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黑龙江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2023-02-22 08:57:27  考研全封闭辅导班    11
[摘要]

2019黑龙江大学中国史真题一.名词解释1.禅让制我国古代氏族公社部落联盟最高首领更替与继承的一种制度。尧舜时期实行 禅让制度。尧虽有子丹朱,却不把联盟首领之位传子,而是在民间选择继承人。舜因德行杰出受到推举,摄行...



2019黑龙江大学中国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1.禅让制

我国古代氏族公社部落联盟最高首领更替与继承的一种制度。尧舜时期实行 禅让制度。尧虽有子丹朱,却不把联盟首领之位传子,而是在民间选择继承人。舜因德行杰出受到推举,摄行政务。在长期考察之后,尧终将首长之位禅让给舜。舜到晚年也同样禅位给治水有功的禹。尧、舜禅让时都要经过“四岳十二牧”的同意,实际上“四岳十二牧”就是联盟议事会成员,他们有权推选军事首长。

2.淝水之战

东晋以少胜多,击败前秦的重大战役,魏晋时期东晋抵御前秦进犯的著名战争。公元四世纪下半期,氐族贵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大,统一了黄河流域。383年,秦王苻坚强征各族人民南下,企图一举消灭东晋。东晋派谢石、谢玄率八万北府兵迎战。双方在淝水决战,东晋要求秦兵略向后移,以便渡河决战。苻坚企图乘晋军半渡时猛攻,命令军队后退。晋军乘秦军后退时发起攻击,秦军由于军心涣散,大败而归。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淝水之战后,南北对峙的局面形成。

3.三反五反

共和国初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政治运动。在朝鲜战局稳定、土改和镇反取得重大胜利之后,首先于1951年冬在国家机关、国营经济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在“三反” 运动进入高潮后,1952年1月26日中共中央部署在各大中城市的工商业者中开展 “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和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斗争。1952年10月,三反五反运动胜利结束。该运动巩固了共和国的政权基础,为即将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

4.改土归流

明清在西南地区推行的地方行政区划和地方官吏任命改革。明朝开始实行改土归流,即废除世袭的土官,改设可以随时任命的流官。雍正时期,鄂尔泰任云南巡抚兼云贵总督,改土归流先后在云贵川桂等地进行,撤销土司,在原土司地区设府县厅州,实行与汉族地区相同的制度,如清丈土地、编制户口等。改土归流加强了西南地区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促进该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巩固西南边防。

5.遵义会议

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遵义召开的中央政洽局扩大会议。会上博古作了关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报告,遭到参会多数人的反对。会议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了李德、博古的最高军事指挥权。会后成立了由毛泽东、王稼祥、周恩 来三人组成的军事指挥小组,负责长征中的军事工作。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的“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

6.九一八事变

1931年日本为侵占东北而制造的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了南满铁路在沈阳柳条湖附近的路段,并诬陷中国军队所为,进而侵占东三省。由于张学良奉行“不抵抗政策”,事变爆发后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长期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十四年艰苦卓绝抗战的开端。

7.两税法

唐后期主要税制。安史之乱后,均田制彻底破坏,居民大量流移死亡,户籍紊乱,租庸调无法征收。德宗建中元年(780),宰相杨炎主持改变旧税制度,废除以丁身为本的租庸调制,实施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分夏秋两次征收。主要内容为:①取消租庸调及一切杂徭、杂税,但保留丁额。②不分主、客,一律按当时居住地为准,加纳赋税。③没有固定住处的行商也要纳税。④不再按丁征税,改为按资产和田亩征收,地税以大历十四年(779)的垦田数为准。⑤量出制入,全国无统一税率。自此,国家对百姓的征敛重点由税丁转向税产,这一变化影响国家的诸多经济政策,包括对土地兼并开始采取放任态度,重新丈量土地而轻视核查户口等等,这些做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税收集中在贫苦农民身上的赋役负担不均的不合理状况,对改善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广大贫苦农民生活有积极作用。奠定了唐后期到明中叶的赋税制度基础。

8.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曹丕称帝后,采纳陈群的建议,制定了九品官人法。具体内容是通过品评,将士人分为九等,朝廷任命中正官到各地主持品评,被评为上等者,将被推荐到各级行政机构中去做官。九品中正的实行结束了两汉以来乡举里选的察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改革,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9.国人暴动

西周后期周都镐京地区的国人发动的驱逐周厉王的武装暴动。周厉王任命荣夷公为卿士,推行“专利”政策,引起社会上下一片反对。为压制舆论的不满情绪,厉王又专门派人“监谤”,发现有异议者则杀之,结果人人自危,不敢议论, 道路以目。至公元前841年,国人发动暴动,反对周厉王。厉王逃到彘(今山西霍县),朝政由召公和周公等代管。

10.新文化运动

1915年以后中国发生的一场思想启蒙运动。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主要领导者有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主要是传播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学说和进化论思想,提倡民主和科学;后期马克思主义开始广泛传播。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传播西学与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具有重大意义。

