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艺·同行】鲁迅美术学院2023届研究生毕业作品展(第二期)_艺术...

 2023-08-10 05:45:25  考研全封闭辅导班    17
[摘要]

原标题:【鲁艺·同行】鲁迅美术学院2023届研究生毕业作品展(第二期) 鲁艺·同行 鲁迅美术学院2023届研究生毕业作品展 85载与艺术同行 庆祝鲁...





原标题:【鲁艺·同行】鲁迅美术学院2023届研究生毕业作品展(第二期)






鲁艺·同行

鲁迅美术学院2023届研究生毕业作品展

85载与艺术同行

庆祝鲁迅美术学院建校八十五周年

主办单位:鲁迅美术学院

承办单位:鲁迅美术学院研究生院

展览时间:

沈阳校区(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

2023年5月15—19日,中国画学院、绘画艺术学院、雕塑艺术学院

2023年5月21—25日,影像艺术学院、实验艺术系、人文学院、染织服装艺术设计学院

2023年5月27—31日,建筑艺术设计学院、工业设计学院

大连校区(鲁迅美术学院艺术博物馆)

2023年6月8—16日,视觉传达设计学院、染织服装艺术设计学院(大连)

2023年6月21—29日,传媒动画学院、工艺美术设计学院、中英数字媒体(数字媒体)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大连)

沈阳校区对外开放:票价10元

预约方式:鲁美美术馆app、美团、大麦网、携程

{鲁迅美术学院学生和鲁迅美术学院附属中学学生凭借学生证免票;12岁(含)以下儿童、60岁(含)以上老人、军人、残障人员凭有效证件免票}

开馆时间:

9:00-16:30,中午不休息,16:00停止进场

各展期最后一天为撤展日,11:00停止进场

前言

时值鲁迅美术学院建校85周年之际,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迎来了2023届研究生毕业作品展。85载风雨兼程,与时代同行;85载弦歌不辍,与鲁艺同行;85载初心不改,与你我艺术同行!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同时也是辽宁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首战之年、学校落实第二次党代会精神的起步之年。近年来,学校成功跻身辽宁省“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三大学科群支撑交融,专业格局优势突出,人才培养硕果累累,从延安一路走来的鲁迅美术学院正昂首阔步迈入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此次展览展出的我校2023届15个院(系)的357名毕业研究生的毕业创作(设计)及理论研究成果。同学们以诚挚的艺术热情、坚定的艺术信念、不懈的艺术追求克服了疫情期间的封闭管理、线上教学、生活不便等重重艰难险阻,践行和弘扬了“鲁艺精神”,圆满顺利地完成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向母校汇报。展览涵盖了我校美术学、设计学、艺术学理论三大学科群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成果,共同见证与检阅了研究生同学们的学习生涯与艺术成长,完整展现了本年度毕业研究生多元创新的艺术思维和丰富多彩的艺术面貌。

与此同时,此次展

览也是在学校稳步推进“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逐步深化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阶段性成果,是新时代鲁美人胸怀“国之大者”,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着眼于中国式现代化全局,深刻把握新时代育人方向,充分发挥高端艺术人才汇聚地和培养地的作用,以推进内涵式发展构建我校高质量美术教育体系的重要成果。

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2023届研究生毕业生同学们表示衷心的祝贺,祝2023届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取得圆满成功!同时也希望你们在今后的艺术旅途中,坚守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人生理想;坚持守正创新、扎根本土、深植时代的创作宗旨;秉承“紧张、严肃、刻苦、虚心”的校训精神;筑牢艺术根基、聆听祖国召唤,砥砺奋进、苦干实干,不负历史、不负时代,“艺”路同行,描绘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画卷!

鲁迅美术学院院长 李象群

2023年5月15日

沈阳校区(第二期)

展出部分作品

01

影像艺术学院



作品名称:你必须抵抗思考

作者姓名:管安柔

指导教师:林简娇 严程

作品尺寸:90cm*127cm

作品类型:影像装置

作品材质:综合材料

作品简介:商品的标志和包装赋予图像熟悉的外观,但构成商品价值的常规主体却不在场,取而代之的是没有任何用途的石头。通过这种方式,作者希望引发观众对于消费主义、艺术商品化以及部分当代艺术披着皇帝新衣等问题的探索和思考。



作品名称:太空寻光

作者姓名:李佳昕

指导教师:林简娇

作品尺寸:114*90cm

作品类型:摄影

作品材质:灯箱,亚克力

作品简介:

