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笔记石窟寺专题_艺术

 2023-03-17 06:02:42  考研全封闭辅导班    15
[摘要]

原标题:考研笔记 | 石窟寺专题 ★★★★★★★ 考研笔记|石窟寺专题 文博考研考证网整理发布 石窟寺 指就着山势,从山崖壁面向内部纵深开凿的古代庙宇建筑,里面有宗教...



原标题:考研笔记 | 石窟寺专题

★★★★★★★

考研笔记|石窟寺专题

文博考研考证网整理发布

%20

石窟寺

%20

指就着山势,从山崖壁面向内部纵深开凿的古代庙宇建筑,里面有宗教造像或宗教故事的壁画。中国的石窟起初是仿印度石窟的制度开凿的,多建在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始于3世纪,盛于5-8世纪,可分为新疆、中原北方和南方三大地区。形制除佛殿、僧房两大类外,又增窟内立中心塔柱或佛像的塔庙窟。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是中国石窟寺的三大代表。1992在新疆附近发现数十座摩尼教石窟,这在世界石窟寺考古中亦属罕见。

%20

龙门石窟

%20

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位于河南洛阳伊河两岸龙门山和香山上,与莫高窟、云冈、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w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奉先寺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开凿于唐高宗初。为中国石刻艺术的巅峰,成为中国石刻艺术的典范之作,也称为唐朝这一伟大时代的象征。

%20

云冈石窟

%20

山西大同西郊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四大石窟之一。开凿于北魏文成帝,按石窟形制、造像内容和样式的发展,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昙曜五窟,质朴、浑厚、劲健,汉代传统融合古印度艺术精华。中期为鼎盛阶段,这一时期是北魏迁洛以前的孝文时期,是北魏最稳定兴盛时期,多方形或长方形,有的洞窟雕中心塔柱,或具前后

室,造像题材内容多样化,突出了释迦、弥勒佛的地位,出现了护法天神及佛本行、本生、因缘和维摩诘故事等,也是积极于改革创新时期,掀起了佛教石窟艺术中国化的过程,产生了所谓富丽堂皇的太和风格。石窟艺术中国化在这一时期起步并完成。整体内容反复,雕饰精美,汉化特征明显。晚期为迁洛后,多以单窟形式出现,不再成组,佛像菩萨面形消瘦,长颈等,这种造像为北魏晚期推行汉化改革,出现的一种清新典雅“秀骨清像”的艺术形象,成为北魏后期佛教造像的显著特点。对中国石窟寺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敦煌石窟

“东方卢浮宫”,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是世界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兴建,形成巨大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w平方米,近代发现的藏经洞衍生出了敦煌学。包括了莫高窟、西千佛洞、东千佛洞、榆林窟等。分南北两区,南区为主体,是僧侣们从事宗教活动的场所,北

区是修行居住死后掩埋之所。彩塑为敦煌艺术的主体,有佛像、菩萨像、弟子像、天王、金刚、力士等,题材丰富手艺高超,堪称佛教彩塑博物馆,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石窟壁画富丽多彩,各种佛经故事、山川景物、亭台楼阁、劳动人民生产场面等,是十六国以来的民俗风貌和历史变迁的艺术再现。其石窟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殿堂窟、中心佛坛窟、涅槃窟等等。

麦积山石窟

石窟始建于后秦,大兴于北魏明元帝、太武帝时期,孝文帝太和元年(477年)后又有所发展。西魏开凿麦积崖为龛而埋葬,北周造七佛阁,隋建塔“敕葬神尼舍利”,后经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不断的开凿扩建,遂成为中国著名的石窟群之一。麦积山窟群现分为东、西崖两个部分,东崖保存有洞窟54个,西崖140个。东崖的石窟以涅槃窟、千佛廊、散花楼上的七佛阁等最为精美。在涅槃窟前有四根粗短的石柱,柱头有莲瓣形的浮雕,柱顶不用斗拱,而代之以浮雕的“火焰宝珠”,设计构思极其巧妙,这座崖阁是北魏晚期建筑的,是石窟寺建筑中的珍品。千佛廊长32米,崖壁上分两层整齐地排列着258尊石胎泥塑的神像,神情各异,栩栩如生。西崖聚集着万佛堂、天堂洞、121窟、123窟、127窟、165窟等最有价值的洞窟。万佛堂又叫“碑洞”,跨进门,迎面是一尊3.5米高的接引佛,双目微合,双手作接引之姿。窟内现存泥塑30多件。前壁的左上侧留有影塑的千佛千余身。窟龛中有许多制作精巧的弥勒、沙弥、供养人的雕塑。麦积山的塑像有两大明显的特点: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的趋向。除早期作品外,从北魏塑像开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视的体态,都有和蔼可亲的面容,虽是天堂的神,却象世俗的人,成为人们美好愿望的化身。从塑像的体形和服饰看,也逐渐在摆脱外来艺术的影响,体现出汉民族的特点。

