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工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第2版)考研真题整理

 2023-05-06 05:59:56  考研全封闭辅导班    5
[摘要]

这有两种情形:一是一种社会意识所赖以存在的物质条件已经改变了,但这种社会意识并未随之消夫,而是继续存在了一个很长的时期;二是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先于它相应的社会存在而产生,能在一定程度上预见社会发展趋势,对社会实...







这有两种情形:一是一种社会意识所赖以存在的物质条件已经改变了,但这种社会意识并未随之消夫,而是继续存在了一个很长的时期;二是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先于它相应的社会存在而产生,能在一定程度上预见社会发展趋势,对社会实践起指导作用,但这两种情形都是相对的。

(2)社会意识某种具体形态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经济上比较落后的国家,它的某种意识形式可能是先进的,但这种情况也是相对的,就是说,经济上落后的国家之所以产主某种先进的意识形态,归根到底与那个时代经济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3)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这是说,每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的各个形态,都有先驱者留传给它的特定的思想资料;后人总要继承前人的思想遗产,才能产生新的学说。当然,这种继承也是相对的,因为继承决不是原封不动地全盘照搬,它应是一个辩证的否定过程,既有克服又有保留,在这一过程中,克服什么,保留什么,发展什么,怎么发展等,所有这些都必须由社会存在和经济关系以及它们的发展的需要来决定。

(4)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其中尤以政治思想对其他诸意识形态之影响最为突出,这种相互作用和影响也有相对的一面,即各种意识形式相互作用的性质、深度和广度,归根到底受社会存在的制约。

(5)社会意识具有能动性,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对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和制约作用

这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特点,也是其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具有二重性,先进的、革命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推动和促进的作用;相反,落后的、反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延缓和阻碍的作用。社会意识的反作用也有相对的一面,即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是决定性的,而且,其作用之大小,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2论述商品拜物教。[复旦大学2021年研]

答:(1)商品拜物教的含义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所掩盖,从而使商品具有一种神秘的属性,似乎它具有决定商品生产者命运的神秘力量。马克思把商品世界的这种神秘性比喻为拜物教,称之为商品拜物教。

(2)马克思主义关于商品拜物教的论述

①马克思商品理论的核心,是马克思的商品的拜物教理论。商品首先是神秘的,这种神秘主要是因为劳动产品采用了商品形式,这样用劳动时间计量的劳动量,便采取了商品的价值量的形式,由此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生产关系,采取了商品之间即物与物之间的社会联系的方式,由此物的关系便掩盖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商品是人劳动的产物,却表现为独立于人之外的存在,并成为支配人的活动和命运的自行运动的东西。商品的价值量及其价格不受人们的支配和控制而自发变动,人们反而要受它控制,有人因其发财有人因其破产。由此,物的关系掩盖了人的关系,并控制着人们,生产关系产生了颠倒,拜物教观念由此产生。

②马克思认为商品拜物教是由商品形式本身产生的,同私有制商品生产密不可分,但商品形式本身为什么会产生商品拜物教呢?马克思指出:“商品世界的这种拜物教性质,是来源于生产商品的劳动者所特有的社会性质”。生产商品的劳动者所特有的社会性质是指在商品经济中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既是私人劳动,同时又是这个社会总劳动的组成部分,从而具有社会性。但私人劳动的社会性无法直接体现,而只能通过商品交换来体现。劳动本来是彼此同质地,但由于采用了商品价值的等同性质的形式,人们劳动的社会联系和社会性质便被歪曲的表现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商品拜物教由此产生。

③马克思认为价值规律对商品生产者具有强制作用,即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私人劳动产品的交换比例虽然在不断变动,但生产商品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并决定着商品的价值。商品之间的交换是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交换,价值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仍然表现为物支配人的行为,支配着生产者的命运。最后马克思指出:即便我们认识到了隐藏的生产者的命运,也只能消除商品的价值量是偶然决定的这种假象,却不能消除它所采用的物的形式,即商品拜物教。

3知、行的关系。[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知、行的关系即认识与实践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揭示了认识的本质和认识的运动过程及其规律。认识的基础是实践。这主要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目的,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发生的前提,即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及其相互作用都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在认识的主客体关系中,客体是相对主体而言的,只有成为主体活动对象的事物才是客体。这表明,作为认识关系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以实践为基础形成的。离开人的实践活动,就没有现实的主体、客体及其关系,也就没有现实的认识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不仅指发生学意义上的认识来源,更主要是指认识的内容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肯定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并不排斥接受间接知识的重要性。认识来源于实践是就人类认识总体而言的。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人类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动人类的思想进步和理论创新。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在广度、深度上不断发展的根本。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还在于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手段和条件。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人的生存和发展,首先就要通过实践不断改造自然物和社会关系,以获取物质生活资料和创造其他生活条件。人要在实践中达到预想的目的,就必须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有所认识。人的认识活动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对事物的解释功能,即以规律性的认识解释事物;二是对人的行为的指导功能,即以规律性的认识指导人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人的认识是否符合认识对象,是否具有真理性,既不能从认识本身得到证实,也不能从认识对象中得到判明,只有通过实践,即通过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才能得到检验。

