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曲阜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2019年曲阜师范大学)

 2024-03-13 06:34:49  考研全程班多少钱    12
[摘要]

2019曲阜师范大学中国史真题一.名词解释 1.五德终始说 战国末期阴阳家学派创始人邹衍提出的历史循环学说。邹衍把阴阳与五行相胜配合起来,提出五德终始的循环论和命定论,认为土、木、金、火、水五行就是五德,历史上的...



2019曲阜师范大学中国史真题一.名词解释
1.五德终始说
战国末期阴阳家学派创始人邹衍提出的历史循环学说。邹衍把阴阳与五行相胜配合起来,提出五德终始的循环论和命定论,认为土、木、金、火、水五行就是五德,历史上的每个朝代代表其中一德,按照五行相胜的次序,互相更替,周 而复始。秦始皇是第一个实行这种学说的,认为周得火德,秦得水德,水能克火,故秦代周。秦始皇采用五德终始说是用以证明他代周的必然性和实行法治的合理性,为专制主义皇权寻找思想理论根据。
2.五铢钱
汉武帝发行的一种金属货币。元鼎四年,汉武帝下令由上林三官(钟官、技 巧、辨铜)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通行全国,并严禁各郡国、官府和私人铸造,旧时货币一律作废。钱币上铸有五铢二字,流通方便。五铢钱的发行稳定了货币制度,有利于经济发展。
3.宋明理学
指宋明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以阐释义理、兼谈性命为主,故称“理学”。宋明理学以儒家思想为主,又吸收了佛、道的某些思想观点,探讨“性命义理”及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所以“理学”又称“道学”。理学起于北宋,南宋时期繁荣发展,经金元至明末清初衰落。
北宋时,汉唐注疏之学没落,义理之学逐渐兴起,转而探讨有关宇宙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起源与构成的原理,形成了宋代新儒学,理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北宋时期的胡瑗、孙复、石介有理学“三先生”之称。至周敦颐、邵雍、张载、二程为理学奠定了基本的理论基础,即“理”、“气”等基本理学概念的提出和诠释。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形成了系统的理学思想,并使理学在宋理宗后取得官方哲学的地位。与朱熹同时,有陆九渊一派与程朱对立。金、元、明时期理学仍是思想的主流,地位进一步巩固,并且到明朝王守仁时发展到了另一个高峰。王守仁以“灵明”、“感应”说,使朱、陆关于心、物的分歧得到统一;以“致良知”说,使朱、陆关于知、行的分歧得到合一。明末清初,实学兴起标志着宋明理学的没落,乾嘉考据又进一步促使了理学的衰落。
4.三藩之乱
清朝初期,以平西王吴三桂为首的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叛乱事件。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帝做出撤藩的决定。吴三桂首先叛乱。康熙帝采取坚决打击吴三桂的措施,而对其他的叛变者却实行招抚。1681年冬,清军进入云贵省城,吴世藩自杀,历时8年的三藩之乱被平定。
5.中体西用
清末洋务派的指导思想。张之洞为了调和统治阶级顽固派和改良派之间的矛盾,系统地总结了自己的洋务实践,将之归纳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洋务派的思想武器。张之洞的《劝学篇》全面阐发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中学”是指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是指近代西方的先进科技;“西学”为“中体”服务。该思想得到保守派的大力支持,但遭到维新人士的反对。
6.东南互保
1900年东南各省督抚同上海领事制定的协定。又称《东南保护约款》。清政府“宣战上谕”发布后,刘坤一、张之洞拒绝执行。1900年6月,刘坤一、张之洞授权盛宣怀和上海道台余联沅,同各国驻上海领事正式会商,制定《东南互保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此后,两广总督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等,都对“东南互保”表示支持。该协议在推行过程中保全了西方侵略者在长江流域和华南的利益,维护了这些地区督抚的势力。
7.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的关于土地改革的法规,1947年10月,由中国共产党颁布。1947年7月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9月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10月10日由中共中央正式公布施行。其主要内容是,规定彻底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规定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规定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规定设立人民法庭。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后,各解放区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又颁布了补充条例。通过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挖掉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基础,巩固了根据地;农民分到了土地,为了保护自己的革命果实,组织人民武装,建立人民政权,并积极参加入民解放军;农民的革命热情被激发出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8.门阀
