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曲阜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2020曲阜师范大学分数线)

 2024-02-28 17:52:33  考研全封闭培训    13
[摘要]

2020曲阜师范大学中国史真题一、名词解释 1.?新石器时代 考古学分期中指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的时代。传统的观点是将磨制石器、制陶术、农业和畜牧业,作为新石器时代的四个基本要素和新石器时代开端的标志。新石器...




2020曲阜师范大学中国史真题一、名词解释
1.?新石器时代
考古学分期中指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的时代。传统的观点是将磨制石器、制陶术、农业和畜牧业,作为新石器时代的四个基本要素和新石器时代开端的标志。新石器时代开始于距今1万年左右,结束于距今5000年至4000年。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年代距今10000年至7000年,中期距今为7000年至5000年,晚期距今5000年至4000年。目前我国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主要以裴李岗文化为代表,中期以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为代表,晚期以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为代表。
2.?五德终始说
战国末期阴阳家学派创始人邹衍提出的历史循环学说。邹衍把阴阳与五行相胜配合起来,提出五德终始的循环论和命定论,认为土、木、金、火、水五行就是五德,历史上的每个朝代代表其中一德,按照五行相胜的次序,互相更替,周而复始。秦始皇是第一个实行这种学说的,认为周得火德,秦得水德,水能克火,故秦代周。秦始皇采用五德终始说是用以证明他代周的必然性和实行法治的合理性,为专制主义皇权寻找思想理论根据。
3.?均输、平准
【均输】
汉武帝推行的另一种官营商业政策。元鼎二年(前115年),武帝以孔仅为大农令、桑弘羊为大农丞,开始在全国推行这项政策。在各郡国设均输官,令郡国将应缴纳的贡品,连同运输费用折价交给当地的均输官,由均输官在价低的地方采购,将其中一部分运往京师作为官需或交平准出售,其余的转运到价贵的地方出卖。有时还在价贵地方将出卖贡品所得款项,用以采购当地价廉的土特产,易地辗转贩运贸易。运输所用的人工,名义上由国家支付工资,实际上是征发民夫,作为农民的一种徭役。
【平准】
汉武帝推行的一种官营商业政策,元封元年(前110年)由治粟都尉领大司农桑弘羊提出。办法是在长安设置名为「平准」的机构,以大司农属下的平准令掌管。凡大司农诸官的所有物资,包括均输贡物所剩余的物品,以及工官制作器物中作为商品的部分,基本上都集中到这一机构。当市场上某种商品价格上涨时,就以低价出售;价格下跌时,则予收购,以保持物价相对稳定。就理论上说,这种官营商业能起到平抑物价,限制富商大贾操纵市场的作用,对老百姓是有好处的。然而在实行中,官商勾结起来囤积居奇,贱收贵卖,进行投机,富商大贾并未受到真正的抑制,贪官又乘机中饱,结果还是苦了百姓。
4.?侨置州郡县
东晋政府为解决南渡的北方人口的户籍问题而推行的户籍管理政策。永嘉南渡的北方人口被称为侨人、侨户。为了控制侨人,在侨人比较集中的地区,暂时借地重置了许多侨人的原籍州郡县,并仍用旧名,称侨州、侨郡、侨县,是为侨置。南方原来的郡县称为“土郡县”。初置侨州侨县时,规定侨人有户籍的,免除赋役,这对招徕北方人和鼓励登录户籍都起了一定的作用。侨置设立后引发了许多严重问题,诸如户籍混乱等,影响了财政收入。后东晋和南朝废除侨置,采取土断,将侨人户口编入土郡县。
5.?戊戌变法
19世纪末清政府进行的维新变法。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从此日开始,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反动政变,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其主要内容有:经济方面:设立农工商局,提倡开办实业;设立铁路、矿产总局,修筑铁路,开采矿产;设立全国邮政局,裁撤驿站;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文化教育方面:改革科举制度;设立学校,在北京创办京师大学堂,派人出国留学;提倡学习西学,设立译书局。军事方面:设厂制造军火,精练海陆军。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裁汰冗员, 准许官民上书言事。新政范围很广泛,对旧制度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并且开始推行某些新制度。
6.?五四运动
1919年的5月4日,北京发生的以青年学生的学生运动为主,以及市民广泛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事件起因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完结后举行的巴黎和会中,列强肆意践踏中国主权,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即山东问题。当时北洋政府未能桿卫国家利益,在列强面前显得软弱,国人异常不满,从而上街游行表达不满。当时最著名的口号之一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面对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学生们要求惩办的官员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相继被免职。6月28日,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対我国思想文化、政治发展方向、社会经济潮流、教育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7.?三藩之乱
清朝初期,以平西王吴三桂为首的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叛乱事件。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帝做出撤藩的决定。吴三桂首先叛乱。康熙帝采取坚决打击吴三桂的措施,而对其他的叛变者却实行招抚。1681年冬,清军进入云贵省城,吴世藩自杀,历时8年的三藩之乱被平定。
8.?双十协定
1945年10月国共重庆谈判达成的协议。抗战胜利后,经蒋介石邀请,国共双方在重庆谈判。1945年10月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故称“双十协定”。主要内容: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以对话方式解决一切争端;坚决避免内战;迅速结束训政,实施宪政;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对国民大会及其他问题进行商讨后再作决定;制定新宪法。协议并没有解决两党之间的核心矛盾,但该协议把具体问题留给了政治协商会议。
9.?庆历新政
北宋仁宗庆历年间的政治改革。宋初以来,大地主兼并土地日益剧烈,景佑以后,宋夏战争爆发,加以契丹渝盟,军费与岁币增加,农民负担加重。庆历时,各地陆续发生农民起义。统治阶级部分人士为克服危机,相继提出改革意见。庆历三年(1043)八月,范仲淹任参知政事,富弼为枢密副使。九月,他们提出十项改革方案:明黜(chù)陟(zhì),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qín)恩信,重命令。疏上,大部都被仁宗采纳,颁行全国,号称“新政”。但因新政限制大官僚大地主特权,实行时遇到强烈反对,不久即罢。
10.?资政新篇
近代第一个谋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1859年洪仁轩上奏洪秀全的建国方案。《资政新篇》倡导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主要内容是:政治上,主张中央集权,反对结党营私,提倡广开言路;经济上,主张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制度,发展工矿、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准许私人开办工业,发展资本主义,科技上,奖励科技发明;外交上,主张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公共事业上,主张兴办学馆、医院、设立福利机构。《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向,具有进步性。但它没有把发展资本主义与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联系起来,没有同太平天国当时的现实斗争联系起来,既非农民革命斗争实践的产物,也缺乏实践的社会、经济和阶级基础,而且战争环境也不具备实行的客观条件,所以根本没有实行。它的思想史意义远大于它的现实意义。
11.?皇姑屯事件
日本关东军在沈阳附近制造的谋杀张作霖事件。1928年6月3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在北伐军进逼之下,放弃北京,退返东北。因其未满足日本侵占满蒙的全部要求,日本关东军决意除掉张作霖。6月4日晨,当张乘坐专列经过京奉路与南满路交叉处的皇姑屯车站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弹炸成重伤,当日死亡。皇姑屯事件是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一系列事件之一。
二、简答题
1.?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原因
