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闻与传播硕士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才聪考研

 2023-02-18 17:41:08  考研全封闭辅导班    8
[摘要]

??暨南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2015年暨南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6选4,共20分)1.闭合式提问2.编者按3.报网互动4.广告主5.平行声6.网络媒介...



??暨南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2015年暨南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6选4,共20分) 1.闭合式提问 2.编者按 3.报网互动 4.广告主 5.平行声 6.网络媒介炒作事件 二、简答题(6选3,共30分) 1.简述新媒体时代记者的基本功。 2.简述新闻评论专业化的趋势。 3.简述媒介融合时代版面视觉创新的趋势。 4.简述特稿的写作特点 5.新闻发言人为什么要熟悉新闻规律和媒体特点。 6.简述“数字营销传播”。 三、分析题(4选2,共50分) 1.论述新媒体时代报纸为什么要坚持慢阅读、深阅读、精阅读。 2.论述“微传播”时代新闻评论的新趋势。 3.论述网络经济“免费模式”的本质。 4.危机传播的理论要点和应对策略。 四、实务题(2选1,共50分) 1.新闻消息与评论写作(材料是留学热)。 2.以“文明”为主题写一篇2分钟的微电影脚本,先写故事梗概再写脚本。 2015年暨南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答:闭合式提问是指比较具体、明确、范围较窄的提问,要求对方回答只能限于提问的具体内容。闭合式提问常用于深入追问或查证、核实,以及转换话题,也往往比较敏感,要注意提问的角度和口气。封闭式问题容易回答,节省时间,文化程度较低的调查对象也能完成,回答者比较乐于接受这种方式,因而问题的回答率较高。问题回答层次、是非分明。对于一些敏感的问题,用封闭式问题,往往比直接用开放式问题更能获得相对真实的回答。封闭式问题填答方便,节省时间和精力,所得资料也便于统计分析。 答:报网互动是指报纸和网络媒体进行业务和经营上的相互交流。报网互动从根本上讲即是媒体的互动。报网互动是个新模式、新概念,而不是仅指报纸与网站的互动,广义地讲,它应是包括新媒体在内的所有媒体之间的互动。经过多年的发展,许多报业集团已经成为拥有众多报刊、网站、手机报及户外媒体的综合性传媒集团,这为报网互动扩展而成全媒体互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教授认为,传统报业应当更加清晰地认识每一个媒介的技术可能性,把自己的产品链做全做完整。 答:广告主是指愿意出资向公众(消费者)传递某种说服性广告信息的机构或个人。广告主委托广告公司代理其广告业务,又可称为广告委托者。相对于广告公司而言,广告主是服务对象,也就是客户。广告主可分为地方性广告主、区域性和全国性广告主和国际性广告主。企业广告部门的设置分为集中式或直辖式。由企业的总经理或副总经理直接负责广告部门的工作,甚至兼任广告经理。广告部门可以按照产品或品牌、市场地区、广告对象、广告媒体和部门职能等方式来组建;分散式,企业按照不同分部、子公司、区域、品牌或者其他的不同需求来设立各自独立的广告部门。 答:平行声又称声画平行,是指动画电影片中声画不同步的一种表现情况。动画作品中声音与画面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角色的性格特征、艺术风格以及戏剧性的矛盾冲突互相贴近,但是声音系统的节奏、速度并不与画面同步。动画电影片中声画不同步的一种表现情况。是指动画作品中声音与画面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角色的性格特征、艺术风格以及戏剧性的矛盾冲突互相贴近,但是声音系统的节奏、速度并不与画面同步。 答:网络媒介炒作事件是指网络炒作,网络策划性传播推广简称网络炒作。网络炒作总的说来就是利用网络媒体,通过推手或者幕后人,发动网络写手对某个人物或者公司、或者机构进行两个方面的评论,一个方面是正面效应另一方面是负面效应。从而引起网友的关注增加人气,当人气一定的时候,这个人或者公司或者机构就会被网络关注,从而把这个人或者公司机构进行炒红。这就是网络炒作。著名的例子有二月丫头、小青姑娘、芙蓉姐姐、贾君鹏、凤姐、兽兽等。 答:新媒体时代记者的基本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大新闻观念,记者分工相对固定且灵活,做好“条口”联络通讯备忘录。近年来,媒体在记者分工上大多实行“跑条分口”制度,记者负责一个或一类部门和行业口子。这样的优点是记者能专攻自家的“一亩三分地”,新闻生产效率较高。但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突发性事件的频繁和增多,对新闻生产的快捷、鲜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部门应建立完整的各“条口”联络通讯备忘录,对重大报道、主题策划统筹安排,融合记者和各“条口”资源。 (2)注重新闻采访的多向性思考,增强新闻报道内容的多向性,深挖新闻源。多向性思维方式,即不固守一个角度、一个方向审视事物,而是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思考,并根据采访的需要灵活变通。多向思考有助于拓宽思维空间,从事物的主次、正反、前后等各个角度去思考,避免以偏概全。多向性思维方式需要记者炼就火眼金睛,提高发现新闻的能力。同一主题的报道上,不同的媒体报道各有侧重,关注其他媒体的报道,取长补短。 (3)既要博、杂,有相对专业的报道领域,又要学会利用新媒体技术和大数据。学习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研究等相关领域知识,掌握基本的大数据分析工具,学会各种大数据可视化报表工具。