有用的。颜元强调“习行”,并非排斥通过读和讲学习书本知识,而是主张读书、讲说必须与“习行”相结合,而且要在“习行”上下更多的功夫,花更大的精力。

820世纪20年代,舒新成将美国一种个别教学制度引入中国,率先在上海吴淞公中学部试验,以自由、合作与时间预算为原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教学制度是( )。[统考2019年研]

A.道尔顿制

B.设计教学法

C.文纳特卡制

D.葛雷制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道尔顿制是一种个别教学制度,核心原则是自由与合作。20世纪20年代,道尔顿制在许多国家如英国、苏联流行一时,产生过较大影响。帕克赫斯特于1924年和1925年分别到日本和中国介绍其方法。在中国,这种方法由舒新成率先采用。

来源:弘博学习网

202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工作考研真题最全版_论述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19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