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考研寄宿接地气!历时八年,山大给出传统文化教育新答案

 2023-04-05 13:44:18  考研全程班多少钱    16
[摘要]

日前,山东大学开展了校级本科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在全校范围内评选出50项优秀教学成果。其中,《体验式文化教学课程体系与通识教育创新》由宁继鸣教授带领教学团队共同完成。该成果依托山东大学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



日前,山东大学开展了校级本科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在全校范围内评选出50项优秀教学成果。其中,《体验式文化教学课程体系与通识教育创新》由宁继鸣教授带领教学团队共同完成。该成果依托山东大学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建设,立足立德树人模式创新和通识教育改革,围绕“中华文化体验与传播”课程群建设,历时八年积淀而成。
此成果抓住了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育人资源的关键环节,着力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与立德树人相结合的大学路径,将与传统文化有关的知识、器物、观念、习俗、工艺等转化为学生可以动手参与、沉浸体验的教育教学模式,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中心,实现知识、技能、情感教育相统一,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审美教育相统一,具有原创意义和引领意义,彰显了传统文化通识教育的山大特色。
传统文化教育“开天窗、接地气”
实施这一教学创新尝试的出发点,来源于“三个一”:一个疑问、一种现实的困惑和一个朴素的愿望。
如何更好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以别开生面的方式开展传统文化教学?文化从根本上讲是一种生活方式,相对于学科知识和专业学习,其内容有特殊性,有自身的特质和属性。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会或多或少接触到一些传统文化的要素,那么,课程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能否打破对惯性思维的依赖,重新思考和审视传统文化通识教育的“初心”和出发点,实施教学革新呢?
带着这个困惑,教学团队共同迈上了通识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征程。说是一个征程,听起来有些夸张,回首走过的路,却是甘苦相连、冷暖自知。做学

术研究需要有研究假设,教学改革同样需要发挥想象力,要大胆地设想、小心地求证。尽管一时间大家不能描述出“想要什么”,究竟要打造怎样一种教学设计、实施怎样的教育理念,但是首先想清楚了“不想要什么”:希望摒弃言说式、宣教式、自上而下灌输式的传统文化课堂,取而代之设立一种沉浸式、研讨式、自我意义建构式的学习安静环境。这个愿望就是教学团队的共识,也是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目标与动力。
图片来自网络一个愿望的达成,一种创新性教育理念的实施,一种理想教学模式的实现,一定要基于天时地利人和,做到“开天窗、接地气”,即要符合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又要具备实施的基础。时逢国家实施文化复兴战略,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先后出台《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文件,提出“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坚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等要求。
同时,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要走向世界,如何向世界阐释介绍蕴含中国智慧和特色的优秀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命题。在此背景下,教育理念的革新、内容的精选、形式的创新、内涵的提升和效果的跟进,既是国家的需要,更是大学的使命和担当。
有思考有准备的人总会受到眷顾。
2007年,山东大学申报承建国家首批汉语国际推广基地,依托语言与文化传播学科建设,服务中国语言文化走出去和文化传承创新战略。宁继鸣教授作为孔子学院总部特聘专家,代表学校组织申报,从顶层设计到理念达成、从内容建设概念到实施步骤,精心筹备。
2008年,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落户山东大学。学校在办学空间、人员配备等各方面给予支持。
2011年,一所集文化体验与教学、人才培养与培训、理论探索与创新的综合性国家平台正式运行,为该教学项目的“落地”、教学创新的探索实践及其教学教研成果的凝练提供了空间和条件保障,也为进一步发展创设了空间。
“以学生为中心”!馆、选、器、论
教学成果不仅是物化的课程、教材、奖项,通识教育在立德树人方面有其天然优势,该项目的理念之一是把学生作为被文化化育的“文创成果”,引导学生通过亲身沉浸体验,在学习技能、增长知识的同时,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展文创实践,达到文化认知、情感认同、文化技艺和能力才干相统一的学习效果。
尽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早已有之,但如何在通识教育创新的道路上作出特色尚需要探究。目标的达成既有观念上的突破,也包含教育教学空间、教学模式等结构性要素的改变。
