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到底有多少人在“划水” 看看“弃考率”就知道了!

 2022-12-16 16:44:11  考研全封闭培训    19
[摘要]

??词语的解释是这样的,“考研气氛组”是指决定考研后,也在“起早贪黑”备考,实则在假装学习,最后没有考上,只是营造了考研的浓厚竞争氛围。 其实,这样的考研人每年都有不少,我觉得有一个词更能贴切形容他们的行为,那就是...







??词语的解释是这样的,“考研气氛组”是指决定考研后,也在“起早贪黑”备考,实则在假装学习,最后没有考上,只是营造了考研的浓厚竞争氛围。

其实,这样的考研人每年都有不少,我觉得有一个词更能贴切形容他们的行为,那就是考研“划水”。

考研“划水”的人,很大一部分可能都会“弃考”,所以说,考研“弃考”的人肯定属于考研“划水”的人。

那么,每年到底有多少考研人会“弃考”呢?

考研“弃考率”超过了10%?

可能有些同学觉得自己身边并没有多少考研的同学弃考,其实,考研“弃考率”要比我们想象中的高,如果放在整个考研报名人数中,就会发现弃考的同学真不少。

我们都知道,2021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创新高,达到了377万人,但是,最终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是332万人。

也就是说,有45万人“弃考”,弃考率大约为11.9%,超过了10%,这与很多省份的考研弃考率比较接近。

比如,2019年广东省考研报名人数是14万人,而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是12.4万人,弃考率是11%。

所以说,总体来看,每年的考研弃考率都在10%以上,也就是说,100个报名考生中有将近10个人弃考。

这在每年的研究生初试考场上也可以得到印证,100个人,分散在3个考场,那么,每个考场里有2-3个缺考的考生是司空见惯的事。

就拿我当年考研的情况来说吧,第一场考试,空座位有3个,考完数学,前后都没人了,空座位一下子多了六七个。

所以说,考研“弃考”的人,每年都有不少,保守估计,至少都超过10%。

那么,按照“划水率>弃考率”来推算,考研划水的考生,那就更多了,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那么,为什么会有不少同学选择考研“划水”乃至于直接“弃考”呢?

关于考研“弃考”的几点原因分析

每年考研“弃考”的人都有不少,总结起来可能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特别是前两个原因。

① 盲目跟风考研,坚持不下去了

有些同学可能直到大三都还在犹豫到底要不要考研,这就属于缺乏清晰职业规划的原因。

继而,看到室友们都在准备考研,那也跟着考吧,但是,由于缺乏清晰的目标以及考研动力,在考研复习到后期时,面对强大的学习压力,很难坚持下去,继而直接放弃考研。

这种情况,可能占了考研弃考人数的多一半。

② 考研复习开始太晚

还有一个弃考原因就是考研复习出了问题,有些同学从大一开始就在准备考研,虽然夸张了点。

但是,如果开始复习太晚,肯定也是存在问题的,不论你考本校还是外校,考“985”大学还是“双非”。

个人认为考研复习至少需要准备半年时间,并且复习效率还不低,你才能够准备得比较充分。

如果,你9月份开始,或者10月份报完名再开始复习,除非你基础特别扎实,否则基本上都属于“炮灰”。

这就是第二个弃考原因,开始复习太晚直到考试前也没办法复习完,继而直接放弃考研。

③ 其他不可控因素,导致“弃考”

当然,具体弃考,还有很多其他不可控因素,比如,家庭原因,身体原因等等,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报考院校的专业课、招生人数等发生了调整。

比如,专业从自命题改为统考,这意味着你前期的复习都没有用,需要重新复习,如果时间不够,那只能放弃。

还比如,今年报考院校的目标专业取消了学硕的招生,都改为了专硕,并且招生人数还大量缩减,或者直接改为“非全日制”招生,比如,一些大学的心理学等专业就是这样。

那只能放弃考研或者临时换学校。

以上,就是考研“弃考”的几个原因。

写在最后的话

10月份,是考研复习的关键时期,也是“弃考”的高峰期,所以,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你坚持到最后。

我们不要去看考研人数有多少,其实,去掉考研“划水”的,“弃考”的人数以后并没有那么多,看一下每年能过国家线的人有多少就知道了。

而接近30%的考研录取率,其实已经非常高了,所以,总体来说考研上岸并不是很难,只要能够合理择校,及早准备,认真备考,坚持到最后的同学,基本上都能上岸。

最后,衷心希望每一位努力付出的考生都能够成功上岸!

感谢您的阅读,喜欢文章就点赞转发一下吧!
考研420分排名专业第一,哭半个小时,哭出考研人的心声!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19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