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四川师范大学637通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_科学_论战_三省(2020四川师范大学播音主持专业招生)

 2024-06-16 02:03:10  考研全程班多少钱    9
[摘要]

2020四川师范大学637通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1.三省六部制 隋唐时的中央官制。三省是中书省(隋称内史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其...







2020四川师范大学637通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1.三省六部制

隋唐时的中央官制。三省是中书省(隋称内史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其长官为中书令(隋称内史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其长官为侍中(隋称纳言);尚书省是执行机构,负责贯彻执行重要政令,其长官为尚书令,副长官为左右仆射。三省为中央最高统治机构,三省长官同为宰相,共同负责中枢政务。六部是尚书省下属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吏部主官吏的考核任务、户部主户口赋税、礼部主礼仪制度、兵部主军政、刑部主法律和刑狱,工部主水路工程。各部长官均为尚书,副长官为侍郎。三省分权改变了以往宰相一人执掌大权的状况,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职司划分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

2.科玄之争

1923年至1924年由张君劢、丁文江之间关于科学与人生观的关系的辩论而引发的一场论战。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发生的一场影响深远的“科学与玄学的论战”,又称”“人生观论战。张君劢主张科学于人生观无能为力;丁文江、胡适坚持科学的方法可以解决人生观的问题。梁启超、范寿康认为科学不能解决人生观的全部,理智的部分可以由科学解决,情感的部分非科学所能解决;陈独秀主张以唯物史观作指导,树立科学的人生观。这场论战的实质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中西方文化关系问题。这场论战虽然已经过去80年了,然而论战涉及的问题直到今天也不能说已经彻底澄清了。论战所提出的问题,今天仍然是哲学领域、思想文化领域的前沿课题,而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3.罗斯福新政

美国罗斯福政府为克服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于1933年3月~1939年间采取的一系列加强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政策。新政具有3方面内容:①恢复陷入大萧条的经济。②救济失业者和贫民。③限制垄断资本的某些弊端。新政通过加强国家干预经济,实行大规模赤字开支为主的办法,使美国基本克服了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大大加速了美国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在广大人民群众斗争面前,局部改进生产关系,稍稍限制垄断资本某些极端弊病,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广大群众政治经济处境并缓和了阶级斗争。新政为此后美国的社会经济体制打下了基础。

4.顾颉刚

著名史学家。“古史辨学派”的创建者。1923年提出“层累地造成的古史”的著名论断,以他为中心形成一个辨证古代历史的学派,以疑古为旗帜,疑辨古代史料,去伪存真,进行了大量的科学考证。相继在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在云南大学、齐鲁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等校任教授,主编《文史杂志》。共和国成立后,在复旦大学执教。1954年调任中国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主持《资治通鉴》《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的校点工作。主要著作有《古史辨》《秦汉的方士与儒生》等。

5.自开商埠 (略)

6.门阀士族

门阀士族是以宗族为纽带所形成的封建贵族特权的集团,萌生于东汉,发展于三国,初步形成于西晋,鼎盛于东晋,从东晋末至南朝逐渐衰落。门阀士族在政治上,垄断仕途,控制官吏的选拔,把持要职,世代为官,严格等级,标榜门第,构成了强大的社会政治势力。经济上,兼并农民土地,侵夺官田,享有充分的特权。门阀政治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特征。门阀之外的中小地主阶层通称庶族,他们社会政治地位低下,只能担任一些低官浊职,被排挤在上层社会之外。到南朝时,庶族的地位有所提高,出现了“寒人掌机要”的现象,并逐步执掌军政大权。唐朝时,庶族的地位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7.提洛同盟

公元前478年的希波战争中,希腊城邦为反抗波斯侵略而建立的同盟。提洛同盟以雅典为首,包括爱琴海诸岛及小亚细亚西部200多个城邦,因同盟会议会址和金库设在提洛岛,故称为“提洛同盟”。提洛同盟在初期希腊联军共同反抗波斯侵略的斗争中起到了很大的积极的作用。但到后期,随着雅典势力强盛,操纵同盟大权,开始侵吞盟金,并强迫盟邦向之纳贡,对同盟各国动辄使用武力施以威胁,同盟沦落为雅典称霸的工具。公元前454年,提洛同盟的金库移至雅典,而同盟会议至此不再召开。公元前404年,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战败,提洛同盟到此解散。

8.魏玛共和国

1919-1933年德国建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共和国。德国十一月革命推翻德意志帝国后,德国社会民主党多数派与军人兴登堡妥协,于1919年2月在魏玛召开国民议会,选举艾伯特为总统。同年7月通过《魏玛宪法》,正式宣告废除帝制,成立共和国。希特勒掌权后,于1933年3月以法西斯手段停止实施《魏玛宪法》,共和国解体。

9.拿破仑法典

法国拿破仑统治时期制定的民法典。由拿破仑和第二执政康巴塞雷斯等人主持制定,1804年3月21日正式公布实施。法典是法国革命胜利成果与启蒙思想结合的产物,共有2281条。它宣布保护私有财产制度,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否定封建等级特权,规定所有公民平等,都享有民事权利;确认了革命期间对封建贵族及教会土地的剥夺;把大革命的形成中小土地所有制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保证了自由买卖、等价交换和契约自由等原则。法典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封建家长制和男性为主宰的色彩。这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为法国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并成为欧美各国民法的范本。