魏晋南北朝时期具有特殊身份地位的地主阶层。东汉时期的累世公卿、经学世家等豪强世族是门阀的前身。曹魏行九品中正制使其取得政治特权,西晋的占田制又使其取得经济特权,遂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典型门阀制度。这种制度在东晋臻于鼎盛。门阀制度确立后,为确保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大讲郡望、谱学,严禁士庶通婚,形成严格的等级划分。
二.简答题
1.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经济措施
(一)魏国李悝变法
推行“尽地力之教”。其具体措施包括:规定每亩地的标准产量为一石五斗, 要求农民治田勤谨,达到每亩增产三斗;同时杂种各种粮食作物,以防某种作物发生病害。充分利用空闲土地,扩大农副生产。魏国地少人多,李悝推行“尽地力之教”适应了魏国的国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提高。
实行“平籴法”。规定年成好时,政府以平价购入粮食;灾年再以平价出售, 用“取有余以补不足”的办法来平衡粮食价格。目的是防止商人垄断粮价,造成“谷贱伤农,谷贵伤民”的现象,以稳定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的经济基础。
(二)秦国商鞅变法
废井田,开阡陌。奖励垦荒,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土地,按土地多少纳税。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努力从事耕织者给予奖励,从事工商业者或懒惰者,没入官府为奴。
统一度量衡。制造标准的度量衡器,要求全国统一施行。
(三)楚国吴起变法
凡是封君传到第三代的就回收其爵禄;?
2.清末乾嘉考据学的成就
考据学即清代所谓的汉学,又称朴学,主要是从文字音韵、名物训诂、校勘辑佚等方面入手,从事于经书古义的考证,并由此推广到其他书籍。
明清之际,顾炎武、黄宗羲等人主张学术要切实、有用,反对理学空谈心性的弊病,提倡修己治人的实学。顾炎武主张从小学入手,用训诂名物的方法来理解儒家经典的真义。他们的经世致用主张,是对明朝覆亡的反思,也有复明反清的功用在内。
但是,随着清政权的巩固,政府一面用大兴文字狱的方式加强思想钳制,另一面提倡整理、考订古典文献以转移人们反清的视线。在这一背景下,顾炎武等人所提倡的重视现实社会问题研究的精神遭到阉割,但他们重视读书、反对空谈的学风对后来的学者却产生了深远影响。
稍后于顾(炎武)、黄(宗羲)的阎若璩、胡渭诸家的经学著作,树立了考据的范例。
胡渭(1633 -1714年),字出明,浙江德清人。精于经义,尤精舆地之学。所著《禹贡锥指》和《易图明辨》等,在辨别古书真伪等方面有较大的影响。在《易图明辨》中,他证明了河图洛书之妄。
阎若璩(1636?1704年),字百诗,先祖居山西太原,生长于江苏山阳。深于经史,亦精于地理。所著《尚书古文疏证》(8卷)一书,用严谨的考据方法,证明东晋元帝时豫章内史梅赜所献的25篇占文尚书和所附的《孔安国传》为伪造。从阎若璩、胡渭开始,逐渐形成一一种脱离社会现实、为考据而考据的学风。这种学风,到乾隆、嘉庆时期更加盛行起来,形成了所谓的“乾嘉学派”。
乾嘉考据学派主要分为吴、皖两大派。吴派以苏州府元和人惠栋(1697-1758年)为首。著有《古文尚书考》、《九经古义》等书。吴派的治学方法是相信家法而崇尚古训。一切务在遵从和恢复汉人的说法。吴派的治学方法被梁启超概括为“凡古必真,凡汉皆好”。由于比较保守,所以独创性的学术成就不大。
皖派以戴震为首。他们在治学上“实事求是,不主一家”。因此,皖派思想比较开放,富于创造性,不拘泥于和不过分迷信汉儒之言。所以他主张从事考据必须坚持“不以人蔽己,不以已自蔽”的求实精神和严谨态度。同时还认为,义理寓于典制,求义理不可凭空胸臆,必须求之古经。所以,他们采取“由声音、文字以求训诂,由训诂以寻义理”的严谨考据方法,在中国古典文献的整理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清代考据学在整理和考订古代经书方面的成绩很大,据统计,有389种之多。 清代考据学者以实事求是的严谨态度,不仅对传统儒家经典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研究,而且还对史、子、集诸部进行了清理和爬梳。他们通过校勘、辨伪、辑佚、注疏、考订史实等多种手段,对古代文化典籍做了大量去伪存真、正本清源的工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3.简述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内容
1905年同盟会成立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革命大发动的新阶段。民主革命派一面在政治思想战线上反击改良派的进攻,一面坚持以暴力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政府。因此,同盟会立即担当起了大论战和武装起义两大革命任务。
