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数媒设计学专业及导师选择(北邮数媒学院在各学院排名)

 2024-04-21 15:53:52  考研全程班多少钱    19
[摘要]

hi,小伙伴们。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最近发布了研究生招生宣传,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挑选专业和导师吧~了解下未来的一些研究方向吧~ 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是以新兴交叉学科为特色的学院。学院依托北京邮...



hi,小伙伴们。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最近发布了研究生招生宣传,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挑选专业和导师吧~了解下未来的一些研究方向吧~
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是以新兴交叉学科为特色的学院。学院依托北京邮电大学的信息科技特色,以现代科技与文化创意的交叉融合为导向,面向数字创意产业培养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以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对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迫切需求。

学院现有智能交互设计、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媒体艺术、网络与新媒体4个本科专业。四个专业已为国家培养毕业生数百人,本科生就业率达99%以上,读研率40%以上。学院具有完善的研究??才培养体系,新闻传播学、设计学、数字媒体技术3个硕?学科,以培养学术型?层次?才为?标;艺术、新闻与传播2 个全?制专业学位授权点,面向专业领域培养应?型的高层次专业人才。2018年学院开始招收非全日制艺术专业硕?,进?步拓宽了?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渠道。

依托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学院教师目前承担着数十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北京市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并承接了数百项服务企业与地方政府的横向合作项目。学院有较为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和多个北京市级的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包括“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数字媒体与设计实验中心”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基地”等省部级实验室,及北邮-中国移动、北邮-完美世界、我院与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联合的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等产学研联合人才基地,还有人机交互实验室、产品创新实验室、用户研究实验室、数字录音实验室、集群渲染实验室、数字影像实验室等,满足学生开展科研与创作实践工作的需求。





-学科介绍-

设计学(130500学术型硕士)设计学硕?点于2007年开始招收?批学术型研究?。现有导师14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11名,是?支交叉融合的教师队伍,具有设计艺术、计算机、?理学等学科背景。学科以交互设计为特?,注重科技与创意融合,强调设计思维和设计创新。重点培养?向互联?、?化创意产业、设计服务业以及国家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设计研究能?的复合型创新?才。承担?量的信息交互设计与评估、虚拟/增强现实、数字媒体创意设计的国家级、省部级及企事业横向项?,获得了多项专利,学?获得国内外??平竞赛奖多项。主要招生方向为:
01信息交互设计与用户体验
02智能产品设计
03数字媒体内容创作
04媒体艺术与信息产品设计

艺术(设计艺术领域)(135100专业型硕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艺术(设计艺术领域)硕士专业2014年开始招?,学制3年。学科依托北京邮电大学的信息背景,将新技术与创意融合,?向移动互联?、数字内容、?化创意、设计服务等领域,培养具有系统专业知识和高水平技能的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专业人才。





-方向介绍-

01信息交互设计与用户体验考试科目:618设计理论与创作&821设计基础
招生导师:侯文军、吕美玉、盛卿、吕菲、李铁萌、谭剑
本方向面向虚拟/增强现实、多模态交互、信息可视化等智能交互,将人工智能与艺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主要开展交互设计理论和模式、交互体验评价、交互式创新系统开发、信息可视化方法等研究。培养具有多学科相互交叉的设计思维、数据分析能力和设计研究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本方向的教师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还承接了苹果、中国移动、百度等知名企业的横向合作项目。

《信息交互设计与用户体验成果一览》
导师介绍:

侯文军 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北京市“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工信部中国用户体验联盟副理事长。研究方向:人机交互与体验创新、智能设计。
近年来主要开展技术、艺术与文化交叉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北京市人文社科重大项目,教育部及北京市科委项目、苹果、中国移动、中兴、中电集团等100余项研究开发项目。发表人机交互、增强现实、交互评估方面的sci/ssci/ei等论文15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30余项。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荣获 hci international2018(人机交互国际大会)大奖“最佳论文奖”。指导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50余名。
邮箱:hwj1505@bupt.edu.cn