10.卡德纳斯革命

卡德纳斯改革是墨西哥总统拉萨罗·卡德纳斯在其任内(1934-1940)实施的改革。是墨西哥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改革,是20世纪初墨西哥革命后的护宪运动发展到顶点的标志。改革的主要内容有①打击军事寡头势力,改组国民革命党,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党的社会基础,确立了中央集权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②大力推行土地改革,破除封建大地产制,实行合作农场制,推动农村土地所有制结构和农业生产方式的改造。③国有化政策:从民族主义的立场出发,国会通过没收法案,授权政府在必要时可以将外国公司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卡德纳斯改革对中央集权的强化、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加强,都指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实现工业化和民族经济的独立发展,为其以后的工业化、现代化道路奠定了基础。

二、简答

1.1949年前后中国与世界政治格局(略)

2.中国历代都城迁移的原因、过程、影响

一、中国古代史的著名的迁都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历朝历代的迁都不胜枚举,但学术界公认的著名的迁都却只有八次。

(1)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把都城从淹(山东曲东)迁到殷(河南安阳西北) ;

(2)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从镐京(今陕西西安)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 ;

(3)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拓拔宏把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洛阳;

(4) 1141年宋金议和以后,金海陵王完颜亮把都城从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县南)迁到燕京(今北京),改名中都;

(5) 1272年,元世祖忽必烈把都城从.上都开平府(在北京以北约300公里)迁到燕京,改名大都;

(6) 1421年,明成祖朱棣把都城从应天(今江苏南京)迁到北京;

(7) 后金夺取了辽东大片土地后,1618年努尔哈赤把都城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迁到沈阳;

(8) 1644年,清军入关进占北京,清顺治帝把都城从沈阳迁到北京。

都城迁移的趋势:

中国古代王朝的都城总体呈现出由西向东发展的趋势:西安——洛阳——开封——北京。其间,在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后,汉族政权的都城又出现由北向南迁移的倾向。具体说来,从夏朝到北宋,都城一般都建立在中原地区,都城的迁移呈现出由西向东的趋势:西安——洛阳——开封。从南宋到清朝,都城完全离开中原移到临海地区,都城的迁移出现由北向南,而后又由南向北移动的趋势:杭州——南京——北京。

都城迁移的一般原因:

(1)黄河流域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是根本原因。(2)经济中心的东移或南移是直接原因。(3)军事、政治斗争中心的东移或南移是重要原因。

3.中国近代史的革命与改良

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改良运动: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1898年的戊戌变法; 1901年开始的清末新政。

关于革命与改良的争论:自1905年开始的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革命派主要是以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为基地,改良派则以梁启超的《新民丛报》为基地。思想论战围绕是否要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是否要建立民主共和国、是否要实行平均地权的社会革命等方面进行。

在90年代中期,李泽厚提出“告别革命”论,认为“革命只是一种破坏的力量”,用改良否定革命。许多学者不同意这种意见,对于革命与改良关系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点:

(1)首先,不管是革命与改良,都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时代要求。对于社会历史的前进运动来说,革命和改良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改良是常态,革命是非常态。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时代,总是经常处在改良的状态中,否则,那个社会就停滞了,不前进了。所以改良是经常存在的。而革命则不然,社会革命不能经常存在,一个社会不能经常处在革命的状态中。如果是那样,这个社会就会是病态的。近代中国的革命与改良,不是某一部分人主观地造成的,而是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造成的。近代开启以来,中国遭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本身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经济文化遭到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文明的冲击。在这种冲击下,国内的腐朽势力愈益抬头,并与侵略势力结成联盟,阻碍中国的发展壮大。中国只有改变现状,奋发自强,才能自立于世界。那么革命与改良就成了改变现状的两条不同的道路。

(2)改良应该是首选之法。因为改良可以在不流血的情况下,通过逐步的、有序的制度改革,使一个国家和平地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成为强国。改良可以使传统与现代不完全脱节,也可以使变革更持久有效。相反,革命要流血,要带来民众的苦难,还可能造成国家民族的分裂。革命后,可以实施较大规模的变革,但是变革的效果却往往因为传统的阻碍势力、因为革命的不彻底而变得微不足道。当然,改良也有它的不利之处,但从长期来看,改良是比较可取的。

但是,近代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却使它偏向了革命的道路。首先,是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太紧太深,它们不希望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所以它们也不会真正希望中国通过改良而改变现状;其次,统治阶级中的顽固势力太强大,不甘心在改革过程中丧失其原有的利益。于是,他们便千方百计地阻挠或延缓改革的步伐;再次,改良者本身的弱点及改革过程中的失误,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改良的流产。

(3)改良与革命有着紧密的关系。革命者的革命活动,促使当权者必须以改良来压制革命。比如慈禧太后就明确表示过立宪的目的就是要杜绝革命。反过来,改良的很多措施也客观上为革命的兴起提供了有利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改良就是革命的先声。比如,戊戌变法运动促成了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使西方民主进步思想大量涌入,客观上为民主革命提供了思想基础;清末新政中,清政府实行废科举、兴学堂、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等措施,本意是为了维护其统治,但实际上却为自己培养了一批掘墓人。改良如果能顺利及时地进行,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则其改良的措施无疑是必要的;但当改良受到延迟阻碍,则其已经实行的措施必然造就推动继续改良的势力,如果不能对这些势力进行有效疏导的话,那么这股势力必然要寻求体制外的道路。此道路便是革命。辛亥革命便是在这种情况下爆发的。

