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马理论考研复试规划重磅指南!!(文末有惊喜哦)(马理论考研复试线)

 2024-01-28 10:33:19  考研全程班多少钱    12
[摘要]

/一、复试是什么:/>首先,咱们要知晓复试的考察形式: 1. 传统线下复试 今年可能会有一部分学校选择传统的线下复试模式,或者采用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模式。线下复试通常包含一场笔试和一场面试(部分学校还会安排专门...





/一、复试是什么:/>首先,咱们要知晓复试的考察形式:
1. 传统线下复试
今年可能会有一部分学校选择传统的线下复试模式,或者采用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模式。线下复试通常包含一场笔试和一场面试(部分学校还会安排专门的英文考试),在1-2天内完成。

2. 防疫线上复试
对于大部分学校,出于疫情等原因考虑,会继续进行线上复试。线上复试对于考生来说其实更友好,不用跨省参考,原本两场的考试也可能压缩为一场综合面试,如果参加调剂还能减少考试撞期的概率。不过线上复试在流程上相对来说会复杂一些,如何安排要看各个学校的具体通知。

这里提醒大家几个线上复试的注意事项:
1)线上复试要考虑到设备问题,一般会要求一台电脑配一部手机双机位监考,可以提前寻一个好用的手机支架了,手机和电脑如果性能较差,一人更新全家换代也不是不行。
2)电脑如果是台式机要有备用电源,避免停电;网络也要有双重准备,避免突然断网(断网是真扎心)!
3)要注意考试时的周围环境,尽量给自己选择一个光线较好、周围干扰小的地方进行复试。
4)在复试开始前多调试,避免临场出现问题扰乱心态。
5)复试时眼睛注意看摄像头,而不是屏幕,这样你的画面才是正对着老师的。

>其次,复试一般包含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1. 与初试类似的考察基础知识的笔试
内容可能是准备初试时学过的,也可能考初试没有的新内容(如初试专业课考马原、马中化,复试笔试考马发史)。题目常常是重要考点的论述题,数量较初试少。
线上复试可能会取消笔试,把笔试内容与面试结合,常常采用抽取题目口头作答的形式,题目一般是名词解释题。若坚持笔试与面试分开,则一般采用视频监控、限时答卷、拍照上传的形式进行笔试。

2.综合素质面试
主要考察专业能力。综合素质面试包含的内容较多,一般分为自我介绍和导师组询问两个环节。老师们会看着你提交上来的各式材料,询问你的本科学校、家乡,本科论文、成绩,阅读情况、研究兴趣等,综合评估你是不是个可造之材。注意即使是与笔试分开的面试,老师也会问你一些基本的专业知识,范围一般限于你所报考的学科。在复试中,面试实际上比笔试占比更重,面试的成绩甚至可以反过来决定你笔试的成绩,一定要放在咱们准备的首位!

3.英语水平测试
对于英语,少数学校会单独组织一场英语笔试,通常是英文材料的翻译;若线上和面试结合,可能会让考生选取一段英文材料口头翻译并简述其中思想。大部分学校只会在面试中考察一下英语口语,通常会让考生做一个英文的自我介绍(如果参加面试的老师有英语不太擅长的,会让考生只做中文自我介绍或者中英文各做一次),也会在面试过程中用英文提问并让学生使用英文作答。

>最后,我们再了解一下复试录取形式及复试在总成绩中的占比:
就竞争程度来说,复试要小于初试。大多数学校都会采用1:1.2—1:1.5的差额复试,部分招生人数少的专业甚至会出现1:1的情况,也就是说进入复试的大部分同学都会被录取。但同时复试被刷的遗憾就高于初试没过线的遗憾(就差这临门一哆嗦),可以说复试的惊险度要大于初试。
是否被录取最终要看我们的总成绩排名,总成绩=初试成绩x初试占比+复试成绩x复试占比。复试权重是因院校而异的,基本在30%~50%之间。一般来讲,初试成绩的权重都会大于复试成绩,院校不会将复试作为最具有决定性的部分。复试的确影响你的去留,但不是说完全不能出错或者必须要表现特表拔尖才行的。当然,复试仍然需要我们“预先准备”,而不是带着脸就上场了哈!特别是初试成绩勉强过复试线的同学,一定要多加准备,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并且在面试过程中表现出自己对马理论相关问题的追求。