以康、梁为代表的改良派此时已转变为立宪派,极力鼓吹君主立宪,对抗民主革命。同盟会成立后,革命派以《民报》作阵地,改良派以《新民丛报》为喉舌,双方围绕着“三民主义”展开了长达三年之久的大论战。这次论战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要不要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改良派断然否定革命之必要,认为认为只能扶保光绪帝重新上台,实行立宪政治,而不能推翻清朝统治。革命派指斥清帝是罪魁,指出正是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和放手卖国,才把好端端的中国弄得“四分五裂,鲜血淋漓”。因此,为独立计,为救亡计,必须推翻清政府。改良派攻击革命会造成血流成河、亡国灭种之祸和“招致瓜分”,提倡革命就是招致灭亡。革命派认为只要变革都要流血,在清王朝的统治下,中国人民长期处于被虐杀的惨境之中,横死者不计其数,惟有通过暴力革命才能终止清朝统治者天天杀人流血的残酷局面。
第二,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改良派极力反对实行民主政治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诬蔑中国国民没有实行民主政治的能力,就连实行君主立宪的资格也不够。因此,必须先由清政府实行“开明专制”,然后才能获得君主赐予的立宪政治。革命派愤然批驳改良派谰言,指出当今民智大开,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第三,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解决土地问题。同盟会“平均地权”的主张触到了封建地主阶级的最痛处,也是改良派竭力反对的根本问题。梁启超瞎说中国没有贵族兼并土地,赋税极轻,土地制度天然合理。革命派以充分的事实批驳说地权失平和农民贫困的原因,是地主、官吏、朝廷肆无忌惮剥削人民、掠夺土地的结果,结论是必须平均地权。
在这场持续三年的大论战中,革命派有力地揭露了改良派的反动面目,彻底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线,三民主义受到时人的普遍拥护,为即将到来的辛亥革命作好了舆论准备。从此,改良派彻底孤立了。但论战中也暴露了革命派的一些无法克服的严重弱点。如他们始终没有很好地回答、驳斥改良派提出的所谓革命会引起帝国主义的干涉,革命会引起“内乱”等等洁难,反映出资产阶级革命派不敢触动帝国主义,对帝国主义还抱有幻想;而对劳动人民的力量存有戒心,不敢发动群众。他们所强调的还是所谓的“有秩序革命”,就不会引起外国干涉和“内乱”。这正是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的表现。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
(1)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2)1935年12月,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明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3)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十年对峙局面结束,标志着联合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4)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共发表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表示同意停止内战,共同抗日;
(5)“八一三事变”后,改组军队,中央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未参加长征、留驻根据地的军队改编为新四军,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自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三.论述题
1.论述隋唐科举制
(一)隋朝创立科举制。(1)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九品中正制,选官不问门第。令各州每年向中央选送三人,参加秀才、明经等科的考试,合格者录用为官。隋炀帝即位后,创立进士科,这标志着科举制的产生。科举即分科取士之意。这一制度产生后,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者联系起来,成为以后士人仕进的必由之路。(2)科举制的产生,打破了数百年来世族门阀垄断仕途的局面,一般地主子弟甚至贫寒子弟也可能由此走上仕途。从此,选拔官吏之权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政府,从制度上限制了世家大族把持政治大权,为庶族地主参与政权开辟了道路。
(二)唐朝的科举制。(1)唐朝科举制分常举和制举两种。常举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道举、童子等八科,其中以明经、进士两科最重要。明经考试的内容有帖经、经义和时务策,以帖经为主;进士考试的内容为帖经、诗赋和时务策,以诗赋为主。考帖经能死记硬背即可,考诗赋则需要独立思考,因而中明经易,中进士难。常举初由吏部主持,后改由礼部主持。常举考中以后,只是取得做官的资格,必须再经吏部考试合格,方能授官。制举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制举科目多临时设置,较重要的有贤良方正科、直言极谏科、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科等。平民百姓和官吏均可应试。制举不常举行,取人极少,在科举中不占重要地位。武周时,还创立了武举,专门选拔军事人才,由兵部主持。(2)科举制有利于庶族地主参政,进一步扩大了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