4.公元2世纪初,罗马帝国境内基督教发展情况及帝国的基督教政策

(1)发展情况:

公元2世纪初,基督教部处在 种相对稳定发展的状态,这一时期基督教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教会组织和教义的进一步完善。不管是单独的地区教会还是作为整体的教会,其组织在这一时期都近进一步发展完善了。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教制的发展和教权的逐渐上升。主教可能起源于早期基督教社团的执事 在早期结督教社图中,有 些专门的管理公务和教徒的人员,这些人员在有的地方教会被称为 “监督”。 2世纪中时,主教制度基本形成,在2世纪晚期已流行。基督教所处的时代仍然是希腊一罗马文化,主导地位的时代, “希腊—罗马文化在本质上是强调等级制和家长制的,主教制正是这种等级制和家k制在数会组织中的反映。另一方面,随着基督教的传播和各地基督徒社团的建立,不同的基督徒社团对数义信仰理解不同,造成了一些思想上的混乱,开始出现一些“异端思想”。

(2)基督教政策

从整个帝国范围来看,在公元2世纪中叶以前,帝国的最高统治者----罗马的皇帝们对基督教的态度仍然是比较宽容的。即便在基督徒被认为“憎恨人类”而遭到广泛的群众性迫害时,也没有一个皇帝试图彻底清除基督教。担任过俾斯尼亚总督的小晋林尼曾写信请示皇帝图拉真如何处理基督徒的问题,图拉真在写给小普林尼的回信中,明确表达了这种官方的态度:

①地方官吏不应主动搜捕基督徒。

②被检举的基督徒如果表示悔过应予释放。

③匿名控告不予受理。这三点反以了作为帝困皇帝的图拉真对待基督徒的态度,那就是在不影响帝国统治的前提下,尽可能“宽容”基督教。

这种宽容态度对这一时期的基督教发展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它使这一新兴宗教在北发展的关键时期获得了相对比较宽松的外部环境。

5

.日本自由民权运动的历史背景、性质、影响

(一)背景。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宪政未立,天皇的专制权力由于地方割据势力被摧毁而进一步加强,出身于西南诸藩的武士占据了政府的要津,形成藩阀专权的局面。部分士族知识分子受西方民主思想影响有强烈的参政要求。他们于19世纪 70-80年代领导了旨在革除藩阀官僚专制、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自由民权运动。1874年,在“征韩”问题上被排挤下野的参议板垣退助、后藤象二郎等人联名上书天皇,建议设立民选议院,从而拉开了自由民权运动的帷幕。

(二)内容与影响。(1)1879年,明治政府对地方政府进行了初步改革,设立了由选举产生的府县会议。作为地方代议机构的府县会议的建立,奠定了地方自治的基础,为将来在中央建立代议制作了准备。(2)1881-1882年,民权派建立了“自由党”和“立宪改进党”。这是日本最早的近代意义的政党。(3)天皇政府为了瓦解自由民权运动,收买党魁,挑拨离间,致使民权派陷入分裂。到19世纪80年代中期,自由民权运动以失败告终。自由民权运动虽然失败了,但之后天皇政府被迫走上立宪道路,有条件地给予民众选举权。

6.二战前德国扩张的步骤

二战前德国扩张的步骤

1939年

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

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

9月5日,美国发表《中立宣言》,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1940年

德国发动“闪电”攻势。(称“白色闪电”。4月9日攻占丹麦和挪威,5月10

日攻占荷兰、比利时、卢森堡、随后进攻法国。)

5月10日,德军诀定采用“曼斯坦因计划”完成了对丹麦、挪威、荷兰、比利

时、卢森堡、波兰、法国等西欧国家的侵略。为了接着征服苏联,希特勒策划了

《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9月7日柏林签定完毕。6月22日,德军发起总攻,

法国投降。

7月16日,希特勒发出了关于入侵英国的训令(海狮计划)。1940年8月,德

国航空兵开始对英国城市进行密集突击。

1941年

6月22日,德国撕毁条约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9月30日,德军进攻莫斯科,即莫斯科保卫战。德军莫斯科战役的失败,为斯

大林格勒战役即二战转折奠定了基础。

三、论述

1.近年来学界对中国史某个研究领域(唐宋变革论、中国历代农民运动、新文化运动、国共关系)的代表性学者及其著述,并对其观点进行评略

(一)“唐宋变革论”的内容。“唐宋变革论”由日本学者内藤湖南于1910年在《概括的唐宋时代观》中提出。内藤湖南把中国历史的时代划分为上古(至后汉中叶)、 中世(从五胡十六国至唐中叶)、近世(前期:宋元;后期:明清)。在此基础上,内藤湖南认为,“唐代是中世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中世与近世的差异体现在:

(1)从政治上讲,是贵族政治的衰落,君主独裁政治的兴起。(2)人民的地位也有了显著的变化。(3)君主与人民之间的阶层——官吏,其录用法也改革成为科举制。亦即选用官吏的方法,由从贵族阶级中推举变为科举考试录用。

(二)认识与评价。(1)从范式的角度而言,日本学术界的“唐宋变革论”经过几代人的建构,有较为严格的分期标准、变革范围、变革时期、变革走向和影响人而形成对唐宋以后中国历史发展脉络基本估价的理论体系,亦即一种特定的史观。

