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支团⑥华东交通大学与东北林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开展交流座谈会...(华东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2024-03-07 15:53:19  考研全封闭培训    20
[摘要]

为了做好支教服务工作,为今后的支教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2021年6月28日,我校团委组织了华东交通大学首届研究生支教团交流分享会。会议在校团委会议室召开,校团委副书记刘一南老师、校团...





为了做好支教服务工作,为今后的支教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2021年6月28日,我校团委组织了华东交通大学首届研究生支教团交流分享会。会议在校团委会议室召开,校团委副书记刘一南老师、校团委王鑫老师以及研支团全体成员参加本次会议,另外我们邀请到了东北林业大学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陈佳乐、王路平、孙雪尧进行支教交流分享。

会上我们就支教团的前期招募工作、团队组成、前期培训、服务地点以及支教工作计划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他们介绍了东北林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起源与发展,并就他们的研支团特色工作进行了交流分享。

东北林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新疆分队的成员
陈佳乐
我是东北林业大学第二十三届研究生支教团温宿分队的陈佳乐,就读于文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在未来一年的支教生活中,将与华东交通大学的同志们共同努力,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在新疆这片土地发光发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展现东林人的风采。

王路平
东北林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新疆温宿分队队员,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喜欢读书、踢足球。

孙雪尧
我叫孙雪尧,是2021届东北林业大学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本科毕业生,如今是第23届东北林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未来的一年,我将去往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完成为期一年的支教,期待与大家见面。

自2009年起,东北林业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入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十一年来,东林共向祖国边远贫困地区选拔输送了187名志愿者前往贵州省台江县、贵州省雷山县、贵州省榕江县、内蒙古额尔古纳市、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黑龙江省尚志市、黑龙江省泰来县、吉林省图们市等省区众多贫困县乡开展支教扶贫志愿服务工作。
从小学到职高再到高中,从祖国的东北角跨越三千多公里达到西南角的苗疆大地,一批又一批的东林人怀揣着“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的初心,秉承着“学参天地,德合自然”的校训,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扎根西部基层,积极投身到祖国建设中,将最美的青春留在祖国脱贫攻坚战中。

十一年来,他们秉持着“扶贫先扶智,教育当先行”的初心与使命,开展了许多特色的支教活动。例如开展“丹青妙笔,锦绣黔程”美术用品捐赠活动、“见字如面,共话东林苗乡情”活动、“双师课堂”等特色支教活动。
会后我们一起参观了交大校园,就交大的校史历史进行了深入交流。
我们的收获
张秀亮
非常感谢校团委组织的这次与东北林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交流会,会议上我们交流分享了自己的支教服务计划、一些个人兴趣爱好。此外,东北林业大学的支教团成员们还分享了学校支教团多年的工作经验和一些对支教地学生的 扶项目,譬如,针对支教学校没有图书馆的事情,他们通过多方面努力联系了一位明星对支教小学捐赠了图书馆;针对为支教地很多学生没有雨伞的贫困情况,他们积极组织校内外爱心人士为贫困地区的小孩子募捐了7000多元用于购买雨伞,等支教团的扶贫 扶工作,让我们收益匪浅。
通过此次的交流会,让我们对不久后的支教工作有了更深一层次的了解,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做好支教服务工作,向一直关注着我们的组织、同学老师和各界爱心人士递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于海波
很荣幸能和东北林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新疆分队的队长在一起交流工作经验,冥冥之中的缘分让我们即将相遇在未来朝夕相处的服务地。内不欺己,外不欺人,开诚布公地交流才能我们从别人的眼睛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知则问,不能则学;满招损,谦受益,古往今来古人告诫我们谦虚好学的文章比比皆是,这次交流活动正是让我们各自学习对方的优点,改进自身的不足,为今后的支教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次交流让我深刻认识到上岗前系统培训的重要性,思想政治引领、教学技能培训和素质拓展三方面缺一不可,三者之间相辅相成,从思想上、技能上、综合能力上全面地把支教队员培养成为一个真正有能力有责任的志愿服务传承者。除此之外,工作规划的交流和分享也能让我们对即将开展的工作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及时找出工作规划中的不足,吸收优秀的工作项目,把我们即将开展的志愿服务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占朝辉
很高兴能够与东北林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一起交流分享工作经验,东北林业大学自2009年就开始组织了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他们的支教经历丰富,会上我们就支教团的前期招募工作、团队组成、前期培训、服务地以及支教工作计

划交换了意见,通过这次交流分享我们收获满满。我们两个学校虽然相距2500多公里,但是因为梦想我们选择了支教;因为缘分,我们共同前往了同一个服务点——新疆温宿县。今后我将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践行志愿者的誓言,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那片热土上挥洒着自己的青春与汗水,把知识和友爱带到了支教地。
陈岩
非常感谢东北林业大学的同学能参加本次交流分享会,刚开始得知我们都是去往温宿县支教,后来老师说以后你们九个人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战友”,才知道我们被分到了同一个学校,亦是幸运,也是缘分。
两个队相互介绍了接下来一年的工作规划,相互借鉴,相互参考。只有思想上的碰撞,才会有创新创意的地方。得知东北林大在贵州也有支教点,并在支教地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所以陈同学跟我们分享了他们同学在那边是如何开展工作的,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什么困难,以及我们需要注意的事项,不光给我们提了个醒,这也给我们带来了思路,相信在以后的工作安排中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去灵活运用。
在教学方面,一定秉着“以人为本”原则,高质量的备好课、讲好课、以及对自身评价进行总结和改进,从全方位提升教学能力,当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希望我们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多多交流,相互磨合,共同进步,圆满完成服务地的工作。
占俊
非常感谢学校团委老师邀请了东北林业大学的支教团成员来分享他们的支教经验。会议上,我们支教团成员分别介绍了各自的特长和兴趣爱好以及对接下来一年支教工作的整体规划。我们也表示:作为学校第一届研支团成员,我们深感责任之深重的同时,心中也充满了憧憬和忐忑。工作开展困难吗?我们应该如何融入当地教师队伍?......在我们提出了一些疑问后,东北林业大学的成员们,细心的回答了我们的问题。
其中,陈佳乐同学还讲到以下几点:在支教过程中要融入角色,做好全面定位。
①要融入学生,多一点耐心和细心,多花一点时间和精力对待工作;
②要融入教师,虚心向当地优秀教师学习,真正把自己当做其中的一员;
③要融入地方,了解当地人文风俗。同时做到乐在教学、乐在资助、乐在挑战,做好教师基本功,完成好资助项目,坚持做好每一件小事。
此次交流分享会,使我们对支教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相信经过不断地学习和锻炼,我们也能顺利完成所肩负的使命!
相聚2500多公里
因为梦想
我们相聚一堂
因为缘份
我们携手同行
the end
出  品︱校团委新媒体中心
编  辑︱占朝辉 刘佳云
责任编辑︱刘佳云
审  核︱戴优优


研趣在线考研初试在即!考研政治大题答题技巧请查收!(研趣在线教育)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2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