/二、复试内容及其应对:/接下来咱们将复试内容进一步拆解,具体分析一下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咱们一一来看:
1.各项材料
面试时需要向老师们提交你的个人材料,需打印多份。材料一般包括:身份证、学生证、学籍信息、本科毕业证及学士学位证书(往届生)、大专毕业证(同等学力考生)、复试通知书、个人信息简表、本科成绩单、毕业论文或开题报告、个人陈述、研究成果等。具体要准备哪些材料各大院校略有差别,以学校官网的通知为准。
除学校要求提交的材料以外,还可以加上能够显示我们个人能力的其他材料,如获奖论文,六级、雅思、托福成绩单(要分数比较高)。当然材料不是越多越好,要突出一个精而强,如过没有宁可不加,不能拿国家二级计算机证、驾驶证、某活动优秀奖之类的凑数。
在这些材料中,老师们比较重视的是你的毕业论文、个人陈述、研究成果(如果有的话)这三种材料。其中个人陈述可以详细讲讲自己的学习成果,感兴趣的方向以及研究生学习计划等等,在这里你可以尽情展现你的才华,但切忌过分夸大自己,以防挖坑埋自己。

2.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是我们给老师们的第一印象,所以大家要在自我介绍上多花一些“心机”了。自我介绍是比较简短的,老师们通常只会给你5分钟左右的时间,因此咱们要注意重点。老师们更加看重的其实是你的学习经历、学习态度和对马理论学科(你将研究的方向)的理解,这一步走好了其实也是在为老师提问环节铺路,譬如你提到你喜欢政治经济学,那接下来可能会被问到喜欢哪部分,读过哪些书等等。另外,还有很多学校会跳过自我介绍,直接看你的个人陈述或其他信息,以防被挖坑,这种情况较少。

3.英语能力
对于英语口语,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要求是不大相同的。如果你报考的是顶级名校会对英语有更高的要求,当然这个高要求不会令我们无话可说。
不少学校的考核方式是英文自我介绍,通过自我介绍顺带着把你的英文基础也就了解了。建议大家先准备一份中文的自我介绍,然后把中文翻译为英文,找个英文好的朋友 忙改改。除英文自我介绍以外通常还会有英语口语问答,被问到的问题通常是你报考的专业方向的。
上文已经谈到,有些院校会在复试过程中设置英文翻译,还有一些院校会用英语问一些生活类问题,介绍家乡之类的,此种情况较少。总之,复试中大部分的英文测试其实是我们可以准备到的,不必太过担心。

4.专业基础知识
上面已经介绍过,对专业基础知识的考察在笔试和面试中都会有。在笔试中通常会考察更加综合性的、偏研究性的知识,一般是论述大题,考察咱们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这需要通过平时的广泛阅读和思考来弥补)。如果是面试中抽题或选题作答,基本都是名词解释题,注重的是考生是否有清晰的思维和清晰的表达,能在较短是时间里把知识点的核心含义说清楚。回答切忌冗长,如果没有说完整也要适时停止(老师要是憋着上厕所的工夫听你啰啰嗦嗦讲一大堆,会给他造成不好的印象哦)。
如果老师问到的题,和我们初试考察的差不多,那大家按照出初试答题的套路来就可以。比如问到,你如何看待智能机器人和剩余价值之间的关系?大家把握住最重要的点即可——剩余价值真正的来源是什么?智能机器人是否改变了剩余价值的来源?除此之外,马原和马中化复试考察时又各有侧重。马原理主要考察大家原著,一般来说也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需要结合实际去解答(原著的内容都离不开我们进阶课讲到的那些)。还可能结合党史去让大家作答,去年建党100年,相关的讲话大家可以挑几句精华背一下,以备不时之需。