11.戊戌变法

19世纪末清政府进行的维新变法。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从此日开始,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反动政变,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其主要内容有:经济方面:设立农工商局,提倡开办实业;设立铁路、矿产总局,修筑铁路,开采矿产;设立全国邮政局,裁撤驿站;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文化教育方面:改革科举制度;设立学校,在北京创办京师大学堂,派人出国留学;提倡学习西学,设立译书局。军事方面:设厂制造军火,精练海陆军。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裁汰冗员, 准许官民上书言事。新政范围很广泛,对旧制度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并且开始推行某些新制度。

二.简答

1.西安事变及影响

(一)经过。1936年12月12日,按照张学良、杨虎城商定的计划,东北军一部包 围了华清池,迅速解除了进行抵抗的蒋介石卫兵的武装,将蒋介石扣留,并移送西安新城大楼。十七路军同时行动,控制了西安全城,拘捕了陈诚、蒋鼎文、卫立煌等十多名军政要员。当天,张杨联合发出通电,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主张。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对事变进行了反复研究、讨论之后,否定了杀蒋的意见,确定了和平解决的基本方针。

12月22日,南京方面正式派出谈判代表宋子文、宋美龄到西安。周恩来作为中 共中央全权代表参加谈判,经过两天谈判,蒋介石被迫接受了联共抗日、释放政治犯、担保内战不再发生等条件。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二)历史意义。

(1)“西安事变”迫使国民政府停止剿共、联共抗日。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促使国民党政策的发生变化,客观上迫使蒋介石停止了剿共内战之举,争取到了蒋介石抗日的承诺,加上共产党的不懈努力,终于使国共第二次合作得以实现。

(2)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在全国人民抗日怒潮的推动下,蒋介石不得不暂时放弃反共内战的错误政策。国民党对内承认“停止内战,和平统一”,实际上接受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主张,标志着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已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西安事变,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3)西安事变提高了国民党的声望。

蒋介石通过抗战不仅提高了国民党的声望,还得到了许多实际的收获:各地各派的军阀都被削弱或消灭,杂牌军的比例大大下降,中央军的比例大大上升,蒋介石的统治力大大增强。

(4)通过西安事变,国共合作,中华民族才真正团结起来,共同御侮,使得民族灭亡的悲剧没有发生。它促使全国各种势力不得不聚集在民族主义的旗帜下,各反蒋势力明确表示拥蒋抗日,准备投入抗日第一线。它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5)提高了共产党的声望,促使共产党政权合法化,有利于获得社会各阶层的支持。

总之,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它的发生及和平解决,基本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内战,开始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一致抗日的新阶段。它是中国社会矛盾变化的转折点,是中国由内战到抗战的转折点,是中国由分裂到统一的转折点,是中国社会政治由专制到逐步民主的转折点。由这一系列转折,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领导地位和核心地位。

2.北周改革

五代后期,统一趋势日益明显。后周柴荣(周世宗)继位后,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实行了广泛的改革。

(一)在经济方面,首先鼓励开垦荒地,把中原无主荒地分配给逃亡人户耕种,从事农业生产;第二,通过清查土地,按照实有耕地数量征收田赋,以限制豪强地主的逃税行为,减轻农民负担;第三,兴修水利,征发民力堵塞黄河决口,疏通以开封为中心的南连长江、北达黄河的运河;第四,限制佛教的发展,抑制寺院经济。显德二年,下令废除天下寺院30336所,仅保留2694所,勒令大批僧尼还俗从事生产,禁止私度僧尼,诏“悉毁天下铜像以铸钱”,改变了五代以来市面钱币短少的状况。

(二)在政治方面,注意改善吏治,赏罚比较严明,并能听取群臣的意见。周世宗屡次下诏求谏求贤。针对唐末以来法制破坏的弊端,强调不能凭个人的好恶决定刑赏,对五代相沿的律、令、格、敕进行整理,详定为《大周刑统》,颁行全国。

(三)在军事方面,严明军纪,整顿禁军。周世宗坚决斩杀在“高平之战”中临阵逃跑的大将,申明军纪。又针对禁军内老弱多的弊端,提出“凡兵务精不务多”的原则,简选骑、步诸军,精锐者升为上军,老弱者裁汰,武艺出众者选为“殿前诸班”,又创建水军。这样革除了唐后期豢养冗兵的积弊。从此,中央禁军有足够的武力控制地方藩镇,有利于国家的安定。

经过上述改革,后周国力大增,改变了与后蜀、南唐鼎足而立的格局,有条件肩负起统一国家的历史重任。周世宗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他的改革顺应了当时形势,为北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3.孔子思想和教育成就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后,孔子被历代封建统治者奉为“圣人”。他的言行由其弟子或再传弟子记录编纂成《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最可靠的依据。