经济重心南移是中古古代史上跨越几个朝代、持续数百年的重要历史现象。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的经济中心。但自魏晋以来,由于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稳定,北方农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再加上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共同开发江南,以及江南自身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所有这些都促使南方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向南转移。
(一)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自东汉末年起,历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至两宋最终完成。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南方得到初步发展;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经济得到空前发展;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大发展;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完全超过了北方,最终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大体来说其过程为:
(1)东汉末至三国时吴国对江南的开发。东汉时期,江南地区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中原地区的牛耕之法、水利灌溉事业都推广到江南地区。汉末中原大乱,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不仅为江南增加了劳动力,还带来了先进工具和先进技术,这为吴国对江南的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从全国总的经济发展看,这一时期江南的发展仍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开发仅限于平川和交通发达的地区。吴立国之后,在江南的广大地区建立屯田,奠定了江南农业和水利发展的基础,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2)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的大开发。西晋永嘉之乱后,“五胡乱华”,黄河流域战火连绵,北方人民举族南迁,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人口南迁的高峰。北方人民的南迁,为南方农业生产增加了大批劳动力,特别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他们同南方人民共同致力于江南的发展。农业方面,铁犁、牛耕已逐渐普及,修建了许多著名的水利工程。农作物种类的增多以及种植方法的改进,使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手工业方面,纺织、冶铸、造船、制瓷和造纸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商业方面,在一些重要的城市如建康、成都等都有非常繁荣的商业,还出现了用于商品交换的市场。长江中下游经济迅速发展,福建地区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
(3)隋唐时期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安史之乱后,北方黄河流域成为藩镇割据混战的角逐场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比较缓慢。但江南地区相对安定,又有不少北方人因避乱而南迁,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保持了迅速发展的势头,其总体水平逐渐超过了北方。唐后期,江南人民掀起了兴修水利的热潮,有力地促进了江南地区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生产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纺织业、造纸业、造船业、茶叶生产都在以前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商业也有了显著的发展,长江流域的商业更为活跃,出现了扬州、益州等商业城市。政府在广州设立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在一些大城市中出现了夜市。
(4)五代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五代时期,黄河流域战乱频繁,社会生产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南方各政权比较稳定,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长江下游的吴和南唐以及吴越,经济发展更为显著。五代南方都重视发展水利,使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手工业生产方面也各有新的发展,南方的商业也相当活跃。总之,全国的经济重心,经过五代,已从黄河流域逐渐转移到长江流域。
(5)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呈现出繁荣的景象,特别是靖康之变后,中原战乱再起,随之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三次人口南迁的高峰。“高宗南渡,民从之者如归市”。南方经济也随之出现了第三次飞跃。农业方面,水利建设、生产技术、种植方法、粮食产量等都迅速提高。手工业方面,纺织业特别是棉纺织业进一步发展,造船业、制瓷业等继续发展。这一时期商业极其繁荣,如江浙一带已成为全国粮仓地带和最大的纺织中心、商业中心。自唐安史之乱以后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到南宋最终完成。
(二)影响: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是南方地区逐步开发、发展的历程。它改变了黄河流域“一枝独秀”的历史现象,使南方摆脱了“荆榛遍野、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经济得到飞跃发展,进而后来居上,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对中国的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动了全国经济的发展,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向南传播,进而向边疆地区渗透,使各地经济的发展趋于平衡。同时南方经济的发展也拉动了北方经济,促进了全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2.?论述西周宗法制度
(一)内容。宗法制度是在父权家长制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族家族制度,它构成了我国早期社会的等级阶梯,形成了我国奴隶社会基本的社会政治制度。到了西周时期,这一制度和分封制结合起来,达到了较为完备的程度。
西周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分封。按照宗法制的规定,周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的嫡子和庶子应分封到地方去当诸侯;诸侯的嫡长子继承国君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的嫡长子即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士。
宗法制下有大宗与小宗之别。大宗与小宗是相对而言的,具体来说,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是所有姬姓贵族的大宗;诸侯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在封国内对卿大夫而言又是大宗;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在封地内对士而言又是大宗。大宗与小宗的划分和区别,明确了下级贵族臣服上级贵族、全体贵族服从天子的政治隶属关系。
宗法制只适应于同姓贵族之间,与异姓贵族之间的关系则以婚姻为纽带联结起来。周代有“同姓不婚”的约束,姬姓贵族娶亲应娶异姓贵族的女子,而异姓贵族娶妻也多在姬姓女子中选择。姬姓贵族与异姓贵族互为姻亲的密切关系,是宗法制的重要补充。
(二)意义。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确定了贵族的亲疏、等级、分封和世袭的关系,保证了嫡长子继承王位,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诸子、诸弟的继承权争端,成为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
3. 评论东晋门阀政治
“门阀士族”是在社会上具有特殊地位、由官僚士大夫所组成的政治集团,萌生于两汉,形成发展于魏晋,衰弱于南北朝。后于隋唐时期有过短暂兴起,武则天后一蹶不振,至此消亡。
东晋是门阀士族的鼎盛时期,高门士族琅邪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相继主 持朝政,相形之下皇权反而趋于衰弱。在选官制度上,资品的评定完全演化为以血缘关系区别的门第高下为标准。东晋进一步确立了“举贤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权贵”的政治、法律准则。士族内部的等级、士族与寒门的界限也进一步森严,平时士族交友、婚宦等都不能逾越这些界限。在当时,修谱牒之风盛行,私人修谱者比比皆是,其目的就是防“假冒”,以保证士族的特权。
士族制度贯穿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最突出的政治特点,也是西晋政治腐败黑暗的表现,决定了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官僚门阀特色,对后世影响深远。
(一)消极作用: ?
