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暨南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2023-02-11 04:53:59  考研全封闭式培训机构    7
[摘要]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 1. 孟津之誓 据《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九年,在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大会诸侯,不期而来的诸侯和部落首领,据说有八百之多。在大会上,周武王举行了誓师仪式,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盟津之誓”...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

1. 孟津之誓

据《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九年,在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大会诸侯,不期而来的诸侯和部落首领,据说有八百之多。在大会上,周武王举行了誓师仪式,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盟津之誓”。盟津之会上,诸侯都认为到了讨伐商纣的时候,武王以:“女未知天命,未可也。”各诸侯听从武王调遣,班师而回。盟津之盟确立了周的盟主地位,从此,众多的诸侯都听从周的指挥,灭商已有充分的把握。

2. 长平之战

战国后期秦赵之间的一次决定性战役。公元前260年,秦攻韩,又与赵国争夺韩国的上党郡。秦赵两军在长平展开决战。此战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秦国由于连年战争,国内粮草消耗严重,战场上的相持对峙局面对其不利,再加上廉颇用兵老道无懈可击,遂用反间计。赵王由于初战失利,见无利可图,遂求和秦国,不成被戏耍,年轻气盛的赵王遂要出击,但廉颇坚守不出不听赵王令,再加上秦国反间计,遂弃用名将廉颇,而起用赵括代替廉颇;赵括遵照赵王意图,变更了廉颇的防御部署及军规,更换将吏,组织进攻。秦国见有机可乘,暗中换帅名将白起,白起针对赵括急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

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的最后转折,至此秦国的统一只是时间问题。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

3. 张骞

张骞(前164―前114),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人,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富有开拓和冒险精神,建元二年(前139年),奉汉武帝之命,由甘父做向导,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军功封其为博望侯。史学家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意思是“开通大道”。张骞被誉为 “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东方的哥伦布”。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张骞病逝于大汉帝都长安,归葬汉中故里。

4. 资政新篇

近代第一个谋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1859年洪仁轩上奏洪秀全的建国方案。《资政新篇》倡导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主要内容是:政治上,主张中央集权,反对结党营私,提倡广开言路;经济上,主张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制度,发展工矿、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准许私人开办工业,发展资本主义,科技上,奖励科技发明;外交上,主张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公共事业上,主张兴办学馆、医院、设立福利机构。《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向,具有进步性。但它没有把发展资本主义与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联系起来,没有同太平天国当时的现实斗争联系起来,既非农民革命斗争实践的产物,也缺乏实践的社会、经济和阶级基础,而且战争环境也不具备实行的客观条件,所以根本没有实行。它的思想史意义远大于它的现实意义。

5. 孙中山

孙中山(1866 -1925)名文,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开拓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倡导者。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10月10日,领导发动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6. 攘外必先安内

“攘外必先安内”是指国民政府在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危亡之时采取的基本国策,意在应对国内“三足鼎立”、国际“四向分散”的形势。“安内”是以“剿共”为中心,包括实现国民党内的统一和国民政府的“中央一体化”,以及充实国力、加强战备等内容。之后随着局部抗战向全面抗战形势的转化,国共双方基本战略逐渐演变为国共合作抗日。

7. 四五运动

1976年4月5日前后发生的悼念周恩来、反对江青集团的全国性群众运动。又称天安门事件。1976年1月周恩来逝世。清明节前后,北京广大群众连续几天来到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用花圈、诗词、宣誓、演讲等形式悼念周恩来。南京、太原、西安、郑州、杭州等地,也同时发生类似的群众运动。4月5日,天安门广场的群众悼念活动被诬为“反革命事件”,遭到镇压。同时邓小平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四五运动为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奠定了群众基础。

二、简答(每题20分)

1. 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到三国鼎立的过程

1.汉末军阀混战

东汉光熹元年(189年) ,外戚、大将军何进谋诛宦官。他方面拉拢大族袁绍兄弟,一方面密召并州牧董卓率军入京。不料谋泄,宦官先发制人,杀掉何进。接着袁绍入宫,又大杀宦官两千多人。这一事件结束了东汉长期以来的外戚宦官专权。董卓乘机率军入洛阳,废少帝,另立九岁小儿陈留王刘协为帝,即献帝。董卓独揽朝政。

初平元年(190年),关东各州郡牧守、军事集团推举袁绍为盟主,联兵进攻洛阳,讨伐董卓。董卓以武力不敌,就挟持献帝西走长安。董卓到长安后,为部将吕布杀死,部属分裂为数支,互相火拼。董卓死后,关东豪强地主的军事联盟便宣告瓦解,各自割据,相互混战。

经过近十年的混战与兼并,到建安四年(199年)时,全国大的割据势力便剩下孙策(据江东)、刘表(占荆州)、刘璋(据益州)、韩遂与马腾(占有凉州)公孙度(盘踞辽东)等,其中势力最大的是中原地区的袁绍和曹操。

2、官渡之战

东汉末年曹操和袁绍为争夺黄河中下游的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199年,袁绍以大军攻许。200年,双方在官渡对峙,曹操夜袭乌巢,火烧袁绍粮草,并大破袁军主力。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击破袁军十万。这个战例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气,写下了他军事生涯最辉煌的一页。建安七年(202年),袁绍因兵败忧郁而死,曹操乘机彻底击灭了袁氏军事集团,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又征服乌桓,至此,战乱多时的北方实现了统一。

3、赤壁之战

东汉末年曹操为并吞江南而与刘备、孙权进行的一次决战。建安十三年(208 年),曹操在统一北方后,出兵南下,欲统一全国。孙权派周瑜率军三万,联合刘备在赤壁与曹军决战,周瑜用火攻,大败曹军。战后曹操退守中原,孙权据有江东,刘备的势力迅速崛起,在此后十年内逐渐占领荆州、益州,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新局面。