吕美玉 副教授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设计系支部书记,网络系统与网络文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成员,中国图学学会教育委员会委员,北京图学学会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长期从事可用性测试与交互设计研究、用户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数字化设计、增强现实设计、三维数字化模型设计以及3d打印。
主持多项企业合作项目,并作为主要参加人参与国家与省部级项目多项,指导学生多次在国内外设计竞赛中获奖。




盛卿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获得者,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交互设计教研室主任,爱丁堡大学信息/艺术学院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人机交互、设计思维、品牌设计、文化遗产创新设计。
中国流行色协会色彩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工业工程设计》专家委员,中国专利奖评审专家。主持了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中共中央台办项目以及十余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一作发表六篇cssci论文,及十余篇ei、北核论文;出版多套信息设计类图书;视觉设计作品服务于国家重要政治活动;数十套品牌设计作品已上线或上市;数十次指导学生在国内外竞赛中获奖。
邮箱:shengqing@bupt.edu.cn




吕菲 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信息与交互设计专委会高级会员,acm sigchi中国执委会委员,人机交互顶会acm chi 2019 associate chair。研究方向:人机交互。
中国计算机学会人机交互专委会委员。目前已经在acm chi(ccf a类)、ijhcs(ccf a类,sci/ssci)、acm cscw、ijhci、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s等会议和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获2019年acm sigchi rising star award。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微软、百度等企业合作项目;参与5项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指导学生获重要奖项50余项,包括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一等奖、北京大学生数字媒体设计大赛一等奖等。获2017年北京邮电大学“爱心使者奖”、2019年学院“优秀班主任”、2020年北京邮电大学第十五届教学观摩评比一等奖。
邮箱:feilyu@bupt.edu.cn




李铁萌 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可视化与可视分析专委会常务委员、chinavis中国可视化与可视分析大会程序委员会委员、数据可视化竞赛主席。研究方向:数据可视化、沉浸用户界面(vr/ar/mr)、自然人机交互。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校级及横向课题多项,参与完成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cssci检索、ei检索),授权发明专利1项,出版译著1部指导学生获国内外竞赛一等奖多项,被评为“北邮创新实践工作突出贡献指导教师”获北京邮电大学“师德标兵”、“四有好老师”、“优秀研究生育人导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邮箱:tiemeng2000@163.com




谭剑 副教授博士,设计学学硕导师,艺术学专硕导师。研究方向:虚拟仿真和游戏智能设计。
长期从事运用互联网html5、ue、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服务各类传播交流平台或虚拟仿真推演工作,承担游戏人工智能设计、互联网大数据、互联网vr产品设计与开发等课程教学。主持解放军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10多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多项。希望招收有明确意愿从事3d游戏设计、虚拟仿真和游戏人工智能研究,有一定信息技术基础或者电脑艺术创作能力的学生。




02智能产品设计

考试科目:618设计理论与创作&821设计基础
招生导师:孙炜、由振伟
面向信息社会的智能化趋势,通过学科交叉、系统整合的创新思维能力,将人工智能技术与艺术结合,开展智能设计模式研究和智能产品创新设计。研究内容:智能产品设计研究、智能交互装置研究、现代科普产品设计研究等。


《智能产品设计成果一览》
导师介绍 :

孙炜 副教授设计系系主任研究方向:创新设计思维管理、设计用户体验和软硬件结合的交互产品开发。
曾先后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和海尔集团任设计师,有较为丰富的实际产品设计开发经验,其所设计的汽车现在市面上仍可以见到。在教学中注重拓展学生的设计视野和创新思维能力,并在课堂上与学生同步进行设计来 助学生发展和深入设计概念,现已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创新管理和设计思维培训的方法和教学理念。
邮箱:sunweycang@163.com




由振伟 副教授博士,硕导,九三学社社员,德国设计协会会员,日本设计学会会员,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会员, 美国期刊art and design review主编,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设计教育分会副理事。研究方向:智能产品设计、交互设计、服务设计、设计心理学及用户行为研究。
现任北邮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设计系系主任,承担北京社科基金《通过服务系统设计改变北京市居民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的研究》等8项课题,发表sci论文6篇,出版教材和专著共5本,2018年获意大利a’ design award银奖,2018年指导学生获中国红星设计原创奖金奖。
邮箱:ivoyou@qq.com




