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的考研经验分享2019大连外国语大学日语学硕考研360度剖析_ (考研经验超市)

 2024-05-11 09:49:34  考研全程班多少钱    8
[摘要]

原标题:通用的考研经验分享:2019大连外国语大学日语学硕考研360度剖析 ※本文内容由大连外国语大学2019年日语学硕考生——小米子(初心联盟实习生)同学分享 小编的话:...





原标题:通用的考研经验分享:2019大连外国语大学日语学硕考研360度剖析



※本文内容由大连外国语大学2019年日语学硕考生——小米子(初心联盟实习生)同学分享

小编的话:

这是一篇很长的万字文,当我刚拿到手的时候,我是很惊讶的。这么长的文章能看下去吗?但细细看下来,却能够感受得到其包含的真诚分享、诚恳劝诫,字字发自内心。尤其是小米子同学在提到如何学习日语时,指出的大家容易走入的误区以及提出的建议,言辞犀利却又不失苦心劝导。

本文虽长,却耐得住细读

「最后一科专业课考完后走出考场,先是一阵突如其来的空虚,之后便是无尽的喜悦。并不是因为觉得自己一定能考上,而是因为我终于能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了。」

我是2019届考研的学生,本科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以前的名字是畜牧养殖,所以通俗的理解为“养猪的”即可),目标院校是大连外国语大学,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学硕),也就是所谓的“三跨”考研(跨学校跨专业跨地区)。因为我自身的情况特殊性比较强,所以下面先给大家分享一下最重要的考研初试复习经验,之后会具体聊一聊我自己的事情。

择校建议

先从最开始的选择院校说起吧。相信大家内心都有一个非常向往的大学,比如日研、上外、北二外等等,首先一定要弄清楚那个学校的:

1、招生条件

招不招外校的、招不招跨考的、以及其他特殊要求等

2、考试科目

如果有自己特别苦手的科目或者题目类型,一定要斟酌好要不要考这个学校,当然,包括复试

3、地理位置、环境等

4、招生人数

招生人数(五个以下的慎重考虑吧)

5、教育水平、学校口碑

该学校日语专业教育水平在全国排名怎么样,学校口碑如何等等。对于我来说,选择大外的原因有:

①大外是日语起家,日语自然不会差;

②在东北,环境好适应(我家是黑龙江齐齐哈尔的);

③大连和日本往来较多,跟日本人交流应该也较方便;

④大外的考试题型比较适合我(其实一开始挺讨厌文学作为一整张卷子考的,不过后来大纲突然变了,变成了重视基础,文学缩成了30分,因此更坚定了考大外的决心);

⑤招生人数比较多(40多),考上的几率比较大。

当时有很多人劝我考更好的学校比如日研上外什么的,但是我很清楚自己是个跨专业的何况还是自学,没有那么大的胆量去挑战那种学校。再有一个原因就是,我本来也不喜欢北京上海那种大城市,而且他们学校的题也不是很适合我,因此最终还是坚定不移地选择了大外。

希望大家也能进行深入调查之后仔细筛选

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目标院校

而那之后就是最重要的准备阶段了



公共课程

【政治】

一、复习过程

这个真的是我最讨厌的学科,没有之一。既然这么讨厌它,所以我,从四月份就开始学起了它。越是讨厌的东西越是要早看,不然越到后期越不想看而且还记不住。

大家开始复习后就会发现,一天中基本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是在学政治,因为它和我们日语相关的专业课不同,它基本上都是我们没太接触过的东西(我不信大一大二上的那些马克思的课有人认真听了)。直到决定放弃成为研究生之前,我总共看了八个月政治,来来回回记了两次笔记,看了三次视频,过了两次1000题和 的习题集,算起来应该有四轮了——然而,大题还是没有背。

因为大题这东西都是需要最后一个月才应该背的,而我决定放弃是在离考研四十多天的时候。神奇的是,即使这样,最后到考场上答题的时候(大题)还是写的很溜,因为好多的所谓应该背的东西都出在了题干里。上一届考研也是这样,所以这可能是最近几年考研政治出题的一个特点吧。下面说一下我复习政治的大概全过程。

