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拟录取,我的18考研之路

 2023-06-25 10:09:03  考研全程辅导    16
[摘要]

考研人资讯/学长学姐/经验/干货 我今年已成功被南开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硕录取。我是属于做什么事情必须要有目标的那种人,我必须要确定学校,否则我根本学不下去,最一开始并没有选择南开,因为喜欢大连,我选择了大连...




考研人
资讯/学长学姐/经验/干货

我今年已成功被南开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硕录取。我是属于做什么事情必须要有目标的那种人,我必须要确定学校,否则我根本学不下去,最一开始并没有选择南开,因为喜欢大连,我选择了大连一所211,甚至连资料都买好了,但是后来学习没有动力,当时就在想我考研到底是为了什么,是纯粹为了考研打发时间还是为了以后更好,于是我决定考南开,同时也是为了弥补我高考的失利。
接下来言归正传,对于考研这场大仗,一定要有坚持到底的决心,接下来说一下初试的复习计划和一些自己总结出的方法。
数学
对于数学,南开电通考数二,考了104,总体来说还算可以。
1
复习资料
张宇18讲(高数),李永乐线代,李永乐复习全书(考研后期,只是把自己不熟悉的章节看了看)
张宇1000题,张宇30年真题,8套卷,4套卷等
视频课程。
2
复习过程
高数部分:
我大概是3月开始准备的数学,基本上数学高数部分都是跟着张宇来的,一开始看了张宇的基础视频课,我觉得没有必要看课本,毕竟考研考的没太多课本上的题目,把基础视频课看一遍,对书上的东西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就可以了。至于看基础课时做题,推荐下张宇那个配套课本的辅导资料,貌似叫张宇带你学(只是推荐,有需要的可以考虑),就是他会给你列出这章的哪些题需要做,这样也就省去了做课本上所有题的麻烦,也节省了时间。基础部分大概就是这样,对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再做题进行简单的巩固。
强化部分我还是看的张宇的强化视频,不过个人觉得他的强化部分作用不太大,涉及的内容


和题型也不是很全面。看了强化就做的1000题,这个我主要做了两遍,第一遍是暑假,从前到后做了一遍,我做过的书都会有标记,哪道题第一遍不会做我都会标记下来,第二遍时就专门做标记过的题。对于1000题第一遍之后我我准备了两个本子,一个是难题集,一个是错题集。难题集我主要是总结看一遍根本不会的题,而错题


