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美考研考研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方向与导师_研究(清美研招网)

 2024-03-23 08:52:35  考研全封闭培训    14
[摘要]

原标题: 清美考研|考研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方向与导师 艺术史论系的前身为成立于1983年的工艺美术史系,现有设计艺术学和美术学两个二级学科,其中设计艺术学是目前全...





原标题: 清美考研|考研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方向与导师

艺术史论系的前身为成立于1983年的工艺美术史系,现有设计艺术学和美术学两个二级学科,其中设计艺术学是目前全国高等院校中同领域内最早的硕士点和博士点,2001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美术学于2000年设立硕士点,2003年成为博士点。

艺术史论系拥有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13人(博士12人,硕士1人),其中教授6人(博士生导师5人),副教授6人。艺术史论系任课教师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都具有相当高的学术水平。其中,艺术史论系的“中国工艺美术史”和“工艺美术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中国工艺美术史》获教育部全国首届优秀教材奖,被全国绝大多数艺术类高校指定为教材。中国工艺美术史的断代研究、外国工艺美术史研究、工艺美术概论研究、中国工艺美学思想史研究等,分别在全国和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的评奖中获奖。美术学专业在西方美术史、苏俄美术史、美术批评、美术理论、佛教美术史等领域均取得显著的学术成果。

本科生开设的专业课程有:绘画基础,设计基础,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中外工艺美术史,中外设计史,中国书法史,中国古代壁画史,佛教美术研究,美术考古学,中国工艺美术史料学,中国古代美术典籍,中国工艺美学思想史,民间艺术研究,中国现当代美术研究,公共艺术研究,中国美术学史,艺术设计理论论著选读,美术理论论著选读,西方近现代文艺理论,美学,艺术批评学,编辑艺术学和专业写作等。

硕士生的主要研究方向有:中外工艺美术史,中外美术史,壁画史,公共艺术,艺术设计史论,中国佛教美术,中国现代美术研究,美术批评学,艺术市场与艺术策划和民族民间服饰等。博士生的主要研究方向有:中外工艺美术史论,中外艺术设计史论和中外美术史论。

艺术史论系每年分别聘请欧美、日本、中国台湾和香港等地的学者前来讲学和交流,扩大了本系师生的学术视野。

艺术史论系历年的毕业生,就职范围主要为高等院校的艺术史论教师、艺术博物馆的研究人员、出版单位的编辑、新闻媒体的美术编辑和记者、艺术市场与画廊的专业人员和企业ci战略部门的策划及文案人员等。

艺术史论系要求学生以马列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具有系统的中外美术史和中外艺术设计史(含中外工艺美术史)的理论知识,有广泛的人文素养和较强的写作能力,并且对当代美术和艺术设计的创作、生产现状、市场管理有切实的了解。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实地考察调研,重视创作与设计实践的体会。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学风、文风和职业道德。

考研方向有:





导师介绍



陈岸瑛,副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艺术史论系主任。

研究方向:

1.西方近现代美术的历史与理论。

2.西方现当代艺术/设计理论

3.美学

4.视觉文化研究

对西方画论及西方近现代美术史进行研究,结合画论、作品与创作者生平,揭示西方近现代美术的内在发展逻辑;对与艺术/设计批评相关的西方理论进行梳理,以整理和翻译外文文献为手段,促进国内艺术与设计批评的发展;对西方美学经典文著和热点问题进行研究和总结;对视觉文化研究这一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及有关文著进行研究,为艺术史和设计史研究提供新方法和新视野。



陈池瑜,清华大学美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在《文艺研究》《清华大学学报》《文学评论》《美术》等刊物发表有关艺术理论、中国美术批评理论、西方现代艺术、中国现代美术思潮等内容论文多篇。

研究方向

1、中国美术历史与理论

2、艺术原理

3、中国美术批评学

4、中国艺术史学史



李静杰,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中国古代美术与宗教美术研究

学术主张:以中国中古、近古美术遗存为对象,尤其侧重于佛教美术以及中外文化交流关联美术,注重实地调查获取资料,采用考古学与美术史

学结合的方法,进行实质性问题研究。在微观分析与宏观考察基础上,努力构建中国佛教图像学体系,揭示佛教图像的发展脉络及其指导思想;完善中国佛教造像谱系研究,阐明佛教造像的阶段性和地域性发展情况;以佛教美术为基点,挖掘中古美术史上中外文化交流新内涵。



李彦祖u(1954—) 江苏泰兴人。擅长工艺美术。1987年南京艺术 学院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1991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并留校任教。历任 该院学报《装饰》杂志副主编、主编,工艺美术学系主任、教授。主要从事美术、装饰艺术 及艺术设计的历史和理论的研究与教学。著有《工艺美术概论》、《装饰之道》、《工艺美 术欣赏》、《造物之美》、《艺术设计概论》等。



邱才桢,1972年生,江西临川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书画史论与中国古代书画鉴定专业,文学博士。2006年起应 大英博物馆之邀,执行其“中国书画项目”(chinese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s project,2006-2008年),对其馆藏中国书画作一次全面的鉴识、著录、整理工作,这也是大英博物馆历史上首次对馆藏中国书画的全面鉴定整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央美术学院书画鉴定博士,九三学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尚刚,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方向:中国工艺美术史

学术主张:学术研究集中在中国工艺美术断代史,对南北朝至元,特别是元代和隋唐五代心得较多。主张以尽可能全面的实物史料和文献史料互相补充、互相解说、互相阐发,以建设尽可能接近真实的中国工艺美术史。期望在求真的基础上,努力求解,以对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做出既有资料依据,又富学术深度的归纳。



王敏,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兼任四川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研究对象包括艺术批评理论和批评实践,它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批评史上和当代的艺术批评家在一定的时代文化背景下,运用一定的批评理论标准与方法,对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思潮、艺术运动所作的探讨、分析、阐释和评价;其二是公共文化政策、艺术法律、美术馆机制与艺术展览策划的关系,以及策展人的角色、功能和策展模式。



张敢,教授,文学博士,《清华美术》主编

研究方向:

1、西方美术史与视觉文化

2、基督教美术

3、中国当代美术批评

学术主张:研究西方美术史的目的在于为中国文化和艺术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对象,丰富中国文化的内涵。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欧洲文艺复兴美术和西方现当代美术,同时,关注西方视觉文化发展的趋势和内在规律。基督教美术是西方文明的重要组成,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西方文明的精髓和糟粕,去粗取精,其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不言而喻。由于西方当代艺术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关系日益密切,对中西方当代艺术进行比较和批评,融通中西,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做出贡献乃是本研究的学术理想。



张夫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世界艺术史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艺术史论学部主任。

清美史论是一流学科,不同方向各有千秋,前景广阔,师资量雄厚,每年报考的考生非常多,详细的导师介绍会在后续文章中推出。张敢与陈岸瑛教授的个人介绍与专业方向已经在之前的文章中陆续推出,小编建议大家如果有报考的打算一定要留言咨询。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延安大学2023考研真题参考书目大纲专业课复习资料(延安大学2023研究生拟录取公告)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14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