4、赤壁之战后,孙权、刘备双方也开始各自争夺荆州。刘备向荆南施压,成功逼降荆南四郡;而孙权部将周瑜也向荆州南郡发兵,用了很长时间,最终攻克南郡。孙权为向刘备示好,将其妹孙尚香嫁给刘备。而孙权为拓展势力,占据了交州。其后,周瑜曾想出兵攻打益州,但在途中病逝。鲁肃接替周瑜的职位之后,答应将南郡借给刘备。而曹操在南方战争失败,转移向西发展,曹操欲进攻汉中张鲁,西凉诸军阀怀疑曹操会攻击自己,在公元211年起兵,共推马超、韩遂为首领,曹操率军镇压,成功将西北一带收为领地。公元215年,曹军攻占阳平关,击败、降服了汉中张鲁。公元216年,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公元220年3月15日,曹操于洛阳逝世,其子曹丕继位后不久称帝,追谥曹操为“武皇帝”。

公元211年,刘备率部进入益州,逐步占据了原来刘璋的地盘。公元219年, 刘备从曹军手中夺得汉中,关羽也向曹军发起进攻,但是孙权遣军袭杀关羽,占领荆州大部,隔三峡与汉军相持。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即位自称汉皇帝,年号章武。公元222年,刘备出兵与吴军相持于夷陵,猇亭一战,被吴将陆逊击败,退回益州,不久便病逝于白帝城。猇亭之战以后不久,蜀汉、东吴恢复结盟关系,共抗曹魏。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城)登基为皇帝,建国号大吴,东吴王朝正式建立,不久之后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至此,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南北之间虽然还常有战事发生,有时规模还比较大,但是总的说来,力量大体平衡,鼎足之势维持了四十多年之久。

2. 两宋时期经济文化发展

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大发展时期,是中国封建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高峰。

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两宋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为:

(1)农业方面。人口迅速增长,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这是宋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条件;垦田面积不断扩大,平原地带大多垦辟,南方还出现了大量梯田;水利兴修取得了巨大成就,圩田大量出现;农具方面有众多创造和改进,铁制犁铧多样化,各种灌溉工具也大量出现;南北农作物品种得到交流,占城稻种植推广;耕作技术也有新的提高,农作物的耕种、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步;经济作物种植有很大的发展,南方各地普遍种植桑、麻、茶、甘蔗等经济作物,棉花的栽培区也不断扩大。

(2)手工业方面。各行业规模扩大,分工更趋细化,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和数量都超过前代。矿冶业蓬勃发展,石炭的开采和铁的冶炼取得了巨大进步;纺织业主要体现在丝织业和麻织业两方面,两者不仅分布范围更广,产量和质量也取得了很大突破;制瓷业发展迅速,北方的五大名窑、南方的景德镇是著名的制瓷中心;造船业方面,宋政府在沿河、沿海设立众多的造船坞,造建官船,民间造船也蓬勃发展,造船规模和技术 都发展迅速;印刷业和造纸业也都发展迅猛,更有利于书籍的传播和流传。

(3)商业在农业和手工业的带动下也繁荣起来,各种规模的城市发展壮大,城市数量大大增加,并涌现出开封、成都等著名的大都市,城市中的商业活动十分繁荣,并彻底打破了“坊”、“市”的界限;草市和墟市也普遍出现在郊区和村落,促进了乡村贸易的发展,其中许多还进一步发展成商业城镇;商业流通领域出现了纸币,两宋时期“交子”开始进入流通领域,承担起货币的职能。

科学技术方面:宋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集中体现在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三大发明上。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克服了传统印刷版式固定、缺乏灵活性的缺点,是印刷史上的转折点;两宋时期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事业,使船只可以在复杂的航海条件下安全航行,为远洋航行准备了条件;两宋时期火药和火器的制造技术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并设有专门制造火药和火器的官营手工业作坊,还制造了火枪,是射击管状火器的鼻祖。

除了三大发明外,两宋在建筑、医学、数学、天文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李诫著有《营造法式》,是对当时建筑经验的总结,对各种建筑的营造十分详细,并配有图样,标志着我国古代建筑技术发展到新的高度;医学方面,医药的分科更加细致,更趋科学和成熟,出现了众多成就突出的医学家。如宋慈系统论述了检验尸体的方法,并著有《洗冤录》,王惟一在针灸学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统一了针灸穴位;数学方面出现了数学家沈括、楚衍、朱吉、秦九韶、杨辉等人,金统治区内有李治。贾宪发明了“増 乘开平方法”和“増乘开立方法”,对宋元时期数学发展有重大影响。杨辉在《详解九章算法》中,绘出一幅“开方作法本源”图形,即二项式定理中求系数的方法。秦九韶的《数学九章》和李治的《测圆海镜》及《益古演段》等书,记载了高次方程解法。以上数学成就都遥遥领先于西方;天文学方面苏颂和韩公廉等人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座“天文钟”—水运仪象台,并写成详细说明书《新仪象法要》;沈括的《梦溪笔谈》内容丰富,其中涉及科学技术方面的约占三分之一,包括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质等各个方面。

两宋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是当时历史条件综合的结果。在经济上,宋朝的土地制度、赋税制度、户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发展的需要。宋朝“不抑兼并” 的土地政策加快了土地的转移速度,大量国有土地转为私有;剥削方式也主要变为租佃契约关系,人身依附性大大削弱,劳动者积极性有了提高;宋朝规定佃农直接编入国家户籍,佃农获得了人身自由,人口流动加快。

政治上,政治和经济重心的南迁为南方带去了大量的人口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南方的开发,使得南方在经济和文化方面都超越北方,经济和文化在规模上得到快速发展;宋建国后采取的各种削弱地方权力的措施,有力消除了阻碍经济交流的地方障碍,促进了统一的国内市场的形成;宋朝统治者采取“守内虚外”的政策,虽然在对外关系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但是国内形势相对稳定,经济发展有较好的内部环境。