① 一轮

一开始我买了 的三件套(知识点、1000题、真题),但是真正的一轮是按 的强化班视频学的,因为没买他的书(核心考案),所以我直接拿个本照着他的ppt做笔记,同时做 的1000题( 和 在编排上顺序有些不同但是由于考纲内容就是那些所以不会有太多差异),就这样,一轮过去了。

可能有人问我为什么不用 的书学,原因很简单,第一遍就用那个书学能把我自己学死,大家买了就知道了(书还是要买的,因为 的那个书涵盖的内容是最全的,当然,没有用的知识点也是最多的)。而 的课讲的是真的好,强烈推荐大家跟着 的强化班好好把考研政治所有知识点过一遍(他的强化班就是所有知识点都讲到,同时告诉同学哪个是重点哪个是非重点,哪个容易出选择题哪个容易出分析题,尤其适合像我一样的理科生),b站上有人搬运,当然,花钱支持正版更好。

政治学完一遍之后大家再去做题就会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这很正常,如果会了才不正常。因为你只是“看”了一遍,有了一遍印象,你又没去背它,怎么可能一下子就会呢?所以政治是一个需要看一遍又一遍的学科。

② 二轮

二轮我是在 的书上进行的学习,因为看过了一遍 的课,所以哪些是重点肯定会有印象,实在想不起来照着笔记对就好了。同时又过了一遍1000题,这是二轮。

顺便一提,1000题里面有好多题出的都不算太好,就是那种抠的细的要死的一看就不能考的知识点,还有就是那种恶心人的知识点。 1000题最讨厌的一点就是解析做的不够好,基本就是把知识点的原话搬了过来,也不告诉你如何结合了材料,怎么就不对了,这点真的很让人心烦。与此相比, 的习题集题量不是很大,但是题真的都挺精,而且选项分析的也都挺到位,所以我觉得大家如果怕精力不够的话,可以全程跟着 走(核心考案→习题集→冲刺背诵笔记→小黄书)。

③ 三轮

三轮我又看了一遍 的强化课视频,同时又完善了原先的笔记,对着 的知识点那本书进行了一些增补,同时做了 的习题集( 是建议先做真题后做他编的题的,但是我没听)。

④ 四轮

最后一轮就开始就着背诵笔记从头到尾捋一遍了,同时开始注意一些分析题考点,简单背一背。到最后一个月的时候各种押题的书就会上市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肖四和 的小黄书。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前面不管你学多久都是为了选择题做准备,分析题基本都是要等老师押题的。不过就像前面说的,这两年真题愿意把那些老师压的题的答案变成题干然后让你答,所以有很多人反映背了一堆都白背了。但是这不意味着你就可以不背了,说到底分析题是让大家通过材料结合自己学过的知识进行论述,所以平常一些政治语言的积累还是很有必要的。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千万别一个字不落的死记硬背,那样没有效果,只能是浪费时间。就拿我自己来说,虽然我最后四十多天什么都没看,不过到考场上答题仍然感觉答的还行,所以说努力肯定是有回报的。

2、复习建议

总结一下,政治主要有以下建议:

①如果想用最少的时间掌握更多核心的知识,全程跟着 (或者其他老师也可以,总之怕时间不够就只抱紧一位老师的大腿)就行,他的书主要刚才也说过了,第一本是核心考案,配套视频是强化班课程(前面有个基础班,那个没用不用看)。第二三四本是习题集,一本真题两本他编的题(题+解析共两本),配套视频是刷题班。第五本是冲刺背诵笔记,把所有核心知识点都集中到了一本小册子里,后期用这个查缺补漏和大概记忆分析题。第六本是小黄书,就是预测出20个主题的分析题,最后一个月主要看这个。

至于他的押题卷,我没买所以不清楚怎么样,不过就结果来看其实不买也可以。剩下最好还要买本 的知识点精讲精练,和最后的肖四,足够了。如果还是怕不稳,那你大可以再买一堆书,不过我要提醒大家,不要试图拿书的数量求自己一个心里安慰。

一本书学精了弄懂了比粗略的看十好几本书要强百倍

②政治这学科不能光靠看,主要功夫在做题上,因为政治考试只有三种题型,单选多选和分析题。多选还是那种少选了错选了多选了都一分没有的类型,所以更需要大家通过多做题来更好地掌握书上的那些知识点。