2.清对民族分裂的斗争及对边疆的管理和开发
(一)平定三藩之乱。清初,利用明朝降将镇守南方:平西王吴三桂驻云南,平南王尚可喜驻广东,靖南王耿精忠驻福建,称为三藩。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廷决定全部撤藩,吴三桂随即在云南发动叛乱,响应吴三桂叛乱的还有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和广东的平南王尚之信。经过八年苦战,终于平定三藩之乱。这次平叛的胜利,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使我国避免了一次大分裂,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西南边疆地区的控制和管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国内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二)统一台湾。三藩之乱平定后,康熙帝即用施琅为水师提督,进兵台湾。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闰六月,施琅统战船三百,水师二万,攻打澎湖。经过七天激战,收复澎湖,郑军守将刘国轩败回台湾,郑克塽遣使军乞降,清军遂进驻台湾。康熙帝在台湾设一府三县即台湾府和台湾、凤山、诸罗三县,隶于福建省。并在台湾设总兵一员,驻兵八千,在澎湖设副将一员,驻兵二千。康熙帝收复台湾,完成了台湾和大陆之间的政治统一,大大促进了以后台湾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三)平定准噶尔部首领叛乱。准噶尔部首领叛乱,始于康熙年间,继续于雍正年间,终结于乾隆年间,历时达七十余年之久。主要事件有:(1)平噶尔丹叛乱,统一外蒙古。(2)平策妄阿拉布坦叛乱,加强对西藏的管理。(3)平定天山南路的大小和卓木叛乱,统一新疆。清廷平定准噶尔叛乱,关系到国家对新疆、青海、西藏、蒙古的统一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四)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雍正元年(1723年),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支持青海 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反叛清朝。罗卜藏丹津纠集二十余万人,进攻西宁。雍正帝命年羹尧为大将军、岳钟琪为奋威将军,统兵进讨。雍正二年(1724年)二月,岳钟琪发动奇袭,罗卜藏丹津军大败,罗卜藏丹津逃到准噶尔部,清朝加强了对青海的统治。
(五)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帝任命鄂尔泰为云南巡抚 兼云贵总督,推行改土归流,把四川的东川、乌蒙、镇雄三土府改隶云南,命他总督云 南、贵州、广西三省,负责规划其事。从雍正四年至九年,改土归流在云南、贵州、四 川、广西等省次第推行,许多土司被撤消,清廷在原土司地区设立府、厅、州、县,实行与汉族地区相同的制度,如清丈土地、编制户口、纳粮当差等。大大加强了西南地区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及西南边防。
3.近代中国社会及其基本特点
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列强发动的一次次侵略战争和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社会一步一步地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外国列强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这一基本特征揭示了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
2、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这一基本特征揭示了近代中国的又一个主要敌人即中国的封建势力。
3、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这一基本特征揭示了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经济根源。
4、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中起一定作用,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发展缓慢,力量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列强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这一基本特征揭示的是中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
5、由于近代中国处于外国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的地域广大,以及地方性的农业经济基础上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后来,帝国主义列强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这一特征揭示的是中国革命存在的可能性。
6、在外国列强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后来还加上官僚资本主义),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