3. 清末新政的内容

(1)行政制度改革。主要是调整机构、整顿吏治。1901年7月,撤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设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1903年,设立商部,后来与工部合并,改为农工商部。1905年设立了巡警部。为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1905年,清政府又设立了学部,在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在此期间,先后裁撤了河东道总督,以及云南、湖北、广东三省巡抚。

(2)经济改革。1903年8月,清政府正式设立了商部,其管辖范围不仅包括工商业,还包括农业。商部在清政府各部中位于第二位,仅次于外务部,反映了清政府对农工商业的重视,1906年,商部扩展为农工商部。商部成立后,陆续公布了《商律》《公司注册试办章程》《商会简明章程》《奖励公岢章程》以及《矿务章程》《试办银行章程》等。1905年,商部在北京设立劝工陈列所、高等实业学堂,开办户部银行。这一系列改革和法令的推行,改变了中国社会长期视工商为末务的现象,促使当时出现了一个举办工商业的热潮,使中国厂矿企业、交通运输业和金融业诸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

(3)军事改革。1901年8月,清政府下诏停止武科举,并令各省裁撤绿营防勇, 改练常备、续备、巡警等军,操练新式枪炮。1902年底,清廷在京设立练兵处,袁世凯任会办练兵大臣。1902年,直隶总督袁世凯练成“北洋常备军”一镇,约12500人,1904年9月,练兵处会同兵部奏定《新军营制饷章》和《陆军学堂办法》等条规,计划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清廷为独揽军权,于1905年合兵部与练兵处为陆军部。

(4)教育改革。教育改革包括创办新学堂、鼓励留学和改革科举制等,目标是建立近代教育制度。1901年,清廷下诏要求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者一律改设为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改设为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为小学堂,各地设蒙养学堂。1902 年,派张百熙为管学大臣,颁布《钦定学堂章程》,该年为农历壬寅年,因此称为“壬(rén)寅(yín)学制”,但并未付诸实施。1904年,清政府颁布张之洞和张百熙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这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学堂类型比较齐全、体制比较完备的学校体系初步建立起来。同时,清政府还提倡、奖励出洋留学。1902年12月,清政府批准外务部制定的留学生章程,规定凡学成归国者,分别奖以翰林、进士、举人出身并按等录用。此后,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4.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内容及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一)土地改革和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完成后,中共中央在1952年下半年开始酝酿和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以便逐步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二)内容。1953年12月,中共中央批准并转发了经毛泽东修改的中宣部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 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这个提纲对总路线作了更为完整的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用法律的形式把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作为全国人民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确定下来,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化三改”的总路线,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二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这两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联系,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

存在的问题:

(1)不切实际的超越国情国力的奋斗目标和高指标,压出了“浮夸风”。上面高指标、搞浮夸,下面也仿而效之。许多省市自治区提出“苦战三年,改变面貌,十年规划,五年完成”的目标。

(2)片面强调产值产量,忽视产品质量,粗制滥造,有些产品一生产出来便是无用的废品。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大搞“人民战争”,不搞成本核算,铺张浪费成风,经济效益低下。

(3)提出“以钢为纲”,要“钢铁元帅升帐”,用钢铁工业的发展带动工业全面发展,结果破坏了工业内部和工农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使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衡。

(4)片面强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向地球开战,滥开、滥采、滥伐,结果造成自然资源严重浪费,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5)片面强调生产关系变革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所有制上急于过渡,生产资源上“一平二调”,收入分配上实行“供给制”,搞平均主义,结果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6)缺乏一套系统、具体、切实可行的政策和办法。为了调动积极性,无原则地下放计划管理权、基本建设项目审批权、物资分配权、财政税收权、劳动管理权、商业管理权和信贷管理权,结果在宏观上失去控制,各省盲目蛮干,自搞一套,经济建设处于无政府状态。

(7)缺乏调查研究,片面强调主观能动性,忽视客观规律性和现实可能性,在世界观上陷入主观唯心主义,在方法论上滑向形而上学主义。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实施过程中的问题,造成我国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粮食供应异常紧张;轻工业产品严重短缺,市场供应量急剧下降;财政赤字连年攀升,物价成倍上涨,通货膨胀严重;加上苏共领导背信弃义,撕毁合同,索还债务,结果使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遇到严重困难。

三.材料分析(3小问,共30分)

《隋书》片段

四、论述(每题40分)

1. 张居正改革及意义

张居正改革是明朝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主持的一次重大改革,对后世影响深远。

(一)改革的背景

1.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大增。权势阶层凭借政治和经济特权带头掀起了土地兼并的狂潮,使自耕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由于承担赋役的土地越来越少,而政府开支越来越大,只能加重平民的税负。

2.政府财政危机日渐加深。由于土地财政收入日少而开支日增,又加上因边患屡起而军费激增等现象,万历年间的财政异常拮据。

3.流民与起义严重。土地兼并与赋役繁重,导致流民日益增多,并且各地也爆发了规模不一的起义,严重威胁明廷的安危。

(二)内容

神宗即位后,张居正取代高拱成为内阁首辅。张居正指出当时存在五大积弊: “日宗室骄恣,日庶官瘵旷,日吏治因循,日边备未修,日财用大匮。”并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改革。

1.政治改革。张居正加强官员考核,讲求工作成效。并且推行“考成之法”,“立限考事”,“以事责人”,使每件公事都落到实处,形成了一套从内阁到地方官逐级督查的严密的考核制度,使得“一切不敢饰非,政体为肃”。

2.军事改革。整饬边防,在任首辅前即主张封扰边达30年之久的蒙古俺答汗为顺义王。并在大同等地边外设立互市,听令内地商人赴边贸易,加强内地与蒙古族间的经济往来。又调戚继光守蓟(jì)门,李成梁守辽东,加强了边防力量。

3.水利整治。张居正起用水利专家潘季驯治理黄河、淮河,并兼治运河。潘季驯以“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原则,很快取得了预期的治水效果。黄河得到治理,漕船也可直达北京。