知识学完了之后主要研究它会怎么考,会在哪里设陷阱,错过的题一定自己整理一下,有一点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同一道选择题,你翻来覆去连着错了三次,那就要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学习态度是不是有问题了,赶紧调整好心态,认真对待这门学科,像我这么烦政治的人都挺过来了,大家也不差啥;

③上面也提到了,背分析题的时候千万别死记硬背,因为分析题这东西特别的主观,能生搬硬套的知识点其实很少,很大一部分都是用自己的语言去“胡编乱造”的。 说过这个问题,他说很多同学一到分析题就不知道写什么,这是因为大家脑子里没有已经成型的政治语言可以运用,他的建议是先死记硬背几道题,背着背着自然就能掌握一些“套话”了,就好扩充了;

④最后还得说一嘴时政的问题。这个可能有很多同学平常没事看看新闻刷刷微博什么的,这倒没问题,但是千万别刻意去费时间干这些事情,因为老师最后会给大家整理的,最后一个月跟着 走就行,一年的时事也就那些,让谁押都是那些东西,大家

一定要注重效率

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本来不需要浪费的地方上

【二外英语】

政治之后便是第二科,第二外语(学硕是这样,翻硕我不太了解)。这个一开始很迷,因为怎么说的都有,有人说是高考难度,有人说中考难度,有人说四六级难度,还有人说专八难度的。但是看往年的真题都是简单的很(不过大外2015年后就再也没放过真题了,所以具体难度什么样我们也不知道,何况上一届考研还换了大纲,就更迷了)。

事实证明——大外的英语变难了。因为是自命题,所以每个学校出成什么样都有可能,大外今年的英语题是真的恶心,尤其四个阅读理解,还有前面的选择题,有很多生词,语法的考察相对少了一些。还加了一道赤裸裸的填空题,就是没有选项直接往空里填词的题,一共十个还是十五个来着忘了,不过大多都是考介词以及固定搭配的。翻译一个是整段的英译汉,还有五长句汉译英,都不算太难。作文是“你认为像超人、蜘蛛侠、蝙蝠侠等这些虚构的英雄真的能激励现实生活中的人吗”,120字,挺简单的。

整体来说时间够用,就是阅读题很糟心。我英语是完全裸考,单词什么的完全没背,语法也没有复习(因为语法一直是强项,整个大学期间也没怎么好好学过)。

总的来说英语的经验就是:

大外愿意考那种稍微偏难一点的单词还有各种神奇的固定搭配,虽说背了不一定有效果,但是一点不背就会出问题,就像我这样。所以尤其是那些英语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希望还是认真背背单词,弄弄语法吧。让我评估的话,难度其实应该在四级和六级之间,因为除了有一些难的单词之外,剩下的单词都挺简单的,而且算上最后的翻译和写作,其实综合难度不算太高。总之,有时间的背背单词,没时间的好好过一遍基础语法,不用特意去练英语,这东西过线就是胜利。



专业课程

一、心得总结

接下来就是重头戏了,两门专业课。

大外是一门综合日语一门翻译写作。

1、重视基础

首先我想说的是,无论哪个学校,出什么题,最最重要的永远是基础语法和单词。没有哪个学校出题会故意难为学生(如果真有这样的学校,然后你还报了,只能说明你自己没调查明白,自己的锅自己背),凡是正常点的学校肯定都是考查大家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在那之后才是一些不太常用的、高级的、专业性的知识,比如说各种奇怪的惯用句和偏僻词。

有人觉着自己过了n1就万事大吉了,千万别这么想

n1只是日语学习的起点

就算你n1考了个满分出来,也不意味着你日语基础知识就扎实到哪儿去。举个最现实的例子,很多所谓的日语大佬在给人讲题时都是二话不说回一句“靠语感”,这种人就是典型的“实用派”。当然我不是诋毁这样的人,我只是说,对于我们这些,把日语当成一门学科来研究的学生来说

不仅要知其然还应该知其所以然

我们都是大学生了,都是想考研究生的人了,如果学习新知识还停留在感性阶段的话就实在太说不过去了。

当然,没有过n1的同学也千万不要气馁,没过n1也并不意味着你比别人差,只要你是一路坚持走过来的,那么你头脑中积累的那些知识肯定能够派上用场。你们需要做的,就是找到一个更有效率的学习方法,后面我会仔细谈谈自己的一些学习心得,现在能劝大家的,就是千万别自暴自弃。别的专业课我们不说,如果连基础语法都扔了的话,那咱们也就别考这研了。