士族制度的政治、经济特点,决定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往往特别尖锐,导致南北长期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士族田庄经济强化了封闭的自然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士族是地主阶级中的腐朽集团,越到后期愈发腐朽,是一群社会寄生虫。
(二)客观上的积极作用:
1.经济上,士族田庄经济是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士族占有大量劳动力,强化了封建依附关系,在魏晋动荡的政治局势下,编户农民依附于世家大族,有较为保障的生产条件,这对封建经济的发展显然有利;而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相对安定,作为北方移民核心的士族地主来南方立国创业,客观形势使得他们成为开发南方经济的组织者,他们在南方建立的田庄、山墅,毕竟对江南荒丘山泽地区的开发起了推动作用
2.民族关系上,士族士大夫在推动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思想、科技文化上,士族生活优裕,有条件从事文化事业,部分士族蔑视礼法,倡导个性自由,思想上富有想象和浪漫色彩,因而东晋南朝时期在哲学、文学、书法、绘画、科学上有较多的成就,并且富有特色。
4.?简评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初,由于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统治阶级所面临

的主要任务是恢复生产,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因此,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经济上实行轻徭薄赋。在思想上,主张清静无为和刑名之学的黄老学说受到重视。当时,五经博士仅为具官待问,在政治上并未得到重用。然而儒、道两家在政治、思想上的斗争相当激烈。
武帝登基时,社会经济已得到很大的恢复和发展。武帝依靠文、景两代积累的财富,大事兴作。与此同时,随着地主阶级及其国家力量的强大,对农民的压迫和剥削也逐渐加重,农民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因此,从政治上和经济上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成为封建统治者的迫切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主张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已不能满足上述政治需要,更与汉武帝的好大喜功相抵触;而儒家的春秋大一统思想、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显然与武帝时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适应。于是,在思想领域,儒家终于取代了道家而居于统治地位。
这是中国思想领域的重大变革,其影响体现在以下几点: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使思想文化领域也出现了统一局面,对于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具有限制和遏制的消极作用。其它各家思想只能在儒学的空隙里寻找生存的空间,以儒学的补充形式出现。
(2)儒术的独尊适应了中央集权的统治。新儒学强调“大一统”,认为这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迎合了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为加强中央统一集权提供了理论依据;新儒学还吸收了道、法、阴阳五行等学派中有利于地主阶级统治的学说,如将道家的道统变为封建的法统,宣扬“君权神授”,强调儒法的结合等,这些都是为大一统服务的。
(3)儒家思想取得主导地位后,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本的骨架。儒学在各个领域中都成为指导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儒学的基本精神如仁义、中庸、道德等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儒学占据正统思想地位,原本一些很有特色的思维方式渐渐失传,大大压缩了中国人的哲学思维空间。其次,独尊儒术,使得中国人中的大部分智者将精力投注于儒学,儒学越来越精致,其衍生的条框的束缚也越来越多,这种文化因成熟过度走向了极度保守。
5.?土地改革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影响
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之一就是农民问题,中国共产党将农民作为中国革命最坚定的同盟军和依靠力量,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就必须了解到中国农村的现状和中国农民的最迫切要求。在中国,农民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矛盾的焦点就是关于土地的所有权问题。因此,农村斗争的关键问题就是土地问题,在中国这个农民大国里,谁能解决农村的土地问题谁就能赢得农民的支持,谁就是革命的最终胜利者。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就是一部中国的土地改革史。土地改革对于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有重大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农村土地的重新分配,改变了农村原有的土地所有制,极大地瓦解了敌人统治的经济基础
早在1927年召开的“八七会议”上,中共中央就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随后在总结了前一段时期斗争经验的基础上,毛泽东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主持制定了《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等一系列关于土地改革的法令。从此以后,无论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还是在解放战争时期,运用土地政策让农民取得土地一直是中国共产党赢得斗争胜利的重要方法。革命发展到哪里,土地改革就进行到哪里。在不断的没收和重新分配土地的政策下,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在农村土地产权中的比重越来越少,大量分配到农民手中。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处理土地问题上实行减租减息政策。该政策的实施,在政治上动摇了封建统治,在经济上削弱了封建剥削,改善农民的政治地位和生活状况。它兼顾农民和地主两方面的利益,是党在民族矛盾突出的条件下处理土地问题的重要政策,把民族战争和解决农民问题很好的结合起来。减租减息政策的贯彻执行,适当地调节了各抗日根据地内的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有利地团结各阶级,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战结束后,国共两党两军对峙,内战迫在眉睫。中国共产党适时更新了土地政策。例如《五四指示》,把地主占有的大量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1947年,全国土地会议的召开和《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制定将土地改革运动推向了新的高潮。《中国土地法大纲》中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废除一切地主阶级的所有权”,“废除一切祠堂、庙字、寺院,学校机关及团体的土地所有权。”这些规定直指封建剥削制度的根源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大纲》颁布以后,在解放区内掀起了土地平分的浪潮,农民获得了土地,改变了农村原有的生产关系。随着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改变,地主阶级逐渐被消灭。土地改革实施以后,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发生了本质变化,贫农的经济地位普遍上升,中农成为农村人口的大多数。