孔子很重视“礼”,以周礼为理想之制度,但同时也主张对礼制作适当的改良。他看到了夏商周三代的礼在继承中需要有所损益,在一些非根本性的改变上,采取“从众”的态度。在政治观点方面,孔子主张“节 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反对国君横征暴敛,反对用残忍的手段统治人民。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强调以道德为礼制的基础,以道德教化为治国基础。他重视道德感化作用和统治者个人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相对轻视法律及其强制作用。他力求将外在的强制的礼的规范建立在人们的道德自觉的基础上,这样就使礼制获得了新的意义。

孔子的道德思想就是仁学。仁的思想是其最重要的核心部分。孔子认为,仁的根本要求是“克己复礼'即要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的规定,具体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孝悌。在当时的封建宗法制度下,国家的政治结构建立在宗法制度的基础上,天子与诸侯、诸侯与大夫的关系,即为父子、兄弟的关系。孝悌正是使之和谐而不受破坏的道德要求。人做到了孝悌,也就不会犯上作乱了,所以说孝悌是仁的根本。“克己复 礼”和孝悌,都反映了孔子当时想恢复西周礼制秩序的要求。孔子还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爱人思想和推己及人的原则是孔子伟大的贡献,也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根本原则。这个思想的提出,给礼注入了新的精神。

孔子把仁和礼结合起来,运用到社会实际中。礼是人们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对人的外在约束,而仁则是修己、爱人的内在自觉性。仁礼结合,礼具有了仁的思想内容和精神,便被建立在人们自觉的基础上,提高了人们克己复礼、执行礼的自觉性。以礼的准则行仁,以仁的自觉复礼,二者相得益彰。

在天道观方面,孔子是信神和畏天命的,表明他未能摆脱西周以来天命鬼神的影响。另一方面,他对天命鬼神又持怀疑的态度,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问题放在优先的地位,树立起儒家重视人事的一贯传统。

孔子也非常重视教育。他开创了第一所私学,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由官学向私学的一个重大转折。战国时期学术文化和教育的发达,孔子起到开风气之先的作用。他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教育思想,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他还培养教育了众多的弟子,现在据古代文献有姓名可考的70余人,其中不少都出仕为官,另一部分则从事教育,传播孔子思想,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形成了中国第一 个民间学派——儒家学派,一时成为显学。

孔子还是一个整理古籍的专家,他编《诗》、《书》,定《礼》、《乐》,作《春秋》,赞《周易》,后来这些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三.论述

1.汉武帝中央集权

汉初70余年的积累,使得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后的西汉王朝进入空前繁荣,但诸多矛盾并未消除,汉武帝遂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中央集权。

?政治方面:

(1)建立“内朝”或曰“中朝”,以制约丞相。皇帝将侍中、给事中等头衔加诸低级侍从近臣、贤良文学,使其出入宫廷商议军国大事,逐渐形成内朝,并凌驾于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所组成的外朝之上。

(2)建立新选官制度。汉武帝继续推行“举贤良文学”,“上书拜官”和策试等制度,同时设郡国岁举孝廉的察举制度,选拔出身低微的才能之士,并设太学选拔考试合格者任官,这充实和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3)置十三部(州)刺史,按六条问事,行监察职能,用酷吏监视和打击地方“强宗豪右”。

(4)削弱郡国实力。颁推恩令,规定诸侯王之位只由其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皆在诸侯王国范围内受封地,作为侯国,令诸侯王国愈分愈小,其势力益弱。颁“附益之法”,禁止诸侯王与地方官交通勾结。颁“左官”律,以诸侯王国官为“左官”,地位低于中央任命的官员,亦不得入中央朝廷任官,防止诸侯王网罗人才。颁“酎金”律,若诸侯朝贡酎金成色不足,则不免夺侯削爵。

?经济方面:

(1)统一币制。中央成立专门铸币机构,禁止郡国铸钱,以五铢钱为全国通行货币,旧币一律废止。

(2)盐铁官营。改汉初盐铁私营为官营,在大司农下设盐铁丞,总管全国盐铁经营事务,以增加国家收入。

(3)均输平准。均输即由国家在全国各地统一征购、运输货物,平准即国家购销货物以平抑物价,前者可抑制富商巨贾垄断市场,后者可打击囤积居奇行为。

(4)算缗告缗。算缗即令商贾、手工业者、高利贷者向官府自报财产并据此纳税。告缗即凡有告发商人有隐匿财产或呈报不实者,官府将没收财产之一半分给告发者作为奖励。此举增加了中央政府收入,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经济基础。

?思想方面: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抛弃黄老无为,实行“文治武功”,强调“大一统”,“君权神授”。

?军事方面:

(1)建立期门军和羽林骑。

(2)建立八校尉。其士卒皆由招募,属职业军人,这是中国古代募兵制的开端。

(3)击败匈奴,提高中原政权的地位,“汉人”一词出现。

上述法令的施行,限制和打击了富商大贾、豪强、贵族的经济势力,增加了西汉政府的财政收入,暂时缓解了由于战争和奢侈浪费所造成的困难。

2.明中期危机和张居正改革

张居正改革是明朝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主持的一次重大改革,对后世影响深远。

(一)改革的背景

1.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大增。权势阶层凭借政治和经济特权带头掀起了土地兼并的狂潮,使自耕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由于承担赋役的土地越来越少,而政府开支越来越大,只能加重平民的税负。

