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到考完那一刻,就打败了20%的考生,23年考研弃考生突破百万

 2023-06-13 13:44:56  考研全封闭式培训机构    12
[摘要]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但战线过长并非上岸的秘诀。距离2023考研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有的同学跃跃欲试,而有同学却在此时焦虑不堪。 去年,考研报名人数达422万,在审核确认报名时就有45万考生放弃,等到12月底正式参加笔试时,又有40万...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但战线过长并非上岸的秘诀。距离2023考研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有的同学跃跃欲试,而有同学却在此时焦虑不堪。
去年,考研报名人数达422万,在审核确认报名时就有45万考生放弃,等到12月底正式参加笔试时,又有40万考生未参加全部的考试,弃考比率达到了20%。

临门一脚却选择放弃,前功尽弃令多少家长费解、老师失望,但对于考生本人而言,却有说不尽、道不明的苦衷。
临门一脚却放弃?不同类型的考生情况不尽相同为提升竞争力,毕业生纷纷暂缓就业,加入考研大军。今年考研人数预计已达到520万,按照去年的弃考率推断,今年考研的弃考生有望突破百万。

“坚持到考完最后一科的最后一刻,你就打败了20%的考生”,这是考研培训机构的辅导老师最常说的一句话,本意是鼓励学生坚持到底,不过也是考研的实情。
临门一脚却放弃了?许多家长对这样庞大的弃考人数表示气愤:家长费尽半生心血供学生读书,考研也全力支持,结果这点苦都吃不了,最后一个月了说放弃就放弃,对得起父母的付出吗?

其实弃考的情况也分很多种,第一种就是前文提到的,在审核个人信息确认报名时就放弃备考的学生,这些学生也分几种不同的情况。
有些学生是原计划保研,但是最后发现成绩在保研名额内的边缘外,于是只能准备考研,但最后排名靠前的同学选择了出国等其他途径,导致名额空缺,顺位又使这些同学走上了保研之路,自然不必再考研。

还有一种同学,看着同学们都备考自己也跟着报名,结果尝试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学习能力欠缺、或者不能承受长期备考学习所带来的压力选择放弃。
另外还有一部分同学,思虑比较周全,考虑到对于考研和校招的不确定性,所以既报名了考研,也参与了校园招聘,最后成功签下喜欢的企业,也就放弃了考研。

这些都是同学们根据自身的情况做出的抉择,虽然没有坚持到底,但也是勇于尝试,并且发现不适合自己或者有更好的选择,就及时改变发展计划,也没有浪费过多的时间。
liming之前更加黑暗,考试心态最为重要另一种类型的考生,才是真正令家长无奈至极。与其他类型的考生不同,这类学生深知考研的难度和激烈竞争,也下定决心考研,付出了一年甚至更长时间准备考试。

但是到了最后一个月,却开始无法控制的焦虑、躁动,无法坐下来耐心复习,脑子里都是在设想:万一自己没考上,那该怎么办?
此时各学科都是在最后的冲刺阶段,考生担心自己被别人落下,于是到处搜罗预测试卷,以考试的状态自行模拟考试。

但是各机构的模拟卷质量参差不齐,出题也并非完全按照科学的难易程度去分配,考生在做完这些试卷后,发现自己分数很低,再到网上搜索,看到别的同学做卷子拿到了多高的分数。
于是内心的最后防线彻底被击毁,最后一个月的时间复习计划全被打乱,学习状态也一天不如一天,最后的成绩自然不会理想。

甚至有同学,在坐在考场上时还自信满满,考完第一科后就像泄了气的皮球,原来是第一科没有发挥好,导致“心态崩了”,内心决定自己肯定考不出好成绩。不愿面对现实,更


不想再承受煎熬,于是之后的科目选择弃考。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考生发现,上午还有三十余人的考场,下午就剩下不到二十人的原因。其实考试不仅考知识,更考心态,作为大学生,应有适当调节自我情绪的能力。

同时,参加大型考试也必须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乐观积极、全力以赴地面对挑战,最后无论结果如何,至少我们努力过了,就不会留下遗憾。
笔者寄语:
大学生十年前是就业市场的“香饽饽”,十年后沦为三千元就可以随意拿捏的“廉价劳动力”,这是教育普及的必然,因此提升学历是改变现状最好的途径。

但考研的难度是不能与高考同日而语,实际上,学历的提升也是一座金字塔,越往上走就站得越高,人也越少,难度也越大,做好心理准备,坚定不移的朝着目标方向努力,才有望达到人生的金字塔之巅。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填报志愿这4个专业适合考研,本科生就业率低,硕士身价倍增!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12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