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考研 中国首批系统地学习电影专业知识的一代

 2023-01-23 09:52:33  考研全封闭式培训机构    14
[摘要]

谢飞《本命年》张铮《小花》吴贻弓《城南旧事》《巴山夜雨》杨延晋《苦恼人的笑》、《小街》滕文骥《生活的颤音》黄蜀芹《人·鬼·情》吴天明《老井》《 百鸟朝凤》 说三点: 第一 其实,中国电影第四代导演是中国...



谢飞《本命年》张铮《小花》吴贻弓《城南旧事》《巴山夜雨》杨延晋《苦恼人的笑》、《小街》滕文骥《生活的颤音》黄蜀芹《人·鬼·情》吴天明《老井》《


百鸟朝凤》

说三点:

第一

其实,中国电影第四代导演是中国第一代影人电影导演。我们也许还可以更准确地说是新中国第一代影人电影导演。

影人电影的概念是由香港大学中文系黄继持教授于1983年在一次会上提出提出来的。黄教授同时提出了三个概念:“戏人电影”、“文人电影”和“影人电影”。他把郑正秋等人的电影称之为“戏人电影”,原因是“受到文明戏与戏曲的巨大影响”。他把左翼文艺工作者编导的电影称之为“文人电影”,原因是“他们并非电影科班出身,以文人或话剧工作者进入电影,特别重视电影的文学性,强调主题思想,也发展出与此相应的一套‘现实主义手法’”。他把孙瑜的作品称之为“影人电影”,原因是他是“电影科班出身”。

孙瑜1923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到美国留学,先在威斯康星大学学习戏剧,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电影编剧和导演,在纽约电影研究院学习电影摄影、洗印、剪接等。

1926年回国,成为最早出国学习电影专业者之一。但黄先生并不否认,孙瑜在30 年代受到‘文人电影’的强烈影响及和文人电影的密切关系。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第四代电影是中国真正的影人电影,第一代影人电影。

第四代导演的主体是60年代(从1960年到1969年不等)北京电影学院的毕业生,其代表人物有吴贻弓(1960毕业)、王好为(1962毕业)、韦廉(1969毕业)、谢飞(1965毕业)、胡柄榴(1964毕业)、丁荫楠(1966毕业)、李前宽(1964毕业)、肖桂云(1965毕业)、郑洞天、黄蜀芹(1964毕业)、张暖忻(1962毕业)、滕文骥(1969毕业)等,正如罗艺军先生所说:“第四代群体有别于前三代的突出特征之一,他们是中国首批系统地学习电影专业知识的一代。”

关于这一点,谢飞导演也指出:“我们第四代导演都是在文革前受过完整、严格的知识、道德、专业教育。”也就是说,第四代导演的主体是中国自己培养的系统地接受过电影高等专业教育的第一批人。当然,第四代导演作为一个群体还包括在同一时期自学成材的一些人,如黄健中、吴天明等,但学院派是主体。第四代展示艺术才华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70年代后期。第四代导演以其扎实的艺术实力、独特的思想风貌和持续的创作后劲,为发展和塑造中国电影的面貌继续做出重要的贡献。

第二

第四代导演的创作对中国电影的贡献颇似美国新好莱坞电影对美国电影的贡献。正如有人指出的那样,发端于60年代后半期的新好莱坞电影虽然提升了好莱坞电影的艺术品位,但并未使好莱坞走向真正的复兴。使好莱坞电影真正走向商业与艺术双重成功、再创辉煌盛世的,是70年代一批从电影学院毕业的青年导演。其成功的秘诀在于,在继承好莱坞类型电影传统的基础上锐意创新,恰当地把握商业要求与个人艺术追求之间的微妙关系。

中国电影第四代导演,通过其作品的整体风貌,所显示出来的特点充分表明,第四代导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关于这一点,正如谢飞导演强调指出的那样:“我们与祖国同成长、同悲欢、同命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民族忧患意识,是我们这一代艺术家共有的特征。”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第四代导演的人生观和艺术观绝不是“为艺术而艺术的”。第四代导演的作品虽然涉及题材广泛,风格特征各异,但都是关心国家的前途,关心民族的命运,关心人民群众的生存状态。也就是说,都是关心政治的,即使题材不涉及政治,内部也与政治有关。第四代在骨子里是关心政治的。第四代导演的先声夺人之作滕文骥导演的《生活的颤音》和杨延晋导演的《苦恼人的笑》、第四代导演在历史叙述(如影片《良家妇女》、《城南旧事》等)和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如影片《孙中山》、《周恩来》、《邓小平》、《重庆谈判》、《开国大典》、《平津战役》、《大转折》等)创作方面取得成绩无不表明了这一点。

第三

中国历史、中国革命乃至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通过第四代导演之手和诗人情怀前所未有地被提升到诗意化和浪漫化的高度。许多研究者都不约而同地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指明了这一点。罗艺军先生指明的是第四代导演的电影作品的“诗电影”特征。李道新指出:“只有第四代导演始终以诗化历史的主体意识对待中国电影里的历史及其历史叙述,这是第四代导演或执意坚守或欲罢不能的选择,也是他们不同于任何一代中国电影人的独特气质。”在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黄健中导演的《小花》,妹妹找哥哥,哥哥找妹妹,把一段风雨如晦的中国革命历史故事通过战争中的骨肉情、兄妹情、同志情的表现,呈现得如诗如画,把全国观众看的如痴如醉。谢飞导演的《我们的田野》也特别有代表性,把一段本来沉重的知青故事,表现壮丽如诗。前面提到的《孙中山》、《周恩来》、《邓小平》、《重庆谈判》、《开国大典》、《平津战役》、《大转折》也是如此。

初登场部分课程在知乎、B站、微博等平台

请去相应APP搜索:初登场debut

学硕的戏剧学、戏剧戏曲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

专硕的戏剧、电影、广播电视……均有涉猎

优质课程欢迎比较

索要你所报考院校的电影专业考研课程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334 440)经验分享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14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