2.政府财政危机日渐加深。由于土地财政收入日少而开支日增,又加上因边患屡起而军费激增等现象,万历年间的财政异常拮据。

3.流民与起义严重。土地兼并与赋役繁重,导致流民日益增多,并且各地也爆发了规模不一的起义,严重威胁明廷的安危。

(二)内容

神宗即位后,张居正取代高拱成为内阁首辅。张居正指出当时存在五大积弊: “日宗室骄恣,日庶官瘵旷,日吏治因循,日边备未修,日财用大匮。”并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改革。

1.政治改革。张居正加强官员考核,讲求工作成效。并且推行“考成之法”,“立限考事”,“以事责人”,使每件公事都落到实处,形成了一套从内阁到地方官逐级督查的严密的考核制度,使得“一切不敢饰非,政体为肃”。

2.军事改革。整饬边防,在任首辅前即主张封扰边达30年之久的蒙古俺答汗为顺义王。并在大同等地边外设立互市,听令内地商人赴边贸易,加强内地与蒙古族间的经济往来。又调戚继光守蓟门,李成梁守辽东,加强了边防力量。

3.水利整治。张居正起用水利专家潘季驯治理黄河、淮河,并兼治运河。潘季驯以“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原则,很快取得了预期的治水效果。黄河得到治理,漕船也可直达北京。

4.经济改革。他不顾官僚和缙绅地主的反对,万历八年(1580年)十一月,下令清查全国土地。并且包括贵戚田地在内的土地,一律丈量。

在清查全国土地的基础上推行了一条鞭法。一条鞭法的内容较为复杂,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1)田赋折银征收;(2)徭役折银上纳;(3)赋、役银合并征收;

(4)赋役钱粮官收官解。

张居正清查土地和改革赋役制度的直接结果,使明朝财政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和好转。赋税的征收就减少了环节,简化了手续。而徭役在各地不同比例地由田亩承担,呈现出了“摊丁入亩”的趋势,减轻了人丁的负担。这是我国赋役制度史上的重大改革。使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为城镇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极有利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

张居正的全面改革,旨在解决明朝两百余年发展中所积留下的各种问题,以巩固明朝政权。改革不免触动相当数量的官僚、缙绅和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因此很自然地遭遇到了保守派的强烈对抗。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积劳成疾,迅即病死,反对派立即群起攻讦。张居正成了改革的牺牲品,其改革措施除少部分留下来之后大部分都被废除。

3.清末新政和影响

从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到1905年12月成立学部,清政府发布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政令,逐步推出各项新政。

(一)主要内容。

(1)行政制度改革。主要是调整机构、整顿吏治。1901年7月, 撤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设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1903年,设立商部,后来与工部合并,改为农工商部。1905年设立了巡警部。为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1905年,清政府又设立了学部,在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在此期间,先后裁撤了河东道总督,以及云南、湖北、广东三省巡抚。

(2)经济改革。1903年8月,清政府正式设立了商部,其管辖范围不仅包括工商业,还包括农业。商部在清政府各部中位于第二位,仅次于外务部,反映了清政府对农工商业的重视,1906年,商部扩展为农工商部。商部成立后,陆续公布了《商律》《公司注册试办章程》《商会简明章程》《奖励公岢章程》以及《矿务章程》《试办银行章程》等。1905年,商部在北京设立劝工陈列所、高等实业学堂,开办户部银行。这一系列改革和法令的推行,改变了中国社会长期视工商为末务的现象,促使当时出现了一个举办工商业的热潮,使中国厂矿企业、交通运输业和金融业诸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

(3)军事改革。1901年8月,清政府下诏停止武科举,并令各省裁撤绿营防勇, 改练常备、续备、巡警等军,操练新式枪炮。1902年底,清廷在京设立练兵处,袁世凯任会办练兵大臣。1902年,直隶总督袁世凯练成“北洋常备军”一镇,约12500人,1904年9月,练兵处会同兵部奏定《新军营制饷章》和《陆军学堂办法》等条规,计划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清廷为独揽军权,于1905年合兵部与练兵处为陆军部。

(4)教育改革。教育改革包括创办新学堂、鼓励留学和改革科举制等,目标是建立近代教育制度。1901年,清廷下诏要求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者一律改设为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改设为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为小学堂,各地设蒙养学堂。1902 年,派张百熙为管学大臣,颁布《钦定学堂章程》,该年为农历壬寅年,因此称为“壬寅学制”,但并未付诸实施。1904年,清政府颁布张之洞和张百熙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这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学堂类型比较齐全、体制比较完备的学校体系初步建立起来。同时,清政府还提倡、奖励出洋留学。1902年12月,清政府批准外务部制定的留学生章程,规定凡学成归国者,分别奖以翰林、进士、举人出身并按等录用。此后,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二)影响。清末新政的启动,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推动着改革思想和改革实践的进一步深入。资产阶级立宪思想迅速兴起,立宪运动逐步开展,进一步推动清末改革走向政治体制改革的阶段。

?