2019曲阜师范大学中国史真题一.名词解释
1.五德终始说
战国末期阴阳家学派创始人邹衍提出的历史循环学说。邹衍把阴阳与五行相胜配合起来,提出五德终始的循环论和命定论,认为土、木、金、火、水五行就是五德,历史上的每个朝代代表其中一德,按照五行相胜的次序,互相更替,周 而复始。秦始皇是第一个实行这种学说的,认为周得火德,秦得水德,水能克火,故秦代周。秦始皇采用五德终始说是用以证明他代周的必然性和实行法治的合理性,为专制主义皇权寻找思想理论根据。
2.五铢钱
汉武帝发行的一种金属货币。元鼎四年,汉武帝下令由上林三官(钟官、技 巧、辨铜)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通行全国,并严禁各郡国、官府和私人铸造,旧时货币一律作废。钱币上铸有五铢二字,流通方便。五铢钱的发行稳定了货币制度,有利于经济发展。
3.宋明理学
指宋明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以阐释义理、兼谈性命为主,故称“理学”。宋明理学以儒家思想为主,又吸收了佛、道的某些思想观点,探讨“性命义理”及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所以“理学”又称“道学”。理学起于北宋,南宋时期繁荣发展,经金元至明末清初衰落。
北宋时,汉唐注疏之学没落,义理之学逐渐兴起,转而探讨有关宇宙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起源与构成的原理,形成了宋代新儒学,理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北宋时期的胡瑗、孙复、石介有理学“三先生”之称。至周敦颐、邵雍、张载、二程为理学奠定了基本的理论基础,即“理”、“气”等基本理学概念的提出和诠释。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形成了系统的理学思想,并使理学在宋理宗后取得官方哲学的地位。与朱熹同时,有陆九渊一派与程朱对立。金、元、明时期理学仍是思想的主流,地位进一步巩固,并且到明朝王守仁时发展到了另一个高峰。王守仁以“灵明”、“感应”说,使朱、陆关于心、物的分歧得到统一;以“致良知”说,使朱、陆关于知、行的分歧得到合一。明末清初,实学兴起标志着宋明理学的没落,乾嘉考据又进一步促使了理学的衰落。
4.三藩之乱
清朝初期,以平西王吴三桂为首的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叛乱事件。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帝做出撤藩的决定。吴三桂首先叛乱。康熙帝采取坚决打击吴三桂的措施,而对其他的叛变者却实行招抚。1681年冬,清军进入云贵省城,吴世藩自杀,历时8年的三藩之乱被平定。
5.中体西用
清末洋务派的指导思想。张之洞为了调和统治阶级顽固派和改良派之间的矛盾,系统地总结了自己的洋务实践,将之归纳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洋务派的思想武器。张之洞的《劝学篇》全面阐发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中学”是指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是指近代西方的先进科技;“西学”为“中体”服务。该思想得到保守派的大力支持,但遭到维新人士的反对。
6.东南互保
1900年东南各省督抚同上海领事制定的协定。又称《东南保护约款》。清政府“宣战上谕”发布后,刘坤一、张之洞拒绝执行。1900年6月,刘坤一、张之洞授权盛宣怀和上海道台余联沅,同各国驻上海领事正式会商,制定《东南互保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此后,两广总督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等,都对“东南互保”表示支持。该协议在推行过程中保全了西方侵略者在长江流域和华南的利益,维护了这些地区督抚的势力。
7.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的关于土地改革的法规,1947年10月,由中国共产党颁布。1947年7月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9月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10月10日由中共中央正式公布施行。其主要内容是,规定彻底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规定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规定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规定设立人民法庭。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后,各解放区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又颁布了补充条例。通过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挖掉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基础,巩固了根据地;农民分到了土地,为了保护自己的革命果实,组织人民武装,建立人民政权,并积极参加入民解放军;农民的革命热情被激发出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8.门阀