(2)全面改造农村政权和社会,提高了共产党的权威,为真正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中国的封建王朝很早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集权统治,通过各种强有力的手段实行着有效统治,然而中国幅员辽阔,在交通闭塞和通信落后的条件下,中央政权若想将权力辐射到国家的每个地方不但成本巨大,而且也是不现实的。中国的农村一开始就远离国家政治中心,再加上中国古代“皇权不下乡”的潜规则,导致几千年来农村的政治环境越来越封闭,并逐渐形成了稳固而有效的农村社会秩序和运行方式。任何新的政治势力想要在农村立足,就必须对原有的政治组织进行彻底的改造,建立自己的政权体系,树立自己的权威。中国共产党也意识到必须做到这一点才能在农村真正地站稳脚跟。
而且,真正在农村中掌握权力的人必然是土地的拥有者,农村的政治权力与土地所有权是紧密不可分割的。地主们往往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而成为农村事务的操纵者。所以要想获得农村的控制权,必须改变原有的经济关系。共产党在土地改革中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使得地主在农村中的影响力大大下降了。通过发动土地改革,共产党开始对农村进行直接控制,破坏了农村原有的政权结构。在土改当中,共产党非常注重在农村发展党员和建立农村的基层党组织,并且通过基层党组织来领导土地改革运动的进行。中国共产党通过土地革命,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从而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三、论述题
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演变
中国古代的官吏选拔制度主要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四个阶段。
(一)秦在商鞅变法时制定二十级爵。制定二十级爵的作法,意味着废除旧世卿世禄制,今后根据人们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官吏从有军功爵的人中选用。各级爵位均规定有占田宅、奴婢的数量标准和衣服等次。又制定了“奖励军功,严惩私斗”的办法。奖励军功的作法是:将卒在战争中斩敌首一个,授爵一级,可为五十石之官;斩敌首二个,授爵二级,可为百石之官。宗室贵族无军功的,不得授爵位。
(二)察举制。汉初,官吏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按军功爵位的高低,选任各级官吏,故景帝以前,有“吏多军功”之说。二是选自郎官,即郎中令属下的中郎、侍郎、郎中、议郎等。郎官的职责是守卫宫殿和做皇帝的随从,经过一段时间,中央或地方官有缺额,即可由郎官中选用。到武帝时,军功地主已经没落,而郎官多出自“任子”或“赀选”,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因此,新儒学的代表董仲舒提出正式建立察举制度的主张。他建议由列侯、二千石郡守,每年从地主阶级中推举茂才、孝廉各一人。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元光元年(前134年)冬,初令郡国每年举孝廉各一人。从此之后郡国每年推举孝廉的察举制度正式确立。除孝廉一科为察举取士的主要科目外,武帝还不定期设立茂才、贤良方正、文学等科察举取士,以广泛地吸收地主阶级中的优秀人才。这些被察举到中央的人员,一般都在郎署供职,由郎官再逐渐升迁。
(三)九品中正制。曹丕为争取世家大族的支持,接受了颍川士族陈群的建议,开 始推行九品中正制度。(1)内容。九品中正制度,又称九品官人法。其办法是:委任“贤有识鉴”的中央官吏兼任本州、郡、县的大小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州、郡、县散处在各 地的士人,作出“品”“状”,供吏部选官参考。所谓“品”,是综合士人德才、门第评定的等级,共分九品,大致二至三品为高品(一品为虚设,无人能达到),四至五品为中品,六至 九品为下品。在德才、门第中,定品时一般依据后者,叫“计资定品”。“状”是中正官对 士人德才的评语。(2)影响。九品中正制不仅是选官制度,而且兼具考课官吏的作用,其本意“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但是中正官往往被大族所垄断,而中正又把门第作为品评的首要甚至是唯一的条件,于是九品中正制变成培植魏晋士族的温床。九品中正制成了士族地主垄断选举的工具,为门阀制度的形成铺平了道路。
(四)科举制。(1)演变过程。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九品中正制,选官不问门第。 隋炀帝即位后,创立进士科,这标志着科举制的产生。唐代制度发展完备,分为常举和制举。常举即常设取士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制举是皇帝特别下诏举行的考试,时间、科目都临时决定,现任官也可应试,登科即可授官。武则天时又增设武举。宋代扩大了进士录取名额,提高了登第士人的待遇。为防止考官徇私和举人舞弊,对考官实行锁宿制度,对试卷推行糊名、誊录法,并严禁举人夹带、代笔、举烛等行为。从开宝六年(973年)起,举人经礼部试 (省试)之后,增加了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雍熙二年(985年),又创殿前唱名赐及第之制。明代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廷试)三个不同层次的考试。与前代相比,明代的科举考试,一是考试内容变化,即从四书五经中选取考试题目;二是将八股文确定为考试文体。清代科举基本沿袭明制,至清末,政府开始变革科举制度。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下令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增加考查外国政治制度和技艺的新内容。至1905年,清政府废止科举制度,兴办学堂,推广新式教育。 (2)社会影响。科举制度的推行,从根本上推翻了两晋南北朝时豪门世族垄断政治权力的局面,极大限度地网罗全国优秀人才,扩大了统治政权的基础。科举制使儒学保持了作为主流文化一统天下的地位,从而又对政治产生了巨大的维护作用。通过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从而使整个社会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内在运行机制。科举制造就的士绅阶层保持了中国传统社会农村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平衡,科举制造成的社会流动机制,使中国农村有着自主性的文化系统。
2.?对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社会性质怎样理解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其中有:中华民族与资本—帝国主义的矛盾,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封建统治与阶级内部各集团派系的矛盾,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争夺的矛盾,等等。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与演变,是上述两对主要矛盾互相交织和交替作用的结果。近代以来伟大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主要矛盾及其激化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一般来说,当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中国内部各阶级,除一些叛国分子外,能够暂时的团结起来举行民族战争去反对帝国主义。这时,民族矛盾尖锐,阶级矛盾暂时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而当帝国主义与中国的反动统治阶级结成同盟,用战争以外的形式共同压迫中国人民,尤其是封建主义统治特别残酷的时候,中国人民往往采取国内战争的形式去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同盟,而战争的矛头主要直接地指向中国的封建政权,这时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矛盾退居次要地位。这两对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四、材料题
材料一文言文,大体是秦初丞相王绾和廷尉李斯关于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争论
材料二柳宗元的封建论节选
问题一,材料一二观点是什么以及论述的内容
问题二谈谈你对这两种制度的理解(也就是郡县制与郡国并行制)
?