2019黑龙江大学中国史真题

一.名词解释

1.禅让制

我国古代氏族公社部落联盟最高首领更替与继承的一种制度。尧舜时期实行 禅让制度。尧虽有子丹朱,却不把联盟首领之位传子,而是在民间选择继承人。舜因德行杰出受到推举,摄行政务。在长期考察之后,尧终将首长之位禅让给舜。舜到晚年也同样禅位给治水有功的禹。尧、舜禅让时都要经过“四岳十二牧”的同意,实际上“四岳十二牧”就是联盟议事会成员,他们有权推选军事首长。

2.淝水之战

东晋以少胜多,击败前秦的重大战役,魏晋时期东晋抵御前秦进犯的著名战争。公元四世纪下半期,氐族贵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大,统一了黄河流域。383年,秦王苻坚强征各族人民南下,企图一举消灭东晋。东晋派谢石、谢玄率八万北府兵迎战。双方在淝水决战,东晋要求秦兵略向后移,以便渡河决战。苻坚企图乘晋军半渡时猛攻,命令军队后退。晋军乘秦军后退时发起攻击,秦军由于军心涣散,大败而归。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淝水之战后,南北对峙的局面形成。

3.三反五反

共和国初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政治运动。在朝鲜战局稳定、土改和镇反取得重大胜利之后,首先于1951年冬在国家机关、国营经济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在“三反” 运动进入高潮后,1952年1月26日中共中央部署在各大中城市的工商业者中开展 “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和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斗争。1952年10月,三反五反运动胜利结束。该运动巩固了共和国的政权基础,为即将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

4.改土归流

明清在西南地区推行的地方行政区划和地方官吏任命改革。明朝开始实行改土归流,即废除世袭的土官,改设可以随时任命的流官。雍正时期,鄂尔泰任云南巡抚兼云贵总督,改土归流先后在云贵川桂等地进行,撤销土司,在原土司地区设府县厅州,实行与汉族地区相同的制度,如清丈土地、编制户口等。改土归流加强了西南地区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促进该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巩固西南边防。

5.遵义会议

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遵义召开的中央政洽局扩大会议。会上博古作了关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报告,遭到参会多数人的反对。会议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了李德、博古的最高军事指挥权。会后成立了由毛泽东、王稼祥、周恩 来三人组成的军事指挥小组,负责长征中的军事工作。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的“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

6.九一八事变

1931年日本为侵占东北而制造的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了南满铁路在沈阳柳条湖附近的路段,并诬陷中国军队所为,进而侵占东三省。由于张学良奉行“不抵抗政策”,事变爆发后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长期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十四年艰苦卓绝抗战的开端。

7.两税法

唐后期主要税制。安史之乱后,均田制彻底破坏,居民大量流移死亡,户籍紊乱,租庸调无法征收。德宗建中元年(780),宰相杨炎主持改变旧税制度,废除以丁身为本的租庸调制,实施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分夏秋两次征收。主要内容为:①取消租庸调及一切杂徭、杂税,但保留丁额。②不分主、客,一律按当时居住地为准,加纳赋税。③没有固定住处的行商也要纳税。④不再按丁征税,改为按资产和田亩征收,地税以大历十四年(779)的垦田数为准。⑤量出制入,全国无统一税率。自此,国家对百姓的征敛重点由税丁转向税产,这一变化影响国家的诸多经济政策,包括对土地兼并开始采取放任态度,重新丈量土地而轻视核查户口等等,这些做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税收集中在贫苦农民身上的赋役负担不均的不合理状况,对改善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广大贫苦农民生活有积极作用。奠定了唐后期到明中叶的赋税制度基础。

8.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曹丕称帝后,采纳陈群的建议,制定了九品官人法。具体内容是通过品评,将士人分为九等,朝廷任命中正官到各地主持品评,被评为上等者,将被推荐到各级行政机构中去做官。九品中正的实行结束了两汉以来乡举里选的察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改革,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9.国人暴动

西周后期周都镐京地区的国人发动的驱逐周厉王的武装暴动。周厉王任命荣夷公为卿士,推行“专利”政策,引起社会上下一片反对。为压制舆论的不满情绪,厉王又专门派人“监谤”,发现有异议者则杀之,结果人人自危,不敢议论, 道路以目。至公元前841年,国人发动暴动,反对周厉王。厉王逃到彘(今山西霍县),朝政由召公和周公等代管。

10.新文化运动

1915年以后中国发生的一场思想启蒙运动。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主要领导者有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主要是传播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学说和进化论思想,提倡民主和科学;后期马克思主义开始广泛传播。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传播西学与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具有重大意义。