4.经济改革。他不顾官僚和缙绅地主的反对,万历八年(1580年)十一月,下令清查全国土地。并且包括贵戚田地在内的土地,一律丈量。

在清查全国土地的基础上推行了一条鞭法。一条鞭法的内容较为复杂,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1)田赋折银征收;(2)徭役折银上纳;(3)赋、役银合并征收;

(4)赋役钱粮官收官解。

张居正清查土地和改革赋役制度的直接结果,使明朝财政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和好转。赋税的征收就减少了环节,简化了手续。而徭役在各地不同比例地由田亩承担,呈现出了“摊丁入亩”的趋势,减轻了人丁的负担。这是我国赋役制度史上的重大改革。使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为城镇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极有利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

张居正的全面改革,旨在解决明朝两百余年发展中所积留下的各种问题,以巩固明朝政权。改革不免触动相当数量的官僚、缙绅和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因此很自然地遭遇到了保守派的强烈对抗。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积劳成疾,迅即病死,反对派立即群起攻讦。张居正成了改革的牺牲品,其改革措施除少部分留下来之后大部分都被废除。

2. 清前期的社会经济发展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原因:顺治、康熙、雍正、乾隆时期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2)表现:

清朝前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边远地区得到开发。

在兴修水利方面,对黄河、淮河等大河以及大运河进行治理。

在庄稼种植方面,改进种植技术,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使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经济作物品种增加,种植面积扩大。

(1) 作用: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手工业:清朝前期,丝织业、棉织业、印染业、矿冶业、制瓷业、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2)商业:

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

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如山西商人组成的晋商,江南徽州府商人组成的徽商。

三、人口的增长

(1)原因: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的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

(2)表现: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

(3)影响:有些地方,人口密度加大,人地矛盾逐渐突出,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3. 全面抗战前期中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及欧美列强对中日战争的态度

中苏关系:中国全面抗战爆发后,苏联十分清楚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作用,以中国为屏障,牵制住日军主力,使其无力“北进”,以保卫其自身安全,实现其“先欧后亚”的世界战略。从七七事变到武汉陷落,在军事上、经济上、政治上援华最力的国家便是苏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苏联曾是向中国提供军火援助的唯一国家,也是向中国提供直接军事援助的唯一国家。

1937.8,《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签定,随后又于1939年6月签定《中苏通商条约》。1937年七七事变到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不仅在道义上有力的声援中国,而且进一步在军事上、物质上、人力上给予中国极大的援助。从物质上来说,先后给中国4.5亿美元的贷款,价值3亿多美元的武器和军用物资,并克服种种困难,开辟了从中亚到新疆、甘肃的运输线。几百名苏联顾问和上千名苏联专家为中国军队训练、战斗、后勤提供服务。约有2000多名飞行员参加了保卫中国的空战,其中有近200人在战争中牺牲。

在国共两党之间,此时的中共受到苏联的冷落,因为苏联认为,中共力量弱小,蒋介石才是中国抗战的主力和领导,援助中共容易得罪蒋介石,给蒋“输出革命”的印象,还可能驱使日蒋媾和。苏联关于国共关系的指导方针是,统一战线高于一切,要求中共不要过于强调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性和谁领导谁的问题。苏联向国民政府提供了庞大的军事援助,对中共提供的援助仅仅是医疗卫生设备和药品。可见,苏联对华政策,可以说,完全是基于维护本国安全的考虑。当蒋介石挑起反共摩擦时,苏联主张息事宁人,提出中共不可主动破裂国共关系,不可另起炉灶。

中美关系:国民政府强烈呼吁国际社会援助中国抗战,国际组织制裁日本,通过正当渠道解决中国问题,但英美反映冷淡,国联软弱无力,布鲁塞尔九国公约会议作用消极。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美国同英、法,共同执行纵容、姑息日本侵略的政策。

1937年中国全面抗战爆发以后,美国对中国的政策基上是上述对华政策的延续。美国不改变中立观望政策,对日谴责但无制裁行动,对华抗战表示同情但拒绝援助,赞成国共合作但不介入中国政治。而且,美国拒绝对日本实行制裁,继续向日本提供相当数量的原料和战略物资。

中德关系的演变:南京政府成立之后,中德关系融洽,但以军事联系为主。德国在远东最看重的是日本而不是中国,如果中日破裂,德国必弃华亲日。当然,德国在力争与日结盟的同时,并不愿完全摈弃中德关系,愿意做中日交往的“传话站”和中间人。因此,南京政府对德国既保持一定距离,以免开罪其他国家又百般笼络,谋求援助。后来,在中国全面抗战爆发后的一段时间内,德国是西方各国中唯一向中国提供军火援助的国家。

陶德曼调停:日本政府为了破坏布鲁塞尔会议,决定接受德国或意大利的调停,中日直接谈判,结束战争。日本“不扩大派”认为,日本应该在未来的对苏战争中保存军事力量,不应再扩大在中国的战线,也希望通过交涉使中国战事告一段落。德国这时愿意出面调停,是因为它认为中日战争的继续,对德有一些不利。中日战争势必导致英德关系的恶化,当时德国需要英国对他的侵略扩张给以纵容;中日战争将导致中国的“赤化”,将中国推向苏联一边;消耗日本军事实力,不利日本对苏作战。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执行了这一使命。正当陶德曼来回穿梭调停时,12月13日日本占领了南京。日本国内一片“战胜”的气氛,和谈条件也立刻水涨船高,条件极为苛刻。接受这种条件无异于亡国,蒋介石表示难以接受。加上在“胜利”气氛的陶醉下,1938年1月16日近卫文磨内阁发表声明,表示“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于是陶德曼调停宣告破产。

日本要求德国撤回其军事顾问团,断绝对中国的军火供应,正式承认伪满。德国已是日本反共盟友,希特勒接受了日本的要求。中德关系急转直下,进入冰点。1941.7.1,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国希望日本进攻苏联,承认了汪伪政权,中国政府宣布与德断交。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

