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社科院行政管理考研(2021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多少万亿)

 2024-02-28 17:52:49  考研全程班多少钱    6
[摘要]

目录 一、2021 年中国社科院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 二、2021 年中国社科院行政管理考研真题集锦(育名一对一 学员回忆版) 三、《公共行政学》书本笔记内容概括专题总结 (第一名学长总结) 【温馨提示】2020年开始,中国社科...



目录
一、2021 年中国社科院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
二、2021 年中国社科院行政管理考研真题集锦(育名一对一 学员回忆版)
三、《公共行政学》书本笔记内容概括专题总结 (第一名学长总结)
【温馨提示】2020年开始,中国社科院行管考研进行了较大幅度改革,2021年还会继续进行改革,所以考生一定要注意。这几年社科院行管对热点的考察越来越多,特别是在论述题部分。这几年报录比大概为1:15左右。过去12年考研咨询过程中发现,很多考生特别容易出现两个问题:第一,犹豫不决,不知道到底选择哪个院校,结果耽误了大量的时间。第二,自己看书,结果看了两三个月一无所获,反而没有信心了。建议大家可以随时咨询 资深咨询师。2020年社科院行管考研前三名全部为育明考研一对一或者视频课程学员。在校教授授课、独家师资、精准讲解。
一、2021 年中国社科院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
680行政管理学
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阿尔蒙德、鲍威尔著,《比较政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张国庆主编,《行政管理学概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公共管理学》,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884公共政策分析
《公共政策分析》,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尼古拉斯 .亨利 ,《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华夏出版社2002年
辅助资料
《全国行政管理考研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
《公共管理学: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公共政策分析: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二、2021 年中国社科院行政管理考研真题集锦(育名一对一 学员回忆版)
西方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
1.简述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2.简述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及其政策意义
3.简述量化宽松政策或者定量量化宽松政策的含义及其是如何发挥
作用的
二、论述题
1.利用经济增长理论说明如何是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2.说明凯恩斯和货币理论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区别
三、计算题
1.关于 is-lm 的计算(具体略)
2.关于货币创造乘数的计算(具体略)
宏经计算题第二题是“西方经济学同步辅导及习题全解(第四版)”
(即课本配套练习)的第十六章,p79,第 8 题,只不过将条件“若
增加基础货币 100 亿美元”改成了“1000 亿美元”。
社会学
一、名词解释1.群体规范
2.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3.数字编码
二、论述题
1.社会越轨行为以及社会越轨的控制;
1.说明我国社会转型期初级群体的变化
2.论述抽样调查中的误差来源及其类型
行政管理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
一、名词解释
1.矩阵式组织
2.全面质量管理管理
3.政策的目标群体
4.公共利益
5.思想库
二、简答题
1.什么是顾客导向?它对公共管理变革有什么启发?
2.明茨伯格的管理者的十大角色
3 提升行政绩效的预算原则
4 公共政策渐进模型的特征
5.政策分析的局限
三、论述题1.公共管理的责任及其通知机制
2.结合实际论述政策议程的类型
社会学
简答
1、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2、政治社会化
3、分层抽样
论述
1、社会分化的类型与后果
2、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3、怎样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经济学
简答
1、什么是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
2、简述古典、凯恩斯和常规总供给曲线的区别和含义。
3、运用 is-lm 模型分析下列政策效果(1)减税并采取适应性的货
币政策使利率不变(2)单纯减税
论述
1、结合实际试分析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特点
2、结合国内外实际分析通胀的成因
计算
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假设一国生产函数是 y=(kl)?,劳动力为 l,劳动力增长率为 n,资本折旧率为δ ,储蓄率为 s,问(1)人均生产函
数 (2)稳态下的人均资本,人均产出,人均消费