11.戊戌变法

19世纪末清政府进行的维新变法。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从此日开始,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反动政变,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其主要内容有:经济方面:设立农工商局,提倡开办实业;设立铁路、矿产总局,修筑铁路,开采矿产;设立全国邮政局,裁撤驿站;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文化教育方面:改革科举制度;设立学校,在北京创办京师大学堂,派人出国留学;提倡学习西学,设立译书局。军事方面:设厂制造军火,精练海陆军。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裁汰冗员, 准许官民上书言事。新政范围很广泛,对旧制度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并且开始推行某些新制度。

二.简答

1.西安事变及影响

(一)经过。1936年12月12日,按照张学良、杨虎城商定的计划,东北军一部包 围了华清池,迅速解除了进行抵抗的蒋介石卫兵的武装,将蒋介石扣留,并移送西安新城大楼。十七路军同时行动,控制了西安全城,拘捕了陈诚、蒋鼎文、卫立煌等十多名军政要员。当天,张杨联合发出通电,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主张。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对事变进行了反复研究、讨论之后,否定了杀蒋的意见,确定了和平解决的基本方针。

12月22日,南京方面正式派出谈判代表宋子文、宋美龄到西安。周恩来作为中 共中央全权代表参加谈判,经过两天谈判,蒋介石被迫接受了联共抗日、释放政治犯、担保内战不再发生等条件。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二)历史意义。

(1)“西安事变”迫使国民政府停止剿共、联共抗日。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促使国民党政策的发生变化,客观上迫使蒋介石停止了剿共内战之举,争取到了蒋介石抗日的承诺,加上共产党

的不懈努力,终于使国共第二次合作得以实现。

(2)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在全国人民抗日怒潮的推动下,蒋介石不得不暂时放弃反共内战的错误政策。国民党对内承认“停止内战,和平统一”,实际上接受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主张,标志着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已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西安事变,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3)西安事变提高了国民党的声望。

蒋介石通过抗战不仅提高了国民党的声望,还得到了许多实际的收获:各地各派的军阀都被削弱或消灭,杂牌军的比例大大下降,中央军的比例大大上升,蒋介石的统治力大大增强。

(4)通过西安事变,国共合作,中华民族才真正团结起来,共同御侮,使得民族灭亡的悲剧没有发生。它促使全国各种势力不得不聚集在民族主义的旗帜下,各反蒋势力明确表示拥蒋抗日,准备投入抗日第一线。它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5)提高了共产党的声望,促使共产党政权合法化,有利于获得社会各阶层的支持。

总之,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它的发生及和平解决,基本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内战,开始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一致抗日的新阶段。它是中国社会矛盾变化的转折点,是中国由内战到抗战的转折点,是中国由分裂到统一的转折点,是中国社会政治由专制到逐步民主的转折点。由这一系列转折,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领导地位和核心地位。

2.北周改革

五代后期,统一趋势日益明显。后周柴荣(周世宗)继位后,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实行了广泛的改革。

(一)在经济方面,首先鼓励开垦荒地,把中原无主荒地分配给逃亡人户耕种,从事农业生产;第二,通过清查土地,按照实有耕地数量征收田赋,以限制豪强地主的逃税行为,减轻农民负担;第三,兴修水利,征发民力堵塞黄河决口,疏通以开封为中心的南连长江、北达黄河的运河;第四,限制佛教的发展,抑制寺院经济。显德二年,下令废除天下寺院30336所,仅保留2694所,勒令大批僧尼还俗从事生产,禁止私度僧尼,诏“悉毁天下铜像以铸钱”,改变了五代以来市面钱币短少的状况。

(二)在政治方面,注意改善吏治,赏罚比较严明,并能听取群臣的意见。周世宗屡次下诏求谏求贤。针对唐末以来法制破坏的弊端,强调不能凭个人的好恶决定刑赏,对五代相沿的律、令、格、敕进行整理,详定为《大周刑统》,颁行全国。

(三)在军事方面,严明军纪,整顿禁军。周世宗坚决斩杀在“高平之战”中临阵逃跑的大将,申明军纪。又针对禁军内老弱多的弊端,提出“凡兵务精不务多”的原则,简选骑、步诸军,精锐者升为上军,老弱者裁汰,武艺出众者选为“殿前诸班”,又创建水军。这样革除了唐后期豢养冗兵的积弊。从此,中央禁军有足够的武力控制地方藩镇,有利于国家的安定。

经过上述改革,后周国力大增,改变了与后蜀、南唐鼎足而立的格局,有条件肩负起统一国家的历史重任。周世宗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他的改革顺应了当时形势,为北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3.孔子思想和教育成就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后,孔子被历代封建统治者奉为“圣人”。他的言行由其弟子或再传弟子记录编纂成《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最可靠的依据。

孔子很重视“礼”,以周礼为理想之制度,但同时也主张对礼制作适当的改良。他看到了夏商周三代的礼在继承中需要有所损益,在一些非根本性的改变上,采取“从众”的态度。在政治观点方面,孔子主张“节 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反对国君横征暴敛,反对用残忍的手段统治人民。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强调以道德为礼制的基础,以道德教化为治国基础。他重视道德感化作用和统治者个人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相对轻视法律及其强制作用。他力求将外在的强制的礼的规范建立在人们的道德自觉的基础上,这样就使礼制获得了新的意义。

