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资料馆电影创作(专硕)考研参考书、真题解析【考研必知...

 2023-04-23 13:06:31  考研全封闭式培训机构    19
[摘要]

原标题:中国电影资料馆电影创作(专硕)考研参考书、真题解析【考研必知】 一、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艺术硕士考研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六道口考研小霸王) 马老师解析 报...



原标题:中国电影资料馆电影创作(专硕)考研参考书、真题解析【考研必知】

%20

一、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艺术硕士考研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六道口考研小霸王)

%20

%20

马老师解析

%20

报考条件:

%20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0

2.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0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

%20

4.国家承认学历的高等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入学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0

5.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20

6.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后满两年或两年以上的考生,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20

7.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20

8.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20

9.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须经所在学校同意,在职人员须经本人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同意(复试时),其他人员须经人事档案所在单位同意。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20

二、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艺术硕士考研复试分数线(@六道口考研小霸王)

%20

%20

马老师解析

%20

1.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艺术硕士(MFA)2019年是第一次招生,下设四个研究方向,分别为:01、电影创作(含纪录片)

%20

02、剧本创作

%20

03、电影产业:策展及营销

%20

04、电影制作及数字修复

%20

虽是第一年招生,但资料馆依托多年的积累和优质的师资队伍依旧吸引了不少广大考生前来报考,生源充足,并无调剂名额。专业硕士方向培养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初步预估,往后报考人数,竞争成绩必然会呈逐年递增的趋势。2020年分数线势必水涨船高,不会仅仅停留在A区国家线上。

%20

2.从往年考生成绩来看,考研初试当中,公共课拉开的分差较小,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较大,所以呢,想要进入复试,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考试中取得较高的分数,导师更看重的,也是你的专业能力。而在专业课的复习备考当中,了解招生院校的考研“信息”和“方向”要远比单纯的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更重要。

%20

三、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艺术硕士考研参考书目(@六道口考研小霸王)

%20

电影史论

%20

《电影史论》是报考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艺术硕士(MFA)所属各个方向的学生的必考专业课,考试内容为中外电影史与基础电影理论,考察考生对于电影艺术及其发展历程的知识与理解程度。

%20

考试方式:闭卷考试,考生不需要携带除书写工具以外的任何辅助工具。考试时长为3小时。

%20

考试题型:填空题、名词解释题、问答论述题。

%20

1.钟大丰、舒晓鸣:《中国电影史》

%20

2.丁亚平:《中国当代电影史》

%20

3.郑亚玲、胡滨:《外国电影史》

%20

4.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世界电影史》

%20

5.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著,李迅译:《电影史:理论与实践》

%20

5.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

%20

6.许南明、富澜、崔君衍编:《电影艺术词典》

%20

艺术创作

%20

《艺术创作》是报考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艺术硕士(MFA)所属各个方向学生的必考专业课,主要考察考生的艺术创作能力(包括基本的文字写作与剧本写作能力等),及对于各方向之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了解、掌握程度。

%20

考试方式:闭卷考试,考生不需要携带除书写工具以外的任何辅助工具。考试时长为3小时。

%20

考试题型:写作题、综述题。可选项:必答题与选答题。

%20

推荐阅读钟大丰、舒晓鸣:《中国电影史》,郑亚玲、胡滨:《外国电影史》

%20

了解国内外重要影展及电影营销活动,推荐阅读《中国电影报》。

%20

掌握电影制作与修复技术基本知识,推荐阅读李念芦主编,李铭、王春水、朱梁编著:《影视技术基础》。

%20

除以上书目外,准备报考的考生还需广泛阅读中外文学名著、剧本,磨炼写作能力,掌握基本剧本写作技能,提升文学想象力、创造力。

%20

马老师推荐阅读期刊:

%20

1.《电影艺术》%20中国电影家协会

%20

2.《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北京电影学院

%20

3.《当代电影》%20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等

%20

4.《世界电影》%20中国电影家协会

%20

马老师解析

%20

1.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地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初步将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对应到答题中,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建议大家可以在专业课老师的指导下来高效率、高质量完成这项工作,为整个备考的成功构建基础;

%20

2.马老师温馨提示:参考书该怎么读才能更有效果?

%20

(1)通读教材;

%20

(2)研究真题,把握出题方向;

%20

(3)结合教材细读,分析复习重点,琢磨该往哪个方向做笔记和思考;

%20

(4)不断融会贯通,该记的一定要记牢,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该理解的要理解,最好不要死记硬背,对于教材所讲观点能有自己的想法非常重要;

%20

(5)除了看专业指定书目,还可以多看看所考学校老师的专著、论文;

%20

(6)根据真题、复试题目等出题方向,找一些相关论文和好文章,记好笔记,多积累,多思考。

%20

%20

四、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考研复试办法(@六道口考研小霸王)

%20

考生进入复试需提交以下材料

%20

应届本科毕业生:学校同意报考介绍信、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第二代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在职考生: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同意报考的介绍信、学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工作证原件及复印件、第二代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非应届毕业考生:档案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介绍信、学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第二代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20

考生所在单位应对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做出全面鉴定,对有突出成绩和犯过错误的考生应提供翔实的材料。

%20

考生人事档案所在单位应按要求,认真填写对考生报考的意见并签字盖章,若非考生人事档案所在单位签字盖章同意其报考,发现后除取消该考生的报考或录取资格外,还将追究盖章单位责任。

%20

修业年限:3年。学费:15000/年

%20

复试内容

%20

1.专业课笔试:观看一部影片(90分钟左右),写影片分析。不许携带任何参考资料进场。

%20

2.外语面试内容:外语面试包括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非英语类考生请提前说明。

%20

3.专业面试内容:考

生简要介绍自己的情况;并回答导师组的提问

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的具体办法:随复试进行,必要时采取函调和外调方式。

考生的成绩评定和计算方法

总成绩100分:初试50分,复试50分。复试中:外语10分;专业笔试15分;专业面试25分。

对复试考生的加分原则和依据: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达到报考条件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服务期满、考核称职以上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其中报考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5分。

破格复试的原则和条件(确需进行破格复试者):按照国家文件规定执行:初试成绩略低于基本要求但在本专业考生中专业成绩名列前茅或在创新等方面具有突出表现的考生。

同等学力考生须加试两门专业课程。

●虽然每年院校的出题大纲可能会略有变化,但是就总体来说变化肯定不会太大。因此,院校历年的考研真题对于大家来说就具有相当大的参考价值。所以,考生在整个复习工作中,仔细研读书目的同时也要注意搜集往年的考研真题。

●除反复演练院校历年真题外,平时多涉猎一些理论专著和学术论文会帮助我们了解本学科的理论框架,更加熟悉我们即将进入的研究领域,同时也能够提高我们对行业的兴趣。而学术论文最好是找目标院校老师发表过的论文,了解一下他们的研究方向,也为复试打下一个好基础。

●综上所述,在整个复习备考阶段,相较于纯粹的时间、精力投入,院校内部的考研信息方向就显得尤为重要。马老师在此温馨提示各位准备报考资料馆的考生,若你有院校内部的资源,最好还是赶紧利用起来。如果没有这方面的渠道和资源,便可以跟马老师取得联系~兵家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明确了整个复习工作的方向,获取了准确无误的情报,方能事半功倍。反之,事倍功半不说,你头悬梁锥刺股呕心沥血一整年,末了还成了横杠底下的分母。考研路上,马老师为你保驾护航。

@六道口考研小霸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上财801经济学考研经验分享与专业课教材推荐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19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