在不断摸索修订的基础上,项目主要围绕“双创”和“四个转化”来开展,即依托国家平台和大学优势,以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建设宗旨,以“推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核心目标,探索和实践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更加有效、更加合理地转化为具有当代价值与实践意义的育人资源和传承实践,着力实现“四个转化”:一是探索如何把书本中的文化知识进行转化;二是探索如何把宣教中的理想信念进行转化;三是探索如何把研究中的学术成果进行转化;四是探索如何把历史中的传统观念进行转化。
在上述观念的引导指导下,该项目创立了一种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开展优秀传统文化通识教育的创新模式,开展集情境创设、课程研发、育人实践、模式创新、海外推广于一体的育人实践。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打破传统课堂的授课方式,在情境性的文化空间中,组织学生开展一站式创意文化体验,实践沉浸式学习,将知识学习与文创实践相结合,以“课程革命”的勇气开展教学改革。教学团队重点围绕“馆、选、器、论”四个字开展工作,将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深度合作学习落在实处。
图片来自网络“馆”指建设了“中华文化体验馆”,2600平方米,创设了圣贤智慧、民间工艺、艺术长廊、饮食服饰等16个文化体验区和100多个体验教学点,这些以默会学习原理为指导、负载教育特质和文创意义的教学情境,为课程实施提供了空间和物质保障。
图片来自网络图片来自网络“选”主要是教学内容的甄选。中华文化内容宏富,课程容量有限,如何选择是一个难题。经过研讨,课程最终确立了“呈现生活中的中国文化,以促进实现中国文化的生活化”的指导思想,注重在现代语境下,选择那些涵摄中国人生活日用、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的知识点,挖掘它们在当今生活中的表征与变迁、内涵与意义,通过对传统文化要素“点”的动手体验,实现体验知识“链”的贯穿,从而达到对“面”的理解,引导学生加强对每一个文化元素“形、神、意、用”等层面的理解。
课程组将教学内容总体划分为“思想与智慧、工艺与科技、习俗与仪式、艺术生活与审美”四个模块,统摄100余个不同的体验教学环节,使学生在动手操作、沉浸体验的过程中,自己建构意义,逐步感悟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特质,深化理解、产生质疑与思考,激发创新思维,开展文创实践,实现文化体验、文化教育、文化传承创新的有机结合与相得益彰。
图片来自网络图片来自网络“器”指的是研发多种类型的教具,为创意体验设计和教学实施提供教学资源保障。课程组先后研制了“版画上的世界文明”“古法雕版与印刷术”“甲骨文十二生肖”“传统造纸”“书画装裱”“笔墨纸砚墙”“茶文化一览通”“中国书画推拉门”“斗拱与榫卯”等系列教具,为课程实施创设了基础。
“论”是“坐而论道”的意思,指课堂互动与讨论,组织小组协作与深度合作学习,加强生生交流、师生互动,实现课堂的翻转,全面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
这样的教学设计新颖独特、科学高效,具有时代气息和思想价值,体现了教学改革的“两性一度”原则,即“创新性、高阶性、挑战度”。《中华文化体验与传播》被学生誉为“神仙课”,滚动开设多个平行班,每学期都会上演同学们网上“抢课”的火爆场面。课后经常收到学生的真情告白,被誉为“史上最棒的选修课”,同学们也会在纷繁精彩的微信朋友圈,抒发他们对体验感知和学习收获的感慨。
图片来自网络总体而言,课程内容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一是仪式化课程,如华夏成人礼、节庆习俗体验等;二是沙龙类课程,如对话艺术家、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与文化热点等;三是动手操作类课程,如中国画、雕版印刷等。基本的课堂结构是:沉浸体验+教师讲授+合作学习+体验与文创成果展示。
图片来自网络图片来自网络图片来自网络图片来自网络图片来自网络如“中式艺术生活”课。课程的教学目标容知识、技能、素养和课程思政于一体,使学生体验中式艺术生活中所涵盖的“琴棋书画诗酒茶”,即书法、绘画、诗歌、茶道、插花、香道和古琴等多种艺术形式;感知感受中华文化雅生活,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当下,正确认识“新中式”流行的生活现象,整堂课可以看作是对中国当代活态艺术的践行与集成性学习。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尊重学生的兴趣和审美,体验书法绘画、茶叶冲泡、中式插花、香篆制作等多项文化技能。
通过沉浸体验中式雅生活,培养审美素养,引导学生对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存在现状进行反思,坚定文化自信,增进文化自豪感。教师密切合作,团队授课。在课堂上,学生的五官和身心都被调动起来,原本“碎片化”的要素在教学设计的组织下得以系统呈现。学生会获得一种认知逻辑,收获感知、形成感悟、生成意义、升华情感、影响行为,从而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课程思政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得到了贯彻与执行,没有口号也没有说教,思政功能和立德树人的教学观在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得到彰显。
图片来自网络教学团队在课程教学、立德树人的过程中,不断给学生搭建成长平台,形成了传统文化通识教育“两横四纵一中心”综合效应,特色显著,标识性强,彰显了山大特色。
