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真题解析——2023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学真题解析

 2023-04-24 22:45:55  考研全封闭辅导班    7
[摘要]

611艺术概论专业一 ? Part 1? ?真题 (一)名词解释(5*8) 王羲之? 《牡丹亭》 叔本华? 游戏说 罗丹? ?《诗经》? 悲剧? ? 大巧若拙 ? (二)简答题(三选二)(15*2) 1、简述对艺术生产理论的认识。 2、谈谈数字技术对艺术的的影响。 3...



611艺术概论专业一

?

Part 1? ?真题

(一)名词解释(5*8)

王羲之? 《牡丹亭》 叔本华? 游戏说

罗丹? ?《诗经》? 悲剧? ? 大巧若拙

?

(二)简答题(三选二)(15*2)

1、简述对艺术生产理论的认识。

2、谈谈数字技术对艺术的的影响。

3、结合艺术作品,谈谈崇高在艺术中是如何体现的。

?

(三)论述题(三选二)(40*2)

1、结合中国艺术史,谈谈你对“不忘本来,吸收外来,放眼未来”的理解。

2、谈谈艺术创作主体应该具备的素质。

3、谈谈你如何理解审美教育的意义。

?

图片

?

Part 2? ?押题准确度

?

(一)名词解释(5分*6)

1、游戏说(5分)

图片

?

2、悲剧(5分)

图片

?

(二)简答题(三选二)

?

1、结合艺术作品,谈谈崇高在艺术中是如何体现的。(15分)

图片

?

(三)论述题(三选二)

?

1、谈谈艺术创作主体应该具备的素质。(40分)

图片

?

图片

Part 3? ?历年考点分析

图片

?

综合2021-2023年三年611艺术概论的考题情况来看,题目类型与分值基本保持不变,出题范围基本保持不变,题目难度有所增加,主要体现在简答和论述上,简答和论述中会出现1到2道比较新颖的题目,如“艺术高峰”、谈谈对某句理论名言的理解,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
?

?

图片

?

Part 4? 难度分析

?

今年611的考题中有几个题目出现频率较低,难度相对较大:名词解释中的“大巧若拙”,简答题中的“谈谈数字技术对艺术的影响”,以及论述题中“结合中国艺术史,谈谈你对‘不忘本来,吸收外来,放眼未来’的理解”。除此之外的其他题目在往年的考试题中虽出现频率不同,但均有体现,只要认真练习,都能够尽在掌握。

图片

?

Part 5? ?真题解析

?

(一)名词解释(5分*6)

?

1、王羲之(5分)
?

解析:

该题难度较低,考察的是学生平日的中国美学史知识积累。

答题思路:(仅供参考)
?

(1)定义: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2)艺术风格: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3)影响:王羲之书法艺术对后世影响巨大,在楷书方面,一改前貌,在行书方面,用笔上中、侧锋并用,笔速较快,笔画之间前呼后应,体态生动欹侧,独具风神;在草书方面,变章草为今草,在他的手上完成了后世书法发展的顶层设计,他把毛笔的“尖、圆、齐、健四大性能全部发挥了出来,丰富了书法发展的形式元素。

?

?

2、《牡丹亭》(5分)
?

解析:
?

该题考察的是中国古典戏剧剧目,具有一定难度,考生应注重平日的知识积累。

答题思路:(仅供参考)

(1)定义:《牡丹亭还魂记》(简称《牡丹亭》)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

(2)内容:该剧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

(3)艺术特色:《牡丹亭还魂记》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作者热情奔放地赋予“情”以超越生死的力量。杜丽娘经历了现实、梦幻与幽冥三个境界,这显然是作者幻想的产物。作者借用三种境界的艺术对比来表达理想和思想,用梦幻和幽冥反衬出了现实的残酷。最后让现实中不可能的爱情理想得以了实现,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

(4)评价:该剧是中国戏曲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与《西厢记》《窦娥冤》《长生殿》合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

?

?

3、叔本华(5分)
?

解析:
?