(1)日本学术界的宋代近世说,是站在世界史的范围,认为中国的宋元时期与西亚、南亚、东亚及欧洲的近世化过程相同步,或者说是世界近代化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3)日本学术界的“唐宋变革论”从假说到形成理论体系的模式,无疑对认识中国唐宋以后历史发展脉络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但必须强调它只是一种理论,或是一种观察视角,或是一种方法,或者是一家之言,并不具有普世或“四海之内皆准”的意义。

2.中国历代税收制度之演化、效果

(1)先秦时期的赋税制度。先秦赋税多以“贡赋”的形式存在。商代臣民向国君进献的财物称为“土贡”。西周土贡有皮帛、宗庙之器、绣帛、木材、珍宝、祭服、羽毛等九类,称作“九贡”。此外,还有军赋。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新的赋税制度。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按土地面积征收实物。前590年作丘甲,按土地征收军赋。战国时,各国赋税制度不一,不能一概而论。

(2)秦汉时期的赋税制度。秦代赋税分为田租、口赋和杂赋三种。田租是按土地征粮,租率约为十分之一。口赋是按人头征钱,每人约缴120钱。杂赋一般是临时性的征调。这种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对封建地主有利,但也有利用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汉代的赋税主要是人头税和田租,此外还有一定的徭役。人头税分算赋和口赋两种。汉初规定,15至56岁的人,不管是男是女,每人纳赋120钱,叫算赋。7至14岁的小孩,每人每年纳赋20钱,叫口赋。田租按产量征收,一般三十税一。徭役分为劳役和兵役。成年男子一生要服两年兵役,每年服一个月劳役。

(3)魏晋改为按户征收租、调,征收内容为实物。北朝直至隋朝,收取对象为 “一夫一妇”,实际上也是按户征收。各政权租、调的具体数量,各有不同(东晋南朝赋税制度屡变,呈现出以资产为主要征收依据的趋势)。

(4)隋唐。隋、唐初期,租庸调制。隋唐之际实行租庸调制。唐代前期实行租庸调制,按丁收取田租,按户收调,又在隋代基础上,广泛实行纳庸代役。租庸调制规定:丁男每年向国家纳粟2石,称作租。交纳绢2丈,绵三两或布2丈5尺、麻3斤,称作调。每丁每年服徭役20天,如不服役,每天输绢3尺或布3尺7寸5分,称作庸,也叫做“输庸代役”。所谓“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

唐朝中期,由于农户土地占有数量严重失衡,按户、丁收税引发户口逃匿,租庸调制无法维持,于是改行两税法。以资产为主要收税依据,以钱币为定税标准,实际交纳时,征收钱币与实物分夏、秋两季交纳。两税法实质上是以户税和地税来代替租庸调的新税制。两税法由主要按丁口征税转向主要按土地和资产征税,这是中国封建经济的新发展在赋税制度上的反映,是封建税制的一个重要改革,是税制的一大进步。

(5)宋的赋税主要有二税(田税,分夏秋两季征收)、丁口之赋、杂变之赋,在纳税时,又有支移、折变、加耗、义仓税等额外盘剥。赋税之外,还有徭役、差役负担。

(6)元代的赋税制度比较混乱,北方、南方的税制亦不相同。北方的赋税主要有税粮和科差。南方的赋税制度则沿用南宋的两税法,按照地亩征税,分为夏秋两次征收。元朝政府又有繁重的徭役和差役,把所属人口按从事的职业划分,称作“诸 色户计”,使之各当其役。

(7)明初的赋税制度,是按田亩征赋,按户或按丁征役,赋和役分别征收。赋分为夏税和秋粮,在夏季征收的叫作夏税,在秋季征收的叫作秋粮。明初的役分为多种,不同的户有不同的役。明中后期实行一条鞭法,把一部分力役摊入田赋征收,田赋和力役都折银征收。由于赋、徭折银特别是徭役折银的实现,使赋、役合并征收成为可能。这样,赋税的征收就减少了环节,简化了手续。而徭役在各地不同比例地由田亩承担,减轻了人丁的负担。

(8)清朝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颁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令,将康熙五十年 (1711年)政府所掌握的人丁数固定为征收丁银的常额,新增人丁永不征赋。雍正朝实行摊丁入亩,将康熙五十年固定的全国丁银总额平均摊入田赋银中,随田赋征收,称为地丁银。清前期的赋税改革是唐代“两税法”以来赋税制度变革的最终成果,一定程度 上平均了赋役负担,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在明清商业盔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仍以田赋为最主要的税源,反映了其局限性。

3.论述15世纪以后美洲作物对中国和欧洲的传播和影响

(一)美洲作物在中国的传播。(1)传播时间与路线。明中叶,花生、甘薯、玉米等美洲作物传入,在沿海与边疆地区引种。清代中期甘薯、玉米等耐旱、高产作物已在全国普遍种植。马铃薯、烟草在清代逐渐成为重要的作物。(2)新作物对中国的影响。一是新作物改变了农作物种植结构,增加了粮食总量,丰富和改变了人们的食物结构,是明清时期人口骤增的重要因素。二是新作物促成山区的迅速开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环境。

(二)美洲作物在欧洲的传播。(1)传播时间与路线。马铃薯先在西欧种植,后逐渐传播到欧洲各地,成为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主食。可可、烟草风靡欧洲,玉米、番茄也成为欧洲人的重要食物。(2)新作物对欧洲的影响。美洲作物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结构和消费习惯,推动了经济发展与洲际贸易。