孔子的道德思想就是仁学。仁的思想是其最重要的核心部分。孔子认为,仁的根本要求是“克己复礼'即要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的规定,具体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孝悌。在当时的封建宗法制度下,国家的政治结构建立在宗法制度的基础上,天子与诸侯、诸侯与大夫的关系,即为父子、兄弟的关系。孝悌正是使之和谐而不受破坏的道德要求。人做到了孝悌,也就不会犯上作乱了,所以说孝悌是仁的根本。“克己复 礼”和孝悌,都反映了孔子当时想恢复西周礼制秩序的要求。孔子还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爱人思想和推己及人的原则是孔子伟大的贡献,也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根本原则。这个思想的提出,给礼注入了新的精神。

孔子把仁和礼结合起来,运用到社会实际中。礼是人们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对人的外在约束,而仁则是修己、爱人的内在自觉性。仁礼结合,礼具有了仁的思想内容和精神,便被建立在人们自觉的基础上,提高了人们克己复礼、执行礼的自觉性。以礼的准则行仁,以仁的自觉复礼,二者相得益彰。

在天道观方面,孔子是信神和畏天命的,表明他未能摆脱西周以来天命鬼神的影响。另一方面,他对天命鬼神又持怀疑的态度,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问题放在优先的地位,树立起儒家重视人事的一贯传统。

孔子也非常重视教育。他开创了第一所私学,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由官学向私学的一个重大转折。战国时期学术文化和教育的发达,孔子起到开风气之先的作用。他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教育思想,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他还培养教育了众多的弟子,现在据古代文献有姓名可考的70余人,其中不少都出仕为官,另一部分则从事教育,传播孔子思想,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形成了中国第一 个民间学派——儒家学派,一时成为显学。

孔子还是一个整理古籍的专家,他编《诗》、《书》,定《礼》、《乐》,作《春秋》,赞《周易》,后来这些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三.论述

1.汉武帝中央集权

汉初70余年的积累,使得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后的西汉王朝进入空前繁荣,但诸多矛盾并未消除,汉武帝遂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中央集权。

?政治方面:

(1)建立“内朝”或曰“中朝”,以制约丞相。皇帝将侍中、给事中等头衔加诸低级侍从近臣、贤良文学,使其出入宫廷商议军国大事,逐渐形成内朝,并凌驾于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所组成的外朝之上。

(2)建立新选官制度。汉武帝继续推行“举贤良文学”,“上书拜官”和策试等制度,同时设郡国岁举孝廉的察举制度,选拔出身低微的才能之士,并设太学选拔考试合格者任官,这充实和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3)置十三部(州)刺史,按六条问事,行监察职能,用酷吏监视和打击地方“强宗豪右”。

(4)削弱郡国实力。颁推恩令,规定诸侯王之位只由其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皆在诸侯王国范围内受封地,作为侯国,令诸侯王国愈分愈小,其势力益弱。颁“附益之法”,禁止诸侯王与地方官交通勾结。颁“左官”律,以诸侯王国官为“左官”,地位低于中央任命的官员,亦不得入中央朝廷任官,防止诸侯王网罗人才。颁“酎金”律,若诸侯朝贡酎金成色不足,则不免夺侯削爵。

?经济方面:

(1)统一币制。中央成立专门铸币机构,禁止郡国铸钱,以五铢钱为全国通行货币,旧币一律废止。

(2)盐铁官营。改汉初盐铁私营为官营,在大司农下设盐铁丞,总管全国盐铁经营事务,以增加国家收入。

(3)均输平准。均输即由国家在全国各地统一征购、运输货物,平准即国家购销货物以平抑物价,前者可抑制富商巨贾垄断市场,后者可打击囤积居奇行为。

(4)算缗告缗。算缗即令商贾、手工业者、高利贷者向官府自报财产并据此纳税。告缗即凡有告发商人有隐匿财产或呈报不实者,官府将没收财产之一半分给告发者作为奖励。此举增加了中央政府收入,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经济基础。

?思想方面: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抛弃黄老无为,实行“文治武功”,强调“大一统”,“君权神授”。

?军事方面:

(1)建立期门军和羽林骑。

(2)建立八校尉。其士卒皆由招募,属职业军人,这是中国古代募兵制的开端。

(3)击败匈奴,提高中原政权的地位,“汉人”一词出现。

上述法令的施行,限制和打击了富商大贾、豪强、贵族的经济势力,增加了西汉政府的财政收入,暂时缓解了由于战争和奢侈浪费所造成的困难。

2.明中期危机和张居正改革

张居正改革是明朝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主持的一次重大改革,对后世影响深远。

(一)改革的背景

1.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大增。权势阶层凭借政治和经济特权带头掀起了土地兼并的狂潮,使自耕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由于承担赋役的土地越来越少,而政府开支越来越大,只能加重平民的税负。