该题考察的是西方美学史知识,具有一定难度,不算很偏,加强背诵即可。

答题思路:(仅供参考)

(1)定义: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是近代西方哲学史上唯意志论的创始人,也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奠基人,开辟了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先河。

(2)美学思想:叔本华的美学突出特点,在于贬低理性,抬高直观,尤其鼓吹神秘的审美直观说,他认为理性不能认识世界的真正本质和提供真理,只有艺术才是一种独立于规律之外的客观实物的一种方式。他认为美感的观察方式有两种不可分的成分,一种是把审美主体不当个体,而当做“纯粹而无意志”的主体之意识,另一个是不把审美对象当做个别事物,而当做理念来认识。他的这种审美直观说是他的美学核心。

(3)影响:叔本华的美学思想是最早传入我国的西方美学思想,他扩大了美学的研究范围,标志着美学史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变。

?

??
?

4、游戏说(5分)

解析:
?

该题较为基础,在彭吉象的《艺术学概论》、朱光潜的《西方美学史》以及王一川的《艺术学原理》中都有涉及,是一道老生常谈的题目了。

答题思路:(仅供参考)

(1)定义:游戏说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认为艺术是一种以创造形体外观为目的审美自由的游戏。“自由”是艺术活动的精髓,它不受任何功利目的的限制,人们只有在一种精神游戏中才能彻底摆脱实用和功利的束缚,从而获得真正的自由。游戏说还认为,人的审美活动和游戏一样,是一种过剩精力的使用,剩余精力是人们进行艺术这种精神游戏的动力,它是包括美术在内的艺术发生理论中较又影响的一种理论。

(2)代表人物:18世纪德国思想家席勒以及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人们也因此把游戏说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

(3)评价:游戏与艺术确实存在一些共同点:娱乐性、非功利性、有一定的规则和约定等,但是游戏说没有认识到艺术与游戏有着本质的区别,艺术必游戏广泛和深刻得多。

?

??
?

5、罗丹(5分)

解析:
?

该题考察的是学生的艺术综合素养,可以结合美学、艺术学知识灵活作答。

答题思路:(仅供参考)

(1)定义:法国著名雕塑家,被誉为欧洲雕刻艺术界的“三大支柱”。

(2)代表作:代表作品有《青铜时代》、《思想者》、《加莱义民》等。生平的许多速写别具特色。著有《艺术论》。

(3)艺术风格:他的作品追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他的雕塑作品充满着对生命的敬畏,对爱和青春的渴望。他深受多那太罗和米开朗基罗艺术风格的影响,在创作上力图革新,摆脱古典技法,善于用丰富多样的绘画性手法塑造出神态生动富有力量的艺术形象。

(4)影响:他是西方雕塑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人物,被称为19世纪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雕塑艺术

家。

??
?

6、《诗经》(5分)

解析:
?

该题考察的是中国美学史知识,对于考生来说难度较低,较为熟悉。

答题思路:(仅供参考)

(1)定义: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

(2)内容:收集了周朝初年(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期(前6世纪)的诗歌305篇。分“风”、“雅”、“颂”三大类。“风”采自民间乐曲、“雅”是王都附近的乐曲、“颂”是祭祖祀神的乐曲。所有诗歌均可歌唱、但乐谱今已不传。其内容对统治者征战田猎、贵族集团奢侈荒淫的生活、人民的劳动生活和婚姻爱情都有所反映。形式以四言为主、采用了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这些创作手法为后代诗人所继承。汉代将《诗》列入儒家经典、称为《诗经》、为“五经”之一。

(3)评价:《诗经》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的真情实感,这种创作态度,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使其具有强烈深厚的艺术魅力,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在诗中可以感悟被剥削者阶级意识的觉醒,或者愤懑的奴隶向不劳而获的统治阶级大胆地提出了正义,也描写了劳动者对统治阶级直接展开斗争,以便取得生存的权利,反映了人民意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7、悲剧(5分)

解析:
?

