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文管】考研故事八·郭佳文_生活(书香文献)

 2024-05-02 13:54:09  考研全封闭辅导班    9
[摘要]

原标题:【书香文管】考研故事八 · 郭佳文 考研故事·八 【个人简介】 郭佳文 201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校期间获得过三次校级奖学金 2019年被华侨大学录取为研...





原标题:【书香文管】考研故事八 · 郭佳文

考研故事·八

【个人简介】

郭佳文

201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校期间获得过三次校级奖学金

2019年被华侨大学录取为研究生,攻读专业为华语与华文教育方向。





【四年状态】

大学四年,我从混混沌沌到自律而认真。

我的大学生活其实简单到有些无趣,就是平日好好上课,包括马哲、毛概也要坐在前排认真听讲。心中一直不甘,觉得自己并不差,但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不是优秀。我只是尽力在我的能力范围内好好上课,好好读书,好好考试,好好得奖。也听过很多鸡汤,也看过励志的电影,但现在回望我的大一、大二其实是有些颓废的,我仅仅是每天去了一趟图书馆,努力的看那些世界名著,然后相信三毛说的那句“你读过的书虽然都忘掉了,但是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安慰自己道:“一切改变是在慢慢发生的。”

状态发生改变是在大三的时候,也就是我准备开始考研的时候。我的择校也是让我状态一步一步改变最重要的原因。考研本身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择校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能不能考上,开始时我选的学校都是那所普通的学校。原因很简单,我自己既然是三本的学生,考研又是黑幕重重,我该怎么才能上哪些好学校呢?

还好,我得感谢我那些刻的不甘心。我不愿意让我大一、大二的努力化为泡影,毕竟刚上大学的时候,就暗自下决心到时候一定要上一个好的研究生。我不觉得我之前有浪费时间,又有那么多奖学金来支撑着自己的自信心。同时也有一个契机,上周思成的课的时候,他说了一句“人就应该追寻自己想要的东西啊!你们这么年轻,如果现在不去追求,放着以后后悔吗?”我现在该如何形容我当时听到这句话的感受呢?一声惊雷吧。我实在不愿意让自己以后后悔,让自己每天泡图书馆的时间白费,所以我就更换了目标,当时选择了中国传媒大学。我告诉自己,不论怎么样,都不会换了。这就是我的目标。

于是到了大三下学期,我开始和朋友一起每天去图书馆学习。每天5点半起床,晚上11点睡觉,十分努力的打造自己的时间机制。从大一、大二懒散成习惯到忽然每天5点半起床。我跟朋友两个人把早起一次等于一个冰淇淋,如果不早起就不能吃冰淇淋;每早期五天可以周末睡两天懒觉,如果有睡过了那么周末的懒觉就没有了。当时真的只是为了逼自己早起,但是现在看了许多文章后发现,其实我们当时是误打误撞的选对了方式,这种短期反馈让我们快速的形成了良好的生物钟。

按照上面的生活方式,从三月份开始,我每天就保持十二小时的学习时间。这种有目标、又自律的生活状态一直持续到五月份。这个时候,我的考研内容基本上都已经看完一遍了,而且由于对于自己生活的绝对控制,让我对于一切事情都产生了一种控制感——我觉得只要我想要就可以做成,这个时候我觉得我可以选更高的目标了。我想要为我自己的人生负责,担负起照顾父母的责任,我从考研的内容中看到了世界的博大和人性的奇妙,我是真的想要

看看更大的世界。这个时候,我才最终确定了自己的最终目标——中国人民大学。

之后的生活仍旧像之前,每天5点半起床,晚上11点睡觉,每天就保持十二小时的学习时间。越到后来,压力真的是越大。但与其说是压力,不说是兴奋。我太期待12月22号那一天了,那是我改变命运的一天。这段时间,我真的是靠着理想势必实现的决心,认真而努力的活着。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2019年的12月22号,就是我考研的那一天了。2019年的12月22号,坐在考场,等着发卷子的时候,我就想:这场考试应该会改变我的命运吧!但就在那一刻,我才真真正正地意识到,我的命运怎么可能会因为一场考试改变,我的命运是靠着我每一天的微小努力而汇聚成的,也就是说你怎么过一天,就会怎么过一生。

当我的成绩出来并没有很理想的时候,我对自己说“有债应思还”,我还是需要读书,需要学习。当然,最后华侨大学可以给我一个调剂的机会,我真的是很荣幸。因为我知道,每个人必须在自己所生活的空间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所以说,我仍然对未来充满期待,期望将来会更好,当然,未来的实现必须是靠现在。





l 关于择校问题,随心走就好

考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实只要你还在读文字,每天没有睡到中午,玩游戏没有玩到半夜,没有喝酒喝到天亮,那么你就是那种正在努力的人,一个一直看着阳光、盯着未来的人,一定是一个优秀的人。可是,为什么一个优秀的人还是被理想的公司拒绝,被自己的梦想拒之门外?因为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的。