1. 孟津之誓

据《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九年,在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大会诸侯,不期而来的诸侯和部落首领,据说有八百之多。在大会上,周武王举行了誓师仪式,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盟津之誓”。盟津之会上,诸侯都认为到了讨伐商纣的时候,武王以:“女未知天命,未可也。”各诸侯听从武王调遣,班师而回。盟津之盟确立了周的盟主地位,从此,众多的诸侯都听从周的指挥,灭商已有充分的把握。

2. 长平之战

战国后期秦赵之间的一次决定性战役。公元前260年,秦攻韩,又与赵国争夺韩国的上党郡。秦赵两军在长平展开决战。此战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秦国由于连年战争,国内粮草消耗严重,战场上的相持对峙局面对其不利,再加上廉颇用兵老道无懈可击,遂用反间计。赵王由于初战失利,见无利可图,遂求和秦国,不成被戏耍,年轻气盛的赵王遂要出击,但廉颇坚守不出不听赵王令,再加上秦国反间计,遂弃用名将廉颇,而起用赵括代替廉颇;赵括遵照赵王意图,变更了廉颇的防御部署及军规,更换将吏,组织进攻。秦国见有机可乘,暗中换帅名将白起,白起针对赵括急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

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的最后转折,至此秦国的统一只是时间问题。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

3. 张骞

张骞(前164―前114),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人,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富有开拓和冒险精神,建元二年(前139年),奉汉武帝之命,由甘父做向导,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军功封其为博望侯。史学家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意思是“开通大道”。张骞被誉为 “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东方的哥伦布”。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张骞病逝于大汉帝都长安,归葬汉中故里。

4. 资政新篇

近代第一个谋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1859年洪仁轩上奏洪秀全的建国方案。《资政新篇》倡导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主要内容是:政治上,主张中央集权,反对结党营私,提倡广开言路;经济上,主张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制度,发展工矿、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准许私人开办工业,发展资本主义,科技上,奖励科技发明;外交上,主张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公共事业上,主张兴办学馆、医院、设立福利机构。《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向,具有进步性。但它没有把发展资本主义与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联系起来,没有同太平天国当时的现实斗争联系起来,既非农民革命斗争实践的产物,也缺乏实践的社会、经济和阶级基础,而且战争环境也不具备实行的客观条件,所以根本没有实行。它的思想史意义远大于它的现实意义。

5. 孙中山

孙中山(1866 -1925)名文,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开拓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倡导者。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10月10日,领导发动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6. 攘外必先安内

“攘外必先安内”是指国民政府在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危亡之时采取的基本国策,意在应对国内“三足鼎立”、国际“四向分散”的形势。“安内”是以“剿共”为中心,包括实现国民党内的统一和国民政府的“中央一体化”,以及充实国力、加强战备等内容。之后随着局部抗战向全面抗战形势的转化,国共双方基本战略逐渐演变为国共合作抗日。

7. 四五运动

1976年4月5日前后发生的悼念周恩来、反对江青集团的全国性群众运动。又称天安门事件。1976年1月周恩来逝世。清明节前后,北京广大群众连续几天来到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用花圈、诗词、宣誓、演讲等形式悼念周恩来。南京、太原、西安、郑州、杭州等地,也同时发生类似的群众运动。4月5日,天安门广场的群众悼念活动被诬为“反革命事件”,遭到镇压。同时邓小平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四五运动为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奠定了群众基础。

二、简答(每题20分)

1. 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到三国鼎立的过程

1.汉末军阀混战

东汉光熹元年(189年) ,外戚、大将军何进谋诛宦官。他方面拉拢大族袁绍兄弟,一方面密召并州牧董卓率军入京。不料谋泄,宦官先发制人,杀掉何进。接着袁绍入宫,又大杀宦官两千多人。这一事件结束了东汉长期以来的外戚宦官专权。董卓乘机率军入洛阳,废少帝,另立九岁小儿陈留王刘协为帝,即献帝。董卓独揽朝政。

初平元年(190年),关东各州郡牧守、军事集团推举袁绍为盟主,联兵进攻洛阳,讨伐董卓。董卓以武力不敌,就挟持献帝西走长安。董卓到长安后,为部将吕布杀死,部属分裂为数支,互相火拼。董卓死后,关东豪强地主的军事联盟便宣告瓦解,各自割据,相互混战。

经过近十年的混战与兼并,到建安四年(199年)时,全国大的割据势力便剩下孙策(据江东)、刘表(占荆州)、刘璋(据益州)、韩遂与马腾(占有凉州)公孙度(盘踞辽东)等,其中势力最大的是中原地区的袁绍和曹操。

2、官渡之战

东汉末年曹操和袁绍为争夺黄河中下游的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199年,袁绍以大军攻许。200年,双方在官渡对峙,曹操夜袭乌巢,火烧袁绍粮草,并大破袁军主力。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击破袁军十万。这个战例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气,写下了他军事生涯最辉煌的一页。建安七年(202年),袁绍因兵败忧郁而死,曹操乘机彻底击灭了袁氏军事集团,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又征服乌桓,至此,战乱多时的北方实现了统一。

3、赤壁之战

东汉末年曹操为并吞江南而与刘备、孙权进行的一次决战。建安十三年(208 年),曹操在统一北方后,出兵南下,欲统一全国。孙权派周瑜率军三万,联合刘备在赤壁与曹军决战,周瑜用火攻,大败曹军。战后曹操退守中原,孙权据有江东,刘备的势力迅速崛起,在此后十年内逐渐占领荆州、益州,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新局面。