该题较为基础,也较为经典,是西方美学史的重点内容。

答题思路:(仅供参考)

(1)定义:戏剧体裁之一,起源于古希腊。它的思想内涵一般是表现正义斗争在一定条件下不可避免地遭受挫折或失败,以及美好理想的破灭,斥恶扬善,给人以激励和启迪。悲剧的本质是人类在生存过程中感受到人与自然外界的对立与分裂,实际上是人类所感到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一种矛盾和冲突。古代悲剧多以神话、传说为题材,或者以王公贵族为主人公;近现代悲剧较接近现实生活,揭露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

(2)代表作:悲剧由于题材范围的不同,又分为四种类型:英雄悲剧,如《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性格悲剧,如《哈姆雷特》《奥赛罗》;命运悲剧,如《俄狄浦斯》;社会悲剧,如《罗密欧与朱丽叶》。

(3)评价:悲剧是崇高的集中形式,是一种崇高的美。悲剧的崇高特征,是通过社会上新旧力量的矛盾冲突,显示新生力量与旧势力的抗争。在激烈的实践斗争中显示出先进人物巨大的精神力量和伟大人格。悲剧中所体现的崇高,经常以其庄严的内容和粗犷的形式震撼人心,引起人们的崇高和自豪。

??
?

8、大巧若拙(5分)

解析:
?

该题较有难度,考察考生的文言文素养以及中国传统美学思想。

答题思路:(仅供参考)

(1)定义:“大巧若拙”出自《老子 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形容聪明的人,从不炫耀自己,从表面看,好像笨拙。

(2)阐释:大巧若拙是中国美学的基本特点,国人对于枯藤、残荷、老木、顽石等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艺术家也喜欢用枯笔焦墨中追求“干裂秋风”的境界。在老子看来,真的巧并不在于违背自然规律去卖弄自己的聪明,而在于处处顺应自然规律。在这种顺应之中,使自己的目的自然而然地实现,这种合乎目的性和规律的高度统一,就是我们所谓的自然天成巧夺天工,即老子所谓的大巧,这种大巧的实现正是一种艺术与审美的境界。

?

(二)简答题(三选二)

?

1、简述对艺术生产理论的认识。(15分)

解析:

该题较为基础,也是重点,出自彭吉象《艺术学概论》一书,出题频率较高。

答题思路:(仅供参考)

(1)定义:“艺术生产”这个概念是由马克思提出,他从生产实践活动出发,把艺术看做是一种特殊的、高级的精神生产。

(2)一般性:艺术生产具有一般生产的性质。艺术生产也具有实践性、目的性、自觉性、工艺过程的可控性、材料媒介的可选择性,以及整个生产劳动过程的可表述性:其产品即艺术作品,有着与一般物质产品相似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商品二重性。

(3)特殊性:艺术生产具有和物质生产不同的“精神生产”的独特性:艺术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产品具有强烈的、集中的审美属性,产品具有不可让渡性,对它的欣赏总是基于个人的心理体验之上,这种只和个人心灵获得相关,无法分享。艺术生产虽然有个物态化的过程,但本质仍在精神层面。

??
?

2、谈谈数字技术对艺术的的影响。(15分)

解析:
?

该题考察考生的综合能力,是近年来出现题目中较为新颖的题目,需要联系科技、新媒体、新媒介、传播等艺术理论知识。

答题思路:(仅供参考)

(1)数字技术改变艺术创作的制作方式和制作工具,带来了艺术审美标准和艺术审美形式的深刻变革,(举例)电影艺术的革新深受数字技术发展的影响。

(2)数字技术对艺术审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当代艺术朝着一种“数字化艺术”的方向发展,并逐渐表现出虚拟性、可复制性、奇观性和互动性等鲜明的时代特征。(举例)舞台艺术

(3)数字技术对美学理论产生影响,(举例)3D特技效果和VR电影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冲击电影美学理论体系。

?

3、结合艺术作品,谈谈崇高在艺术中是如何体现的。(15分)

解析:
?