2020曲阜师范大学中国史真题一、名词解释
1.?新石器时代
考古学分期中指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的时代。传统的观点是将磨制石器、制陶术、农业和畜牧业,作为新石器时代的四个基本要素和新石器时代开端的标志。新石器时代开始于距今1万年左右,结束于距今5000年至4000年。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年代距今10000年至7000年,中期距今为7000年至5000年,晚期距今5000年至4000年。目前我国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主要以裴李岗文化为代表,中期以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为代表,晚期以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为代表。
2.?五德终始说
战国末期阴阳家学派创始人邹衍提出的历史循环学说。邹衍把阴阳与五行相胜配合起来,提出五德终始的循环论和命定论,认为土、木、金、火、水五行就是五德,历史上的每个朝代代表其中一德,按照五行相胜的次序,互相更替,周而复始。秦始皇是第一个实行这种学说的,认为周得火德,秦得水德,水能克火,故秦代周。秦始皇采用五德终始说是用以证明他代周的必然性和实行法治的合理性,为专制主义皇权寻找思想理论根据。
3.?均输、平准
【均输】
汉武帝推行的另一种官营商业政策。元鼎二年(前115年),武帝以孔仅为大农令、桑弘羊为大农丞,开始在全国推行这项政策。在各郡国设均输官,令郡国将应缴纳的贡品,连同运输费用折价交给当地的均输官,由均输官在价低的地方采购,将其中一部分运往京师作为官需或交平准出售,其余的转运到价贵的地方出卖。有时还在价贵地方将出卖贡品所得款项,用以采购当地价廉的土特产,易地辗转贩运贸易。运输所用的人工,名义上由国家支付工资,实际上是征发民夫,作为农民的一种徭役。
【平准】
汉武帝推行的一种官营商业政策,元封元年(前110年)由治粟都尉领大司农桑弘羊提出。办法是在长安设置名为「平准」的机构,以大司农属下的平准令掌管。凡大司农诸官的所有物资,包括均输贡物所剩余的物品,以及工官制作器物中作为商品的部分,基本上都集中到这一机构。当市场上某种商品价格上涨时,就以低价出售;价格下跌时,则予收购,以保持物价相对稳定。就理论上说,这种官营商业能起到平抑物价,限制富商大贾操纵市场的作用,对老百姓是有好处的。然而在实行中,官商勾结起来囤积居奇,贱收贵卖,进行投机,富商大贾并未受到真正的抑制,贪官又乘机中饱,结果还是苦了百姓。
4.?侨置州郡县
东晋政府为解决南渡的北方人口的户籍问题而推行的户籍管理政策。永嘉南渡的北方人口被称为侨人、侨户。为了控制侨人,在侨人比较集中的地区,暂时借地重置了许多侨人的原籍州郡县,并仍用旧名,称侨州、侨郡、侨县,是为侨置。南方原来的郡县称为“土郡县”。初置侨州侨县时,规定侨人有户籍的,免除赋役,这对招徕北方人和鼓励登录户籍都起了一定的作用。侨置设立后引发了许多严重问题,诸如户籍混乱等,影响了财政收入。后东晋和南朝废除侨置,采取土断,将侨人户口编入土郡县。
5.?戊戌变法
19世纪末清政府进行的维新变法。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从此日开始,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反动政变,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其主要内容有:经济方面:设立农工商局,提倡开办实业;设立铁路、矿产总局,修筑铁路,开采矿产;设立全国邮政局,裁撤驿站;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文化教育方面:改革科举制度;设立学校,在北京创办京师大学堂,派人出国留学;提倡学习西学,设立译书局。军事方面:设厂制造军火,精练海陆军。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裁汰冗员, 准许官民上书言事。新政范围很广泛,对旧制度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并且开始推行某些新制度。
6.?五四运动
1919年的5月4日,北京发生的以青年学生的学生运动为主,以及市民广泛参与的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事件起因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完结后举行的巴黎和会中,列强肆意践踏中国主权,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即山东问题。当时北洋政府未能桿卫国家利益,在列强面前显得软弱,国人异常不满,从而上街游行表达不满。当时最著名的口号之一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面对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学生们要求惩办的官员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相继被免职。6月28日,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対我国思想文化、政治发展方向、社会经济潮流、教育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7.?三藩之乱
清朝初期,以平西王吴三桂为首的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叛乱事件。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帝做出撤藩的决定。吴三桂首先叛乱。康熙帝采取坚决打击吴三桂的措施,而对其他的叛变者却实行招抚。1681年冬,清军进入云贵省城,吴世藩自杀,历时8年的三藩之乱被平定。
8.?双十协定
1945年10月国共重庆谈判达成的协议。抗战胜利后,经蒋介石邀请,国共双方在重庆谈判。1945年10月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故称“双十协定”。主要内容: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以对话方式解决一切争端;坚决避免内战;迅速结束训政,实施宪政;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对国民大会及其他问题进行商讨后再作决定;制定新宪法。协议并没有解决两党之间的核心矛盾,但该协议把具体问题留给了政治协商会议。
9.?庆历新政
北宋仁宗庆历年间的政治改革。宋初以来,大地主兼并土地日益剧烈,景佑以后,宋夏战争爆发,加以契丹渝盟,军费与岁币增加,农民负担加重。庆历时,各地陆续发生农民起义。统治阶级部分人士为克服危机,相继提出改革意见。庆历三年(1043)八月,范仲淹任参知政事,富弼为枢密副使。九月,他们提出十项改革方案:明黜(chù)陟(zhì),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qín)恩信,重命令。疏上,大部都被仁宗采纳,颁行全国,号称“新政”。但因新政限制大官僚大地主特权,实行时遇到强烈反对,不久即罢。
10.?资政新篇
近代第一个谋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1859年洪仁轩上奏洪秀全的建国方案。《资政新篇》倡导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主要内容是:政治上,主张中央集权,反对结党营私,提倡广开言路;经济上,主张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制度,发展工矿、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准许私人开办工业,发展资本主义,科技上,奖励科技发明;外交上,主张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公共事业上,主张兴办学馆、医院、设立福利机构。《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向,具有进步性。但它没有把发展资本主义与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联系起来,没有同太平天国当时的现实斗争联系起来,既非农民革命斗争实践的产物,也缺乏实践的社会、经济和阶级基础,而且战争环境也不具备实行的客观条件,所以根本没有实行。它的思想史意义远大于它的现实意义。
11.?皇姑屯事件
日本关东军在沈阳附近制造的谋杀张作霖事件。1928年6月3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在北伐军进逼之下,放弃北京,退返东北。因其未满足日本侵占满蒙的全部要求,日本关东军决意除掉张作霖。6月4日晨,当张乘坐专列经过京奉路与南满路交叉处的皇姑屯车站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弹炸成重伤,当日死亡。皇姑屯事件是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一系列事件之一。
二、简答题
1.?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原因
经济重心南移是中古古代史上跨越几个朝代、持续数百年的重要历史现象。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的经济中心。但自魏晋以来,由于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稳定,北方农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再加上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共同开发江南,以及江南自身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所有这些都促使南方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向南转移。