毕竟努力的人很多,在大城市,最不缺的就是梦想,最不差的就是优秀的人。可是,你优秀又能怎么样,每个人对于优秀的评价又不一样,既然优秀不够,就让自己无可替代吧。而考研是一个极好的证明你能力的方式,所以说,关于择校,就选一个“能力范围+1”的学校。因为考研的择校是完全自主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所以与其说是择校,不如说是对自己状态和能力的认知。由于选择的范围极大、专业不同,甚至同专业考试都不同,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就是随心走!你觉得你值得什么样的学校,那么你就去考什么样的学校。

考研时,我们会觉得焦虑,无非是因为现在的我们,跟想象中的自己,很有距离。不喜欢现在的自己,只有拼命地想办法去改变,只有马上行动起来,因为这个事情只有你自己能做,只有你自己能找到出口。你已经变成更好的你了,那么继续勇敢地追寻下去,等下去,等待对的人,等待阳光找到你梦想的那天。总有一天我们都老了,不会遗憾就ok了。总有一天,我们都能强大到什么都无法扰乱我们内心的平和的。

l 关于如何学习和坚持的问题

所有跟你说需要坚持和自制力的方法都是耍流氓。当每次一想起考研这件事,如果对于你来说关键词都是“孤独且难熬”、“痛苦”、“困难”、“压抑”的时候,那么考研必然是辛苦的。未来的一张录取通知书肯定比不上现在与朋友一起出去逛街、打游戏、看电影。当你告诉自己考研需要坚持,需要意志力,需要自制的时候,其中必然包含一个暗示,“我不愿意去做这件事”,比如坚持早起、坚持背单词、坚持读书,你总不会说,我要坚持逛街、坚持打游戏、坚持看电影吧?

首先,在开始学习之前,你要改变自己对大脑说的话。你先要告诉自己“学习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书上呈现出来的是这么多优秀的学者的智慧的精华”“书向我展示了一个如此有趣的世界”,抛弃掉“学习真痛苦”“再看一页书我就要瞎了”“我学不进去” 这种想法。你对大脑说的话,对大脑来说就是一种激励,也就是说尽管读书这件事不像吃冰淇凌那样会即刻给我们反馈,但是这种你主动、自愿去做一件事本身就会给你带来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激励着考研人坚持某种习惯,这种反馈越强,我们去做的动力就会越大。

其次,如何学习?考研的本质是建立自己对于某一学科的知识体系,并能够运用思考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一年时间来建立关于某一学科的知识体系,时间绰绰有余。主要可以通过一下三个步骤:

一是了解该学科的通识内容,这是知识体系的根基,是大量的知识点。好的通识既要符合该学科的范式,让人能够了解这个学科是研究什么的;也要足够的广博,包含学科内部的逻辑框架和正统观点,入门时期过多的接触某一流派观点容易让人先入为主,不易客观。而各个高校提供的参考书,也就是各种概论。完美符合通识的要求。

在选择完了书籍之后的第二步,就是认认真真地读学校的参考书目,建立对于这个学科的基本知识的认识。读书的时候必须有问题意识,不要想着把书上概念抄下来以后背!不许这么想!每读15分钟就要停下来想想,你刚刚阅读的内容是回答什么问题的。不断提问,在本子上记录的是自己的思考,不要抄概念!不要抄原文!笔记本上记录的必须是自己脑子思考的内容!

大体上,文科的内容可以分为3个部分:

1. what:它是什么?定义是什么?范围是什么?它与其他知识点的区别和联系有什么?

2. how:它的特点是什么?内涵有那些?它是如何分类的?

3. why:它为什么是这样子的?

剩下的第三部分就是资讯,简单来说就是更新。任何一个领域都在发展,不断修正之前的小错误。在读完第一遍书之后,这个时候要做的就是看不同学者的论文,从目标院校的老师看起,拓宽知识面,更新观点。加上考研的特殊性,人家老师就是出题人啊,老师当然会从自己的研究领域,自己熟悉的方向上出题,不然题目出错了,会惹同行笑话的。分析真题也是要在这一步做的,仔细研究老师的出题角度,揣摩老师的出题用意。问问自己这个知识点是怎么考的?为什么老师要这样考?今年考研的时候它会怎么考?

总之,考研就是一个多多思考,多多提问的过程。研究生本来就是通过研究来学习,考研也就是一个过渡,让自己从依靠听课,到自主探索、提问、思考,最后一定会考上的。

最后感谢大学里我遇到的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同学,他们带给我的影响我无法一一用语言表达。是他们影响到了我,让我奋不顾身的超目标努力。让我真心相信努力的力量,知识的力量,世界的博大,人性的美好。“大概聪明人真的不多,多的是想走捷径却无走捷径的本事,想走正途却又吃不了正途的苦的笨蛋。所以才给了那些聪明狠心又努力的人机会。事实上,阶层上升渠道依然不窄,那么多人中途放弃或者误入歧途,你不需要一直当第一,你只需要一直坚持到最后,然后撞线。”与君共勉。

来源-郭佳文

编辑-夏煜

主编-张可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315化学农》重点笔记+考点手册+题库及答案+历年考研真题详解(315化学农难吗)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9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