4、赤壁之战后,孙权、刘备双方也开始各自争夺荆州。刘备向荆南施压,成功逼降荆南四郡;而孙权部将周瑜也向荆州南郡发兵,用了很长时间,最终攻克南郡。孙权为向刘备示好,将其妹孙尚香嫁给刘备。而孙权为拓展势力,占据了交州。其后,周瑜曾想出兵攻打益州,但在途中病逝。鲁肃接替周瑜的职位之后,答应将南郡借给刘备。而曹操在南方战争失败,转移向西发展,曹操欲进攻汉中张鲁,西凉诸军阀怀疑曹操会攻击自己,在公元211年起兵,共推马超、韩遂为首领,曹操率军镇压,成功将西北一带收为领地。公元215年,曹军攻占阳平关,击败、降服了汉中张鲁。公元216年,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公元220年3月15日,曹操于洛阳逝世,其子曹丕继位后不久称帝,追谥曹操为“武皇帝”。

公元211年,刘备率部进入益州,逐步占据了原来刘璋的地盘。公元219年, 刘备从曹军手中夺得汉中,关羽也向曹军发起进攻,但是孙权遣军袭杀关羽,占领荆州大部,隔三峡与汉军相持。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即位自称汉皇帝,年号章武。公元222年,刘备出兵与吴军相持于夷陵,猇亭一战,被吴将陆逊击败,退回益州,不久便病逝于白帝城。猇亭之战以后不久,蜀汉、东吴恢复结盟关系,共抗曹魏。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城)登基为皇帝,建国号大吴,东吴王朝正式建立,不久之后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至此,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南北之间虽然还常有战事发生,有时规模还比较大,但是总的说来,力量大体平衡,鼎足之势维持了四十多年之久。

2. 两宋时期经济文化发展

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大发展时期,是中国封建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高峰。

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两宋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为:

(1)农业方面。人口迅速增长,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这是宋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条件;垦田面积不断扩大,平原地带大多垦辟,南方还出现了大量梯田;水利兴修取得了巨大成就,圩田大量出现;农具方面有众多创造和改进,铁制犁铧多样化,各种灌溉工具也大量出现;南北农作物品种得到交流,占城稻种植推广;耕作技术也有新的提高,农作物的耕种、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步;经济作物种植有很大的发展,南方各地普遍种植桑、麻、茶、甘蔗等经济作物,棉花的栽培区也不断扩大。

(2)手工业方面。各行业规模扩大,分工更趋细化,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和数量都超过前代。矿冶业蓬勃发展,石炭的开采和铁的冶炼取得了巨大进步;纺织业主要体现在丝织业和麻织业两方面,两者不仅分布范围更广,产量和质量也取得了很大突破;制瓷业发展迅速,北方的五大名窑、南方的景德镇是著名的制瓷中心;造船业方面,宋政府在沿河、沿海设立众多的造船坞,造建官船,民间造船也蓬勃发展,造船规模和技术 都发展迅速;印刷业和造纸业也都发展迅猛,更有利于书籍的传播和流传。

(3)商业在农业和手工业的带动下也繁荣起来,各种规模的城市发展壮大,城市数量大大增加,并涌现出开封、成都等著名的大都市,城市中的商业活动十分繁荣,并彻底打破了“坊”、“市”的界限;草市和墟市也普遍出现在郊区和村落,促进了乡村贸易的发展,其中许多还进一步发展成商业城镇;商业流通领域出现了纸币,两宋时期“交子”开始进入流通领域,承担起货币的职能。

科学技术方面:宋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集中体现在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三大发明上。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克服了传统印刷版式固定、缺乏灵活性的缺点,是印刷史上的转折点;两宋时期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事业,使船只可以在复杂的航海条件下安全航行,为远洋航行准备了条件;两宋时期火药和火器的制造技术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并设有专门制造火药和火器的官营手工业作坊,还制造了火枪,是射击管状火器的鼻祖。

除了三大发明外,两宋在建筑、医学、数学、天文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李诫著有《营造法式》,是对当时建筑经验的总结,对各种建筑的营造十分详细,并配有图样,标志着我国古代建筑技术发展到新的高度;医学方面,医药的分科更加细致,更趋科学和成熟,出现了众多成就突出的医学家。如宋慈系统论述了检验尸体的方法,并著有《洗冤录》,王惟一在针灸学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统一了针灸穴位;数学方面出现了数学家沈括、楚衍、朱吉、秦九韶、杨辉等人,金统治区内有李治。贾宪发明了“増 乘开平方法”和“増乘开立方法”,对宋元时期数学发展有重大影响。杨辉在《详解九章算法》中,绘出一幅“开方作法本源”图形,即二项式定理中求系数的方法。秦九韶的《数学九章》和李治的《测圆海镜》及《益古演段》等书,记载了高次方程解法。以上数学成就都遥遥领先于西方;天文学方面苏颂和韩公廉等人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座“天文钟”—水运仪象台,并写成详细说明书《新仪象法要》;沈括的《梦溪笔谈》内容丰富,其中涉及科学技术方面的约占三分之一,包括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质等各个方面。

两宋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是当时历史条件综合的结果。在经济上,宋朝的土地制度、赋税制度、户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发展的需要。宋朝“不抑兼并” 的土地政策加快了土地的转移速度,大量国有土地转为私有;剥削方式也主要变为租佃契约关系,人身依附性大大削弱,劳动者积极性有了提高;宋朝规定佃农直接编入国家户籍,佃农获得了人身自由,人口流动加快。

政治上,政治和经济重心的南迁为南方带去了大量的人口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南方的开发,使得南方在经济和文化方面都超越北方,经济和文化在规模上得到快速发展;宋建国后采取的各种削弱地方权力的措施,有力消除了阻碍经济交流的地方障碍,促进了统一的国内市场的形成;宋朝统治者采取“守内虚外”的政策,虽然在对外关系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但是国内形势相对稳定,经济发展有较好的内部环境。

3. 清末新政的内容

(1)行政制度改革。主要是调整机构、整顿吏治。1901年7月,撤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设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1903年,设立商部,后来与工部合并,改为农工商部。1905年设立了巡警部。为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1905年,清政府又设立了学部,在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在此期间,先后裁撤了河东道总督,以及云南、湖北、广东三省巡抚。