(一)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自东汉末年起,历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至两宋最终完成。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南方得到初步发展;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经济得到空前发展;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大发展;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完全超过了北方,最终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大体来说其过程为:
(1)东汉末至三国时吴国对江南的开发。东汉时期,江南地区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中原地区的牛耕之法、水利灌溉事业都推广到江南地区。汉末中原大乱,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不仅为江南增加了劳动力,还带来了先进工具和先进技术,这为吴国对江南的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从全国总的经济发展看,这一时期江南的发展仍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其开发仅限于平川和交通发达的地区。吴立国之后,在江南的广大地区建立屯田,奠定了江南农业和水利发展的基础,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2)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的大开发。西晋永嘉之乱后,“五胡乱华”,黄河流域战火连绵,北方人民举族南迁,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人口南迁的高峰。北方人民的南迁,为南方农业生产增加了大批劳动力,特别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他们同南方人民共同致力于江南的发展。农业方面,铁犁、牛耕已逐渐普及,修建了许多著名的水利工程。农作物种类的增多以及种植方法的改进,使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手工业方面,纺织、冶铸、造船、制瓷和造纸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商业方面,在一些重要的城市如建康、成都等都有非常繁荣的商业,还出现了用于商品交换的市场。长江中下游经济迅速发展,福建地区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
(3)隋唐时期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安史之乱后,北方黄河流域成为藩镇割据混战的角逐场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比较缓慢。但江南地区相对安定,又有不少北方人因避乱而南迁,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保持了迅速发展的势头,其总体水平逐渐超过了北方。唐后期,江南人民掀起了兴修水利的热潮,有力地促进了江南地区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生产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纺织业、造纸业、造船业、茶叶生产都在以前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商业也有了显著的发展,长江流域的商业更为活跃,出现了扬州、益州等商业城市。政府在广州设立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在一些大城市中出现了夜市。
(4)五代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五代时期,黄河流域战乱频繁,社会生产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南方各政权比较稳定,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长江下游的吴和南唐以及吴越,经济发展更为显著。五代南方都重视发展水利,使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手工业生产方面也各有新的发展,南方的商业也相当活跃。总之,全国的经济重心,经过五代,已从黄河流域逐渐转移到长江流域。
(5)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呈现出繁荣的景象,特别是靖康之变后,中原战乱再起,随之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三次人口南迁的高峰。“高宗南渡,民从之者如归市”。南方经济也随之出现了第三次飞跃。农业方面,水利建设、生产技术、种植方法、粮食产量等都迅速提高。手工业方面,纺织业特别是棉纺织业进一步发展,造船业、制瓷业等继续发展。这一时期商业极其繁荣,如江浙一带已成为全国粮仓地带和最大的纺织中心、商业中心。自唐安史之乱以后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到南宋最终完成。
(二)影响: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是南方地区逐步开发、发展的历程。它改变了黄河流域“一枝独秀”的历史现象,使南方摆脱了“荆榛遍野、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经济得到飞跃发展,进而后来居上,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对中国的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动了全国经济的发展,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向南传播,进而向边疆地区渗透,使各地经济的发展趋于平衡。同时南方经济的发展也拉动了北方经济,促进了全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2.?论述西周宗法制度
(一)内容。宗法制度是在父权家长制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族家族制度,它构成了我国早期社会的等级阶梯,形成了我国奴隶社会基本的社会政治制度。到了西周时期,这一制度和分封制结合起来,达到了较为完备的程度。
西周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分封。按照宗法制的规定,周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的嫡子和庶子应分封到地方去当诸侯;诸侯的嫡长子继承国君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的嫡长子即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士。
宗法制下有大宗与小宗之别。大宗与小宗是相对而言的,具体来说,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是所有姬姓贵族的大宗;诸侯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在封国内对卿大夫而言又是大宗;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在封地内对士而言又是大宗。大宗与小宗的划分和区别,明确了下级贵族臣服上级贵族、全体贵族服从天子的政治隶属关系。
宗法制只适应于同姓贵族之间,与异姓贵族之间的关系则以婚姻为纽带联结起来。周代有“同姓不婚”的约束,姬姓贵族娶亲应娶异姓贵族的女子,而异姓贵族娶妻也多在姬姓女子中选择。姬姓贵族与异姓贵族互为姻亲的密切关系,是宗法制的重要补充。
(二)意义。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确定了贵族的亲疏、等级、分封和世袭的关系,保证了嫡长子继承王位,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诸子、诸弟的继承权争端,成为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
3. 评论东晋门阀政治
“门阀士族”是在社会上具有特殊地位、由官僚士大夫所组成的政治集团,萌生于两汉,形成发展于魏晋,衰弱于南北朝。后于隋唐时期有过短暂兴起,武则天后一蹶不振,至此消亡。
东晋是门阀士族的鼎盛时期,高门士族琅邪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相继主 持朝政,相形之下皇权反而趋于衰弱。在选官制度上,资品的评定完全演化为以血缘关系区别的门第高下为标准。东晋进一步确立了“举贤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权贵”的政治、法律准则。士族内部的等级、士族与寒门的界限也进一步森严,平时士族交友、婚宦等都不能逾越这些界限。在当时,修谱牒之风盛行,私人修谱者比比皆是,其目的就是防“假冒”,以保证士族的特权。
士族制度贯穿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最突出的政治特点,也是西晋政治腐败黑暗的表现,决定了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官僚门阀特色,对后世影响深远。
(一)消极作用: ?