太空寻光:在摄影当中,我一直认为光与感光材料之间的关系构成摄影的本体语言。弗鲁塞尔从摄影技术和过程出发,提出“图像—装置—程序—信息”等一系列概念。这些概念也构成了我对于摄影的理解,摄影是一种人与机械程序互动的装置,具有半自动性,一方面我们可以选择我们所拍摄的内容,另一方面通过程序化的化学手段或者信息计算编码的过程来机械复制的方式呈现被摄景物。在这种情况下,人与机械的互动关系成为影响图像生成的重要手段。图像也成为人类对于外太空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选择的这些素材图像都是来源于韦伯望远镜所拍摄的太空图像,通过运用传统黑白暗房工艺进行放大和印象处理,并且以一种破坏性的冲洗流程进行制作,在相机机械复制捕捉这些太空图像的同时也加入许多人为制造的星光,这种不确定性的破坏图像与标准流程产生的图像产生一种微妙的对比,观者在观看之时会陷入一种真实与幻想之中。图像制作成灯箱来进行观看,并且在灯箱前加入不同尺寸和不同对焦距离的透镜使得图像多一层视角,通过移动这些透镜与灯箱的距离来进行对焦,让观者与这件作品形成互动。通过人为干扰和偶发现象进行创作图像,打破标准规则,图像的选择也来源于人类未知的太空图像。感光材料,光线,程序等这些不确定的具有非美学标准的摄影实践方式也造就了创造图像的无限可能。



作品名称:九里之外

作者姓名:王欢

指导教师:林简娇

作品尺寸:120cm×96cm

作品类型:摄影

作品材质:艺术微喷

作品简介:

“阿里阿德涅之线”源于希腊神话故事,英雄忒修斯,凭借阿里阿德涅赠予的线团顺利地进入迷宫,杀死了食人的牛头怪米诺陶诺斯,又顺着地上的线走出了迷宫。“阿里阿德涅之线”后来便被寓意为走出迷茫的方法和线索。我的成长一路伴随着迁徙—从村到镇到县到城,每一次地理位置的更换,都产生一种漂流与迷失的感觉,与此同时,我会经常怀念叫”故乡“的地方。选择故乡中对我有意义的人,将他们的肖像进行后期模糊的处理,这种模糊不清呼应目前我对故乡的记忆与感受。在肖像上进行手绘这些线条时,我进入一种冥想的状态,这一圈又一圈不仅是对时间流逝的一次次标记,也寓意着属于我的阿里阿德涅之线:故乡意味着什么,你来自哪里,你属于这里吗。

现代社会,许多人要经历多次身份的转变,这个过程中,会有一种迷失的焦虑,我究竟是谁,故乡能带给我们的最初你是谁,不管身份怎么变化,有一个出发的身份。“九里之外”——我第一次迁移是来到距离家乡九里之远的小镇。



作品名称:褪去身份的倒影60"

作者姓名:杜雨晴

指导教师:严程、铁鹰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作品类型:摄影

作品材质:艺术微喷

作品简介:60秒,是一个非常绝对的概念,但是它在人的感觉上却是相对的。以摄影为媒介,通过酸碱溶解技术对原有影像进行消解,试图去除女性身份的限定与时间的界限,呈现出一个真实而充满可能的世界。塑造一种反性别刻板和凝视所带来的身份侵蚀和限制,每一幅作品都载着消解性别的尝试和对时间相对性的探索,尝试消解文化、人权和性别之间的隐性结构,旨在挑战那些深处不可见的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和偏见。通过消解身份的边界,试图打破二元性认知对于世界和人的单向限制,呈现出一个全新的可能。《褪去身份的倒影60"》整个作品是对于现实、身份和性别角色与时间相对性的思考,试图探索一个更为自由平等的世界。



作品名称:《此在与尽头》

作者姓名: 豪

指导教师:严程

作品尺寸:200cm*120cm*60cm

作品类型:影像交互装置

作品材质:紫外线灯箱、亚克力、荧光剂、铝合金、人体感应器、

作品简介:罗素曾说所有时代的劳动,所有的奉献,所有的灵感,所有人类才智的长明光耀,都注定要在太阳系无所不包的死亡中消逝,代表人类成就的整个神殿,也注定会被埋在宇宙毁灭后的残骸下。作为时间的语言,滑向无序与混乱的熵增不可避免,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出晦暗的未来,宇宙的尽头注定是热寂,一切终将暗淡于尽头处。永恒不复存在,此在便承载太多意义,自然、历史与人缠绕进宇宙万物的叙事中,既轻,也重。

