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最牛考研班 不三心二意,努力终有回报

 2022-11-02 08:07:00  考研全封闭培训    8
[摘要]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2014级理学院光电系2班共22人,其中4人保研,6人出国留学,12人考研成功,升学率百分之百。 近日,全国各校的“最牛考研班”纷纷成为网络热点: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理学院光电系2班共22人,其中4人保研,6人出国留...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2014级理学院光电系2班共22人,其中4人保研,6人出国留学,12人考研成功,升学率百分之百。

近日,全国各校的“最牛考研班”纷纷成为网络热点: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理学院光电系2班共22人,其中4人保研,6人出国留学,12人考研成功,升学率百分之百;湖北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2014级创新班全班29人考研,25人录取,1人成功保送;德州学院机电工程学院2014级卓越班共49人,考研上线30人,27人被录取,其中2人考上“985”高校,7人考入“211”高校……有网友评论称“全班一起考上名校研究生才是秒杀全场的浪漫”。

9日,谈起本班此次突出的考研成绩,湖北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2014级创新班的李乔说,这和个人努力、班级氛围以及学校教师的帮助都密切相关。

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理学院“最牛考研班”的光电系2班的薛瑞凯,成功考取了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回忆起整个备考的历程,他对澎湃新闻说,“这段时间收获还是很多。最大的一个感触是,无论什么时候,对于学习都是不能放弃的,而且未来做事一定要坚定,不能三心二意,只要你不偷懒,努力去做,肯定是有回报的。”

德州学院机电工程学院2014级卓越班49人考研,30人上线,27人被录取,其中2人考上985高校,7人考入211高校。

早立目标,脚踏实地坚持

2018年春天,被称为“最牛学霸班”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2014级光电系2班的升学率达到了100%。全班22人,去向主要有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巴黎中央理工、新加坡南洋理工等全球著名高校。

8日,该班班长薛瑞凯告诉澎湃新闻,班里同学基本上在去年7月就确


立了考研的目标。当时院里安排了去武汉的国家光电实验室和中科院的长春光机所专业实习。实习期间和老师、师兄师姐的交流让班级同学大体上都确定了考研的方向。“(光电系)是一个比较前沿的高科技专业。如果未来要更好地融入或者做出一些成就,大部分人是一定要继续读博的。”

湖北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2014级创新班的班导刘清亭也说,班级从大二的寒暑假开始都会留校开展一些科研工作,“对于想进一步深造的学生,早一点把导师锁定,更早地近距离熟悉自己的研究领域是一个优势。”

面对考研大军的激烈竞争,个人的努力与坚持是备考学生最为核心的能量。“从确定考研到考研结束,大家目标都很明确,没有一个人因为意志不坚定而放弃,从头到尾都很刻苦。”薛瑞凯说。

同班的冯佳楠也强调,“真正的经验就是坚定了目标之后一直坚持。”他认为,“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

上午8:30到11:30复习数学,下午14:00到17:00复习专业课和英语,晚上去跑跑步,19:00到21:00整理错题,睡前背诵政治,缓解一天压力,这是冯佳楠备考阶段的日常。实在感到枯燥,他会让自己彻底放松一天,去跑步、打球、看电影,“人肯定不能像机器一样,还是需要一些调节,但也不能太过度,否则就本末倒置了。”他说。

湖北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2014级创新班的李乔也遵循着类似的作息。上午7:00到12:00,下午14:00到18:00,晚上19:00到22:00,都是雷打不动的学习时间。班导刘清亭说,“有时候我们老师离开办公室都23:00多了,一下楼走廊里都还有很多学生,除了复习的,还有做实验的,那么晚精神面貌都非常好,那种坚持还是很让人感动。”

“选择了,就不能放弃。”为了专心学习,德州学院机电工程学院2014级卓越班的赵宝水则特意把手机留在了宿舍,“时间太紧了,我就只在中午和晚上看一下消息,有事情就处理一下。”

赵宝水说:“大学的学习跟高中很不一样,没有老师逼着你,只能靠自己。”为了督促自己学习,他还


选择跟着“学霸研友”一起复习。“他们去自习室我就去自习室,去食堂我就去食堂,找一个靠谱的研友还是很关键。”

结成互助小组,彼此分享鼓励

赵宝水所在的卓越班是大一开学一个多月后,由各个专业学生申请组建而成,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班主任张俊亮介绍,卓越班的学习氛围一直比较好,除了专业成绩优秀之外,班里同学在科研创新、社会实践方面表现也很突出,四年来获得国家级奖项二十余项,实用新型专利三十项,技能证书一百余项。

