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真题笔记2024年法理学考研真题笔记(考研真题答案在哪找)

 2023-10-13 03:15:10  考研全封闭辅导班    16
[摘要]

法学方法论[常州大学2018年研] 答:法学方法论是由各种法学研究方法组成的方法体系以及对这一方法体系的理论说明。 (1)一般来说,法学方法论的内容可分为两个基本层次:①法学方法论的原则,它构成了法学方法体系的理论基础,并...



法学方法论[常州大学2018年研]
答:法学方法论是由各种法学研究方法组成的方法体系以及对这一方法体系的理论说明。
(1)一般来说,法学方法论的内容可分为两个基本层次:①法学方法论的原则,它构成了法学方法体系的理论基础,并对各种方法的适用发挥着整体性的导向功能。②各种法学方法,它构成了法学方法体系的主干部分,在研究各种法律问题时发挥着广泛的作用。
(2)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法学理论研究必须坚持以下几条基本的方法论原则:①实事求是的思想观点;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③社会现象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观点;④社会历史的发展观点。
习惯法[上海交大2021年研;浙江财大2018年研]
相关试题:习惯与习惯法[中南财大2006年研]
答:习惯法是指以习惯为内容的、经国家认可为法的行为规范。习惯是社会生活中,经过长期实践而形成的为人们共同信守的行为规则。习惯成为法的渊源,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①长期以来确有人们惯于遵守的事实;②其内容有比较明确的规范性;③现行法中没有关于该项行为的规定,且与现行法基本原则没有抵触;④需经国家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
实体法[中南财大2023年研;南航2016年研;杭师大2014年研;公大2009年研]、程序法[中南财大2014年研]
答:按照法规定的内容的不同和价值取向的差异,可将法分为实体法与程序法。
(1)实体法是规定法律关系主体权利义务或职权、职责,以追求实体正义为主要内容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如民法、刑法等。
(2)程序法一般是保障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的实现以及规定诉讼过程中带有程序性的法律关系主体权利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如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
(3)就两者的关系而言,实体法与程序法关系密切,甚至不可分离;实体法与程序法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以确保法律正确适用。
法的实效[华侨大学2011年研;厦门大学2008年研;南京大学2007年研]
答:法的实效是指法产生了预期的实际效果,是一个强调实际结果的范畴,所展示的是一种事实。法的实效与法的效力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般来说,法只要是现行的,就是有效的;但这些现行有效的法,并不一定都能得到很好的遵守,在很多情况下,许多法是未能充分实现其效力的,许多违法犯罪行为往往逃脱了法的追究。法的实效是法的效力实现的结果,是动态的法的效力。
法律体系[中南财大2022年研;扬州大学2021年研;浙工商2021年研;广东财大2020年研;湖南师大2020年研;华东师大2019年研;浙江理工2019年研;中国政法2018年研;山东大学2018年研;河北大学2018年研;常州大学2018年研;中财2016年研;北邮2016年研;浙江财大2015年研;华侨大学2015年研;厦门大学2011年研;南师2010年研]
答:法律体系即法律规范的体系,又称“法的体系”或“法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全部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形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法律体系通常具有以下特征:①法律体系是由一国的法律规范所构成的体系;②法律体系是一国全部现行有效法律规范所构成的体系;③法律体系是由一定组织结构(法律部门)所构成的体系;④法律体系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法律部门[中国政法2020年研;扬州大学2018年研;广东财大2018年研;温州大学2018年研;南航2017年研;广东财大2017年研;华南理工2016年研;山东师大2015年研;杭师大2015年研;中山大学2014年研]
答:法律部门又称部门法,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对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进行划分所形成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从范围来看,它是具有共同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从内部结构来看,它是由若干个子部门组成的体系。法律部门是由同类法律规范构成的,是构成法律体系的基本要素。其形成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法律部门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若干的子部门,且部门法之间也存在着交叉。