魏晋南北朝时期具有特殊身份地位的地主阶层。东汉时期的累世公卿、经学世家等豪强世族是门阀的前身。曹魏行九品中正制使其取得政治特权,西晋的占田制又使其取得经济特权,遂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典型门阀制度。这种制度在东晋臻于鼎盛。门阀制度确立后,为确保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大讲郡望、谱学,严禁士庶通婚,形成严格的等级划分。
二.简答题
1.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经济措施
(一)魏国李悝变法
推行“尽地力之教”。其具体措施包括:规定每亩地的标准产量为一石五斗, 要求农民治田勤谨,达到每亩增产三斗;同时杂种各种粮食作物,以防某种作物发生病害。充分利用空闲土地,扩大农副生产。魏国地少人多,李悝推行“尽地力之教”适应了魏国的国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提高。
实行“平籴法”。规定年成好时,政府以平价购入粮食;灾年再以平价出售, 用“取有余以补不足”的办法来平衡粮食价格。目的是防止商人垄断粮价,造成“谷贱伤农,谷贵伤民”的现象,以稳定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的经济基础。
(二)秦国商鞅变法
废井田,开阡陌。奖励垦荒,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土地,按土地多少纳税。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努力从事耕织者给予奖励,从事工商业者或懒惰者,没入官府为奴。
统一度量衡。制造标准的度量衡器,要求全国统一施行。
(三)楚国吴起变法
凡是封君传到第三代的就回收其爵禄;?
2.清末乾嘉考据学的成就
考据学即清代所谓的汉学,又称朴学,主要是从文字音韵、名物训诂、校勘辑佚等方面入手,从事于经书古义的考证,并由此推广到其他书籍。
明清之际,顾炎武、黄宗羲等人主张学术要切实、有用,反对理学空谈心性的弊病,提倡修己治人的实学。顾炎武主张从小学入手,用训诂名物的方法来理解儒家经典的真义。他们的经世致用主张,是对明朝覆亡的反思,也有复明反清的功用在内。
但是,随着清政权的巩固,政府一面用大兴文字狱的方式加强思想钳制,另一面提倡整理、考订古典文献以转移人们反清的视线。在这一背景下,顾炎武等人所提倡的重视现实社会问题研究的精神遭到阉割,但他们重视读书、反对空谈的学风对后来的学者却产生了深远影响。
稍后于顾(炎武)、黄(宗羲)的阎若璩、胡渭诸家的经学著作,树立了考据的范例。
胡渭(1633 -1714年),字出明,浙江德清人。精于经义,尤精舆地之学。所著《禹贡锥指》和《易图明辨》等,在辨别古书真伪等方面有较大的影响。在《易图明辨》中,他证明了河图洛书之妄。
阎若璩(1636?1704年),字百诗,先祖居山西太原,生长于江苏山阳。深于经史,亦精于地理。所著《尚书古文疏证》(8卷)一书,用严谨的考据方法,证明东晋元帝时豫章内史梅赜所献的25篇占文尚书和所附的《孔安国传》为伪造。从阎若璩、胡渭开始,逐渐形成一一种脱离社会现实、为考据而考据的学风。这种学风,到乾隆、嘉庆时期更加盛行起来,形成了所谓的“乾嘉学派”。
乾嘉考据学派主要分为吴、皖两大派。吴派以苏州府元和人惠栋(1697-1758年)为首。著有《古文尚书考》、《九经古义》等书。吴派的治学方法是相信家法而崇尚古训。一切务在遵从和恢复汉人的说法。吴派的治学方法被梁启超概括为“凡古必真,凡汉皆好”。由于比较保守,所以独创性的学术成就不大。
皖派以戴震为首。他们在治学上“实事求是,不主一家”。因此,皖派思想比较开放,富于创造性,不拘泥于和不过分迷信汉儒之言。所以他主张从事考据必须坚持“不以人蔽己,不以已自蔽”的求实精神和严谨态度。同时还认为,义理寓于典制,求义理不可凭空胸臆,必须求之古经。所以,他们采取“由声音、文字以求训诂,由训诂以寻义理”的严谨考据方法,在中国古典文献的整理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清代考据学在整理和考订古代经书方面的成绩很大,据统计,有389种之多。 清代考据学者以实事求是的严谨态度,不仅对传统儒家经典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研究,而且还对史、子、集诸部进行了清理和爬梳。他们通过校勘、辨伪、辑佚、注疏、考订史实等多种手段,对古代文化典籍做了大量去伪存真、正本清源的工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3.简述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内容
1905年同盟会成立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革命大发动的新阶段。民主革命派一面在政治思想战线上反击改良派的进攻,一面坚持以暴力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政府。因此,同盟会立即担当起了大论战和武装起义两大革命任务。
以康、梁为代表的改良派此时已转变为立宪派,极力鼓吹君主立宪,对抗民主革命。同盟会成立后,革命派以《民报》作阵地,改良派以《新民丛报》为喉舌,双方围绕着“三民主义”展开了长达三年之久的大论战。这次论战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要不要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改良派断然否定革命之必要,认为认为只能扶保光绪帝重新上台,实行立宪政治,而不能推翻清朝统治。革命派指斥清帝是罪魁,指出正是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和放手卖国,才把好端端的中国弄得“四分五裂,鲜血淋漓”。因此,为独立计,为救亡计,必须推翻清政府。改良派攻击革命会造成血流成河、亡国灭种之祸和“招致瓜分”,提倡革命就是招致灭亡。革命派认