2020四川师范大学637通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1.三省六部制

隋唐时的中央官制。三省是中书省(隋称内史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其长官为中书令(隋称内史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其长官为侍中(隋称纳言);尚书省是执行机构,负责贯彻执行重要政令,其长官为尚书令,副长官为左右仆射。三省为中央最高统治机构,三省长官同为宰相,共同负责中枢政务。六部是尚书省下属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吏部主官吏的考核任务、户部主户口赋税、礼部主礼仪制度、兵部主军政、刑部主法律和刑狱,工部主水路工程。各部长官均为尚书,副长官为侍郎。三省分权改变了以往宰相一人执掌大权的状况,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职司划分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

2.科玄之争

1923年至1924年由张君劢、丁文江之间关于科学与人生观的关系的辩论而引发的一场论战。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发生的一场影响深远的“科学与玄学的论战”,又称”“人生观论战。张君劢主张科学于人生观无能为力;丁文江、胡适坚持科学的方法可以解决人生观的问题。梁启超、范寿康认为科学不能解决人生观的全部,理智的部分可以由科学解决,情感的部分非科学所能解决;陈独秀主张以唯物史观作指导,树立科学的人生观。这场论战的实质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中西方文化关系问题。这场论战虽然已经过去80年了,然而论战涉及的问题直到今天也不能说已经彻底澄清了。论战所提出的问题,今天仍然是哲学领域、思想文化领域的前沿课题,而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3.罗斯福新政

美国罗斯福政府为克服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于1933年3月~1939年间采取的一系列加强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政策。新政具有3方面内容:①恢复陷入大萧条的经济。②救济失业者和贫民。③限制垄断资本的某些弊端。新政通过加强国家干预经济,实行大规模赤字开支为主的办法,使美国基本克服了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大大加速了美国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在广大人民群众斗争面前,局部改进生产关系,稍稍限制垄断资本某些极端弊病,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广大群众政治经济处境并缓和了阶级斗争。新政为此后美国的社会经济体制打下了基础。

4.顾颉刚

著名史学家。“古史辨学派”的创建者。1923年提出“层累地造成的古史”的著名论断,以他为中心形成一个辨证古代历史的学派,以疑古为旗帜,疑辨古代史料,去伪存真,进行了大量的科学考证。相继在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在云南大学、齐鲁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等校任教授,主编《文史杂志》。共和国成立后,在复旦大学执教。1954年调任中国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主持《资治通鉴》《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的校点工作。主要著作有《古史辨》《秦汉的方士与儒生》等。

5.自开商埠 (略)

6.门阀士族

门阀士族是以宗族为纽带所形成的封建贵族特权的集团,萌生于东汉,发展于三国,初步形成于西晋,鼎盛于东晋,从东晋末至南朝逐渐衰落。门阀士族在政治上,垄断仕途,控制官吏的选拔,把持要职,世代为官,严格等级,标榜门第,构成了强大的社会政治势力。经济上,兼并农民土地,侵夺官田,享有充分的特权。门阀政治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特征。门阀之外的中小地主阶层通称庶族,他们社会政治地位低下,只能担任一些低官浊职,被排挤在上层社会之外。到南朝时,庶族的地位有所提高,出现了“寒人掌机要”的现象,并逐步执掌军政大权。唐朝时,庶族的地位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7.提洛同盟

公元前478年的希波战争中,希腊城邦为反抗波斯侵略而建立的同盟。提洛同盟以雅典为首,包括爱琴海诸岛及小亚细亚西部200多个城邦,因同盟会议会址和金库设在提洛岛,故称为“提洛同盟”。提洛同盟在初期希腊联军共同反抗波斯侵略的斗争中起到了很大的积极的作用。但到后期,随着雅典势力强盛,操纵同盟大权,开始侵吞盟金,并强迫盟邦向之纳贡,对同盟各国动辄使用武力施以威胁,同盟沦落为雅典称霸的工具。公元前454年,提洛同盟的金库移至雅典,而同盟会议至此不再召开。公元前404年,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战败,提洛同盟到此解散。

8.魏玛共和国

1919-1933年德国建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共和国。德国十一月革命推翻德意志帝国后,德国社会民主党多数派与军人兴登堡妥协,于1919年2月在魏玛召开国民议会,选举艾伯特为总统。同年7月通过《魏玛宪法》,正式宣告废除帝制,成立共和国。希特勒掌权后,于1933年3月以法西斯手段停止实施《魏玛宪法》,共和国解体。

9.拿破仑法典

法国拿破仑统治时期制定的民法典。由拿破仑和第二执政康巴塞雷斯等人主持制定,1804年3月21日正式公布实施。法典是法国革命胜利成果与启蒙思想结合的产物,共有2281条。它宣布保护私有财产制度,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否定封建等级特权,规定所有公民平等,都享有民事权利;确认了革命期间对封建贵族及教会土地的剥夺;把大革命的形成中小土地所有制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保证了自由买卖、等价交换和契约自由等原则。法典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封建家长制和男性为主宰的色彩。这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为法国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并成为欧美各国民法的范本。