德州学院机电工程学院2014级卓越班四年来获得国家级奖项二十余项,实用新型专利三十项,技能证书一百余项。

谈起几个月来的备考,班长赵宝水直言,班级团结向上的学习氛围对自己帮助很大,“班里同学经常组团,自习室里永远是我们班的同学最多。遇到不会的问题就互相帮助、一起讨论。”由于自习室不便于出声背诵,班里还专门买了小马扎,同学们一起在教室外朗读背诵,交换复习资料,互相补充重点。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光电系2班则专门成立了互助小组,彼此分享和鼓励。薛瑞凯说,为了避免同行业的竞争,班里12位考研的同学都申请了不同的学校,虽然具体专业不太一样,但基础课、光学相关的课程等还是有不少交集,“发现问题都会相互提醒注意一下”。

对于处在情绪波动期和瓶颈期的考研学生来说,互助小组的存在也能有力地帮助大家舒缓情绪和克服压力。薛瑞凯介绍说,“偶尔大家有一些情绪的波动,心里感觉到烦躁、恐慌,或是斗志有点薄弱,但因为有互助小组,相互之间都有交流,彼此帮助是可以克服的,不会垮掉,有时候开个玩笑就过去了。”

“备考阶段,大部分考研的人应该都会经历过一种心态上的失衡,突然而来的焦虑和疑虑,比如突然感觉什么都不会,或者怀疑自己能不能考上。”冯佳楠也说,“这个时候如果能和志同道合的人或者平时关系比较好的人组成一个小组,通过聊天、跑步等形式,可以很好地缓解这种心情。”

考前三四天,冯佳楠就经历了心态上的“爆发”——突然觉得“哪个地方都不对”,脑子一片空白。当时同组的同学一直劝他“再坚持一下”。最终,冯佳楠考出全班最高分,并成功被哈尔滨工业大学录取。他说:“相互之间的鼓励真的贯穿了这半年多,印象非常深刻。”

除此之外,该班选择出国和已经保研的同学也会给准备考研的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选择去法国巴黎中央理工高等电力学院的王超群在完成了申请后,专门组织了一个考研打卡小组,督促平时相对比较懒散的同学按时起床学习。在专业课的复习上,已经保送中科院的朱德志也主动分享笔记。“大家通过这个笔记很快地找回当时学的一些知识,后来专业课大家考得真的很棒。”冯佳楠说。

同样,互助小组也是湖北工业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院创新班的传统。班长李乔告诉澎湃新闻,备考期间,班上的杜俊威因为照顾做了大手术的妈妈而落下两三个月的课,回校后,班上同学自发为他补上了所有的课程,如今杜俊威也成功考取了本校的研究生。班导刘清亭说:“这条路上需要有人互相陪伴,互相打气,这一点同学们做得非常好,也让我很感动。”

李乔说,准备考研需要约一年的时间,坚持下来比较难,但是班里29个人一起学习,氛围就很好,“如果不去就会有内疚”,所以也会坚持着去做。

湖北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2014级创新班,全班29人考研,25人录取,1人成功保送。

院校教师尽己所能,提供支持与辅导

除了学生本身的勤奋与坚持,各个院校对于考研班的支持与辅导也是一剂不可或缺的强心针。

湖北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2014级创新班的班导刘清亭说,学校政策对于考研学生复试后排名的提升起了关键的作用。

他向澎湃新闻介绍说,学校近年来实行“721”人才培养模式,针对10%以内的学生,培养学术精英和工程精英。因此,创新班的学生从大二就有机会进入实验室,了解自己研究领域的前沿团队,积极联系心仪的导师,一起做实验、做课题,“所以,我们的学生很早就锁定了自己的导师,经过三四年科研活动,对研究方向也比较熟悉,这在复试环节也非常有利。”

此外,学院还经常组织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各个高校的教授来作报告,并且专门安排了和学生交流的环节,以拓宽学生的眼界和专业知识,“让同学们对高水平大学心生向往”。到了复习阶段,学院也专门为研考的学生安排了会议室学习。同时,刘清亭也有着十多年在企业从事技术、管理的经验,了解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所以经常能给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对此,该班学生李乔说,考研的复试对本科阶段的实验及专业知识要求比较高。学校有意识地通过专业讲座、实习机会等帮助学生拓展课外知识确实对自己见识的提升有很好的帮助,“学院老师的存在是一种精神上的支持”。

“老师对我们支持很大。班主任每周都会给我们开班会,讲一些他自己读到博士后的考研经验,鼓励我们,也会经常把考研的相关信息发在群里。系里的专业课老师也会拿出自己的时间来辅导。”德州学院的赵宝水说,大一开始,班主任张俊亮还会带着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各种软件,并鼓励他们多参加比赛、创新项目和专业实习,“我们上课学到的理论知识,课后去实习,再去参加比赛,真的能不断巩固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
护理考研院校 山东中医药大学(含报录比、回忆真题、复试过程)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8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