该题考察的是“崇高”这一概念在艺术创作中的具体体现,有一定难度。

答题思路:(仅供参考)

(1)崇高是西方审美经验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美的重要形态之一。在崇高的本质上看,崇高是审美主体的合目的性与审美客体的规律性之间的对立冲突,是真与善,形式与内容的激烈矛盾冲突的不和谐性,不统一性。艺术崇高,它是对自然,现实社会生活崇高的最真实、最集中、更高级的反映。

(2)艺术对自然崇高的反映是对自然物象的一种形体上的浓缩,在形式上追求对美的规律违背。而在音乐中追求不谐和音,在绘画上用灰暗色调点染,在书法上力求稚拙、不稳定,在雕塑上运用粗糙手法等等,都是追求自然崇高的本质神韵。

(3)艺术更多反映的是社会生活崇高,如电影、文学、戏剧,突出展示人物的种种复杂冲突、矛盾,悲剧便是表现社会崇高的最有力量的表现形式。

?

(三)论述题(三选二)

??

1、结合中国艺术史,谈谈你对“不忘本来,吸收外来,放眼未来”的理解。(40分)

解析:

该题出的很有创新性,难度不是很高,言之有理即可。

答题思路:(仅供参考)

(1)“不忘本来”就是要立足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思想精神。

(2)“吸收外来”就是要借鉴和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

(3)“放眼未来”就是要在新的国际形势和我国新的发展国情之下融通本来和外来,建构中国特色的思想文化体系,以把握未来世界思想文明发展的动向。

?

2、谈谈艺术创作主体应该具备的素质。(40分)
?

解析:

该题较为基础,考生只需注意平日积累背诵,并结合个人体会作答即可。

答题思路:(仅供参考)

(1)艺术创作主体需要丰富的生活积累。

(2)艺术创作主体需要为艺术献身的精神。

(3)艺术创作主体需要深厚的文化修养。

(4)艺术创作主体需要掌握娴熟的艺术技巧。

(5)艺术创作主体需要超常的审美心理素质。

?

?

3、谈谈你如何理解审美教育的意义。(40分)
?

解析:

“审美教育”是属于热点议题,在艺术概论、中西美学史上被多次强调,有许多美学家、艺术家提倡审美教育,这一道题难度一般,较为基础。

答题思路:(仅供参考)

(1)提升个体审美的能力与道德境界。审美艺术教育为思想道德教育奠定深厚的情感基础,引到人们追求真善美,是道德完善的重要手段。

(2)调节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艺术教育作为一种审美型教育,是在一种潜移默化的情感体验中,涵养性情,体验美好、快乐和崇高,从而培养自身的感性能力,塑造自我完美理想的人性,在感情与理想相统一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3)提升生命质量和人生价值。德国美学家席勒说过,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德教育。这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的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在美的感召下恢复人的感性与理性的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鼓励更多的人实现自身的人生的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

?

图片

?

808专业史论专业二
?

?

Part 1? 真题

?

(一)名词解释

雨果·明斯特伯格? ? ?张骏祥? ? ?类型片? ? 女性主义电影

平行蒙太奇? ?《乌鸦与麻雀》? ?直接电影? ? 香港电影新浪潮

?

(二)简答题(三选二)

1、简述十七年电影的民族化特征。

2、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或者新世纪)的产业化改革。

3、让-吕可·戈达尔电影作品的艺术特征。

?

(三)论述题(三选二)

1、请结合费穆的电影作品论述中国传统美学对于中国电影的影响。

2、论述巴赞美学与当代意义。

3、新世纪中国主旋律电影的风格变迁。

图片

Part 2? ?押题准确度

?

(一)名词解释

1、类型片(5分)

图片
图片

?

2、女性主义电影(5分)

图片

?

3、《乌鸦与麻雀》(5分)

图片

?

4、香港新浪潮(5分)

图片

?

(二)简答题

?

1、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或者新世纪)的产业化改革。(15分)

图片
图片

?

2、让-吕可·戈达尔电影作品的艺术特征。(15分)

图片

?

?

(三)论述题

?

1、请结合费穆的电影作品论述中国传统美学对于中国电影的影响。(40分)

?

图片

?

?

2、新世纪中国主旋律电影的风格变迁。(40分)

图片

?

?

图片

Part 3? ?历年考点分析

图片

综合来看,题型分布和考察范围基本没有变化,但三年间考察的知识点难度逐渐上升,考察更加深入。

考察范围涉及中外电影史、电影产业、视听语言基础实施与热点专题讨论,需要考生拓展知识面、深化对影史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要关注行业内的时事热点。

?