记者要转向“依靠数据,用数据分析理性呈现”,从中发现潜在规律,实现“从记者到知者、智者”的飞跃。 (4)要善于借助互联网等信息检索系统和网络社交媒体,但也要有扎实“接地气”的人脉关系,快速甄别,顺藤摸瓜,将采访落到实处。在传播环境日益复杂、信息内容相对过剩的今天,整合或者联合其他传播手段十分必要。当前,微博对媒体的新闻生产已产生重要影响,越来越多的新闻人员利用微博发布信息。微博在媒体人群中的使用,更多的是承担了寻找有价值的资源信息以及交流互动的作用。记者可通过微博寻找新闻源或将微博作为工作的延伸,进而对新闻事件的了解更加及时全面。 答: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分工程度的提高,现代性的产物专家系统成为社会须臾不可离开的重要机制,这让我国新闻评论也呈现出专业化的趋向,原来一致的公共话语和议题,被分解成各类专业领域加以解读。这种趋向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新闻评论应当努力的方向。 (1)新闻评论主体专业化。一方面,新闻评论部会招揽政治、经济、法律或社会学等学科背景的专职评论员和编辑;另一方面,新闻评论部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或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其撰稿或发言。评论员对评论选题各有分工,专家学者只负责某个评论领域,以实现“观察的宽度,思想的深度,表达的锐度”。 第一章媒介与社会 第一节理解传播媒介 一、名词解释 1传播 答: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和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把握这个定义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②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③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⑤社会传播具有行为性、过程性和系统性。 2人际传播 答:人际传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借助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活动。人际传播是整个社交过程的基本形态。人际传播是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信息互动过程,是人际关系得以建立、维持和发展的润滑剂。人际传播可以是面对面的信息传播,也可以是借助传播媒介进行的传播。 3人内传播 答:人内传播(intra-personal communication),又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是指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人内传播一般是由感受刺激、神经传导、大脑活动和肌体反应等若干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而这些环节和要素同时也是人的身体所固有的功能。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看,人内传播不外乎个人内部的意识、思维或心理活动,这个过程是由以下几个主要环节或要素构成的:①感觉;②知觉;③表象;④概念;⑤判断;⑥推理。此外,人内传播还伴随着人的感情和复杂的心理活动。 4亲身传播 答:亲身传播是指以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人体自身为媒介的个人对个人的传播。亲身传播最常见的是两个人面对面的交谈,可采用的方法主要有:①言语传播,如面对面交谈、远距离电话会谈等;②文字传播,如私人信件、电报、传真、E-mail、手机短信等;③体态语言传播,如手势、眼神、面部表情等;④信号传播,如革命时期地下工作者的窗外悬挂物、海上航行时的信号旗等。亲身传播的最大特点是信息传播有明确的对象,属于定向传播。其好处是传播信息针对性强,反馈快,互动快,可以迅速调整传播内容和方法。与其他传播方式相比,亲身传播的不足之处在于传播面窄,传播速度慢,保真度差。 5组织传播 答:组织传播是指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组织内传播,二是组织外传播,这两个方面都是组织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保障。组织传播的总体功能,就是通过信息传递将组织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以保障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它既是保障组织内部正常运行的信息纽带,也是组织作为一个整体与外部环境保持互动的信息桥梁。组织传播的功能可分为: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决策应变、形成共识。 6大众传播 答: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大众传播的特点包括:①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②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③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用传播学术语来说即“受众”;④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⑤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⑥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但仍然没有考虑更为广泛的社会过程和背景对传播的影响。 