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分可以报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信大2021江苏高考预估录取分数线权威发布!

 2023-06-13 13:44:59  考研全封闭培训    14
[摘要]

“考了xx分,报南信大有希望吗?”隔着屏幕,就能感受到无数个问题背后家长和考生们焦灼的内心。现在,你们期待的预估线来了!(友情提醒:预估线仅供参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支...



“考了xx分,报南信大有希望吗?”隔着屏幕,就能感受到无数个问题背后家长和考生们焦灼的内心。现在,你们期待的预估线来了!(友情提醒:预估线仅供参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支持高校。南信大2021年江苏高考预估录取分数线如下:

招生亮点
省内扩招揽人才,专业设置全覆盖2021年,南信大面向全国31个省和港澳台地区招生7097人,其中,面向江苏招生3979人,主要有6个招生类型,分别是:本科批、综合评价、艺术类、农村地方专项、乡村教师计划、高水平运动队。今年学校在江苏招生计划较2020年增幅10.93%,优秀考生进入我校学习的机会显著增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普通本科批首选科目物理类院校专业组有:110609、110610、110613,首选历史类院校专业组有:110602;中外合作首选物理类院校专业组有:110611、110612、110614,历史类院校专业组有:110603。为了给优秀创新拔尖人才提供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学校设立“校长创新创业培养基金”和“校长创新创业支持项目”,其中“校长创新创业培养基金”奖励额度为3-20万元不等,并根据类别分别享受直接进入大气科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腾讯实验班、华为实验班和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专业、师范类专业学习、学院内自由转专业、大类招生的专业优先选择分流专业,配备导师等支持项目。

气科拔尖基地班,打造卓越“王牌军”2020年9月,大气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成功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计划2.0,南信大也是成功获评的33所高校中唯一一所省属高校。大气科学基地班坚持通识与专业结合、专业与双创结合、科学与艺术结合、本研教育结合,全面实施小班化、卓越化、国际化、个性化、多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将实行团体导师制,配备院士、教育部特聘教授、国家杰青等担任本科生导师;专设留学基金,资助学生参加至少一学期的海外高校国际课程或者项目学习;20%的学生能直接推免读研。今年是第一年直接面向江苏考生进行招生录取。
携腾讯助力科创,校企合作育新人2021年学校与腾讯公司共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腾讯实验班”。培养模式:“双师引导+产教融合”培养体系,实行双导师制,由国家杰青、特聘教授等担任学业导师,由腾讯安排企业导师,并安排学生到腾讯及所属企业进行实习实训,产业与教育相结合;“一流专业+校企合作”课程体系,依托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校企联合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与腾讯深度融合开设课程,增强学生学科交叉能力;“科教协同+国际交流”训练体系,学生由导师带领参与科研项目、重大赛事,安排双创及科研实验室与腾讯公司联合开展研发、交流活动,大力支持学生参加顶尖国际实验室访问、短期交流、学术会议等;“以生为本+政策护航”服务体系,制定实验班奖助政策体系,择优选拔20%的学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今年是第一年直接面向江苏考生进行招生录取。

新工科联动华为,产教融合强课程学校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依托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发挥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国家一流专业优势,围绕5g通信和工业互联网,合作共建“通信工程——华为实验班”,构建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双师引导+产教融合”的培养体系,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双导师制,本校杰出研究生导师担任学业导师,华为高级工程师负责强化学生工程能力;“实习基地+定向培养”的实训机制,设置“双创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与华为公司共建实习基地,提供到华为及其相关企业不少于两个月的实习机会。召开专场招聘会,优先录取“华为实验班”毕业生;“竞赛驱动+择优推免”的保障制度,大力指导学生参加学校认定的ⅰ、ⅱ类学生创新创业竞赛、a类学科竞赛等;支持学生参加顶尖国际实验室访问、短期交流、学术会议等;制定实验班奖助政策体系,择优选拔20%的学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今年是第一年直接面向江苏考生进行招生录取。
深度携手国科大,联合培养启星辰南信大自2018年起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进行联合培养,实行协同育人。联合培养模式如下:学生单独编班,由我校长望学院管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由两校共同制订,安排双方教师共同授课。联合培养的学生中,择优选拔20%的学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双创高地看藕舫,因材施教竞出彩南信大设有以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学院藕舫学院,并分类组建“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智能车”等24个竞赛实验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二年级经选拔参加藕舫学院实验竞赛班,利用课余时间,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授课和指导,增强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藕舫学院竞赛实验班的学生先后获得了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及本科组唯一“高教社杯”、中国机器人大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一等奖、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一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国际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大会算法竞赛冠军等众多竞赛最高奖项。学生学科竞赛获奖率达50%。