法律规则[杭师大2020年研;扬州大学2020年研;河北大学2018年研;浙江财大2017年研;中国政法2016年研;温州大学2016年研;北航2015年研;中山大学2015年研;南航2014年研;中南财大2012年研;北交2007年研;武大2006年研]
答:法律规则是指以一定的逻辑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及相应的法律后果的一种法律规范。法律规则是法的要素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关于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法学界认为,法律规则由假定、处理和制裁三部分构成;二要素说则将法律规则的结构分为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两部分。
法律原则[中财2018年研;华中农大2018年研;浙江理工2017年研;南师2016年研;中南财大2014年研;南京大学2010年研;厦门大学2010年研]
相关试题:法律基本原则[南航2018年研]
答:法律原则是指可以作为法律规则的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原理和准则。法律原则的功能有:①为法律规则和概念提供基础或出发点,对法律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对理解法律规则也有指导意义;②直接作为审判的依据;③可以作为疑难案件的断案依据,以纠正严格执行实在法可能带来的不公。
法律权利[上海交大2022年研;上海师大2022年研;温州大学2021年研;中国政法2019年研;温州大学2018年研;南航2016年研;南京大学2011年研]
相关试题:权利[浙江理工2018年研;南京大学2010年研;北化2007年研]
答:法律权利是指由国家通过法律加以许可的自由意志支配的行为范围。具体来讲:①作为法理学研究对象的权利,是由法律规范明文规定的,或包含在法律规范逻辑中的,或至少可以从法律精神和法律原则中推定出来的;②任何法律上的权利都是社会上占支配地位的阶级(统治阶级)或集团(统治集团)的意志的体现;③权利有明确的界限;④权利是利益分配和实现的工具,而不是目的;⑤权利具有能动性和可选择性。
法律行为[河北大学2018年研;四川师大2018年研;浙江财大2018年研;温州大学2017年研;中财2015年研;南开大学2010年研;北交2007年研]
答:法律行为是指法律关系主体实施的,能够发生法律效力、产生一定法律效果(或者,作为法律事实,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行为。它包括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意思)表示行为与非表示行为(事实行为)、积极行为(作为)与消极行为(不作为)等。法律行为的特征有社会性、法律性、意志性和价值性。
法律关系[广外2021年研,清华大学2018年研;中山大学2017年研;南师2017年研;华侨大学2017年研;华中农大2017年研;浙江财大2016年研;宁夏大学2016年研;山东大学2014年研;厦门大学2009年研;南京大学2009年研]
答:法律关系是指发生在法律主体之间,以法律规范为形成依据,以权利义务关系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法律规范的存在是法律关系形成的前提,法律规范的内容直接影响法律关系能否形成及其现实形态。法律关系的本质是社会关系,以法律规范为依据而形成的法律关系是区别于以习惯、道德、宗教等行为规范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的主要依据。
法律事实[湖南师大2020年研;中国政法2018年研;中财2018年研;中山大学2018年研;河北大学2016年研;南航2015年研;中南财大2012年研;武汉理工2010年研;公大2009年研;武大2007年研;北师2007年研]
答:法律事实是指法律规范所规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法律事实具有两个特征:①法律事实是客观事实,不是人们的一种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②法律事实是由法律规定的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它能引起法律规定的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律后果。与人类生活无关的纯粹的客观现象就不是法律事实。
法律责任[中南财大2023、2012年研;广东财大2020年研;中财2017年研;中山大学2017年研;中国政法2016年研;浙江财大2016年研;温州大学2016年研;南航2014年研;武大2012年研;山东大学2011年研;公大2010年研;北化2010年研;厦门大学2009年研]
答: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主体因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仅因法律规定而应该承担的一种不利的法律后果。产生法律责任的原因主要有三类,即违法行为、违约行为和法律规定。法律责任的目的在于保障法律上的权利、义务、权力得以生效,在它们受到阻碍,而使法律所保护的利益受到侵害时,通过适当的救济,使对侵害发生有责任的人承担责任,消除侵害并尽量减少未来发生侵害的可能性。法律责任的目的通过其惩罚、救济和预防三个功能的发挥来实现。
大陆法系[中山大学2017年研;中财2013年研;北化工2007年研]
相关试题:
(1)法典法系[南航2014年研]
(2)民法法系[南京师