我是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就决定要考大外的研究生了。正式开始自学日语也是大一的时候。教材和很多日专的本科院校用的一样,就是上外的新编日语。之后大二上过了n2大三上过了n1,后来大三下学期和大四上学期这一年用的是日语综合教程五六七八(考研之前只看到第六册)。此外,最重要的就是语法书。和大家不一样的是,我真正算的上开始“学”日语的时候是靠一本语法书慢慢学起来的(高中时期),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才再三强调语法的重要性。我相信我并不比任何一位日语专业的同学强,但是在同学平常问问题的时候我总是不禁在想,这种程度的语法知识日专生怎么可能会不懂?

我在考研群里呆了三年多(尤其最后半年在初心联盟的日子里),大概总结了一下大家问问题的一些深层原因.

问题大概可以分为词汇问题和语法问题

词汇基本上都是大家可以查得到的,除非某些易混的近义词和一些不常见的惯用句。我们这里主要谈谈语法问题。我大致把问语法问题的人分为两类:有语法书的人,和没有语法书的人。

先来说说没有语法书的人,这种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觉得自己有语法书”。最典型的就是把“句型词典”“本科教材”当语法书使。作为一个语法起家的自学者,我只能说这实在是太悲哀了。不说别的语言,日语这门语言想要学好,没有一本系统的语法书简直就是比登天还难。大家都知道,日语作为粘着语有个特点,就是它的助词和助动词有很多。而且每一种助词助动词都有不止一种用法,同时又有很多助动词和助词的用法差不多,需要进行近义辨析。这些东西如果没有一本语法书来进行学习肯定是不行的。

在这里推荐两本书,一本是《最新实用日语语法》,这就是我高中看的那本书,这书分初级和中高级,大家直接买中高级的就行。还有一本就是《标准日语语法》,这个书还配有练习册,而且题很难很细,相比之下最新实用的那本里面的习题更贴近我们考试。两本书各有各的优点,当然,我在这里不想做太多介绍其实就是暗示大家,“都买”,就完事了。其他还有很多优秀的语法书,不过无论如何,一定得先“有一本”才行。接下来就是对“有语法书”的同学们的建议了。

2、勤于思考,提高学习自主性

①勤于思考

很多时候大家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照搬照抄”。所谓照搬照抄就是,直接把语法书上对某个语法点的文字叙述给背下来,然后套到各种题上去解决问题。跟这个现象比较相似的就是大家在背句型的时候特别愿意只记汉语意思而不管日语本身那个词的用法。对此我只想对大家说

千万别把知识学死

那些所谓的“语法知识”也都是人整理出来的,任何语言的语法都不可能一句话就把所有情况都考虑到,有很多时候在不同的语境下不同的条件下书上总结的那些话是不适合的。因此大家一定要去深入理解,语法书上的解释是为了让大家更好理解这个语法点最基本的用法是什么。就好比形式体言,大家都知道这东西有多恶心,有些语法书上试图把所有的情况都列出来,结果把人弄的晕头转向,更难理解了。但是有些语法书又把它们简单分为几类,这样一来大家在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又会晕头转向了。所以这本身就是一个很矛盾很微妙的问题,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靠大家长时间的积累。

具体的积累方法除了语法书本身之外,还有平常大家阅读的各种材料,再有就是最重要的练习题。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对比着整理,如果两个或者更多日语表达意思相同,就把它们整理到一起,然后经过调查和自己思考后把结论写下来,之后再遇到此类问题可以自行验证与补充(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如果不存在近义辨析,只是一个单独的比较生僻的语法的话,可以通过其他语言比如英语或汉语来对比记忆。语言和语言之间有许多共性,希望大家能活用“对比学习”的思想和方法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更快的提升。对我来说,几年学习语法的经验总结起来最重要的就是这点了。

②提高自主性

此外,上面所说的问题也提到了一个很关键的点,就是自主性。

现在的学生伸手党太多,自己很少思考就直接向别人索要。大家最好不要变成这样的人。我相信大家都明白,只有自己认真查阅了资料,经过了独立的思考,哪怕你最终还是没有弄懂,但这个过程对你自身日语能力来说就是一个提高,总比什么都没查什么都没想来的靠谱。