10.卡德纳斯革命

卡德纳斯改革是墨西哥总统拉萨罗·卡德纳斯在其任内(1934-1940)实施的改革。是墨西哥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改革,是20世纪初墨西哥革命后的护宪运动发展到顶点的标志。改革的主要内容有①打击军事寡头势力,改组国民革命党,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党的社会基础,确立了中央集权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②大力推行土地改革,破除封建大地产制,实行合作农场制,推动农村土地所有制结构和农业生产方式的改造。③国有化政策:从民族主义的立场出发,国会通过没收法案,授权政府在必要时可以将外国公司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卡德纳斯改革对中央集权的强化、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加强,都指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实现工业化和民族经济的独立发展,为其以后的工业化、现代化道路奠定了基础。

二、简答

1.1949年前后中国与世界政治格局(略)

2.中国历代都城迁移的原因、过程、影响

一、中国古代史的著名的迁都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历朝历代的迁都不胜枚举,但学术界公认的著名的迁都却只有八次。

(1)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把都城从淹(山东曲东)迁到殷(河南安阳西北) ;

(2)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从镐京(今陕西西安)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 ;

(3)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拓拔宏把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洛阳;

(4) 1141年宋金议和以后,金海陵王完颜亮把都城从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县南)迁到燕京(今北京),改名中都;

(5) 1272年,元世祖忽必烈把都城从.上都开平府(在北京以北约300公里)迁到燕京,改名大都;

(6) 1421年,明成祖朱棣把都城从应天(今江苏南京)迁到北京;

(7) 后金夺取了辽东大片土地后,1618年努尔哈赤把都城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迁到沈阳;

(8) 1644年,清军入关进占北京,清顺治帝把都城从沈阳迁到北京。

都城迁移的趋势:

中国古代王朝的都城总体呈现出由西向东发展的趋势:西安——洛阳——开封——北京。其间,在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后,汉族政权的都城又出现由北向南迁移的倾向。具体说来,从夏朝到北宋,都城一般都建立在中原地区,都城的迁移呈现出由西向东的趋势:西安——洛阳——开封。从南宋到清朝,都城完全离开中原移到临海地区,都城的迁移出现由北向南,而后又由南向北移动的趋势:杭州——南京——北京。

都城迁移的一般原因:

(1)黄河流域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是根本原因。(2)经济中心的东移或南移是直接原因。(3)军事、政治斗争中心的东移或南移是重要原因。

3.中国近代史的革命与改良

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改良运动: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1898年的戊戌变法; 1901年开始的清末新政。

关于革命与改良的争论:自1905年开始的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革命派主要是以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为基地,改良派则以梁启超的《新民丛报》为基地。思想论战围绕是否要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是否要建立民主共和国、是否要实行平均地权的社会革命等方面进行。

在90年代中期,李泽厚提出“告别革命”论,认为“革命只是一种破坏的力量”,用改良否定革命。许多学者不同意这种意见,对于革命与改良关系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点:

(1)首先,不管是革命与改良,都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时代要求。对于社会历史的前进运动来说,革命和改良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改良是常态,革命是非常态。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时代,总是经常处在改良的状态中,否则,那个社会就停滞了,不前进了。所以改良是经常存在的。而革命则不然,社会革命不能经常存在,一个社会不能经常处在革命的状态中。如果是那样,这个社会就会是病态的。近代中国的革命与改良,不是某一部分人主观地造成的,而是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造成的。近代开启以来,中国遭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本身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经济文化遭到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文明的冲击。在这种冲击下,国内的腐朽势力愈益抬头,并与侵略势力结成联盟,阻碍中国的发展壮大。中国只有改变现状,奋发自强,才能自立于世界。那么革命与改良就成了改变现状的两条不同的道路。

(2)改良应该是首选之法。因为改良可以在不流血的情况下,通过逐步的、有序的制度改革,使一个国家和平地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成为强国。改良可以使传统与现代不完全脱节,也可以使变革更持久有效。相反,革命要流血,要带来民众的苦难,还可能造成国家民族的分裂。革命后,可以实施较大规模的变革,但是变革的效果却往往因为传统的阻碍势力、因为革命的不彻底而变得微不足道。当然,改良也有它的不利之处,但从长期来看,改良是比较可取的。

但是,近代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却使它偏向了革命的道路。首先,是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太紧太深,它们不希望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所以它们也不会真正希望中国通过改良而改变现状;其次,统治阶级中的顽固势力太强大,不甘心在改革过程中丧失其原有的利益。于是,他们便千方百计地阻挠或延缓改革的步伐;再次,改良者本身的弱点及改革过程中的失误,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改良的流产。

(3)改良与革命有着紧密的关系。革命者的革命活动,促使当权者必须以改良来压制革命。比如慈禧太后就明确表示过立宪的目的就是要杜绝革命。反过来,改良的很多措施也客观上为革命的兴起提供了有利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改良就是革命的先声。比如,戊戌变法运动促成了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使西方民主进步思想大量涌入,客观上为民主革命提供了思想基础;清末新政中,清政府实行废科举、兴学堂、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等措施,本意是为了维护其统治,但实际上却为自己培养了一批掘墓人。改良如果能顺利及时地进行,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则其改良的措施无疑是必要的;但当改良受到延迟阻碍,则其已经实行的措施必然造就推动继续改良的势力,如果不能对这些势力进行有效疏导的话,那么这股势力必然要寻求体制外的道路。此道路便是革命。辛亥革命便是在这种情况下爆发的。

4.公元2世纪初,罗马帝国境内基督教发展情况及帝国的基督教政策

(1)发展情况:

公元2世纪初,基督教部处在 种相对稳定发展的状态,这一时期基督教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教会组织和教义的进一步完善。不管是单独的地区教会还是作为整体的教会,其组织在这一时期都近进一步发展完善了。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教制的发展和教权的逐渐上升。主教可能起源于早期基督教社团的执事 在早期结督教社图中,有 些专门的管理公务和教徒的人员,这些人员在有的地方教会被称为 “监督”。 2世纪中时,主教制度基本形成,在2世纪晚期已流行。基督教所处的时代仍然是希腊一罗马文化,主导地位的时代, “希腊—罗马文化在本质上是强调等级制和家长制的,主教制正是这种等级制和家k制在数会组织中的反映。另一方面,随着基督教的传播和各地基督徒社团的建立,不同的基督徒社团对数义信仰理解不同,造成了一些思想上的混乱,开始出现一些“异端思想”。

(2)基督教政策

从整个帝国范围来看,在公元2世纪中叶以前,帝国的最高统治者----罗马的皇帝们对基督教的态度仍然是比较宽容的。即便在基督徒被认为“憎恨人类”而遭到广泛的群众性迫害时,也没有一个皇帝试图彻底清除基督教。担任过俾斯尼亚总督的小晋林尼曾写信请示皇帝图拉真如何处理基督徒的问题,图拉真在写给小普林尼的回信中,明确表达了这种官方的态度:

①地方官吏不应主动搜捕基督徒。

②被检举的基督徒如果表示悔过应予释放。

③匿名控告不予受理。这三点反以了作为帝困皇帝的图拉真对待基督徒的态度,那就是在不影响帝国统治的前提下,尽可能“宽容”基督教。

这种宽容态度对这一时期的基督教发展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它使这一新兴宗教在北发展的关键时期获得了相对比较宽松的外部环境。

5.日本自由民权运动的历史背景、性质、影响

(一)背景。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宪政未立,天皇的专制权力由于地方割据势力被摧毁而进一步加强,出身于西南诸藩的武士占据了政府的要津,形成藩阀专权的局面。部分士族知识分子受西方民主思想影响有强烈的参政要求。他们于19世纪 70-80年代领导了旨在革除藩阀官僚专制、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自由民权运动。1874年,在“征韩”问题上被排挤下野的参议板垣退助、后藤象二郎等人联名上书天皇,建议设立民选议院,从而拉开了自由民权运动的帷幕。

(二)内容与影响。(1)1879年,明治政府对地方政府进行了初步改革,设立了由选举产生的府县会议。作为地方代议机构的府县会议的建立,奠定了地方自治的基础,为将来在中央建立代议制作了准备。(2)1881-1882年,民权派建立了“自由党”和“立宪改进党”。这是日本最早的近代意义的政党。(3)天皇政府为了瓦解自由民权运动,收买党魁,挑拨离间,致使民权派陷入分裂。到19世纪80年代中期,自由民权运动以失败告终。自由民权运动虽然失败了,但之后天皇政府被迫走上立宪道路,有条件地给予民众选举权。

6.二战前德国扩张的步骤

二战前德国扩张的步骤

1939年

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

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

9月5日,美国发表《中立宣言》,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1940年

德国发动“闪电”攻势。(称“白色闪电”。4月9日攻占丹麦和挪威,5月10

日攻占荷兰、比利时、卢森堡、随后进攻法国。)

5月10日,德军诀定采用“曼斯坦因计划”完成了对丹麦、挪威、荷兰、比利

时、卢森堡、波兰、法国等西欧国家的侵略。为了接着征服苏联,希特勒策划了

《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9月7日柏林签定完毕。6月22日,德军发起总攻,

法国投降。

7月16日,希特勒发出了关于入侵英国的训令(海狮计划)。1940年8月,德

国航空兵开始对英国城市进行密集突击。

1941年

6月22日,德国撕毁条约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9月30日,德军进攻莫斯科,即莫斯科保卫战。德军莫斯科战役的失败,为斯

大林格勒战役即二战转折奠定了基础。

三、论述

1.近年来学界对中国史某个研究领域(唐宋变革论、中国历代农民运动、新文化运动、国共关系)的代表性学者及其著述,并对其观点进行评略

(一)“唐宋变革论”的内容。“唐宋变革论”由日本学者内藤湖南于1910年在《概括的唐宋时代观》中提出。内藤湖南把中国历史的时代划分为上古(至后汉中叶)、 中世(从五胡十六国至唐中叶)、近世(前期:宋元;后期:明清)。在此基础上,内藤湖南认为,“唐代是中世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中世与近世的差异体现在:

(1)从政治上讲,是贵族政治的衰落,君主独裁政治的兴起。(2)人民的地位也有了显著的变化。(3)君主与人民之间的阶层——官吏,其录用法也改革成为科举制。亦即选用官吏的方法,由从贵族阶级中推举变为科举考试录用。

(二)认识与评价。(1)从范式的角度而言,日本学术界的“唐宋变革论”经过几代人的建构,有较为严格的分期标准、变革范围、变革时期、变革走向和影响人而形成对唐宋以后中国历史发展脉络基本估价的理论体系,亦即一种特定的史观。