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
名词解释
1、标杆管理;2、行政赔偿;3、有限理性模型;4、政策执行;5、
政策终结
简答
1、组织学习、学习型组织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2、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的解决措施
3、转换型领导与其构成要素
4、试从科学、专业、政治的角度解释公共政策
5、结合实际,说明政策评价中前后对比法的应用
论述
1、从多学科角度,谈谈公共政策中的公平与正义。
材料题
给出了新乡市警务改革的案例,试用政府改造的理论分析。
(一)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
一、 名词解释(4’x 5)
1、公共管理者
2、组织学习3、行政复议
4、象征性政策
5、群体狂想症
二、简答题(15’x 6)
1、简述公共组织的特性
2、简述政府治理工具的内涵及其主要类型
3、简述公共预算的性质和功能
4、简述政策目标群体政策认同(接受和服从政策)的缘由
5、简述公共政策过程模型
6、简述政策议程的基本类型
三、论述题(20’ x 2)
1、联系实际,论述非营利性组织在公共服务中的作用及其自身发展所
存在的问题
2、联系实际论述政策执行的相关条件-
(二)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
管理学
一、简答题(10’ x 3)
1、目标管理的优缺点
2、组织设计的原则
3、平衡计分卡的特点
二、分析题(15’ x 3)1、矩阵式组织结构的优缺点
2、群体决策技术的优缺点和群体决策常采用的技术
3、公平理论的内容以及对管理的启示
每年录取的考生中有近一半是育明学员,如此好的成绩的原因在于三
点:一是权威的内部信息,二是考前精准押题,三是给学生的全称规
划和重点难点指导及答题技巧指导;初试辅导课程包括一对一辅导和
视频课程,由在校教授授课(包括参考书重点讲解、真题讲解、答题
技巧讲解、考试范围讲解、面试技巧讲解、申请材料讲解),具体登
陆育明官网咨询或者登录“腾讯课堂”搜索“育明考研考博中心”自
主购买课程进行学
三、《公共行政学》书本笔记内容概括专题总结 (第一名学长总结)
公共行政概述
公共行政学从诞生之日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理论、方法上的争论以及实践中的变革一直未曾停止过。
公共行政学的涵义
1、 早期公共行政学发源于政治学,其研究的政治倾向十分明显,作为政治学的一个分支。虽然一开始就强调行政执行的特殊意义,但还只是从理论、范畴和逻辑思辨的角度,而不是从方法,实证、技术的角度。
2、 20世纪以后,随着泰罗科学管理理念的传播,效率,时间动作分析等观念流行起来,“管理”的观念和方法注入到公共行政的研究中。
3、 60年代以后,以西蒙为代表的全新决策理论对政治与行政的两分提出了挑战。这样,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两种观念就一起对原有的行政观构成冲击。
4、 但是早期行政学关于公共行政性质的界定,公共行政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界定,以及某些检验尺度的原则标准都作为宏观的导向保留了下来。即使在20世纪后三十年的范式变革中,国家的宪政体制和国家的公共管理制度以及政府的主要职能都没有变化。所以公共行政(学)一直都有着“政治”与“管理”的双重性质。
5、 政治行政观:从宏观的国家权力分配出发,认为行政是政府行政部门所管辖的事务,是政府管理推行政府功能的活动;
管理行政观:从行政的有效性出发,认为行政是如何使人们对政府的期望取得成功的各种方法,是实现政府政策的运作。因此行政也就被理解成包括政府,其他公权机关,甚至是工商社会组织的活动。(这种观念也为新公共管理埋下了伏笔)。
6、 公共行政泛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以公共利益为目的,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科学,及时地制定和准确有效地执行公共政策,管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秩序,保证公共安全,提供公共产品,实施公共服务的活动。换言之,公共行政是依法运用公共职权,承担公共责任,解决公共问题,保障公众利益,满足公众需求的一种最广泛,最为经常和最为直接的国家行为。
7、 需要注意的是,政府公共行政管理在宪法意义上具有明确无误的公共属性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所以合法性和有效性构成了政府一切行政管理思想和行政行为的基本价值标准。
由以上两种行政观,可以得出公共行政学的研究目的
1. 宪政:研究建立和完善行政制度的理念,保证政府的宗旨不变,保证依法行政,确保政府履行公共职能
2. 管理:研究提升政府公共管理的水准和效率的途径和方法,提升公共政策质量。
3. 专业:提升学术水准,为政府行政发展提供专业性意见
4. 通才:培养行政通才,弥补技术专家的不足
本书构架:四个部分,若干个范畴
行政原理与行政体制、行政程式与行政技术、行政行为与法制行政、行政发展与发展行政
1. 基础:行政职能;行政权力;行政领导;行政组织;人事行政;行政决策;
2. 过程:行政执行,行政方法;行政效率;机关管理;公共财政
3. 原则:行政行为;依法行政;法制行政;行政责任;行政伦理
4. 发展:政府能力;中国行政改革;西方行政改革;问题与争论
公共行政学的学科特点:综合性;实践性;系统性;技术性;发展性
现代行政现象与现代行政精神
现代行政现象是指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尤其是60年代之后西方发达国家出现和形成的某些行政现象。而现代行政精神就是至于这些行政现象相一致的、政府在实施公共行政管理过程中比较重视和强调的行政精神。
现代行政现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行政职能扩展,不良行政现象增加,公共行政管理和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的现代化。
行政职