后来我在联盟的群里负责答疑的时候,那种一般一查就能出来答案的问题我从来都不会去干预,说句不好听的,“自己都不知道上进的人,不值得别人伸出援手”。我觉得凡是真心想考上研究生的同学们肯定都明白这个道理,虽然过程可能比较艰辛,但是这个过程积累起来的知识足以左右我们的未来,至少我是这么坚信着的。

3、词汇学习

单词方面的话,其实我也担心过自己的词汇量问题,因为我特别讨厌背单词,确切的说,是讨厌死记硬背任何东西(毕竟理科生)。所以我做了两项大工程,而且这两项大工程是并行的。

(1) 第一个就是每天整理常用汉字表

常用汉字表上面已经有相对应的音读和训读以及它们的例子了,但是还不够全,因此我是照着电子辞典挨个字查的,把特殊发音和易错的发音都整理了起来。在这里要推荐一下,那个电子辞典是手机上一个app,叫ebpocket,我觉得这app应该人手一份,最后大半年这个软件成为了我最重要的语料来源。它本身不包含任何字典,需要到网上去下,我主要推荐几个特别有用的:

①大辞林(普通查词主要看它)

②英辞郎(虽然是英日辞典,但是它里面收录了特别特别全的词语搭配,顺便还能学英语,这个字典我吹爆)

③小学馆(这个不多解释了,必备中日辞典)

④讲谈社日中(为小学馆进行补充)

⑤古语辞典(这个最好还是下一个,无论你考不考古日语。而且在这里也推荐大家,如果有时间有兴趣可以简单学学古日语,真的对现代日语的词汇和语法的深刻理解有巨大的 助)。这是第一个工程。

(2)第二个大工程就是“每天整理字典”

基本上一开始是按一天10页来的,但是后来提高了速度变成了15页,20页。我用的纸质字典是“日汉双解学习字典”,大概弄了五个多月(3月~8月)才整理完。这里说的整理,主要是整理一些:

①易读错的词

②惯用句

③固定用法

④拟声拟态词

⑤与后面的谓语有呼应的那种副词

⑥作文中能用到的比较文艺的词或表达,等等

肯定有人质疑弄这些有用吗,其实我也一直在质疑自己。不过一旦开始了,养成习惯了就停不下来了。后来感觉它还是有很大用处的。至少再遇到一些生词的时候,我不会那么陌生了,事实也确实是这样,从那以后再遇到生词记得都特别快,有时头脑里还会隐约反映出和它意思相近的词以及一些用法。但是说实话,我不建议大家这么干,因为真的很浪费时间。这个与其说是用来准备考研的,不如说是用来提高日语词汇量知识水平的。当然,如果时间充裕并且能坚持住的话,可以试一试。效果还是有的,虽然不是那么太明显。

此外还想跟大家说的一点就是,很多人记笔记都是“一次性”的,记完了就再也不看了,其实这是一个很愚蠢的做法,但是大家有时候就是忍不住,包括我也是这样。我觉得一个笔记的“回头率”跟很多因素有关,下面是我自己分析的一些原因,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因为我也有这样的问题,所以也做出了一些探索:

①笔记的美观和直观程度

有时候做完笔记后再想回来查的时候,就找不到那个东西在哪儿了,这很大程度跟我们记笔记的风格和习惯有关。像我的记笔记风格就特别不容易辨认,因为我笔记基本没有换行,所以找东西基本就是大海捞针。不过也因此,我特别注重颜色、符号的使用,我觉得如果是一个经常记笔记的人肯定对这些是有一定讲究的,在此我也不给出太多具体的建议,总之第一步一定要做到直观,至少做到等某一天想看笔记的时候翻开第一页之后还想往后看,而不是杂乱无章的一大坨字团。

②内容复杂度

这个我也比较吃亏。因为我最大的那个笔记本基本涵盖了各种知识,所以找起东西来也很费劲。所以我建议大家最好一类内容用一个本(尤其别跨学科),别弄出个大杂烩笔记,这种笔记虽然比较能提得起兴趣多看几遍,但是找东西的时候真的是怀疑人生。