炳灵寺

位于甘肃临夏永靖县,初建于16国时期,创建于西秦,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元、明、清各代扩建,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现有212窟龛、雕像694、壁画龙点睛1500平方米,最大特征是以石雕为主。寺最为典型的是石雕像、浮雕佛塔和密宗壁画艺术,与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甘肃三大石窟。存有窟龛183个,共计石雕造像694身,泥塑82身,壁画约900平方米,分布在大寺沟西岸长约200米,高60米的崖面上。石窟以位于悬崖高处的唐代“自然大佛”(169窟)以及崖面中段的众多中小型窟龛构成其主体。炳灵寺石窟的石刻造像,时代不同,风格各异,采用了以形写神,形神兼备,重在写神的传统技艺,它们是佛教观念、信仰、情绪的物化艺术形式。其造型和雕饰,既笼罩着神奇的宗教气氛,又极富有现实的生活情趣。炳灵寺壁画,保存到现虽然数量不多,却反映了十六国时期西北地区人民的社会风貌、音乐舞蹈以及装饰艺术。这是炳灵寺壁画重要价值之所在。在169窟西秦建弘元年的壁画中,可以看到与东晋画家顾恺之《女史箴图》中妇女形象极为相似的女供养人。壁画用遒劲的线条表现了云鬟叉髻、帔巾飘带、盛装打扮的妇女形象。隋、唐的壁画,由于元、明以来密宗画的刷新重制,保存不多。隋代壁画主要是8窟南北壁供养菩萨画像,姿态生动,神情各异。元、明两代的壁画较有特色的有3窟西壁上层元代佛教故事画,南壁元代八臂观音和168窟南壁明代八臂观音,以及172窟木阁上的明代木版画涅槃。这些以密宗为内容的壁画,其绘画技法仍然继承了唐宋传统。

须弥山石窟

佛教石窟寺。中国十大石窟之一。位于宁夏固原,始建于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继续营造,以后各代修葺重妆,成为原州(今固原)规模最大的佛寺遗址。开凿在鸿沟相隔的8座石山上,格局奇特,而且各沟之间有梯桥相连。须弥山保存着造像350余身,题记33则,壁画7处,明代石壁3通,是中国古代佛教艺术史上的一笔重要的遗产,对于石窟艺术和宗教文化的研究,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实物资料。

马蹄寺石窟

是中国的佛教重要石窟之一。它位于甘肃省,计有北寺、南寺、千佛洞、金塔寺和上、中、下观音洞等处。各处相距数公里至10余公里不等。因山崖石质属粗红砂岩,不便雕刻,故绝大多数为泥塑。造像艺术上最富于特点的当推金塔寺造像,虽经后代装修,仍多保持原作风貌。人物脸型丰圆,高鼻梁,嘴小唇薄,肩宽体壮,造型饱满刚健。佛像庄重安详。菩萨裸上身,装饰华丽,形容俊美。悬塑的飞天,装束与菩萨相同,身躯扭曲作V字形,略显古朴稚拙,虽不如北魏以来的飞天轻盈自如,灵动多变,却也真切感人。整窟造像结构严整,统一和谐,富丽堂皇,以圆雕、高浮雕、影塑和彩绘相结合的手法,层次分明地塑造了众多的佛教人物形象,充分显示出5世纪前后中国早期石窟雕塑艺术的高度成就。

巩义石窟

巩义石窟是北魏皇室开凿的一座石窟,孝文帝创建了寺院,宣武帝时开始凿石为窟,刻佛千万像,后来的东西魏、唐、宋时以陆续在这里刻了一些小龛。由此证明,巩义石窟是继洛阳龙门石窟之后开凿的一个石窟。初建寺称“希玄寺”,唐初改称“净土寺”,宋代改称石窟寺。建于6世纪北魏尊崇佛法的盛期的石窟寺,依山开凿五窟。五窟中以第一窟的规模最大,面积为6米见方。窟中的雕像,大部分取材于《妙法莲花经》,部分则采自汉魏两晋以来的本土艺术传统,是外来宗教与本土文化融合的优秀艺术作品。石窟寺现存大雄宝殿和东西庑殿10间,洞窟5座,千佛龛1个,现摩崖大佛3尊、摩崖造像255个、佛像7743尊和数十篇题记。石窟诸佛造像多为方圆脸型,神态文雅恬静,衣纹简练。礼佛图、飞天、神兽、佛教故事等是现存较完整的北魏浮雕造像。各露刻的佛龛,大都是一佛二弟子和二菩萨的固定格式。第一窟西壁的“涅盘变”龛, 东壁的“维摩变”龛,其造像风格已脱离了北魏早期深目高鼻、秀骨清像的特点,而是面貌方圆、表情宁静的艺术形象。衣纹雕刻也趋于简单化。

灵泉寺石窟

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省的安阳市境内,是一处东魏时期(公元534~550年)至宋代(公元960~1279年)的石窟及塔林群。现存有东魏至宋代的石窟造像、摩崖石塔200余处,并有北齐双塔和唐代双石塔。灵泉寺摩崖石塔按年代编排,反映出历代塔式的沿革,堪称中国最大的高浮雕塔林群。灵泉寺石窟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石刻艺术史、佛教史、音乐史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以大留圣窟、大住圣窟两窟为中心,从东到西千米有余,浅龛造像密布山崖,刻于南北朝至北宋时期,历时600余年。灵泉寺万佛沟按年代编排,可看出塔式的沿革,可谓“宝山塔林”,堪称全国最大的高浮雕塔林,是研究古代建筑史、石刻艺术史、佛教史的珍贵文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考研最有“钱途”专业vs过气专业,千万别选错!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15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