2.政府财政危机日渐加深。由于土地财政收入日少而开支日增,又加上因边患屡起而军费激增等现象,万历年间的财政异常拮据。

3.流民与起义严重。土地兼并与赋役繁重,导致流民日益增多,并且各地也爆发了规模不一的起义,严重威胁明廷的安危。

(二)内容

神宗即位后,张居正取代高拱成为内阁首辅。张居正指出当时存在五大积弊: “日宗室骄恣,日庶官瘵旷,日吏治因循,日边备未修,日财用大匮。”并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改革。

1.政治改革。张居正加强官员考核,讲求工作成效。并且推行“考成之法”,“立限考事”,“以事责人”,使每件公事都落到实处,形成了一套从内阁到地方官逐级督查的严密的考核制度,使得“一切不敢饰非,政体为肃”。

2.军事改革。整饬边防,在任首辅前即主张封扰边达30年之久的蒙古俺答汗为顺义王。并在大同等地边外设立互市,听令内地商人赴边贸易,加强内地与蒙古族间的经济往来。又调戚继光守蓟门,李成梁守辽东,加强了边防力量。

3.水利整治。张居正起用水利专家潘季驯治理黄河、淮河,并兼治运河。潘季驯以“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原则,很快取得了预期的治水效果。黄河得到治理,漕船也可直达北京。

4.经济改革。他不顾官僚和缙绅地主的反对,万历八年(1580年)十一月,下令清查全国土地。并且包括贵戚田地在内的土地,一律丈量。

在清查全国土地的基础上推行了一条鞭法。一条鞭法的内容较为复杂,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1)田赋折银征收;(2)徭役折银上纳;(3)赋、役银合并征收;

(4)赋役钱粮官收官解。

张居正清查土地和改革赋役制度的直接结果,使明朝财政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和好转。赋税的征收就减少了环节,简化了手续。而徭役在各地不同比例地由田亩承担,呈现出了“摊丁入亩”的趋势,减轻了人丁的负担。这是我国赋役制度史上的重大改革。使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为城镇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极有利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

张居正的全面改革,旨在解决明朝两百余年发展中所积留下的各种问题,以巩固明朝政权。改革不免触动相当数量的官僚、缙绅和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因此很自然地遭遇到了保守派的强烈对抗。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积劳成疾,迅即病死,反对派立即群起攻讦。张居正成了改革的牺牲品,其改革措施除少部分留下来之后大部分都被废除。

3.清末新政和影响

从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到1905年12月成立学部,清政府发布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政令,逐步推出各项新政。

(一)主要内容。

(1)行政制度改革。主要是调整机构、整顿吏治。1901年7月, 撤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设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1903年,设立商部,后来与工部合并,改为农工商部。1905年设立了巡警部。为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1905年,清政府又设立了学部,在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在此期间,先后裁撤了河东道总督,以及云南、湖北、广东三省巡抚。

(2)经济改革。1903年8月,清政府正式设立了商部,其管辖范围不仅包括工商业,还包括农业。商部在清政府各部中位于第二位,仅次于外务部,反映了清政府对农工商业的重视,1906年,商部扩展为农工商部。商部成立后,陆续公布了《商律》《公司注册试办章程》《商会简明章程》《奖励公岢章程》以及《矿务章程》《试办银行章程》等。1905年,商部在北京设立劝工陈列所、高等实业学堂,开办户部银行。这一系列改革和法令的推行,改变了中国社会长期视工商为末务的现象,促使当时出现了一个举办工商业的热潮,使中国厂矿企业、交通运输业和金融业诸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

(3)军事改革。1901年8月,清政府下诏停止武科举,并令各省裁撤绿营防勇, 改练常备、续备、巡警等军,操练新式枪炮。1902年底,清廷在京设立练兵处,袁世凯任会办练兵大臣。1902年,直隶总督袁世凯练成“北洋常备军”一镇,约12500人,1904年9月,练兵处会同兵部奏定《新军营制饷章》和《陆军学堂办法》等条规,计划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清廷为独揽军权,于1905年合兵部与练兵处为陆军部。

(4)教育改革。教育改革包括创办新学堂、鼓励留学和改革科举制等,目标是建立近代教育制度。1901年,清廷下诏要求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者一律改设为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改设为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为小学堂,各地设蒙养学堂。1902 年,派张百熙为管学大臣,颁布《钦定学堂章程》,该年为农历壬寅年,因此称为“壬寅学制”,但并未付诸实施。1904年,清政府颁布张之洞和张百熙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这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学堂类型比较齐全、体制比较完备的学校体系初步建立起来。同时,清政府还提倡、奖励出洋留学。1902年12月,清政府批准外务部制定的留学生章程,规定凡学成归国者,分别奖以翰林、进士、举人出身并按等录用。此后,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加。

(二)影响。清末新政的启动,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推动着改革思想和改革实践的进一步深入。资产阶级立宪思想迅速兴起,立宪运动逐步开展,进一步推动清末改革走向政治体制改革的阶段。

?


2014中国大学最牛研究生导师排行榜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11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