③当场吸收

如果真的怕以后不想再看,其实有一个比较好的办法。这是我最终总结出的一个可行的办法。想来简单,如果以后都不想看,那最好的方法就是“当场吸收”。

比如说我现在整理出了一份ように和ために的辨析,之后我要做的就是,自己出也好到网上或者图书馆找也好,弄出几道相关的题,然后整理到一个只有题的笔记本或word文件里,并标上你做的这个笔记的页数,方便回头查阅。当然如果你已经有了一个只记录题目的笔记本,那就不用做的这么麻烦了。对于一些死知识的笔记,比如上面提到的整理字典,就不适用这种方法了。具体还是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整理。

此外,有很多学校愿意从老一级和j-test里面出题,大家最好把历年的一级和j-test的卷子好好做一做整理整理。有的学校还可能从专八真题里出,这些资料大家可以在网上搜到。除了最重要的真题卷子以外,还有比如像《红蓝宝书1000题》这样的练习册可以用来查缺补漏,尤其对于那些没有太多精力去整理字典的同学,好好做做这个也是可以的。还有大家用来学习的各种教材,如果有一些好的、难的、有分析价值的知识点最好都整理到笔记上。接下来谈一谈专业课的问题。

二、专业课复习

学硕的专业课基本分为文学和语言学两大类

文学的话,因为我个人特别讨厌背那些知识,所以只能通过看视频听故事的形式了解这些。有一个叫tryit的app特别好用,这个app是日本高校的各种授课视频。其中对大家 助最大的(而且还免费的)主要是两个。一个是高中古文,还有一个就是高中历史。想要学习古文基础的同学可以看古文的视频,而且还有一个汉文的课,所以有会考到汉文的同学的话也可以按那个学。

高中历史的话它包含了政经方面的还有文学方面的,所以可以把它当成个比较全面的“日本概况”课来进行学习。不过这个软件的下载需要翻墙,这个需要大家自行解决了。我当初花了将近四个月的时间把这些学完(和政治一样,抄了ppt整理了笔记),大家

按自己需求准备,如果时间充沛的话,也可以作为单纯的知识积累进行学习。

1、文学

大外的文学主要是两个大题,每道六分

一道考作家和作品的

另一道考流派或者一些文学概念

比如今年考的是夏目漱石的坊っちゃん或三四郎,任选一个写梗概和读后感,另一道考的是私小说的定义、流派、代表作家作品。当然,我因为完全没背所以都是空着的。

大纲说文学考30分,其实除了简答这12分以外,后面还有一个完全主观的15分论述,跟书本知识没什么大关系,就是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就行。剩下那可怜的一两分在前面的十道选择题中夹着。那十道选择题是日本概况的题,有文化相关的地理相关的历史相关的等等,不算太难,稍微有点常识的都能答上来,不过这个想全答对肯定还是需要一定积累的。

虽然这么说但是我不希望大家在这上面浪费太多时间,毕竟它不会考的太难,而且我一个对日本概况没什么兴趣的人都答上来了七八道所以大家也不要有太大压力,真正压分的题永远是前面的基础部分。大外综合日语前面的题全是客观选择题,凡是平常好好重视基础练习的,前面的题肯定能答得得心应手。

复习方法:

至于文学的具体复习办法,其实大外给出的有用的参考书只有那本大酱色的日本文学史一本,而且大外主要(尤其是大题)考的是近代文学部分的内容,所以大家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有侧重点。我后期把近代的所有流派、作家、作品整理成了一份word用来背(当然我参考了很多资料,至少五六本),不过还是万万没想到真题会考的那么奇葩(因为按以前的套路都是一个作家一个流派,今年突然变成作品和概念了)。

总之,大家酌情复习,如果真的像我一样不喜欢背那些东西的话,那这12分咱们宁可不要,把别的分提起来也不是不可以(不过这不代表咱们一点都不用看,一些最基本的东西还是要记住的)。



2、语言学

接下来是我最喜欢的语言学部分。首先我要说的是,无论大家是考学硕也好翻硕也好,哪怕你不考研,只要你是学日语的,就都应该多多少少了解一些语言学相关的知识。因为日语它说到底是一门语言,学习日语语言学对巩固日语基础可以说作用非常大了。当然,对于一些同学来说语言学中的某些内容太过抽象难以理解,不过大体上一些基本的思想大家还是能学习的到的。相信大家在基础语法的基础上再进行语言学的学习的话,对日语的理解和运用会提升一个大层次的。