为只要变革都要流血,在清王朝的统治下,中国人民长期处于被虐杀的惨境之中,横死者不计其数,惟有通过暴力革命才能终止清朝统治者天天杀人流血的残酷局面。
第二,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改良派极力反对实行民主政治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诬蔑中国国民没有实行民主政治的能力,就连实行君主立宪的资格也不够。因此,必须先由清政府实行“开明专制”,然后才能获得君主赐予的立宪政治。革命派愤然批驳改良派谰言,指出当今民智大开,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第三,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解决土地问题。同盟会“平均地权”的主张触到了封建地主阶级的最痛处,也是改良派竭力反对的根本问题。梁启超瞎说中国没有贵族兼并土地,赋税极轻,土地制度天然合理。革命派以充分的事实批驳说地权失平和农民贫困的原因,是地主、官吏、朝廷肆无忌惮剥削人民、掠夺土地的结果,结论是必须平均地权。
在这场持续三年的大论战中,革命派有力地揭露了改良派的反动面目,彻底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线,三民主义受到时人的普遍拥护,为即将到来的辛亥革命作好了舆论准备。从此,改良派彻底孤立了。但论战中也暴露了革命派的一些无法克服的严重弱点。如他们始终没有很好地回答、驳斥改良派提出的所谓革命会引起帝国主义的干涉,革命会引起“内乱”等等洁难,反映出资产阶级革命派不敢触动帝国主义,对帝国主义还抱有幻想;而对劳动人民的力量存有戒心,不敢发动群众。他们所强调的还是所谓的“有秩序革命”,就不会引起外国干涉和“内乱”。这正是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的表现。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
(1)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2)1935年12月,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明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3)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十年对峙局面结束,标志着联合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4)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共发表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表示同意停止内战,共同抗日;
(5)“八一三事变”后,改组军队,中央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未参加长征、留驻根据地的军队改编为新四军,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自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三.论述题
1.论述隋唐科举制
(一)隋朝创立科举制。(1)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九品中正制,选官不问门第。令各州每年向中央选送三人,参加秀才、明经等科的考试,合格者录用为官。隋炀帝即位后,创立进士科,这标志着科举制的产生。科举即分科取士之意。这一制度产生后,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者联系起来,成为以后士人仕进的必由之路。(2)科举制的产生,打破了数百年来世族门阀垄断仕途的局面,一般地主子弟甚至贫寒子弟也可能由此走上仕途。从此,选拔官吏之权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政府,从制度上限制了世家大族把持政治大权,为庶族地主参与政权开辟了道路。
(二)唐朝的科举制。(1)唐朝科举制分常举和制举两种。常举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道举、童子等八科,其中以明经、进士两科最重要。明经考试的内容有帖经、经义和时务策,以帖经为主;进士考试的内容为帖经、诗赋和时务策,以诗赋为主。考帖经能死记硬背即可,考诗赋则需要独立思考,因而中明经易,中进士难。常举初由吏部主持,后改由礼部主持。常举考中以后,只是取得做官的资格,必须再经吏部考试合格,方能授官。制举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制举科目多临时设置,较重要的有贤良方正科、直言极谏科、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科等。平民百姓和官吏均可应试。制举不常举行,取人极少,在科举中不占重要地位。武周时,还创立了武举,专门选拔军事人才,由兵部主持。(2)科举制有利于庶族地主参政,进一步扩大了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
2.清对民族分裂的斗争及对边疆的管理和开发