这种综合效应在环境设计、情境营造、创意体验研发实施等方面都别具一格,原创了一种分层次有内涵、能讲解有故事、可操作有意思、利参与有收获的文化教育与传承空间,能够实现对优秀文化的感知,促进文化理解,提升对民族文化的情感认同,从而激发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感、使命感,把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落在实处。具有模式创新和范式引领意义,在全国高校和传统文化普及推广领域社会美誉度高。
推进课程国际化“一公里”
伴随着体验教育模式不断发展,课程群建设也日渐丰硕,自第一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中华文化体验与传播》开设以来,课程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稷下创新荣誉学分课程”等相继推出,课程群的集成优势逐渐显现,形成了体验式教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随着慕课《带你体验中华文化》在中国大学慕课“爱课程”平台上线,成果受惠面也随之扩展。课程教学的服务对象不断增多,面向来自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学生开展文化体验,注重“小班制”“国际化”,开展双语授课,以及英、法、日、韩等语种的授课,国际化程度高。美国代顿大学学生专程来山大研修中华文化体验学分课程。
同时,成果服务中华文化走出去国家战略,积极参与国家海外形象建构,用“国际话语”讲中国故事,增强了中华文化的海外呈现力、诠释力和传播力,扩大了山大通识教育成果的海外影响力。
图片来自网络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绵薄之力的积累更具有滴水石穿的能量。该教学成果逐渐成为展示学校文化育人、创新育人的窗口,服务学校国际化战略,促进了中外人文交流。
构建教学成果的“公共身份”与社会服务
该教学成果的特点之一是可推广复制能力强,具有社会孵化推广价值。教学团队发挥国家和高校平台对周边优秀文化资源的创新驱动作用,注重高校和地方的联动互动,实现优质资源的互系互惠,不断扩展项目的受益群体和获益幅度。项目负责人宁继鸣教授是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曲阜)建设的首席专家,参与山东省嘉祥政德教育基地等项目的设计和孵化建设工作,使项目成果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和应用。与此同时,兄弟院校前来考察交流,上海财经大学、鲁东大学等相继建成主题文化体验教学空间。另天津市监狱和济南妇幼儿童活动中心多次来校考察,将项目成果应用于文化改造人和培育少年儿童。
除了发挥体验教育模式和通识教育的公共服务价值,教学团队还不断出版教材和中华文化普及读物,扩大课程受益面。通识教育课程的教材相对于专业课程有其自身特色,项目组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转化的探索和研究,注重传统文化精华与当代社会语境、话语表述、思想观念的有机结合,启动并实施了“生活中的中国文化”系列教材以及“中华文化读本”的编撰工作,现已出版《生活中的中国文化——剪纸》(中英双语),中华文化读本之《先秦诸子》《书法艺术》《中国园林》《丝绸文化》《魏晋风度》等,山东大学王培元教授、唐锡光教授、周广璜教授、李平生教授等都参与编撰。
基地学术顾问徐超教授每周都到体验基地进行指导,特聘专家文史学者、当代著名作家郑连根推出《极简中国史》《春秋范儿》《战国派儿》《帝国青春期》等一系列成果,其中《春秋范儿》获2015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普及读物奖,《极简中国史》获2017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普及读物奖。项目组积极为学生搭建传承讲述文化的平台,出版《全景中国——大学生讲中国故事》,更好发挥山东大学特色通识教育课程的社会影响。
图片来自网络图片来自网络2019年,教学团队与学校党委教师工作部、本科生院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合作,联合举办“传统文化涵养师德师风系列研修活动”,将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和实践延伸到教师层面,应用于全校师德师风建设和新进教师入职教育,包括传统文化与经典教育思想——涵养师德;法律法规和法治素养提升——依法执教;职业道德和专业伦理教育——行为世范;三全育人和课程思政教育——以德育徳等专题。活动服务骨干教师培训、促进教师发展,体现了成果立体化的特质,实现了服务本科教学创新、教学改革、立德树人、社会文化普及、对外交流作用的统一,以教育的形式实现了文化的功能和社会的价值。
2020年,教学团队依然走在拓展前行的道路上,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对通识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积极筹建以体验教育为特色,以专业通识教育、综合通识教育和前沿通识教育为支撑的通识教育改革“山大实践”。
植根于大学的通识教育,有学科学术力量的支撑,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有人才支撑,不会发生传承建设中的“断头路”;有政策机制支撑,不会是昙花一现的“一锤子买卖”;注重内涵和品牌建设,具有自我更新、革新发展的内生动力运行机制。教学团队相信,新时代的科研要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地上,教育改革和教研创新也要体现在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教学实践中,融入到学生成长的足迹和人文化成的心灵印记中。
最新!2019考研全国各省市报考人数汇总!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16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