5.综合素质问答
面试部分通常也就是导师选人环节(心里默选)。老师们会比较集中地了解你们的实力与兴趣,通常会问这些问题:你读过哪些马理论方面的书籍/原著?本科论文写的什么(可能还需要介绍一下本科论文的中心思想)?你认为你的本科专业对你做这个方向有什么 助(针对跨专业)?等等。
咱们一一解读这些问题如何应对:首先,问你读过哪些书,那你最好不要把经典著作都说出来,例如脱口而出“资本论”!当心大坑!你读过不是说你见过或略读过就行,问你读过更可以理解为你研读过哪些,通常具体说一本书即可,这也代表着你的兴趣方向。若非要证明你读过很多书,那你可以说你最喜欢的原著是哪一本,对于这本你读了哪些二手文献,此外你还对哪些原著都有了解。
其次,问你本科论文,一方面,若你是科班出身,那么老师们就很容易定位你的研究方向和科研水平了(其实论文题目就能看出问题了);若你是跨专业考生,那咱们可以与第三个问题结合,主要去聊一聊你的科研能力和你的学科对于马理论来说有什么 助。
对于导师的提问,咱们要明白的核心要害是:对于你擅长的问题,尽量展开多答,态度要认真,尽可能详尽地回答并且可以在自己的知识范围内展开问题;对于你不擅长的问题,则尽量往你擅长的点上扯!总之,要保持诚恳、虚心,尽量不要直接面露难色说你不会!当然,若实在答不上来,那你也可以诚实地说你不擅长或者没有准备这方面的知识,请老师换一个问题。在态度上切忌表现得自大、虚浮和油腻。

/三、如何准备复试 /国家线预计3月中旬就会划定,部分高校(主要是34所自划线高校中的名校)3月中旬就会进行复试,多数学校的复试会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举行,极少数学校可能会拖到5月初。
从现在算起,时间只有月余,虽然许多同学初试一结束便开始了复试的准备,比起初试我们所有拥有的时间也是不算充足的。那么在这有限的时间中我们又该如何准备,如何开展我们的学习呢?

1.英语准备
前文已经详解,按需求准备就可以。

2.读书
首先,若院校复试有列出参考书目,那一定要认真阅读。如果复试有明确会考察某一科目的基础知识,如明确说复试要考马发史的笔试,则读一些马发史经典书目,比如顾海良老师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其次,对于你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可以深入阅读一两本原著,复试时重点展示。
最后,建议再读一两本院校名师的专著以及院校其他导师的知名论文,做到对院校老师的关注点有一定的了解,一方面有利于选自己的心仪导师,另一方面有利于更好地预判和应答导师问题。

3.信息收集
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往年的复试形式、笔试真题、经常参与面试

的导师邮箱,这些信息都是很有必要收集的。可以多管齐下,一方面加上目标院校已经上岸的学长学姐询问,另一方面在网上寻找各种相关信息。注意如果今年的复试形式变了,那往年的复试真题可能是不适用的。

4.发邮件
时间:在初试分数出来以后,咱们可以对自己的程度先进行预估,若感觉可以稳进复试,那么就直接给自己最感兴趣的导师发邮件就好啦。对于预估会低分飘进复试的同学来说,也可以抓住这个机会让老师提前了解一下自己的能力哦。当然复试一般比较晚的学校,可以等复试名单公布之后再决定。
内容:可以把咱们前面提到的“个人陈述”发过去,还可以跟老师聊一下你希望的研究方向,或甚至可以问一下复试的准备、自己的分数可能性大不大等,老师们都是很善良的,
最后要注意:联系导师不是必须的,增加某个导师的印象并不能对复试成绩起决定性作用,你联系的导师也不一定会参与当天的面试,另外如果没有很强的学术追求或者大于初试水平的实力,那还是不要在人家见到你之前露怯比较好!

5.着装
最后提示一点,不管是线上复试还是线下复试,咱一定要注意形象!穿着要得体、干净,尽量还是保持学生的样态,给老师一种你真心求学的初印象。注意女生不要化浓妆,男生不要染发(剪个精神的寸头最好),要让老师觉得你是能静下心来学习的人。

/四、篇尾彩蛋!!/鸭鸭相伴,如虎添翼。针对加油鸭的学员小伙伴们,我们特地准备了复试指导课(学员福利,不收费的鸭)!!课程计划下周内在加油鸭app更新完毕,大家注意关注22学员群里的通知,复试一起加油鸭~


21考研er速戳,考研政治分析题押题必考点都在这了 - 知乎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12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