(2)经济改革。1903年8月,清政府正式设立了商部,其管辖范围不仅包括工商业,还包括农业。商部在清政府各部中位于第二位,仅次于外务部,反映了清政府对农工商业的重视,1906年,商部扩展为农工商部。商部成立后,陆续公布了《商律》《公司注册试办章程》《商会简明章程》《奖励公岢章程》以及《矿务章程》《试办银行章程》等。1905年,商部在北京设立劝工陈列所、高等实业学堂,开办户部银行。这一系列改革和法令的推行,改变了中国社会长期视工商为末务的现象,促使当时出现了一个举办工商业的热潮,使中国厂矿企业、交通运输业和金融业诸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

(3)军事改革。1901年8月,清政府下诏停止武科举,并令各省裁撤绿营防勇, 改练常备、续备、巡警等军,操练新式枪炮。1902年底,清廷在京设立练兵处,袁世凯任会办练兵大臣。1902年,直隶总督袁世凯练成“北洋常备军”一镇,约12500人,1904年9月,练兵处会同兵部奏定《新军营制饷章》和《陆军学堂办法》等条规,计划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清廷为独揽军权,于1905年合兵部与练兵处为陆军部。

(4)教育改革。教育改革包括创办新学堂、鼓励留学和改革科举制等,目标是建立近代教育制度。1901年,清廷下诏要求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者一律改设为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改设为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为小学堂,各地设蒙养学堂。1902 年,派张百熙为管学大臣,颁布《钦定学堂章程》,该年为农历壬寅年,因此称为“壬(rén)寅(yín)学制”,但并未付诸实施。1904年,清政府颁布张之洞和张百熙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这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学堂类型比较齐全、体制比较完备的学校体系初步建立起来。同时,清政府还提倡、奖励出洋留学。1902年12月,清政府批准外务部制定的留学生章程,规定凡学成归国者,分别奖以翰林、进士、举人出身并按等录用。此后,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4.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内容及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一)土地改革和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完成后,中共中央在1952年下半年开始酝酿和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以便逐步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二)内容。1953年12月,中共中央批准并转发了经毛泽东修改的中宣部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 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这个提纲对总路线作了更为完整的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用法律的形式把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作为全国人民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确定下来,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化三改”的总路线,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二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这两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联系,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

存在的问题:

(1)不切实际的超越国情国力的奋斗目标和高指标,压出了“浮夸风”。上面高指标、搞浮夸,下面也仿而效之。许多省市自治区提出“苦战三年,改变面貌,十年规划,五年完成”的目标。

(2)片面强调产值产量,忽视产品质量,粗制滥造,有些产品一生产出来便是无用的废品。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大搞“人民战争”,不搞成本核算,铺张浪费成风,经济效益低下。

(3)提出“以钢为纲”,要“钢铁元帅升帐”,用钢铁工业的发展带动工业全面发展,结果破坏了工业内部和工农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使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衡。

(4)片面强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向地球开战,滥开、滥采、滥伐,结果造成自然资源严重浪费,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5)片面强调生产关系变革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所有制上急于过渡,生产资源上“一平二调”,收入分配上实行“供给制”,搞平均主义,结果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6)缺乏一套系统、具体、切实可行的政策和办法。为了调动积极性,无原则地下放计划管理权、基本建设项目审批权、物资分配权、财政税收权、劳动管理权、商业管理权和信贷管理权,结果在宏观上失去控制,各省盲目蛮干,自搞一套,经济建设处于无政府状态。

(7)缺乏调查研究,片面强调主观能动性,忽视客观规律性和现实可能性,在世界观上陷入主观唯心主义,在方法论上滑向形而上学主义。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实施过程中的问题,造成我国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粮食供应异常紧张;轻工业产品严重短缺,市场供应量急剧下降;财政赤字连年攀升,物价成倍上涨,通货膨胀严重;加上苏共领导背信弃义,撕毁合同,索还债务,结果使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遇到严重困难。

三.材料分析(3小问,共30分)

《隋书》片段

四、论述(每题40分)

1. 张居正改革及意义

张居正改革是明朝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主持的一次重大改革,对后世影响深远。

(一)改革的背景

1.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大增。权势阶层凭借政治和经济特权带头掀起了土地兼并的狂潮,使自耕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由于承担赋役的土地越来越少,而政府开支越来越大,只能加重平民的税负。

2.政府财政危机日渐加深。由于土地财政收入日少而开支日增,又加上因边患屡起而军费激增等现象,万历年间的财政异常拮据。

3.流民与起义严重。土地兼并与赋役繁重,导致流民日益增多,并且各地也爆发了规模不一的起义,严重威胁明廷的安危。

(二)内容

神宗即位后,张居正取代高拱成为内阁首辅。张居正指出当时存在五大积弊: “日宗室骄恣,日庶官瘵旷,日吏治因循,日边备未修,日财用大匮。”并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改革。

1.政治改革。张居正加强官员考核,讲求工作成效。并且推行“考成之法”,“立限考事”,“以事责人”,使每件公事都落到实处,形成了一套从内阁到地方官逐级督查的严密的考核制度,使得“一切不敢饰非,政体为肃”。

2.军事改革。整饬边防,在任首辅前即主张封扰边达30年之久的蒙古俺答汗为顺义王。并在大同等地边外设立互市,听令内地商人赴边贸易,加强内地与蒙古族间的经济往来。又调戚继光守蓟(jì)门,李成梁守辽东,加强了边防力量。

3.水利整治。张居正起用水利专家潘季驯治理黄河、淮河,并兼治运河。潘季驯以“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原则,很快取得了预期的治水效果。黄河得到治理,漕船也可直达北京。