已关注

关注

重播分享赞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作品名称:《跳动的节奏》

作者姓名:房柏辰

指导教师:叶红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作品类型:实验影像

作品简介:在蓝色空间中物体与音乐相结合进行组合、运动。表达当一个物体被重新排列组合后产生的画面带有了不同的含义,将物与物连结在一起从而将他们本体语言弱化,在画面组合成新的画面语言。与音乐的节奏结合表达物体与物体之间关系的变化带来新的解读。

作品名称:复合地形

作者姓名:解瑞

指导教师:叶红 徐丹

作品尺寸:110x73cm

作品类型:摄影

作品材质:艺术微喷

作品简介:《复合地形》

这组作品是一系列由数字手段叠加不同图层组成的图像,其中素材的收集围绕着中国西部地区——宁夏境内的贺兰山脉进行。

其中,组成图像的第一部分是矿难现场周围的俯瞰地形图。第二部分是在贺兰山中捡到的驯化家畜的头骨细节照片。第三部分是将于矿区小镇剧院中偶然拾得的电影胶片扫描,获得图像。

俯瞰地形代表一种宏观层面以及权力意味的观看,骨头的细节像是另一个星球的地形图,胶片之上的痕迹旨在突出微观层面上,人类容易忽视的行动者——灰尘、细菌、水份留下的意外痕迹,同时意在突出胶片自身的物质性。三种图层视角的不同变化通过叠加形成了最终的图像,统一在同一平面中。这系列作品旨在呈现人类世时代承受着慢性伤害的不可见的他者,以及创造一个已经存在但我们还很陌生的现实景象。

作品名称:《无他》

作者姓名:张迪

指导教师:叶红 徐丹

作品尺寸:150*120cm 60*90cm 40*60cm 52*35cm

作品类型:艺术微喷

作品材质:铜板

作品简介:

个体在一定的历史和文化的背景下不断地通过自己的方式寻找自我、确认自我、升华自我。这个过程是需要建立在以往对身份反思的基础上的,被细化的身份认同过程成为了人们用来满足精神需求或阶级更新的手段。它能够切实 助人们达到各自的目的,获取相应的需求。然而在个体进行认知的过程中,其难免会出现模糊性身份认同的问题,导致个体无法确定自身的主导身份究竟是什么。甚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之对身份的不确定性,使个体产生一种寻求并确定其主导身份的欲望。然此类现象在当代话语语境中被称为身份认同危机。身份认同危机受当代人模糊性身份认知的影响,成为了当代语境中的一种新兴现象。在当代艺术语境中艺术创作者们常借“身份危机”这一概念来创作并表达对身份所带有的不确定性的理解。

作品通过将二次曝光和特殊手段处理后的底片印刷到铜板上,并附上摩斯密码,作为呈现消极情绪的一种符号,例如抑郁症。而消极情绪的出现大部分是源于个体对自我的迷失,所以部分画面通过对同一物体的二次曝光表达对个体身份的再思考。画面中的“自拍影像”和“抽象元素”在视觉上为观者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试图扩大摄影语言与空间的关系并增强现场互动性,从而更好的 助观众进行深入思考。作品试图探索关于身份的不确定性并表达个人对于身份危机问题的态度和思考。

作品名称:“仓颉是她”

作者姓名:张冉

指导教师:叶红

作品尺寸:120×120cm,80×80cm,120×50cm

作品类型:摄影

作品材质:绢布打印

作品简介:女书是湖南江永当地汉语方言的音节文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由被拒绝在私塾学堂外的女性创作,由女性专属流传使用,学术界称之为女书,并在主人死后随做殉葬焚化。作品把女书文字用金属线以刺绣的方式刻在黑白女性图像之上,辅以女书相关视频。表达女性在被挤压的现状中自我的智慧与勇气,既有刺痛感,又有努力向上的傲骨。

