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只录取18名海归硕士,还有103名国内毕业生_学历_研究生_名单

 2023-12-03 11:45:44  考研全封闭培训    7
[摘要]

原标题:深圳供电局辟谣,并非只录取18名海归硕士,还有103名国内毕业生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强中自有强中手。应届大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最大的感受就是“内卷”。本以为本科...





原标题:深圳供电局辟谣,并非只录取18名海归硕士,还有103名国内毕业生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强中自有强中手。应届大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最大的感受就是“内卷”。本以为本科学历含金量下降,考上研究生就能解决问题,结果发现在国内读研还不够,最好还要有海外读研经历。



现在的留学生质量参差不齐,除了一些顶级大学的公派留学生以外,还有很多是因为没通过中考分流,或者高考没考上名校,亦或考研失利的学生。

这难免就会叫人质疑洋学历的含金量,尤其是国外一年制硕士,更是被国内称为“水硕”。看到用人单位录用这类学生,国内的学生自然会意难平。



国内用人单位成“水硕聚集地”,本土大学毕业生该何去何从?
国内生活水平提升后,家长们在教育下一代方面更加不惜血本。再穷不能穷教育,从小就想一切办法送孩子上重点学校,长大后除了要考名牌大学,最好能出国留学,这样才是双保险。网上流传的部分待遇可观的名企大厂录用名单,更印证了家长这一想法。



一份深圳市供电局录用名单在网上走红,名单上18名应届生都是海外留学生,学历都是硕士研究生。其中不乏美国波士顿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等世界大学排名前50的高校,这样的学生放在国内,学历含金量不亚于清北复交的研究生。



若是在录取名单中夹杂几名海归硕士,大家必然见怪不怪,可是名单上全是洋学历,没有一名本土研究生,这就很容易叫人产生质疑。这些名校研究生毕业后不去外企、合资企业,也不去互联网大厂,毕业后选择回国就业,莫非是一年制水硕?



堂堂国企,居然成了水硕聚集地?本土大学生本来就业竞争已很激烈,不仅要受名校硕博研究生碾压,用人单位若优先录用海归硕士,这不是在鼓励国内学生都不要考本土研究生了,直接申请洋学历未来更好找工作。官方对此给出回应,这份名单完全是断章取义。



深圳供电局辟谣:并非只录取18名海归硕士,还有103名国内毕业生
供电局、中石油、中石化、中烟草等向来是国企中待遇比较可观的单位,尤其是一线城市的岗位,颇受国内大学生青睐的用人单位。很多学生从高考填报志愿时,就对标供电局岗位,看到这份录用名单倍受打击,难道不出国留学就去不上供电局了?



前几年深圳教师编制考试内卷,现在教师编报考遇冷,这些名校研究生转而投奔国企了?官方对此辟谣,该单位和其他体制内单位一样,招聘计划、考试流程和录取工作都是信息透明的。



网传的18名海归硕士录取公示信息,是截取自2022年录取人员公示名单。该局当年一共招聘122名应届生,分批次公布拟录用通知,共有19名海外应届生被录用,其中18人名单被摘取发到网上,还有103名国内高校毕业生,占录用总人数的84%。



也就是说供电局录取的应届生中,还是国内学生居多,并不存在只招海外留学生的情况。更何况,被录取的海归硕士中,也不存在水硕,都是国际知名高校的毕业生,世界排名在国内多数高校之上,学生的能力和学历都符合录用标准,绝不是学历光环。



海归硕士未必是“水硕”,打破留学光环也很重要
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并不处于世界 位置,对于一部分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不满足于国内高校教育水平,想走出国门学习国际先进技术,学成回国就业,这无疑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情。只不过学生和家长需要量力而行,不出国在国内好好发展,也有大好前途。



用人单位只要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招聘,不拘一格降人才,不管黑猫白猫能逮住耗子就是好猫。营造公平的就业竞争环境,取消洋学历和海外留学生的优待政策,才是缓解教育焦虑和教育内卷的良策。

国内有些高校和用人单位,优待外国留学生的政策,让本土大学生难以接受。也就滋生了对洋学历和国外留学生的怨气,看到招聘名单海归硕士扎堆,就群情激奋,质疑其学历含金量。以为中国留学生出国留学,会像外国学生来中国留学那样轻松简单。



大部分能申请到国际名校研究生的学生,能力要在多数本土学生之上。除了要保证学习成绩优异以外,更要有良好的语言基础和社会实践经历。世界名校的毕业门槛也更为严格,能顺利毕业的都不是等闲之辈,大家还是要放平心态,多把精力放在自我提升方面比较好。

今日话题:大家觉得现在用人单位招聘会偏向“海归硕士”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

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各省市历年考研人数与录取统计!_2022考研报名人数达457万_数据...(各省市历年平均温度)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7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