集我除了收集错题外主要是总结,把每类题型都总结到了一起。这两个本子对我来说非常有用,每做到相似的题型我就会按题型放到一起,对后来的复习阶段帮助也特别大。难题集我一般在状态好时做一做,基本上上面的题后来也都变成会做的了。
对于真题嘛,我用的30年真题,前几年特别简单的我刷了一遍错题多刷了几遍,后20年我按照做真题时间刷了两遍,我买的a4纸,每套题用a4纸做,做完一套我会评分,而且我会在卷子开头写上我哪个知识点掌握模糊,下次做题前把之前写的都会回顾一边,就可以避免这类错误。也希望大家在每次做题时准备一个小本子,边做题就把记忆模糊的概念写下来,相信我,等你做完整套卷子,你估计已经忘了你哪些地方掌握的不太好了。这样在做完题后就根据自己总结的去复习对应的知识点,超级有效。真题最少要做2遍的,而且张宇30年真题答案都是按题型总结在一起的,还是很推荐。一定要多做总结,这样你遇到题目时才能对应起来,快捷迅速的判断出该解题。
线代部分:
我是基本上把高数基础弄完一遍看的线代,线代可以用永乐大帝的。
至于线代,可能复习时有个困惑那就是要不要看基础视频,我的建议是不用看,直接看强化就可以了。当时我面临的问题就是线代上有些名词都不认识直接看强化根本跟不上节奏,所有我自己先看了一遍课本,因为大学学过,所以看了一遍课本之后对一些基本的概念都有了了解,再看强化就很容易了。暑假之前把强化视频以及李永乐那本书全过了一遍。
只要把李永乐线代书吃透了线代肯定没问题。线代除了真题和最后的模拟题也没必要做别的辅导书上面的题,就专心把李永乐上的题搞明白就可以了。
我后来买的张宇1000题上的线代都没做过,因为上面的线代题特别偏,感觉没太大价值。我最后差不多视频和课本个看了两遍,学线代还是比较轻松的,我基本上是终于刚睡醒那会看视频课,看一个小时左右。到后期真题做了两三遍后,我把线代的近15年真题按类型都整理在了一起,真的可以轻易的发现每年的题问的问题都差不多,所以做总结很重要,而且后期做总结时间要多于做题时间,题肯定是做不完的,但是你只有总结了每类题型才能在见到这类题时淡定自若。
英语
对于英语的复习我觉得我投入和产出不太成比例,自己也花了很长时间复习,可能考试时状态不是很好导致英语考的并没有那么高。
考的英语二,单词就用的扇贝软件背的,真题用的张剑黄皮书,感觉自己做阅读并没有太多经验所以就不分享了,至于翻译我买了唐静的翻译书,他上面会标注出英语二必做英语一的题目,按照他的方法,我有一个专门的翻译本子,每天翻译一个句子,大概从10月份开始的,用了一个月时间把必做的翻译结束了,我觉得翻译每天画个10分钟就可以了,日积月累。所以建议大家也像我一样做翻译。
至于作文嘛,我用的王江涛的作文书,其实作文我很早就准备了,考试时也很顺利。
最重要的是要每天练阅读,我考研那会一直想找一本合适的练阅读的资料,但是最后也没找到,我的意思是除了真题之外的阅读,这个就是每天练手的,真题是需要精读的。我就是最后阶段没太做阅读,导致上了考场没感觉,从而英语成绩不太高。
专业课
专业课考的信号与系统,基本上专业课是从暑假开始的,暑假主要看了西电的李学武的视频,对信号有了个大致了解。因为在上届学姐那买的答案有一个题型总结的,所以暑假开学后主要是先抄了一遍真题答案,就是按题型抄的,从而知道了大概考什么题。
之后又对题型各个击破,后来对每类题型我又做了细致的总结。花在专业课上的时间还是很多的,最后也取得了132分的好成绩。基本上专业课到最后一个月的时间也都很少做真题了,我主要还是花在自己总结上面,其实专业课基本上还都是套路,把这些搞明白,多回顾总结真的超级重要。
考完试后也对答案做了细致的整理,各类题型也都详细的列了出来,所以感觉自己的专业课学习还是很有方法的。所以希望大家在学习时也找到自己的方法,并且勤于练习,勤于总结。
政治
政治主要用的肖秀荣,最开始是暑假在午睡后的时段每天看一小时精讲精炼,差不多一个暑假看完了,后来差不多到11月才开始选择题,本人觉得政治也没必要太早复习,后来主要用的肖秀荣的肖四肖八,里面的选择题基本做烂了,主要背了肖四的压题。因为本人从小文科类的学科没太大天赋,就不再说经验了。政治主要是跟着一个老师学下去,其实每个政治老师压题什么的都差不多,不要许多老师来回乱窜就可以了。
复习计划表
1
暑假
6:00 起床
6:00--7:00 洗漱吃早饭
7:00--8:00 背英语
8:00--11:30数学刷题
11:30--13:00 午饭和午睡
13:00--14:00 政治
14.00--16:00 英语
16:00--18:00 专业课
18:00--19:00晚饭
19:00--21:00 数学
21:00--21.50 每日回顾总结
21:50-- 自由时间
2
十月––十一月
6:00 起床
6:00--7:00 洗漱吃饭
7:00--8:00 背英语
8:30--11:00 数学真题
11:00--11:30英语翻译
11:30--13:00午饭和休息
13:00--15:00 对数学答案整理错题
15:00--17:30 英语
19:00--21:50 专业课 (图书馆21.50闭馆)
3
十二月
十二月就是把下午考数学时间改成背政治了,这时候晚上从图书馆回来后基本上是12.30睡觉,睡前一般会把白天没整理好的课再复习整理下 就这样一直保持到考研结束
小技巧
在备考过程中一定要利用好零碎的时间,可以把那段时间固定记一些公式句子之类的,比如我在午睡前会背一句英语句子,在睡醒后立马记一下数学上的公式,当然这些东西我都提前整理在了本子上面,每天都是如此,我就是这样,什么泰勒展开式,各种幂级数展开式都是利用这短时间背下来的。总结下,可利用的规律性时间点有午睡前,午睡后,晚上睡觉前等,慢慢的利用这些时间段记忆某类东西,你会发现神奇的效果的。
另外,考研过程中适当放松还是有必要的,一星期可以休息一天或者半天,每一个月也不妨出去玩一趟,我始终坚信只有玩好了才能学好。就像我做的那样,每天定个小目标,做到了不妨奖励自己看会剧,睡个懒觉之类的。松弛有度,才能收放自如。
说实话考研真的挺累的,难免有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很佩服自己的,不过只有累过来了才能唱到甘甜的果实,坚持下去,会成功的。
考研不仅需要努力,真的需要方法技巧,而一切方法技巧除了别人推荐的,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总结的也很重要,只有多练多总结,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游刃有余。以上观点只是自己在考研中摸索总结的,难免有些看法和大家不一致,目的是为大家提供帮助。希望能够互相交流,也希望自己的经验对你们有用。
考研人征稿啦
“我的考研故事”
? 征文对象:
18级考研人
? 征文题材:
不限,欢迎各类原创作品,包括文字、图片和视频。
? 征文主题:
可以谈谈自己的考研经历、复习历程、复习经验方法或是所走过的弯路乃至教训;也可以谈谈对考研的看法,对研究生生活的憧憬;还可以表达对亲人、恋人、朋友同学一路鼓励支持的感激。
?参与方式:
将您的作品发送邮箱:844143119@qq.com
邮件标题格式:投稿-题目
邮件正文格式:需写明姓名、报考院校专业+联系方式:手机号、微信号。(字数800字以上)
? 奖项设置及规则:
一等奖268元红包,二等奖168元红包,三等奖66元红包。按来稿时间顺序依次推送至 “考研人”微信公众平台,根据阅读反馈评选出获奖作品。
? 投稿截止日期:
2018年5月30日24时

华杰专硕微周刊MBA、清北EMBA模考进行时!距离2022考研仅剩20天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16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