图片

?

Part 4? 难度分析

?

今年808的考题中,考察了四个影史人物,其中“张骏祥”相对来说较为有难度。近几年来电影产业题频繁出现,“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或者新世纪)的产业化改革”这一道题目与2021年的产业题较为相似,难度较大。除此之外的其他题目较为基础,只要稳扎稳打地背诵和理解,是没有太大难度的。

图片

?

Part 5? ?真题解析

?

(一)名词解释

?

1、雨果·明斯特伯格(5分)
?

解析:

该考点为重要的理论代表人物,为基础知识。

答题思路:(仅供参考)

(1)定义:德国著名心理学家、美学家,被称为“应用心理学之父”。

(2)理论观点:电影是一种独特的媒介和艺术形式,是对人心理机制的模拟、对人心理功能的客观化和外在化。观众观影时的心理过程,主要是一种认知过程和信息加工过程,如运动感、深度感、注意力、记忆、想象和情感等。电影符合一般的艺术目的,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手段,是一门艺术。

(3)著作:《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

(4)评价:明斯特伯格认为对于电影的研究必须借助于心理学,因此他的著作的核心就是从电影心理学的角度论证电影是一门艺术,由此他成为了第一个把完形心理学应用于电影研究的学者。

?

?

2、张骏祥(5分)
?

解析:
?

该考点为中国电影史上的重要人物,出现频率较低。

答题思路:(仅供参考)

(1)定义:中国内地导演、编剧、作家、理论家、事业家。

(2)创作特点:加入戏剧性的元素,但也极为重视电影拍摄的技法,他深受西方戏剧理论的影响,还有美国好莱坞电影文化的熏陶,使他的电影作品兼具戏剧性和电影性的特点,并将好莱坞早期喜剧电影与上海市民文化糅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的电影喜剧观念。

(3)理论观点:在在电影理论方面,张骏祥致力于电影基础理论建设,也颇多建树,如《关于电影的特殊表现手段》,对电影艺术表现形式的基本规律、情节结构与突出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创造性地发挥电影语言及运用电影手段等问题,作了鲜明的阐释和论述。在他的晚年,曾多次发表意见,撰写文章,强调电影的文学性,要体现文学价值,引起较大的反响。

(4)评价:张骏祥的创作、理论和电影活动鲜明地折射了中国电影的发展轨迹。他从战后上海进步电影的批判现实主义传统走来,完成了向新中国红色电影的革命现实主义路线的转型。

?

3、类型片(5分)
?

解析:
?

该考点为历年热门考点,出现频率较高。

答题思路:(仅供参考)

(1)定义:类型电影是按照不同影片所形成的各自不相同的类型(或样式)的规定要求固定模式而拍摄制作的影片。所谓类型是指由于不同题材或技巧而形成的影片范畴、种类或形式。

(2)特点:影片创作者必须严格遵守制片人为他指定的影片类型的基本规定:公式化的情节、定型化的人物、图解式的视觉形象。

(3)举例:西部片、喜剧片、科幻片等。

(4)评价:类型电影的制作满足了观众不断更新的观影需求,是一种商业制片手段,为了最大成本地获取商业利益。?

??
?

4、女性主义电影(5分)

解析:
?

该考点为近年来的热门考点,需要复习巩固。

答题思路:(仅供参考)

(1)定义:“女性主义电影”是 20 世纪 60 年代末现代妇女运中,在欧美产生的一种以女性为主要叙事对象,用视听语言表达女性意识的电影形式。

(2)举例:在女性主义思潮影响下,世界范围内的电影工作者创造出了诸如《让娜·迪尔曼》等重要女性主义电影。

(3)特点:这类电影或揭露、控诉女性在男权社会中所受到的不公与剥削,解读传统女性形象;或塑造真实且独立的女性形象以取代银幕上由男性幻想的虚假女性形象—即“天使”与“荡妇”;或反抗、消解传统电影中的男性英雄叙事,对男性 形象进行改造甚至丑化、消灭。

(4)评价:这些电影将传统女性因菲勒斯思想而被压迫而扭曲的生活、思想状态一一展现,不仅鼓励了万千女性冲破父权思想的牢笼,捍卫自身的权益,更将激励整个社会消除针对女性的偏见、歧视、暴力,共同建设一个女性免于被歧视的世界。?