(1)日本学术界的宋代近世说,是站在世界史的范围,认为中国的宋元时期与西亚、南亚、东亚及欧洲的近世化过程相同步,或者说是世界近代化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3)日本学术界的“唐宋变革论”从假说到形成理论体系的模式,无疑对认识中国唐宋以后历史发展脉络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但必须强调它只是一种理论,或是一种观察视角,或是一种方法,或者是一家之言,并不具有普世或“四海之内皆准”的意义。

2.中国历代税收制度之演化、效果

(1)先秦时期的赋税制度。先秦赋税多以“贡赋”的形式存在。商代臣民向国君进献的财物称为“土贡”。西周土贡有皮帛、宗庙之器、绣帛、木材、珍宝、祭服、羽毛等九类,称作“九贡”。此外,还有军赋。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新的赋税制度。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按土地面积征收实物。前590年作丘甲,按土地征收军赋。战国时,各国赋税制度不一,不能一概而论。

(2)秦汉时期的赋税制度。秦代赋税分为田租、口赋和杂赋三种。田租是按土地征粮,租率约为十分之一。口赋是按人头征钱,每人约缴120钱。杂赋一般是临时性的征调。这种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对封建地主有利,但也有利用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汉代的赋税主要是人头税和田租,此外还有一定的徭役。人头税分算赋和口赋两种。汉初规定,15至56岁的人,不管是男是女,每人纳赋120钱,叫算赋。7至14岁的小孩,每人每年纳赋20钱,叫口赋。田租按产量征收,一般三十税一。徭役分为劳役和兵役。成年男子一生要服两年兵役,每年服一个月劳役。

(3)魏晋改为按户征收租、调,征收内容为实物。北朝直至隋朝,收取对象为 “一夫一妇”,实际上也是按户征收。各政权租、调的具体数量,各有不同(东晋南朝赋税制度屡变,呈现出以资产为主要征收依据的趋势)。

(4)隋唐。隋、唐初期,租庸调制。隋唐之际实行租庸调制。唐代前期实行租庸调制,按丁收取田租,按户收调,又在隋代基础上,广泛实行纳庸代役。租庸调制规定:丁男每年向国家纳粟2石,称作租。交纳绢2丈,绵三两或布2丈5尺、麻3斤,称作调。每丁每年服徭役20天,如不服役,每天输绢3尺或布3尺7寸5分,称作庸,也叫做“输庸代役”。所谓“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

唐朝中期,由于农户土地占有数量严重失衡,按户、丁收税引发户口逃匿,租庸调制无法维持,于是改行两税法。以资产为主要收税依据,以钱币为定税标准,实际交纳时,征收钱币与实物分夏、秋两季交纳。两税法实质上是以户税和地税来代替租庸调的新税制。两税法由主要按丁口征税转向主要按土地和资产征税,这是中国封建经济的新发展在赋税制度上的反映,是封建税制的一个重要改革,是税制的一大进步。

(5)宋的赋税主要有二税(田税,分夏秋两季征收)、丁口之赋、杂变之赋,在纳税时,又有支移、折变、加耗、义仓税等额外盘剥。赋税之外,还有徭役、差役负担。

(6)元代的赋税制度比较混乱,北方、南方的税制亦不相同。北方的赋税主要有税粮和科差。南方的赋税制度则沿用南宋的两税法,按照地亩征税,分为夏秋两次征收。元朝政府又有繁重的徭役和差役,把所属人口按从事的职业划分,称作“诸 色户计”,使之各当其役。

(7)明初的赋税制度,是按田亩征赋,按户或按丁征役,赋和役分别征收。赋分为夏税和秋粮,在夏季征收的叫作夏税,在秋季征收的叫作秋粮。明初的役分为多种,不同的户有不同的役。明中后期实行一条鞭法,把一部分力役摊入田赋征收,田赋和力役都折银征收。由于赋、徭折银特别是徭役折银的实现,使赋、役合并征收成为可能。这样,赋税的征收就减少了环节,简化了手续。而徭役在各地不同比例地由田亩承担,减轻了人丁的负担。

(8)清朝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颁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令,将康熙五十年 (1711年)政府所掌握的人丁数固定为征收丁银的常额,新增人丁永不征赋。雍正朝实行摊丁入亩,将康熙五十年固定的全国丁银总额平均摊入田赋银中,随田赋征收,称为地丁银。清前期的赋税改革是唐代“两税法”以来赋税制度变革的最终成果,一定程度 上平均了赋役负担,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在明清商业盔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仍以田赋为最主要的税源,反映了其局限性。

3.论述15世纪以后美洲作物对中国和欧洲的传播和影响

(一)美洲作物在中国的传播。(1)传播时间与路线。明中叶,花生、甘薯、玉米等美洲作物传入,在沿海与边疆地区引种。清代中期甘薯、玉米等耐旱、高产作物已在全国普遍种植。马铃薯、烟草在清代逐渐成为重要的作物。(2)新作物对中国的影响。一是新作物改变了农作物种植结构,增加了粮食总量,丰富和改变了人们的食物结构,是明清时期人口骤增的重要因素。二是新作物促成山区的迅速开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环境。

(二)美洲作物在欧洲的传播。(1)传播时间与路线。马铃薯先在西欧种植,后逐渐传播到欧洲各地,成为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主食。可可、烟草风靡欧洲,玉米、番茄也成为欧洲人的重要食物。(2)新作物对欧洲的影响。美洲作物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结构和消费习惯,推动了经济发展与洲际贸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2020天津大学机械工程专硕考研经验(2020天津大学录取结果)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9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