士族制度的政治、经济特点,决定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往往特别尖锐,导致南北长期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士族田庄经济强化了封闭的自然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士族是地主阶级中的腐朽集团,越到后期愈发腐朽,是一群社会寄生虫。
(二)客观上的积极作用:
1.经济上,士族田庄经济是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士族占有大量劳动力,强化了封建依附关系,在魏晋动荡的政治局势下,编户农民依附于世家大族,有较为保障的生产条件,这对封建经济的发展显然有利;而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相对安定,作为北方移民核心的士族地主来南方立国创业,客观形势使得他们成为开发南方经济的组织者,他们在南方建立的田庄、山墅,毕竟对江南荒丘山泽地区的开发起了推动作用
2.民族关系上,士族士大夫在推动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思想、科技文化上,士族生活优裕,有条件从事文化事业,部分士族蔑视礼法,倡导个性自由,思想上富有想象和浪漫色彩,因而东晋南朝时期在哲学、文学、书法、绘画、科学上有较多的成就,并且富有特色。
4.?简评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初,由于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统治阶级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恢复生产,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因此,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经济上实行轻徭薄赋。在思想上,主张清静无为和刑名之学的黄老学说受到重视。当时,五经博士仅为具官待问,在政治上并未得到重用。然而儒、道两家在政治、思想上的斗争相当激烈。
武帝登基时,社会经济已得到很大的恢复和发展。武帝依靠文、景两代积累的财富,大事兴作。与此同时,随着地主阶级及其国家力量的强大,对农民的压迫和剥削也逐渐加重,农民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因此,从政治上和经济上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成为封建统治者的迫切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主张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已不能满足上述政治需要,更与汉武帝的好大喜功相抵触;而儒家的春秋大一统思想、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显然与武帝时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适应。于是,在思想领域,儒家终于取代了道家而居于统治地位。
这是中国思想领域的重大变革,其影响体现在以下几点: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使思想文化领域也出现了统一局面,对于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具有限制和遏制的消极作用。其它各家思想只能在儒学的空隙里寻找生存的空间,以儒学的补充形式出现。
(2)儒术的独尊适应了中央集权的统治。新儒学强调“大一统”,认为这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迎合了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为加强中央统一集权提供了理论依据;新儒学还吸收了道、法、阴阳五行等学派中有利于地主阶级统治的学说,如将道家的道统变为封建的法统,宣扬“君权神授”,强调儒法的结合等,这些都是为大一统服务的。
(3)儒家思想取得主导地位后,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本的骨架。儒学在各个领域中都成为指导思想,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儒学的基本精神如仁义、中庸、道德等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儒学占据正统思想地位,原本一些很有特色的思维方式渐渐失传,大大压缩了中国人的哲学思维空间。其次,独尊儒术,使得中国人中的大部分智者将精力投注于儒学,儒学越来越精致,其衍生的条框的束缚也越来越多,这种文化因成熟过度走向了极度保守。
5.?土地改革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影响
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之一就是农民问题,中国共产党将农民作为中国革命最坚定的同盟军和依靠力量,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就必须了解到中国农村的现状和中国农民的最迫切要求。在中国,农民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矛盾的焦点就是关于土地的所有权问题。因此,农村斗争的关键问题就是土地问题,在中国这个农民大国里,谁能解决农村的土地问题谁就能赢得农民的支持,谁就是革命的最终胜利者。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就是一部中国的土地改革史。土地改革对于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有重大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农村土地的重新分配,改变了农村原有的土地所有制,极大地瓦解了敌人统治的经济基础
早在1927年召开的“八七会议”上,中共中央就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随后在总结了前一段时期斗争经验的基础上,毛泽东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主持制定了《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等一系列关于土地改革的法令。从此以后,无论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还是在解放战争时期,运用土地政策让农民取得土地一直是中国共产党赢得斗争胜利的重要方法。革命发展到哪里,土地改革就进行到哪里。在不断的没收和重新分配土地的政策下,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在农村土地产权中的比重越来越少,大量分配到农民手中。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处理土地问题上实行减租减息政策。该政策的实施,在政治上动摇了封建统治,在经济上削弱了封建剥削,改善农民的政治地位和生活状况。它兼顾农民和地主两方面的利益,是党在民族矛盾突出的条件下处理土地问题的重要政策,把民族战争和解决农民问题很好的结合起来。减租减息政策的贯彻执行,适当地调节了各抗日根据地内的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有利地团结各阶级,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战结束后,国共两党两军对峙,内战迫在眉睫。中国共产党适时更新了土地政策。例如《五四指示》,把地主占有的大量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1947年,全国土地会议的召开和《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制定将土地改革运动推向了新的高潮。《中国土地法大纲》中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废除一切地主阶级的所有权”,“废除一切祠堂、庙字、寺院,学校机关及团体的土地所有权。”这些规定直指封建剥削制度的根源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大纲》颁布以后,在解放区内掀起了土地平分的浪潮,农民获得了土地,改变了农村原有的生产关系。随着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改变,地主阶级逐渐被消灭。土地改革实施以后,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发生了本质变化,贫农的经济地位普遍上升,中农成为农村人口的大多数。