参考书的话,其实市面上任何一本叫日语语言学的书都比较靠谱,当然,最靠谱的还得是日本人写的书。至于内容的话,其实每个高校的重点基本上都差不多,因为语言学能考的内容也只有那些。大概可以分为语音学部分、态、体、时、敬语、近义辨析(主要是助词和助动词)这几部分。像大外今年考的三道题,第一道是判断句子的正误并说明修改理由。题目的话大概是「あんなことまでしていただいて、私/弟もお礼が言いたいです。」

第二道考了一个比较偏难的地方,叫做“有生性”,就是「波止場に怪しい車があります/います」「希望者がいれば/あれば」让你从ある/いる中选一个最合适的然后从有生性的角度分析。

对于这种陌生的知识点,大家只需要把你内心想的真实地写出来即可,毕竟老师出这题他自己心里也有数这东西能有几个答上来的,所以主要还是考查大家的主动思考能力,当然,如果你早就知道这个知识点的话,那就更容易了。

第三题考了「粘着語、屈折語、孤立語」的特点并举例说明,也比较基础。总之无论老师出的多偏,你都得照常答,如果实在对语言学束手无策,那有一个必须要做的任务,就是把语言学的一些专有名词的概念弄懂,不然到考场上真的考到什么了你连他说的是什么都不知道,想写都不知道写什么。因为我本身特别喜欢语言学所以不觉得什么,但是貌似很多同学都对语言学很苦手,最闹心的是网上基本没有关于这方面的教学视频。

所以初心联盟正打算录一个语言学方面的视频,当然还有其他各种课程的视频,如果大家真的是靠自己学不明白的话欢迎报班学习(突然广告,23333)。

因为语言学这东西因人而异,所以我也不好给太多具体的建议,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对语言学感兴趣的话,而且又能自动联想到汉语和英语或者其他语言的话,相信学起来不会太费劲的。

顺便,大外今年语言学的论述题是关于“汉语词应不应该归为外来语”说出你的看法,300字以内,跟文学论述一样,只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即可(文学论述是给了一段日本人学汉文的材料,然后问你同不同意他的观点,就像我说的,跟书本没啥关系,言之有理即可)。

3、翻译与写作

最后就是翻译和写作了。说实话一开始听到大纲改成这样挺崩溃的,因为翻译和写作平常练习非常浪费时间,基本都得按天算,但是考场上只有三个小时。好在今年的题不是很难,题量也不是太大,看样子今后的题也不会太难。

写作

作文的话一个是命题作文「20年後の自分」800字35分,一个是应用文,300字15分,大概内容就是注文,a商品200箱b商品240箱,然后要求在本月17号之前送到,如果缺货请厂子及时进货。应用文的话其实套话还是很多的,但是由于它的题材比较多,所以大家在准备的时候可能比较痛苦。

总之,多记套话、好好掌握敬语的说法,就足够了。

翻译

翻译的话我一直都是敬而远之的,因为我觉得翻译这东西就是一门艺术,太难太厉害,但是毕竟考试要考,所以不看看是不行的。

大外的参考书目比较简单所以我就不想做太多评论了(而且我根本没怎么看)。有一本神书要推荐给大家,叫做《高级日语笔译》,这真的是我看过的最棒的翻译相关的书籍了,我主要就按这个书学习来着。仔细分析每一个句子,学习一些翻译技巧(大外有一道10分的翻译技巧分析题,所以考大外的同学买这本书更是如虎添翼了),感觉收获很大。其实平常也从来没练过翻译,第一次正经翻译是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杯日语笔译大赛,本来只是想试试手的,没想到获得了三等奖,所以我想说的是,

只要基础弄扎实、平常好好积累

努力肯定都是会有回报的

(但毕竟我是第一次弄翻译,所以得了个三等奖自己也算是挺高兴了)。因为大外愿意考偏文学的翻译,而且我也特别讨厌政经类的那些东西,所以我就只练文学类翻译来着(高级日语笔译那本书也基本全是文学类翻译)。不过真题来看其实材料来源还是挺广泛的,有科学类的有政经类的(没有专业名词所以翻译起来不费劲),当然还有最重要的文学类。