4论述文化对社会现代化的作用。[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研]

答:文化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其内涵随着人类历史的演进而不断丰富。人类对文化的本质、结构及其历史演变的认识,经历着不断深化的过程。文化包含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层次。文化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对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反映,又对全部社会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正确把握文化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文化的积极作用,对于引领社会的科学发展至关重要。

(1)内涵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所创造的不同于自在自然和自身生物本能的东西,如生产工具、社会制度、观念习俗等。狭义的文化是指观念文化,既包括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自发形态的文化,也包括艺术、科学、哲学等自觉形态的文化。从总体上看,文化具有人为性、群体性、历史性三个基本特征。

(2)作用

文化根源于社会生活,但它一经形成,便会对社会生活以至整个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和作用在其性质上,表现为促进或是阻碍社会的发展;在其程度上,表现为加快或是延缓社会的发展。文化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①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

作为经济形态的反映,文化形态必然具有维护或批判现实社会的功能,维护同自身性质相同的东西,批判同自身性质相反的东西。正是通过这样的维护和批判,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先进的思想理论能够指导人们自觉建构起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制度和体制,妥善地协调和处理各种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以及其他社会关系,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

②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这种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不仅营造了一定的社会文化氛围,而且直接决定着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的心理特征、精神面貌和行为取向。文化中所培育起来的人格意识、价值取向、理想信念汇聚成为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作为一种精神动力,文化主要是通过其激励功能实现的。在顺境的情况下,文化能够激发人们的自尊心和自豪感,鼓舞人们的斗志,增强人们的信心和力量;在逆境的情况下,文化能够唤起人们的忧患意识,促使人们自强不息。

③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社会发展的状况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文化发展的状况,尤其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取决于文化中的科学技术水平。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就是通过科学技术创新而实现的。文化的智力支持功能不仅表现在对生产力的推动上,而且体现在文化作为社会内在的经济理念、政治理念、文化精神等,形成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创新的机制。

④为社会发展提供凝聚力量

社会力量的凝聚有赖于民族认同,而民族认同主要来自文化认同。一个民族的文化体现了该民族在价值观念、信仰追求、思维方式、心理习惯等方面的共性,因而能在本民族内产生强烈的共鸣。它可以凝聚广大民众的共同利益和理想追求,表达和反映民众的公共意志,从而形成较强的感召力和向心力。这种力量使整个社会的民众凝聚起来,自觉维护民族利益,积极推动民族振兴。

(3)评述

文化为社会发展所提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凝聚力量,综合和融会在一起,便形成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相对于经济、技术、国防等硬实力而言的。它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显著标志,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对社会发展有其重要影响。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增强综合国力、实现民族振兴的必然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历史时期,全面认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对于全面推进和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为此,必须适应时代和实践新的变化与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推进文化创新,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5恩格斯:“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谈谈如何理解。[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恩格斯的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

(1)人对自然的依赖

人对自然的依赖,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人之所以依赖于自然界,其基本的根据在于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人对自然界的依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自然界是人类生活的源泉

人是从自然界获得物质、能量和信息,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

②自然界是人类劳动的前提和要素

人的劳动实践是由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构成的。无论是劳动对象,还是劳动资料,无论是天然的,还是经过人的劳动加工过的,都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

③自然界是人类生产和发展的条件

人通过劳动从自然界中获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资料,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是劳动得以进行的前提。一切劳动都是社会性的,都是社会劳动。社会同样依赖于自然界。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一定意义上说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社会发展离不开自然界,它以一定的自然条件为前提。

(2)人对自然的改造

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要改变自然界,就必须认识自然界变化发展的规律,才能自觉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把人的目的与自然界的规律和谐地统一起来。人类自产生依赖,就一直力图根据已有的认识,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自然界。然而,不论人类改造自然界的能力多么强大,都不能创造或消灭物质本身,而只能改变物质的存在形态。人改造自然界的活动要受到自然界本身及其规律的制约,受到前代人改造活动结果的制约,同时也要受到自身自然条件、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制约。

正确的实践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正如恩格斯所说:“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因此,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劣的今天,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我国应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构建十八大所倡导的“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青年人首先要树雄心,立大志;其次要度衡量力,决心为国家、人民作一个有用的人才;为此就要选择一个奋斗的目标来努力学习和实践。——吴玉章
院校解析 2024南京大学建筑考研考研指南&新形势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5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