(一)平定三藩之乱。清初,利用明朝降将镇守南方:平西王吴三桂驻云南,平南王尚可喜驻广东,靖南王耿精忠驻福建,称为三藩。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廷决定全部撤藩,吴三桂随即在云南发动叛乱,响应吴三桂叛乱的还有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和广东的平南王尚之信。经过八年苦战,终于平定三藩之乱。这次平叛的胜利,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使我国避免了一次大分裂,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西南边疆地区的控制和管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国内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二)统一台湾。三藩之乱平定后,康熙帝即用施琅为水师提督,进兵台湾。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闰六月,施琅统战船三百,水师二万,攻打澎湖。经过七天激战,收复澎湖,郑军守将刘国轩败回台湾,郑克塽遣使军乞降,清军遂进驻台湾。康熙帝在台湾设一府三县即台湾府和台湾、凤山、诸罗三县,隶于福建省。并在台湾设总兵一员,驻兵八千,在澎湖设副将一员,驻兵二千。康熙帝收复台湾,完成了台湾和大陆之间的政治统一,大大促进了以后台湾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三)平定准噶尔部首领叛乱。准噶尔部首领叛乱,始于康熙年间,继续于雍正年间,终结于乾隆年间,历时达七十余年之久。主要事件有:(1)平噶尔丹叛乱,统一外蒙古。(2)平策妄阿拉布坦叛乱,加强对西藏的管理。(3)平定天山南路的大小和卓木叛乱,统一新疆。清廷平定准噶尔叛乱,关系到国家对新疆、青海、西藏、蒙古的统一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四)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雍正元年(1723年),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支持青海 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反叛清朝。罗卜藏丹津纠集二十余万人,进攻西宁。雍正帝命年羹尧为大将军、岳钟琪为奋威将军,统兵进讨。雍正二年(1724年)二月,岳钟琪发动奇袭,罗卜藏丹津军大败,罗卜藏丹津逃到准噶尔部,清朝加强了对青海的统治。
(五)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帝任命鄂尔泰为云南巡抚 兼云贵总督,推行改土归流,把四川的东川、乌蒙、镇雄三土府改隶云南,命他总督云 南、贵州、广西三省,负责规划其事。从雍正四年至九年,改土归流在云南、贵州、四 川、广西等省次第推行,许多土司被撤消,清廷在原土司地区设立府、厅、州、县,实行与汉族地区相同的制度,如清丈土地、编制户口、纳粮当差等。大大加强了西南地区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及西南边防。
3.近代中国社会及其基本特点
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
列强发动的一次次侵略战争和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社会一步一步地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外国列强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这一基本特征揭示了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
2、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这一基本特征揭示了近代中国的又一个主要敌人即中国的封建势力。
3、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这一基本特征揭示了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经济根源。
4、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中起一定作用,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发展缓慢,力量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列强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这一基本特征揭示的是中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
5、由于近代中国处于外国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的地域广大,以及地方性的农业经济基础上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后来,帝国主义列强还分别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这一特征揭示的是中国革命存在的可能性。
6、在外国列强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后来还加上官僚资本主义),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


2018考研冲刺资料包最后两天办理,没有加群的同学注意了(2018考研难吗)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12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