大2010年研]
答:大陆法系又称罗马-日耳曼法系、民法法系、法典法系等,是指以古罗马法为基础,以1804年公布实施的《法国民法典》和1896年制定的《德国民法典》为代表,以及在其法律传统的影响下仿照它们制定的各国法律体系的总称。它属于大陆法系的区域,除了以法国、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大陆国家外,还包括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其中主要是曾为法国、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四国殖民地的国家和地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便属于大陆法系。
法律推理[四川大学2023年研;南京大学2022年研;华东师大2019年研;南航2018年研;华南理工2016年研;中山大学2010年研;南师2010年研]
答:法律推理是指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得出某种法律结论的思维过程。法律推理的本质是法律运用中的一种思维活动,前提是以法律与事实为两个已知的判断;法律推理要运用多种科学的方法和规则进行。其目的是为法律提供正当理由,结果往往涉及当事人的利害关系。
法律继承与法律移植[人大2016年研;华侨大学2016年研;武大2009年研]
相关试题:
(1)法律继承[中南财大2023、2010年研;中山大学2018年研;扬州大学2018年研;山东师大2018年研;温州大学2018年研;河北大学2017年研;南航2016年研;宁夏大学2016年研;华中农大2011年研;南京理工2011年研;厦门大学2010年研]
(2)法律移植[北邮2020年研;扬州大学2020年研;浙江理工2019年研;河海大学2019年研;北航2017年研;河北大学2015年研;浙江财大2015年研;华侨大学2015年研;复旦大学2012年研;南开大学2011年研;北化2010年研]
答:(1)法律继承是指不同历史类型的法律之间的延续、相继,一般表现为旧法对新法的影响和新法对旧法的承接和继受。法律继承的特点有:①新法对旧法的继承,是一种批判性的抛弃和保留,否定中包含着肯定。②从主体角度看,法律继承实际上是一种有选择的继承。
(2)法律移植是指一个国家对同时代其他国家法律制度的吸收和借鉴,反映了空间上的内外关系。法律移植的特点有:①法律移植的对象(即植体)必须是别国(或特定地区)的法律。②外来的植体必须“植入”接受国家的本土法律中。③被移植的法律内涵十分广泛,既包括法律概念、法律技术、法律原则、法律规范、法律制度,也包括法律形式、法律理论、法律观念等。④法律移植是一项积极主动、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是带有创造性的活动。
立法[中财2018年研;公大2010年研;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0年研;武汉理工2007年研]相关试题:法的制定[公大2003年研]
答:立法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狭义的立法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法律(特定的规范性文件)的专门活动;广义的立法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依据法定职权并通过法定程序创制法律规范的活动。我国《立法法》第2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修改和废止,适用本法。”这一规定表明,《立法法》是在广义上使用“立法”概念的。
作为国家专门活动的立法,包括:①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②对上述这些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修改、废止;③对年久不用的行政法规和规章进行清理;④法律解释。
法律文化[浙江财大2018年研;杭师大2018年研;河北大学2017年研;中山大学2016年研;南京师大2016年研;宁夏大学2016年研]
答:法律文化,是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关于法律调整的理论、观念和有关法的制定、法的适用等方面的法律技术的总和。它是人们运用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智慧、知识和经验的结晶,反映出法律调整所达到的水平。一定社会的法律文化状况,通过社会的法律意识状况、国家的立法、司法等方面的程度和效率表现出来。一定的法律文化表明了作为社会调整器的法的发展程度和在社会中发挥作用的程度,表明了社会成员法律意识形态的发展水平,表明了社会法律生活的发展程度和状态。法律文化包括:奴隶制法律文化、封建法律文化、资本主义法律文化、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等。
司法公正原则[安徽师大2018年研]
答:司法公正原则是指司法机关及司法人员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应坚持和体现公平和正义的原则。司法公正是社会正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司法公正的重要意义在于:①公正司法是法的精神的内在要求,是法治对司法的根本要求。②公正对司法的重要意义由司法活动的性质决定。③司法机关公正司法,是其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基础。公正是司法的生命。
法律职业[浙江理工2019年研;南师2018年研;杭师大2017年研;北邮2016年研;浙江财大2015年研;南京大学2013年研;南航2011年研;中南财大2009年研]
答:法律职业是指以律师、法官、检察官为代表的,受过专门的法律专业训练,具有娴熟的法律技能与严格的法律伦理的法律人所构成的自治性共同体。从狭义上说,法律职业主要包括法官、检察官、律师三种具体的职业。从广义上说,法律职业还包括一切受过法律专业训练、从事法律工作的人员,如司法辅助人员、企业和行政机关里从事法律事务的人、法学教师、法学研究人员等。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成员是法律人。
法律方法[中财2016年研]
答:法律方法是法律人认识、判断、处理和解决法律问题的思维路径。这是法律工作者独特的思维方法,其伴随着法律职业作为一种社会分工的出现而出现,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在我国法学研究和法治工作领域,法律方法是指法律职业者(或称法律人)认识、判断、处理和解决法律问题的专门方法,或者说,是指法律人寻求法律问题的正确答案的专门方法。法律方法是由法律人在长期的法律实践中积累和发展出来的法律技术,是法律实践智慧的结晶,是法律实践理性的表现形态。
法律论证[上海交大2021年研;北航2018年研;南航2015年研;中山大学2014年研;华侨大学2014年研;厦门大学2009年研;中南财大2008年研]
答:法律论证是指在司法过程中对判决理由的正当性、合法性或合理性进行论证,即在诉讼过程中,诉讼主体运用证据确定案件事实、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法律论证的目的,是从多种合理甚至合法的法律主张中论证出最佳选择。其正当性标准包括:①内容融贯性;②程序合理性;③依据的客观性和逻辑有效性;④结论可接受性。
法治[扬州大学2018年研;南京师大2017年研;清华大学2016年研;苏州大学2015年研;南京大学2009年研]
答:法治即法律的统治,是指任何一个人或组织都应接受法律的统治,无人可凌驾于法律之上,法律具有最高的权威。亚里士多德曾经将法治定义为,“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这个定义在形式意义上对法治作了经典性的表述。如果从实质意义来看,法治即“法的统治”,它是以民主为前提和目标,以法律至上为原则,以严格依法办事为核心,以制约权力为关键的国家治理方式、社会治理机制、社会活动方式和社会秩序状态。
篇幅有限,全部内容请百度曹小值题库网曹小值真题笔记

考研是我留在学校最后的机会-简书(档案留在学校考研在哪里考)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16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