??
?

5、平行蒙太奇(5分)

该考点为历年高频考点,为基础知识。

答题思路:(仅供参考)

(1)定义:平行蒙太奇属于叙事蒙太奇的一种,也是影视创作中运用最多、最基本的一种表现手法。

(2)特点:平行蒙太奇强调两条以上的情节线并行表现,分别叙述,最后统一在一个完整的情节结构中,或两个以上的事件相互穿插表现,揭示一个统一的主题,或一个情节。它的表现形式可以采用依次分叙的方式,也可以采用交替分叙的方式。

(3)评价:平行蒙太奇应用广泛,首先因为用它处理剧情,可以删节过程以利于概括集中,节省篇幅,扩大影片的信息量,并加强影片的节奏;其次,由于这种手法是几条线索平列表现,相互烘托,形成对比,易于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效果。格里菲斯、希区柯克都是极善于运用这种蒙太奇的大师。

?

??
?

6、《乌鸦与麻雀》(5分)

该考点为中国电影史中的重要作品,出现频率较低。

答题思路:(仅供参考)

(1)定义:《乌鸦与麻雀》是由昆仑影业公司出品的一部剧情片,导演是郑君里,由赵丹、上官云珠主演。

(2)内容:《乌鸦与麻雀》是一部具有强烈现实主义意味的讽刺剧,集合了昆仑影业优秀的进步电影创作者和团队的共同努力,创作团队在艰苦的白色恐怖环境下,坚持表达的立场和用艺术的手段记录时代变迁。剧本结构精巧,镜头语言平衡饱满,演员表演自然,是不可多得的跨越新旧两个时代的电影作品之一。影片延续了中国电影自新兴电影运动以来的剧作和美学传统,特别注重人物性格的喜剧刻画。

(3)评价:《乌鸦与麻雀》作为战后电影发展的力作,是这一时期电影知识分子个性与时代,历史与现实的整体表达,是中国电影人的集体性劳动成果,也是昆仑影业公司关注时代的艺术创作与选择。

?

??
?

7、直接电影(5分)

该考点为世界电影史中的电影流派,为重要考点。

答题思路:(仅供参考)

(1)定义:直接电影是六十年代左右兴起于美国的纪录电影流派。

(2)代表人物:60年代初,以杂志摄影记者罗伯特·德鲁为首组成了直接电影的核心团体“德鲁小组”,其代表作有《初选》等。

(3)特点:1、摒弃传统剧本和结构,让事件自然展开,认为真实是被观察和现场捕捉到的,应对真实保持最低限度的介入。2、直接电影试图研究个体,以揭示某种境况在每一刻的发展,并寻求瞬间的戏剧性或心理呈现。3、反对心理分析的观念,摄影机并不追求透过被摄者的外表和公共面具展示其内心和隐秘,而是捕捉被摄者自我表现的范畴,由制作者和观者自己去作出有关被摄者的结论。

(4)评价:由于直接电影的观念和创作方法都具有局限性,因此逐渐走向衰亡,并由怀斯曼所继承发展成新的创作方法。

??
?

8、香港电影新浪潮(5分)

该考点为中国电影史中的重要考点。

答题思路:(仅供参考)

(1)定义:香港电影新浪潮是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香港电影的一个潮流,参与者多是在外国留学、有电视制作经验的年轻导演,如徐克、许鞍华、严浩、谭家明、方育平等等。

(2)代表人物及代表作:方育平《父子情》、《半边人》,许鞍华《投奔怒海》,严浩《似水流年》等。

(3)特点:这些影片强调并突出个性,在“满足个人”和“满足观众”间求得平衡,而又偏重于“满足观众”,以便追求商业上的最大成功;这些影片重视电影语言的创新,善于用较新的技巧创造“外在真实的表象”,以造成真实、鲜明、大胆、饱满、具有冲击力的画面视觉效果。

(4)评价:香港的新浪潮运动,仅仅持续了五六年的时间,却为香港电影的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八九十年代,正是新浪潮运动中崛起的新一代导演,在香港电影的格局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

(二)简答题(三选二)

?