03数字媒体内容创作


考试科目:620数字媒体理论与创作&821设计基础
招生导师:贾云鹏、高盟、郑晓慧
本方向以“数字创意×信息科技”为理念,以影像动漫等数字视听为呈现形式,以智能终端为载体,探索科技赋能下数字艺术的创作与创新,在智能交互影像、虚拟现实影像等领域取得了前沿性研究成果。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融媒体设计、影像内容创作等理论教学和国家纵向课题、企业横向课题的研究与实践,使学生掌握数字影像动漫内容创作、vr/ar内容设计制作、人工智能影像创作等实践能力。对口移动互联网行业、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娱乐行业的人才需求,培养具有艺术创造力、技术研究力、创作执行力、创新自驱力、团队协作力的复合型人才,为数字创意产业输送中坚力量,为创新创业领域培养优秀骨干。

《数字媒体内容创作成果一览》
导师介绍 :

贾云鹏 教授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数字媒体创意、数字影像设计。
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理事;中国电影家协会新媒体?作委员会理事;全国?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数字创意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电?视像?业协会数字影像创意委员会?级专家。?届北京市高等学校?年教学名师,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等奖。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艺术学项目以及北京市社科基?和北京市教改项目等。




高盟 副教授硕导、数字艺术博士,全国广播电影电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数字文化遗产专委会委员;bmd全球认证导师,团中央“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术大赛总决赛裁判员。研究方向:影视与新媒体内容创作,5g vr影像创作等方面的研究。
完成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5项,出版教材2部,专著2部,参与过20多部院线电影和电视剧创作。




郑晓慧 副教授

美术学博士学位,数媒学院艺术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计算机辅助生成折叠剪纸纹样、传统文化知识图谱研究。
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国家社科艺术学重大项目多项。自2009年入职北邮以来,曾在国内重要期刊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多篇、国画作品多幅,曾指导学生参加全国、省部级艺术大赛,并获得多项奖项。




04媒体艺术与信息产品设计

考试科目:620数字媒体理论or618设计理论与创作与创作&821设计基础
招生导师:李霞、汪晓春、王海智
研究方向以信息产品、色彩、多媒体艺术为主,致力于运用设计思维提供创新,包括产品、服务和体验。设计实践主要聚焦在:信息产品创新设计、数字媒体交互设计、色彩设计、文创产品设计、品牌形象设计、多媒体创作与影像制作等。特色研究项目包括老龄设计与创新、数字色彩设计、ui交互设计与评估、中华传统文化应用、教学环境与校园文创设计、多媒体展厅等。

《媒体艺术与信息产品设计成果一览》
导师介绍 :

李霞 教授教育部首届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艺术教育专委会理事。《北邮学报》(社科)编委,《工业工程设计》专家委员。研究方向:色彩研究与设计、数字媒体交互设计、文创产品与品牌形象设计等。
出版专著《ui交互色彩设计》、《二十四节气色彩设计》。主持过多项省部级项目,与中国移动、中兴通讯、新华网等大型企业的合作项目。




汪晓春 副教授硕导,任智慧养老50人论坛专家组成员、中国老龄产业协会会员。目前研究方向和兴趣为:系统创新、老龄设计。
设计实践主要聚焦在:教学环境设计、信息产品的创新设计、文创产品设计。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多篇cssci收录论文。
任中国五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设计专家委员会设计专家委员。工作室专注老龄设计与创新,致力于运用设计思维提供创新,包括产品、服务和体验, 助老人构建积极的晚年生活,注重设计思维、系统设计、品牌设计等相关知识的融合创新,致力于将设计的产、学、研结合,做深入系统的设计。




王海智 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数字媒体展示形态,以及不同设计形式的传播效率研究。

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11项科研课题,其中国家级一项,省部级9项。发表论文10余篇。




——— ?????? ———






除03数字媒体内容创作外,
其他专业方向
均考618设计理论与创作&821设计基础
毕业后的学生
大约3/4的同学会留京工作
好的~今天的分享就这么多
祝同学们考研顺利!





注:具体招生方向请以北邮研招办发布的2022年招生简章为准
资料来源:北邮数媒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2022年经验、初复试占比、复录比...(北京理工大学信息学院)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19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