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医得考研(2023己更新)

 2023-03-10 21:06:53  考研全封闭式培训机构    5
[摘要]

原标题:学医得考研 大多数人学医是为了当医生,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是为了进实验室,进药厂,这一少部分很多还是不情愿的。按照当前的医学教育体制,如果要当医生,只读一个五年医学...



原标题:学医得考研

%20

大多数人学医是为了当医生,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是为了进实验室,进药厂,这一少部分很多还是不情愿的。按照当前的医学教育体制,如果要当医生,只读一个五年医学本科是远远不够的,大部分医学生还都要考研考博。从各大医院给出的招聘启事上也能明白,五年普通本科毕业生基本没有什么选择,硕士选择也越来越少。而早在十多年前,很多大医院已经只要博士了。

%20

其实,就算不考虑就业的问题,如果要立志学医,一般也要做好考研考博的准备,我知道这会让大多数考生和家长望而却步。看着中学同学一个个成家立业,自己还在当苦力确实很难熬,尤其是有的学生还要面临家庭经济压力。我也经历过这样的阶段,所以感同身受。不过现实就是如此,下面我就说说学医为什么必须考研。

%20

首先就是职业发展问题。我知道无论什么时候,都有人通过各种门路,用比一般外人低得多的条件进到一个挺好的医院里。不过这样的医院大多也是体制内医院,否则也不会提供体制内既得利益。不过体制内的医院,也得遵守体制内的很多死规定,比如职称晋升、职务聘任等等。你的学历比别人低,晋职称的时候你就得往后站。你没经过科研训练,不会写论文,没有论文就拿不到课题,晋职称的门槛都摸不到。职称低,就没有资格坐专家门诊。甚至连各个专业的手术都是分级的,高级的手术规定只能由高级医生完成,就算都是你做的,也不能签你的名字。甚至以后的多点执业,也要求有高级职称才可以开诊所。有人说这些限制体现了体制的弊端,需要改革。这当然不错,但一些不满足入职条件的人能够入职,不也是显示了体制的弊端吗?只要好处不要束缚,天底下没有这样的好事。当然也有更少数的人,可以一辈子享受体制和家族的庇护,那都是天上人家,不是我们一般老百姓所能窥探的。

%20

说完了体制问题,再说说个人能力培养的问题。其实就算不考虑体制限制,从个人能力培养方面来说医学生也应该考研。考研,以及读研究生做研究整个过程,可以在很多方面提升自己。而这些提升对于一个医生的执业能力提高是很必要的。

%20

比如检索和阅读文献的能力。读研、科研选题,以及撰写论文,都需要检索和阅读大量文献。要检索文献,就得掌握大量的医学关键词,要阅读文献,就得有相当的阅读能力,要写论文,必须要有相当的写作能力。需要强调,这里的词汇、阅读和写作基本指的是英文。所以读研究生要求不能放松英语学习,读了研究生也会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

%20

不管愤青怎么批评中国学生的英语教育,在当今中国,医生的英语水平和一家医院整体员工的英语普及情况,基本和其医疗水平、学术地位呈正比,更不用说英语对职场生存、旅行,乃至日常生活越来越不可或缺的趋势了。

%20

而掌握必备的检索和阅读文献能力,对解决临床问题,跟踪最新医学进展也是必须的。一个遇到问题只会请教别人,或者查阅已经出版好多年的教科书的医生是过时的医生;一个只能通过别人翻译才能了解医学进展的医生也是过时的医生。

%20

再比如对基础医学的理解。外行对医疗的认识大致是这样的,肚子疼吃什么药,头疼吃什么药,胸闷吃什么药。外行这么想可以理解,但如果医生也这样,那就是庸医。而稍微有点常识的医生就懂得同样的症状需要鉴别不同的疾病。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对各种疾病的本质

有相当深度的认识,而这些是建立在对人体正常和异常状况的理解上。在这个认识过程中,经验和培训固然重要,关键医生还要有一定的基础医学知识储备,否则怎么教也不可能教会。

对基础医学掌握的广度和深度,基本限定了一个医生未来能够达到的高度。读研做科研,哪怕最后实验全都失败了,也让研究生对一个基础医学领域有了深入理解,而且不同于医学院考试的死记硬背,这些曾经反复研读和应用过的知识更加不容易忘记。有一些医生在执业以后又回过头来去重新研读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免疫学、微生物学这些教材,不是为考试,而是感觉到了对这些知识的欠缺限制了他们对一些临床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能力。研究生期间掌握的某个基础医学领域核心知识,对他们未来的成长可以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会比同等年资的其他医生成长更快。

总之,不管是从就业还是个人发展出发,考研考博对大多数医学生来说都难以绕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大连理工大学MBA考什么复试准备大连理工MBA复试建议林晨陪你考研(2023己更新)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5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