75W模式(拉斯韦尔模式) 答:5W模式是指哈罗德·拉斯韦尔于1948年在其《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的传播过程模式。这5个W分别是英语中五个疑问代词的第一个字母,即:Who(谁)、Says 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此模式被视为经典模式,人们称之为“拉斯韦尔模式”。5W模式奠定了传播学研究的范围和基本内容,对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可以进行独立的研究。但这一模式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方面它过高估计了传播的效果;另一方面它忽视了反馈要素。 8施拉姆(W.Schramm)提出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答:施拉姆(W.Schramm)提出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是对其之前提出的循环模式的修正,充分体现了大众传播的特点。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与受众,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与一定的信源相联系,又通过大量复制讯息与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相联系。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他们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传播过程的相互连接性和交织性,已经初步具有了系统模式的特点。 9传播模式 答:传播模式是指对传播活动的内在机制与外部联系进行的一种直观的简洁的描述,也是一种象征性的拥有同现实传播活动相同的结构属性的合乎逻辑的设想。传播模式是正确认识传播现象的一把金钥匙。 10传播者 答:传播者是指传播内容的发送者,是信息传播链条的第一个环节。传播者主要解决“传播什么”和“如何传播”的问题,因此,传播者不仅决定着传播过程的存在与发展,而且决定着信息内容的质量、数量与流向。传播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一个组织。传播者具有以下八个特征:①传播者具有政治倾向性;②传播者控制了大众传播的过程;③传播者的受教育程度较高;④传播者大都受过专业训练;⑤传播者有机会对成千上万的人产生影响;⑥传播者与受众一般不直接交流;⑦传播者能获得特殊的双重报酬;⑧传播者的工作紧张程度较高。 11受传者 答:受传者又称信宿,即讯息的接收者和反应者,是传播者的作用对象。作用对象一词并不意味着受传者是一种完全被动的存在,相反,他可以通过反馈活动来影响传播者。受传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受传者和传播者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角色,在一般传播过程中,这两者能够发生角色的转换或交替。一个人在发出讯息时是传播者,而在接收讯息时则又在扮演受传者的角色。 12讯息 答:讯息是指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讯息是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社会互动的介质,通过讯息,两者之间发生意义的交换,达到互动的目的。讯息一词,在中文中也译成“消息”“文告”等等,它是与信息意思相近又有微妙区别的概念。一般而言,信息的外延更广,它包括讯息在内。讯息也是一种信息,其特点是能表达完整的意义。在传播过程研究中,学者们通常使用“讯息”的概念,是为强调社会传播的互动是意义完整的互动。 13信宿 答:在传播学中,信宿是指传输信息的归宿,其作用是将复原(解码)的原始信号转换成相应的消息。信源、信宿和信道是信息传播的三大要素。信源是信息的发源地;信道即传递信息带的通道,是信源和信宿之间联系的纽带。 14传播渠道 答:英语“channel”(渠道)一词,原意是指航道、水道、途径、通路、门径、渠道等。在传播学中,它是指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沟通和交流信息的各种通道,如人际传播渠道、组织传播渠道、大众传播渠道。不同的传播渠道需用不同的传播媒介相配合,而不同的传播媒介又对不同的传播渠道进行定型。信息一旦通过广播、电视传播,就是大众传播渠道了。人际传播媒介可以随意进入各种传播渠道,并与其间的特定媒介配合使用,而不会改变其渠道形态。需要注意的是,传播媒介并不等于传播渠道。 15反馈 答:反馈是指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获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讯息是受传者能动性的体现。反馈是体现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的重要机制,其速度和质量依媒介渠道的性质而有不同,但它总是传播过程不可或缺的要素。 16噪音 答:噪音是指任何附加在信号上而非信源有意传送的东西。噪音可以有很多种形式,最容易让人想起的是收音机中的静电干扰。按照信息理论的说法,噪音也可以是电话、收音机、电视机或电影的声音失真,或电视图像变形和变色,模糊的复制图片,或电报的传送错误。噪音还可以是说话者让人分神的说话方式,它附加到信号上,但并非信源有意传达的东西。 麻烦大家关注+点赞,谢谢!!
2022清华大学考研成绩公布时间及成绩查询通知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8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