(2)全面改造农村政权和社会,提高了共产党的权威,为真正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中国的封建王朝很早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集权统治,通过各种强有力的手段实行着有效统治,然而中国幅员辽阔,在交通闭塞和通信落后的条件下,中央政权若想将权力辐射到国家的每个地方不但成本巨大,而且也是不现实的。中国的农村一开始就远离国家政治中心,再加上中国古代“皇权不下乡”的潜规则,导致几千年来农村的政治环境越来越封闭,并逐渐形成了稳固而有效的农村社会秩序和运行方式。任何新的政治势力想要在农村立足,就必须对原有的政治组织进行彻底的改造,建立自己的政权体系,树立自己的权威。中国共产党也意识到必须做到这一点才能在农村真正地站稳脚跟。
而且,真正在农村中掌握权力的人必然是土地的拥有者,农村的政治权力与土地所有权是紧密不可分割的。地主们往往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而成为农村事务的操纵者。所以要想获得农村的控制权,必须改变原有的经济关系。共产党在土地改革中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使得地主在农村中的影响力大大下降了。通过发动土地改革,共产党开始对农村进行直接控制,破坏了农村原有的政权结构。在土改当中,共产党非常注重在农村发展党员和建立农村的基层党组织,并且通过基层党组织来领导土地改革运动的进行。中国共产党通过土地革命,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从而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三、论述题
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演变
中国古代的官吏选拔制度主要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四个阶段。
(一)秦在商鞅变法时制定二十级爵。制定二十级爵的作法,意味着废除旧世卿世禄制,今后根据人们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官吏从有军功爵的人中选用。各级爵位均规定有占田宅、奴婢的数量标准和衣服等次。又制定了“奖励军功,严惩私斗”的办法。奖励军功的作法是:将卒在战争中斩敌首一个,授爵一级,可为五十石之官;斩敌首二个,授爵二级,可为百石之官。宗室贵族无军功的,不得授爵位。
(二)察举制。汉初,官吏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按军功爵位的高低,选任各级官吏,故景帝以前,有“吏多军功”之说。二是选自郎官,即郎中令属下的中郎、侍郎、郎中、议郎等。郎官的职责是守卫宫殿和做皇帝的随从,经过一段时间,中央或地方官有缺额,即可由郎官中选用。到武帝时,军功地主已经没落,而郎官多出自“任子”或“赀选”,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因此,新儒学的代表董仲舒提出正式建立察举制度的主张。他建议由列侯、二千石郡守,每年从地主阶级中推举茂才、孝廉各一人。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元光元年(前134年)冬,初令郡国每年举孝廉各一人。从此之后郡国每年推举孝廉的察举制度正式确立。除孝廉一科为察举取士的主要科目外,武帝还不定期设立茂才、贤良方正、文学等科察举取士,以广泛地吸收地主阶级中的优秀人才。这些被察举到中央的人员,一般都在郎署供职,由郎官再逐渐升迁。
(三)九品中正制。曹丕为争取世家大族的支持,接受了颍川士族陈群的建议,开 始推行九品中正制度。(1)内容。九品中正制度,又称九品官人法。其办法是:委任“贤有识鉴”的中央官吏兼任本州、郡、县的大小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州、郡、县散处在各 地的士人,作出“品”“状”,供吏部选官参考。所谓“品”,是综合士人德才、门第评定的等级,共分九品,大致二至三品为高品(一品为虚设,无人能达到),四至五品为中品,六至 九品为下品。在德才、门第中,定品时一般依据后者,叫“计资定品”。“状”是中正官对 士人德才的评语。(2)影响。九品中正制不仅是选官制度,而且兼具考课官吏的作用,其本意“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但是中正官往往被大族所垄断,而中正又把门第作为品评的首要甚至是唯一的条件,于是九品中正制变成培植魏晋士族的温床。九品中正制成了士族地主垄断选举的工具,为门阀制度的形成铺平了道路。
(四)科举制。(1)演变过程。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九品中正制,选官不问门第。 隋炀帝即位后,创立进士科,这标志着科举制的产生。唐代制度发展完备,分为常举和制举。常举即常设取士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制举是皇帝特别下诏举行的考试,时间、科目都临时决定,现任官也可应试,登科即可授官。武则天时又增设武举。宋代扩大了进士录取名额,提高了登第士人的待遇。为防止考官徇私和举人舞弊,对考官实行锁宿制度,对试卷推行糊名、誊录法,并严禁举人夹带、代笔、举烛等行为。从开宝六年(973年)起,举人经礼部试 (省试)之后,增加了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雍熙二年(985年),又创殿前唱名赐及第之制。明代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廷试)三个不同层次的考试。与前代相比,明代的科举考试,一是考试内容变化,即从四书五经中选取考试题目;二是将八股文确定为考试文体。清代科举基本沿袭明制,至清末,政府开始变革科举制度。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下令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增加考查外国政治制度和技艺的新内容。至1905年,清政府废止科举制度,兴办学堂,推广新式教育。 (2)社会影响。科举制度的推行,从根本上推翻了两晋南北朝时豪门世族垄断政治权力的局面,极大限度地网罗全国优秀人才,扩大了统治政权的基础。科举制使儒学保持了作为主流文化一统天下的地位,从而又对政治产生了巨大的维护作用。通过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从而使整个社会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内在运行机制。科举制造就的士绅阶层保持了中国传统社会农村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平衡,科举制造成的社会流动机制,使中国农村有着自主性的文化系统。
2.?对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社会性质怎样理解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其中有:中华民族与资本—帝国主义的矛盾,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封建统治与阶级内部各集团派系的矛盾,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争夺的矛盾,等等。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与演变,是上述两对主要矛盾互相交织和交替作用的结果。近代以来伟大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主要矛盾及其激化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一般来说,当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中国内部各阶级,除一些叛国分子外,能够暂时的团结起来举行民族战争去反对帝国主义。这时,民族矛盾尖锐,阶级矛盾暂时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而当帝国主义与中国的反动统治阶级结成同盟,用战争以外的形式共同压迫中国人民,尤其是封建主义统治特别残酷的时候,中国人民往往采取国内战争的形式去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同盟,而战争的矛头主要直接地指向中国的封建政权,这时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矛盾退居次要地位。这两对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四、材料题
材料一文言文,大体是秦初丞相王绾和廷尉李斯关于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争论
材料二柳宗元的封建论节选
问题一,材料一二观点是什么以及论述的内容
问题二谈谈你对这两种制度的理解(也就是郡县制与郡国并行制)
?


2021年华东交通大学在职研究生(MEA、MBA、MPA)招生简章,可积分+100...(华东交通2020)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13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