一流大学担使命,梦圆南信新师范为积极响应国家教师教育振兴计划,2019年江苏省委、省政府选取了南信大作为第一所综合性大学招收师范类专业作为试点。2021年南信大将在汉语言文学(师范)、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英语(师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物理学(师范)、地理科学(师范)、化学(师范)、美术学(师范)8个教师教育类专业招收本科生。招收学生由教师教育学院统筹管理,各相关专业学院共同培养,现有1500平现代化教师教育实训中心,22间实训室,江苏省内十三个市建设了一批包括南京外国语学校、锡山高级中学、淮阴中学等优质中学在内的实习实训基地,致力于建成本、硕、博一体化的高水平教师教育学院。如果你有人民教师的梦想,欢迎你来教师教育学院!
气象立校实力强,硬核工科更顶尖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大气科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在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蝉联全国第一、获评a+等级,气象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地球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农学6个学科跻身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文科方面: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等在同类高校中也有较强的优势。
气象学科对信息学科高度依赖,学校打造了信息工科特区,融合人工智能、自动化、电子、计算机、通讯等领域。学校成为教育部首批设置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的35所院校之一,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数字取证工程研究中心”获批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学校还牵头组建了“气象+”科技产业联盟和“气象+”知识产权联盟,与华风、航天宏图、象辑科技等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建立研究院。

自主学业空间大,专业选择多元化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和良好的个性发展空间,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学校出台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办法》,转专业的类型分为四类:第一类,选拔转专业,学生对其他专业有志向和爱好,并通过学院的转入考核,转入相关专业学习,转入人数不超过专业年级人数的20%;第二类,特长转专业,学生在某些方面确有特长,转专业更有利于其发挥个性特长。学生需提供经学校认定与拟转入专业相关的国家级重要竞赛的获奖证书或高水平学术期刊论文等能够充分说明特长的材料;第三类,学习困难转专业。学生因学习能力和基础与所学专业要求差距较大,继续在原专业学习确有困难,可在二年级结束时申请转入学校公布的专业;第四类,创业休学、应征入伍、特殊疾病等类型。具体规定可到南信大招生网进行查询。
以生为本资源聚,就业升学前景广学校聚焦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工程,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工作领导小组,以学生学业提升、出国深造、考公考编、从军入伍、名企就业基地建设、信大智慧就业平台建设等6个专项工作计划,完善顶层设计,整合全校资源,凝聚就业工作合力,着力推进实现毕业生由充分就业向高质量就业的转变。2021年学生考研深造率上升为41%左右,年终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毕业生满意度、专业相关度、职业期待吻合度等均位列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前列。学校连续七次获评“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并有“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加持。
作为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学校始终坚持服务气象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不动摇,积极构建“环境+气象+信息”的学科布局。作为学校的“一流学科群”,气象类毕业生服务于气象局、空管局、海洋局、水文局、国防军队等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信息类“支撑学科群”毕业生则主要在腾讯、华为、苏宁、熊猫电子、南京地铁、各大银行等从事研发工作,致力于为南京都市圈建设贡献信大智慧。目前学校还建立“华为班”“腾讯班”,并以“全国首批唯一入选省属高校”的身份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作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主动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近三年,主动投入4500余万元用于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师资培养、学科竞赛、企业孵化等软硬件建设,制定创新创业规章制度50余项,并成功获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20年,南信大学生获省级及以上各类竞赛奖项1780项,其中国际级奖项40项、国家级奖项443


项、省级奖项1297项,本科生获得省级及以上竞赛获奖高达50%。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好评,并多次被新华社、光明网等国内权威媒体报道。

关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头条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本文素材来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官微
多校规定四六级不过,不能考研!招生简章考试英语复试全国硕...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14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