1、简述十七年电影的民族化特征。(15分)

解析:

“十七年时期电影”是中国电影史中经常考察的重点,这一时期电影分化出多种题材类型,其中“少数民族题材”和“喜剧类型”考察次数比较多,“民族化特征”作为电影创作的突出特点,这一道题目综合性比较强,可以案例结合进行作答。

答题思路:(仅供参考)

(1)故事内容上,取材自传统民间故事、名著、戏曲,体现现实感和时代感,注重人物形象塑造。

(2)表现形式上,继承了我国优秀的民族文艺传统,从民族艺术中汲取创作灵感,以郑君里电影作品《枯木逢春》为例,长镜头借鉴中国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这一场面调度手法。散文式电影的诗意叙事,以《林家铺子》、《早春二月》为例,继承了《神女》《小城之春》等三、四十年代诗意电影传统。

(3)类型多样,有表现爱国意识的革命正剧、批判现实的现实主义电影,也有喜剧、史诗式电影,以及惊险样式电影,极具民族特色,为观众所喜闻乐见。

??
?

2、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或者新世纪)的产业化改革。(15分)

解析:
?

2002年中国电影市场化和全面产业化改革正式开启。近年来艺研院电影学考试每年都有电影产业的题目出现,是一大热点,通过补充论文可以实现较快地理解知识点。

答题思路:(仅供参考)

产业化改革从以下方面进行作答:

(1)在制片方面,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制片行业格局不断更迭,其中最显著的变化包括,国有制片企业的集团化改革以及民营电影企业的全面崛起。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电影事业发展,从2001年起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条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管理条例》到《电影产业促进法》,助力中国电影形成“牛市”至今。其中1990年起实施的“国家电影专项资金”和1996年起实施的“电影精品专项资金”,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在发行方面,1993 年电影发行体制深化改革后,“统购”模式被打破,丰富了发行主体,“统销”模式逐渐演变出“院线制”雏形。然而,发行旧制的顽疾依旧局限了新世纪初电影产业的发展速度,因而,搭建符合国际标准的发行模式、形成更为灵活的发行体系被提上日程,主要包括院线制改革及发行主体变迁两大改革举措。

(3)在放映方面,2002年开始的电影院线制改革, 激活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活力。

?

?3、让-吕可·戈达尔电影作品的艺术特征。(15分)

解析:
?

让-吕可·戈达尔是法国新浪潮时期的重要导演之一,最初是《电影手册》和《艺术》杂志的电影评论员,后与F.特吕弗、C.夏布罗尔等人形成“电影手册”派。其代表作品有《精疲力尽》《疯狂的比埃洛》《芳名卡门》等。该考点较为重要,为必背的基础知识。

答题思路:(仅供参考)

(1)政治化的主题表达。戈达尔的电影被认为是最政治化的电影,他坚持拍摄“政治电影”,“用搞政治的方法来拍电影”,他的电影的中心主题包括金钱、两性、政治和作为表达工具的电影本身。

(2)疏离性的叙事风格。推翻传统古典叙事,建构现代自由表达的叙事主题与疏离性为主导的叙事风格为达到这种疏离的效果,运用了许多美学、技术上的新观念,使观众在观影时,不断被这些手法干扰,从而保持一种观影上的“美学距离”,不会沉溺在剧情中去与角色认同。

(3)跳切式的影片节奏。戈达尔的影片“经常采用跳切“这就造成一种自发性和即兴创作的感觉,也大大加快了影片的节奏。他对于主人公下一步即将发生的动作,不提供任何线索;对造成主人公一系列行为的社会因索和心理因素也不提供任何解释。这就造成了影片中的人物行动在自发地产生,客观生活在自然地流动的真实感,使影片摆脱戏剧以及各种定型了的叙事模式的影响,更加接近生活本身的形式。