能扩展
1. 它反映了一种对国家职能和法治原理的再认识,由单纯地把行政看作议会意志的执行(片面的法治行政、无法律无行政)到肯定现代政府的积极意义(法律有限,人事无穷)。
2. 依法行政的内涵发生变化,突出自由裁量权和政府的积极性,于是行政职能的扩展产生了行政国家。
3. 80年代以后,官僚主义的盛行,行政效率的低下,公民意愿的损害推动了西方国家行政改革。
不良行政现象增加:以行政权力的强化和行政职能的扩展为基础的政府行政活动的加强相应带来了一系列的不良行政现象
1. 行政组织规模庞大,文官数量膨胀,在增强专业化水平的同时带来了划分权责,提高效率上的重重困难,带来机构的臃肿。
2. 不同行为主体的复杂利益关系及政府决策能力的下降使得行政决策迟缓,妨碍行政管理效率和有效性。
3. 政府人员广泛专业化,造成了“专业人员国家”现象(理解障碍、文官专政)
(行政通才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而所谓的行政通才就是指在现代政府中,具有某一种专业知识,同时又具有比较丰富的综合管理经验和知识的人才,一般称之为t型人才)
4. 官僚化倾向增长,程序化现象,目标替代。主动精神受到抑制,政府与公众的关系也恶化。(一方面是过分严密的规章制度,一方面是永业制导致的激励不足)
帕金森定律:英国学者帕金森在其著作《帕金森定律——组织病态之研究》中提出。对官僚组织机构,事业单位易于发生又极难改变的近似病态的各种现象进行描述。因这些现象均是组织的积垢,作者冠以“定律”,借以强调其常态属性。迄今为止,书中描写的现象仍然是广泛存在的不良组织现象。如冗员增加定理;中间派决定;鸡毛蒜皮定律;无效率系数;人事遴选庸才;办公场所的豪华程度与机关的事业和效率成反比;鸡尾酒会公式;嫉妒症;财不漏白;退休混乱(也有一种理解是认为帕金森定律主要是指冗员增加定理,官员的数量与工作量无关,而是因为上司总是希望增加下属,并且不希望下属的能力比自己强,于是机构臃肿起来,并且越来越被无能的不称职的人充斥)
彼得原理:美国教育学家彼得在《彼得原理》一书中提出,主要揭示的是社会组织的痼疾——不称职。它的公式是:在层级组织中,每位员工都将晋升到自己不能胜任的阶层,于是每个职位最终都将被不能尽职的不胜任的员工所占据。因为,任何人的能力和努力程度都是有限的,而晋升是必然的,所以会一直晋升到不称职为止,何况还存在许多其他不良组织现象。
公共行政管理和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的现代化
1. 重视社会目的:民主的观念深入人心,统治者只能通过民主来赢得被统治者的谅解,相应地,政府公共管理要取得社会的理解、合作和支持也必须重视国民意愿,回应国民需求。所以各国政府都比较重视这一点,注意搞好同民众的关系。但必须注意到,精英政治与大众民主始终是一对矛盾。重视社会目的只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2. 公共行政管理手段现代化:为适应现代管理的需要,政府不得不广泛运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和方法,这客观上提高了政府的公共管理水平,增强了政府应对公共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行政效率。
3. 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现代化
现代行政精神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主动进取,追求卓越,创新发展
主动进取
1. 传统的行政较为被动,但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得社会问题变得前所未有的复杂,于是需要锐意进取的政府
2. 主动进取意味着重新寻求和确定政府的基本价值标准,重新选择公共政策,制度创新
3. 某些条件下也有可能导致行政裁量权的无限扩大
追求卓越:作为一种行政精神,所谓追求卓越主要是指现代政府在主观意愿与客观效果相同统一的意义上追求出色的政府行政管理,在比较的意义上追求不断提升并在实践中表现出卓越品质的公共政策能力,有效地向公众全面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并严守自律,不断推进自我创新的能力。(这忽悠得~~完美了!)效率,效能,效益
创新发展:创新发展是一个政府乃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的主要标志之一。


2021年北京师范大学小学教育考研分数线、参考书、经验解析 - 哔哩...(2021年北京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录取分数线)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6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