02

实验艺术系

已关注

关注

重播分享赞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作品名称:绷

作者姓名:郝璟铭

指导教师:张丹、许毅博

作品尺寸:120厘米×120厘米×300厘米 尺寸可变

作品类型:动态装置

作品材质:综合媒材

已关注

关注

重播分享赞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作品名称:新世界

作者姓名:郝韵

指导教师:张丹、许毅博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作品类型:装置影像

作品材质:综合媒材

已关注

关注

重播分享赞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作品名称:浮笙

作者姓名:孙玺慧

指导教师:张丹、陈宇飞

作品尺寸:2.5m*3m

作品类型:交互式装置

作品材质:纱、风

已关注

关注

重播分享赞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作品名称:尘芥

作者姓名:王禹舜

指导教师:曹意强

作品尺寸:尺寸可边

作品类型:交互装置

作品材质:综合材料

已关注

关注

重播分享赞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作品名称:废墟之上

作者姓名:马金凤

指导教师:李秋实、安伯洋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作品类型:装置

作品材质:综合媒材

已关注

关注

重播分享赞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作品名称:《重轮》

作者姓名:张文馨

指导教师:张丹

作品尺寸:1.5m*1.2m

作品类型:投影装置

作品材质:泡沫打印、投影动画

已关注

关注

重播分享赞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作品名称:集体独白

作者姓名:李婧怡

指导教师:李秋实

作品尺寸:2米×1.5米

作品类型:装置

作品材质:综合材料

作品名称:数据垃圾场

作者姓名:方艺霓

指导教师:李秋实

作品尺寸:150*220*150

作品类型:装置作品

作品材质:综合媒材

03

人文学院

(艺术学理论)

作品名称:解构主义视域下内地荒诞喜剧电影建构方式研究

作者姓名:苏曦晗

指导教师:杨波、谢兴伟

作品尺寸:120x80cm

作品类型:学术论文

作品名称:艺术品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

作者姓名:王丽瑶

指导教师:孙薇

作品尺寸:120x80cm

作品类型:学术论文

作品名称:《闲情偶寄》的造物美学思想研究

作者姓名:张丽亚

指导教师:杨慧

作品尺寸:120x80cm

作品类型:学术论文

作品名称:策展理念的转变对构建中国当代艺术语境的作用研究

作者姓名:周芳

指导教师:张英超

作品尺寸:120x80cm

作品类型:学术论文

作品名称:艺术品供给与需求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姓名:杨玉娇

指导教师:孙薇

作品尺寸:120x80cm

作品类型:学术论文

03

人文学院

(美术史论)

作品名称:传宋徽宗《王济观马图》研究

作者姓名:杨点墨

指导教师:李林、董宝厚

作品尺寸:120x80cm

作品类型:学术论文

作品名称:睒子本生及弥兰本生造像源流、演变研究

作者姓名:董芙菱

指导教师:宋玉成

作品尺寸:120x80cm

作品类型:学术论文

作品名称:入华粟特人墓葬中人首鸟身图像研究

作者姓名:冷雨晴

指导教师:李林、董宝厚

作品尺寸:120x80cm

作品类型:学术论文

作品名称:从观念角度入手的宋代龙画研究

作者姓名:黄恰

指导教师:李林、董宝厚

作品尺寸:120x80cm

作品类型:学术论文

作品名称:王原祁《西湖十景图》图式的构建——以辽博本为中心

作者姓名:李子萱

指导教师:李林、董宝厚

作品尺寸:120x80cm

作品类型:学术论文

04

染织服装艺术设计学院

(服装)

作品名称:indulge 沉醉

作者姓名:李丹妮

指导教师:任绘、张馨月

作品尺寸:84a

作品类型:服装

作品材质:西服面料、鱼骨弹力网带、鱼骨、褶皱肌理欧根纱、肌理面料

作品名称:侠客行于错位时空

作者姓名:周子钦

指导教师:常树雄 刘旭

作品尺寸:175

作品类型:服装

作品材质:欧根纱

作品名称:《对话》

作者姓名:何鑫

指导教师:刘蓬

作品尺寸:1.2*1.8m

作品类型:时尚插画

作品材质:数码喷绘

04

染织服装艺术设计学院

(染织)

作品名称:《瞳》

作者姓名:吴明姝

导教师:李湛

作品尺寸:100x70cmx4

作品材质:棉花、pvc导管、人造羽毛(合成纤维)、超轻粘土

作品名称:《绿色的皮》

作者姓名:冯蒙

指导教师:李湛

作品尺寸:100*300cm

作品材质:回收织物、棉线、塑料密封袋

作品名称:《森罗万象》

作者姓名:陈维佳

指导教师:杨傲云

作品尺寸:40×50cm

作品材质:刺绣

作品名称:《织感》

作者姓名:汤玮

指导教师:杨傲云

作品尺寸:40.6cm*30.5cm(单个)

作品材质:综合材料

作品名称:《金地》

作者姓名:聂琪

指导教师:李湛

作品尺寸:90cm*220cm

作品材质:麦秆、蚕茧、超轻粘土

作品名称:《静说系列一》

作者姓名:陈胜男

指导教师:杨傲云

作品尺寸:100×330cm

作品材质:棉布、铁网、晶珠、绣线、扎染

作品名称:《silence》

作者姓名:冯奕璇

指导教师:杨傲云

作品尺寸:110×135cm 150×50cm

作品材质:综合材料

(转自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公众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聚焦】换届后全省60%的县市区主官毕业于这所学校研究生班……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17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