(4)断裂化的故事情节。他的影片结构断裂粉碎,如万花简一般,不时穿插记录现实(包括海报、漫画、街头纪录片)及剧情片的自由形式,创造了一种突兀、不和谐的艺术风格。

(5)互文性与拼贴性。向好莱坞电影经典、电影片段、某些导演及手法致敬;书写的文字和平面、二度空间的海报、报纸、照片等等,用以打断叙事,或作为导演主观介人的注脚。

(6)论述性的影片风格。戈达尔用文字及旁征博引的方式,使电影变成一种论述、一种论文,而非娱乐,或个人艺术品味的呈现。

(7)间离手法打破幻觉。戈达尔摒弃传统电影的“叙事连续性”和取悦和满足观众的“认同感”,而以革命的影像和观念警醒观众。他采取了将记录片镜头、演出场面、鼓动宣传混合在一起,在互不连贯的画面形象中插入字幕、照片、漫画和动画片,使用象征性的隐喻,哑剧场面,画面与声带的故意脱节,大量画外旁白提问、议论,引用马克思、列宁、毛泽东语录,演员凝神注视着摄影机直接对着观众说话,以及摄影机作为剧情的一个组成因素在影片中出现等破坏性技巧和间离手法,以打破传统的银幕幻觉。?

?

(三)论述题(30分*2)

??

1、请结合费穆的电影作品论述中国传统美学对于中国电影的影响。(40分)

解析:

费穆作为我国早期的电影大师,对后世的电影创作影响深远,其代表作品《狼山喋血记》、《小城之春》等,经常作为名词解释出现,是高频考点。

答题思路:(仅供参考)

(1)费穆电影剧情简单,淡情节化叙事,虚化时代背景,注重表现人物心理情绪,注重细节描摹与抒情表达,心理过程推动叙事,体现东方电影美学。

(2)费穆电影风格追求中国化风格,从绘画、戏曲、诗词等古典艺术形式中汲取营养,长镜头美学,“空气说”,以意取象,注重画面中意境的营造,情景交融。

(3)费穆电影恪守儒家传统以及人道主义,形成了他对于珍视和守卫中国传统文化的执着,他一生的作品中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的士大夫情结。

?

2、论述巴赞美学与当代意义。(40分)
?

解析:

巴赞美学理论是一道经典题目,出现频率较高,难点在于理论阐述。

答题思路:(仅供参考)

(1)巴赞美学的内涵:影像本体论、电影起源心理学、电影语言进化观、场面调度理论。

(2)巴赞美学的当代意义:巴赞所提出的纪实主义美学理论给电影实践提供了指导,影响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与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创作,与克拉考尔的理论一同掀起了纪实美学的高潮,对上世纪中期的电影创作与电影研究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巴赞从电影的纪实本性、心理源起、长镜头理论、场面调度理论、电影语言进化观等方面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纪实主义美学理论体系,为世界电影的发展带来了真实美学的清新风气,为电影本体的理论研究做出了贡献,直接影响了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的发展。尽管在六十年代其理论观点受到了结构主义者尤其是电影符号学理论家的冲击,但其对于改变世界电影发展面貌、推动电影本体理论研究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

?

3、新世纪中国主旋律电影的风格变迁。(40分)
?

解析:

“主旋律电影”是我国重点的电影类型,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该题考察频率较高,比较重要,需要结合电影史知识、热点影片和论文进行作答。

答题思路:(仅供参考)

(1)从政治美学到“共同体美学”,家国主体话语表达的深化与多元,表现在历史大背景下的小人物,塑造平民英雄,谱写时代精神。(例如《战狼2》《我和我的祖国》《夺冠》)

(2)多类型杂糅的叙事策略,将主流价值观自觉地融汇于商业娱乐中,实现思想性与商业性统一。(例如《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

(3)电影工业美学,构建视觉奇观。(例如《流浪地球》)

(4)构建民族符号,询唤身份认同。(例如《长津湖》)

考研真题在哪个网站找教你如何利用真题考高分_专业课_时候_因为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7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