今年考的汉译日是一则关于迎春花的小故事,说从前花神召集百花商榷谁在寒冷的冬天去人间给人们报春,当玫瑰什么的都沉默的时候有一个小姑娘站了出来主动提出要去,然后花神很高兴,同意了她并赐予了她“迎春”这个名字,然后她就简单打扮了一下在头上插了一朵散发着淡淡清香的小黄花,和大家告别之后就独自一人去人间了。总体来讲没什么难度,很简单。

翻译技巧题出的很尴尬,因为没什么技巧,主要就是一个「...狙いだ。」这个把谓语倒译成了主语“主要目的是...”使其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总结

作文的话,大外一般很愿意出这种比较哲学的或者引人深思的话题,以前还出过“十年后的自己”(估计是没啥出的了今年才出了个二十年后的自己,搞不好过几年再出个三十年后的自己或者十年前的自己),去年是“从失败中学到的”。

总之基础扎实的话,这种作文其实没什么难的。再有就是刚才提到的,时间问题,我考试的时候用了一个新战术,“我骗我自己”答题法(x),就是做题的时候做着做着就告诉自己这科不是五点收卷而是四点半收卷,结果后来写大作文的时候就真的当成了四点半收卷,于是最后反应过来的时候完美的省了半小时时间用来写应用文。还有一个很尴尬的事就是,我在草稿纸上写了大概二十多分钟,结果到答题卡上写的时候草稿一点没用上,我想说的是,草稿上写的东西无非是给自己一个大概的思路,也就是大纲。当你想好要怎么行文的时候其实直接在答题卡上写也没有问题,只是尽量别出语法错误就行。

对于翻硕还有考其他院校的学硕的同学们来说,翻译这方面可能会涉及到很多要背的东西,尤其是翻硕,那些政经类的东西基本每天都要看,翻硕在于不断积累,学硕在于分析实践,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实际上都是坚持就是胜利。作文的话我虽然平常没怎么特意练过,但是我有个习惯,就是没事就在纸上写一些日记也好小随笔也好,甚至是一些刚学到的知识,为了加深印象自己造造句编编题,有时候觉得写的还行就记在笔记本上。总之,练习的方式有很多,最重要的还是要打好基础,尽量抛掉中式思维,用更地道的日语去写作,当然,这也需要大家平常学习过程中不断的积累与笔记的梳理。

心得总结

总结一下,准备考研的要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合理分配时间,劳逸结合

2、日语一定重视基础提高,尤其是语法部分

3、政治别忙着背大题,十二月没到就好好看选择题就行;

4、作文和翻译不能一点不练,平常随便写点东西也是很好的练习;

5、心态崩很正常,但是崩超过一星期了就有问题了,一定及时调整,尤其到了最后阶段,总觉得自己啥也不会,这很正常,如果觉得啥都会你就能直接去当教授了,我们能做的就是相信自己这么长时间的付出不会白费,尽全力去答题就可以了;

6、无论发生什么,只要你报了名就一定考完全程,别有缺考,否则对不起自己付出了这么多,就算你后来决定不念了,但是你报了名,也要去尽全力考一考,哪怕你有很多东西没有背(没错,这条说的就是我自己);

7、一定提高学习自主性,别一遇到问题就去问别人,老师喜欢有主动性的同学,同学也喜欢和别人一起探讨难题,但是你要是脑子里什么都没想就来问问题,没有人会愿意搭理你的;

8、专业课可用资源少这点所有考生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只需要按部就班学习就好,哪怕只有一本,那就按那一本学就足够了,不要有心理负担,大家的客观条件都一样的时候,唯一的敌人就是你自己的恐惧;

9、如果大四上学期还有课或者有实习任务,一定要自己权衡好各项事宜。其实一天能学进去的东西加起来也没有太多,主要是如何有效率地学习,并且能够记住它们。除了我上面说的,对比、整理、积累之外,大家也可以去别的学长学姐的经验贴学习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如果还有问题的话欢迎私戳,

也欢迎大家报初心联盟的考研辅导课

总而言之,希望大家能够坚定目标,不忘初心,努力坚持,无论结果如何,最关键的一定要让自己无怨无悔。

最后,祝愿所有认真努力过的同学们能够顺利考上研究生!也希望找到自己人生新出路的同学们能够成就一番事业!

小米子

2018.12.26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这10所高校,考研报考人数猛涨!有你的吗_大学_考生_教育(哪些学校高考)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8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