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pyear,年轻人躺平的伪命题_gap_中国_间隔(GAPyear.)

 2024-04-17 21:56:06  考研全程班多少钱    9
[摘要]

原标题:gap year,年轻人躺平的伪命题 你听说过gap year吗? “gap year”翻译成中文就是“间隔年”,指年轻人暂时摆脱循规蹈矩的学习和生活轨道,用一年的空闲时间,去旅行、做义工...




原标题:gap year,年轻人躺平的伪命题

你听说过gap year吗?

“gap year”翻译成中文就是“间隔年”,指年轻人暂时摆脱循规蹈矩的学习和生活轨道,用一年的空闲时间,去旅行、做义工等自己想做的事情。

从字面意思来看很轻松,但真正能够去gap的人,少之又少。

gap year

gap year,躺平的伪命题

从gap year概念来看,它显然不会发生在咱们吃苦耐劳的大中国,而是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的英国。

60年代的欧洲正处于一个宣扬独立和自由、倡导文化和社会变革的时代。

1972年,英国一个名为“间隔年活动项目”的组织成立,目标是为有意愿参加“间隔年”的中学和大学学生,提供海外服务和工作的机会,这也是“间隔年”名字的由来。

1984年,英国王子威尔士启动“德雷克运作计划”,召集各国青年沿着英国航海家德雷克的足迹,踏上环球探险旅程。

至此,间隔年作为大学入学前的一种选择,在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开始流行。

数据显示,英国每年约有250万名青年参加间隔年旅行,近7%的高中毕业生在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会选择推迟一年入学进行“间隔年”计划。

学生们会以海外旅行、做义工等形式,去感受异国文化,增进自我了解,获得成长经验。

可以说,gap year对于西方学生而言,是一种用于人生探索的短暂停歇时间。

中国式“gap year”

但等它传入中国后,自由的gap year,就成为了一种“束缚”。

如果说西方的gap year是去旅行,那中国的gap year就是脱产考研、考公。

数据显示,我国应届本科毕业生中,不就业继续准备考研的比例,已经从2017届的2.2%上升至2021届的6.1%,且“脱产备考”本科生中,约8成曾参加过研究生考试。

遇到想要真正gap year,不考研不考公也不工作的人,就会被贴上躺平、啃老的标签。

gap year,对中国年轻人来说,只是躺平的伪命题。



如果有人不信邪,非要gap year,那抱歉,等你gap一年回来,几乎没有工作愿意接受你。

只要有gap year的空窗期,面试永远会被问“这段时间你在干什么?毕业后怎么没有工作?”

有的企业连问都不问,就把你归类为“不卷、不上进”的废物群体里,直接pass。



在中国,只要做不属于“正常”齿轮时间节点上的事情,都是耽搁进程,是在“不务正业”。

gap year变得“面目全非”,一边是社会对它偏见化的审判,一边又有年轻群体对它的浪漫化滤镜。

偏见审判表现在啃老行为的遮羞布、不务正业的同义词、富二代的限定奢侈等标签。

但这种偏见,又难以阻挡年轻人对gap year的浪漫化想象。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里那句话,正好反映了年轻人对gap year的憧憬:

我喜欢这样一个画面:他活到四十七岁,动身到天涯海角去寻找一个新世界;大海在凛冽的北风中一片灰蒙蒙,白沫四溅,他迷茫地盯视着逐渐消失、再也无法重见的法国海岸。

渴望和误解缠绕在一起,恰恰组成了当下年轻人的迷茫。

gap year的西方国家

躺不平的东亚gap year

很多人想不通,为什么中国学生和欧洲学生的gap year如此不同?

我在海的这边累死累活刷题,你在海的那边自由潇洒。

欧洲学生敢去gap year,那是人家有学校和社会的支持。

英国伦敦大学、爱丁堡大学、布里斯多大学等顶尖高校,都鼓励学生延迟入学去gap year。

美国5%的四年制高校设有相关政策,允许学生因参加gap year而推迟入学。

普林斯顿大学创建由该校自行组织和管理的“桥年计划”,为新生提供gap year实践机会。

在这段间隔年时间内,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可以把gap year限定为“主动地从原有生活轨迹中抽离出来,用以年为单位的大量时间,

做任何自己想做且能做的事情。”

和欧美人相比,中国学生很少选择gap year,或者说很少敢去做西式化的“gap year”。

原因是多重的。

首先作为东亚人,我们是全世界最遵守“社会时钟”的人群。

出生-学习-高考-就业-结婚-生子-升职,一旦在这条时间线上出岔子,就会成为异端。

中国人不配休息

为什么?

很简单,骨子里的儒家基因太强大!

儒家文化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思想手段,核心都在“服从”两个字上。

“忠”是好的,“不忠”是不好的。听话”是好的,“不听话”就是不好的。

一旦你想要撕毁这个“服从”的契约,必定会遭来周围人的唾弃和远离。

既然已经有一条明确的人生道路供你走了,就不能再去打破它。

就像毕了业就该工作,工作了就得结婚生娃一样。

中国人活得累,就是因为从出生就一直被要求服从,一直为别人而活。

恰巧,gap year就是“只为自己”的一种选择。

可是一旦有年轻人想要去做这件事情,就被我们的媒体和父母,批评不上进、躺平。

从思想根源上,就把你想要gap year的脚步扯住了。

东亚社会不敢gap year

其次,在东亚社会里,容错率实在太低。

对于应届生来说,有资本能歇一年的,往往不愁就业问题。

愁就业的,歇一年只会更难就业。

光一个宝贵的“应届生身份”就不敢让年轻人,随心所欲地去歇。

一年比一年多的就业人数,年年历史新高的考研人数,只要gap一年,你的竞争对手就更多。

所以说,在这个学历贬值的时代,已经不再提供容错率了。

没有容错率,你哪里来gap year的试错机会呢?

历年新高考研人数

最后,个人发展,离不开整个国家的大势。

无论日韩还是我们,整个东亚从上学到就业,都是拼死拼活。

反观欧美人,一个比一个懒,但人家过得就是比我们潇洒自由。

原因就出在了国家产业的发展上。

欧美等发达国家掌控全球绝大多数的高端产业链,享受着高附加值和高利润。

比如石油服务产业、制药与医疗器械产业、互联网产业、金融产业等。

以制药产业领域来看,《2019年全球制药企业top50榜单》显示,美国辉瑞公司以453亿美元的营收高居榜首,瑞士罗氏和诺华制药分居第二、第三。

整个东亚地区,没有一个国家进入十强,排名最高的是日本武田公司,位居榜单十六名,营收174亿美元。

全球制药企业前十榜单

你说说,这拿什么和人家打?

产业强大,自然就不愁找工作赚钱。

美剧《生活大爆炸》中的佩妮,上高中时成绩很差,学历也不高,可自从她干起医药代表,凭着活泼地性格,赚的钱比搞科研的博士主角们都多。

相反,我们国家曾经高分考取的生物学人才,却成了失业率较高的专业。

所以说,要想打破东亚社会的地狱内卷模式,实现随时gap的梦想,就得改变我们在中高端产业链的局限性。

只有高端产业崛起,社会才会有更多的高薪岗位供给,高薪岗位的供给增加,就会降低社会竞争强度,从根源上打破我们的内卷困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30岁辞职去考研,读完发现工作更难找了”_研究生_读研_岗位(30岁辞职备考是明智的选择吗)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9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