4.经济改革。他不顾官僚和缙绅地主的反对,万历八年(1580年)十一月,下令清查全国土地。并且包括贵戚田地在内的土地,一律丈量。

在清查全国土地的基础上推行了一条鞭法。一条鞭法的内容较为复杂,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1)田赋折银征收;(2)徭役折银上纳;(3)赋、役银合并征收;

(4)赋役钱粮官收官解。

张居正清查土地和改革赋役制度的直接结果,使明朝财政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和好转。赋税的征收就减少了环节,简化了手续。而徭役在各地不同比例地由田亩承担,呈现出了“摊丁入亩”的趋势,减轻了人丁的负担。这是我国赋役制度史上的重大改革。使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为城镇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极有利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

张居正的全面改革,旨在解决明朝两百余年发展中所积留下的各种问题,以巩固明朝政权。改革不免触动相当数量的官僚、缙绅和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因此很自然地遭遇到了保守派的强烈对抗。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积劳成疾,迅即病死,反对派立即群起攻讦。张居正成了改革的牺牲品,其改革措施除少部分留下来之后大部分都被废除。

2. 清前期的社会经济发展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原因:顺治、康熙、雍正、乾隆时期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2)表现:

清朝前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边远地区得到开发。

在兴修水利方面,对黄河、淮河等大河以及大运河进行治理。

在庄稼种植方面,改进种植技术,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使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经济作物品种增加,种植面积扩大。

(1) 作用: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手工业:清朝前期,丝织业、棉织业、印染业、矿冶业、制瓷业、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2)商业:

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

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如山西商人组成的晋商,江南徽州府商人组成的徽商。

三、人口的增长

(1)原因: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的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

(2)表现: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

(3)影响:有些地方,人口密度加大,人地矛盾逐渐突出,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3. 全面抗战前期中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及欧美列强对中日战争的态度

中苏关系:中国全面抗战爆发后,苏联十分清楚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作用,以中国为屏障,牵制住日军主力,使其无力“北进”,以保卫其自身安全,实现其“先欧后亚”的世界战略。从七七事变到武汉陷落,在军事上、经济上、政治上援华最力的国家便是苏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苏联曾是向中国提供军火援助的唯一国家,也是向中国提供直接军事援助的唯一国家。

1937.8,《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签定,随后又于1939年6月签定《中苏通商条约》。1937年七七事变到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不仅在道义上有力的声援中国,而且进一步在军事上、物质上、人力上给予中国极大的援助。从物质上来说,先后给中国4.5亿美元的贷款,价值3亿多美元的武器和军用物资,并克服种种困难,开辟了从中亚到新疆、甘肃的运输线。几百名苏联顾问和上千名苏联专家为中国军队训练、战斗、后勤提供服务。约有2000多名飞行员参加了保卫中国的空战,其中有近200人在战争中牺牲。

在国共两党之间,此时的中共受到苏联的冷落,因为苏联认为,中共力量弱小,蒋介石才是中国抗战的主力和领导,援助中共容易得罪蒋介石,给蒋“输出革命”的印象,还可能驱使日蒋媾和。苏联关于国共关系的指导方针是,统一战线高于一切,要求中共不要过于强调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性和谁领导谁的问题。苏联向国民政府提供了庞大的军事援助,对中共提供的援助仅仅是医疗卫生设备和药品。可见,苏联对华政策,可以说,完全是基于维护本国安全的考虑。当蒋介石挑起反共摩擦时,苏联主张息事宁人,提出中共不可主动破裂国共关系,不可另起炉灶。

中美关系:国民政府强烈呼吁国际社会援助中国抗战,国际组织制裁日本,通过正当渠道解决中国问题,但英美反映冷淡,国联软弱无力,布鲁塞尔九国公约会议作用消极。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美国同英、法,共同执行纵容、姑息日本侵略的政策。

1937年中国全面抗战爆发以后,美国对中国的政策基上是上述对华政策的延续。美国不改变中立观望政策,对日谴责但无制裁行动,对华抗战表示同情但拒绝援助,赞成国共合作但不介入中国政治。而且,美国拒绝对日本实行制裁,继续向日本提供相当数量的原料和战略物资。

中德关系的演变:南京政府成立之后,中德关系融洽,但以军事联系为主。德国在远东最看重的是日本而不是中国,如果中日破裂,德国必弃华亲日。当然,德国在力争与日结盟的同时,并不愿完全摈弃中德关系,愿意做中日交往的“传话站”和中间人。因此,南京政府对德国既保持一定距离,以免开罪其他国家又百般笼络,谋求援助。后来,在中国全面抗战爆发后的一段时间内,德国是西方各国中唯一向中国提供军火援助的国家。

陶德曼调停:日本政府为了破坏布鲁塞尔会议,决定接受德国或意大利的调停,中日直接谈判,结束战争。日本“不扩大派”认为,日本应该在未来的对苏战争中保存军事力量,不应再扩大在中国的战线,也希望通过交涉使中国战事告一段落。德国这时愿意出面调停,是因为它认为中日战争的继续,对德有一些不利。中日战争势必导致英德关系的恶化,当时德国需要英国对他的侵略扩张给以纵容;中日战争将导致中国的“赤化”,将中国推向苏联一边;消耗日本军事实力,不利日本对苏作战。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执行了这一使命。正当陶德曼来回穿梭调停时,12月13日日本占领了南京。日本国内一片“战胜”的气氛,和谈条件也立刻水涨船高,条件极为苛刻。接受这种条件无异于亡国,蒋介石表示难以接受。加上在“胜利”气氛的陶醉下,1938年1月16日近卫文磨内阁发表声明,表示“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于是陶德曼调停宣告破产。

日本要求德国撤回其军事顾问团,断绝对中国的军火供应,正式承认伪满。德国已是日本反共盟友,希特勒接受了日本的要求。中德关系急转直下,进入冰点。1941.7.1,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国希望日本进攻苏联,承认了汪伪政权,中国政府宣布与德断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2019考研 历年真题该如何利用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7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