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抑郁症的她以第一名考上了研究生#她对...来自北京青年报-微博

 2024-02-26 21:50:07  考研全封闭培训    5
[摘要]

??介绍自己 本人是二本的一名学生,本科拿的是管理学学士学位,成功上岸上海海事大学国际法学专业。本科成绩中等,四年平均绩点3.25,四六级虽一次过,但分数都不高。从2020年2月下旬开始备考,虽然大学浑浑噩噩了两年半,...



??介绍自己



本人是二本的一名学生,本科拿的是管理学学士学位,成功上岸上海海事大学国际法学专业。本科成绩中等,四年平均绩点3.25,四六级虽一次过,但分数都不高。从2020年2月下旬开始备考,虽然大学浑浑噩噩了两年半,但并不影响我考研拼尽全力。初试总分382,其中政治70,英语一66,业务课一(民法)123,业务课二(海商法)123。



与其说是经验贴,倒不如说是用文字的形式把个人经历记录下来。在备考期间所使用的学习方法不一定科学,更不具有普适性,不过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不断调整罢了。



写帖子的目的呢,一是想节省自己的答疑时间,对于你我来说都算是比较高效的一种方式吧,毕竟时间很宝贵;二来是想尽可能 助更多的人,我的师兄师姐 了我很多,我也想尽我所能去 助师弟师妹,也算是一种传承吧!跨考很难,但不是做不到。



备考期间,大多数情况下,视频为2倍速播放,以下所提及视频课用时时长仅供参考。





思想品德



视频课:陆寓丰老师( )全程班

资料:陆寓丰老师( )全家桶+ 1000题+ 8套卷+肖8+肖4



个人经历:

因高中学的是文科,这门课对于我来说不是很难,所以从7月份开始听 的强化课,每天花1小时左右,用的是视频课+做1000题对应的练习+复盘的学习方法(eg:今天看视频课,明天就刷题和复盘,并不是放在同一天里去完成),9月底,强化阶段结束。



强化结束之后,紧接着看 的技巧班,用的是 的《30天70分刷题计划》(大概是这个书名吧,有点忘了),每天花1个半小时左右,大概是11月中旬结束;消化完技巧班的内容就开始做题,如果当天消化不了,题就放到第二天再刷。同时,开始利用碎片化时间,读、记 的《背诵手册》。



冲刺班阶段,每天花2小时左右,要么是听 的课+背《背诵手册》的背诵部分/冲刺班讲义,要么是做名师的押题卷+背《背诵手册》/冲刺班讲义,这样的方法一直持续到押题班出来前。



押题班阶段,每天花2个半小时左右,背诵押题班讲义+背《背诵手册》+做押题卷。



的公众号( 考研zhengzhi课堂)会有每日一题(历年真题),空闲的时候我会看看,但没有坚持每天都看。100天带背开始之后,每天早上从宿舍去图书馆/课室的路上都会听带背音频,“磨磨耳朵”。关于政治背诵,我分成早晚两个时间段来完成,前期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在背诵上,12月开始,每个时间段40分钟左右,具体用时根据当天别的科目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整。关于押题卷,用的是3位名师的卷子,共24套,所以从12月1号开始,每天一套押题卷,计时完成,刚好到考前可以做完,保持做题的感觉。不用太过于在意押题卷的选择题分数,押题卷毕竟不是真题,我选择题最高的卷子在21年真题上,客观题分数45分左右吧,虽然主观题有点拉垮。一定要回顾押题卷的错题,把零碎的知识点整理出来进行背诵。时政的话,相信老师就对了,老师会把一年当中最有可能出考点的时政整理出来,平时不用太过于关注。





英语一



语法: 老师

阅读: 老师+陈仲凯老师

完形:宋逸轩老师

新题型:刘琦老师

翻译:唐静老师

作文:石雷鹏老师



从决定考研的那天起就开始背单词,一直坚持到考试当天,重在重复。买了《恋词》,但没怎么看过,也没怎么看朱伟老师的视频,个人觉得有点浪费时间。背单词用的是“墨墨背单词”app,先是在tb买的破解版app,后来破解版用的账号被封,索性在app上买词汇量,虽然有点贵,但是我觉得这个app特别适合我。



备考初期,跟着 老师重新学习了一遍语法,虽然以前高中都学过,但并不代表你还记得,个人认为还是很有必要听一遍语法课的,不懂语法,分析长难句会非常吃力。同时,每天跟着vivian老师的公众号(虫洞vivian)学习真题里面的长难句。



应该是5月中旬吧,开始做英语真题,从2001年的真题开始做起,一周2-3篇阅读,到7月份,一天1篇,8月底返校时,2001-2016年的真题已做完一遍,留了4年的真题到后期模考。真题做完一遍后,马上就开始做第二遍,也是从2001年的真题开始做起,应该是一天2篇吧,保持做题的感觉,分析题目做错的原因。真题刷了2遍之后,又从2010年的真题开始三刷。至于我刷这么多遍真题的原因,纯粹是怕自己手生,想要记住做题的感觉。对了,真题是随便买的,文章解读用的是黄皮书的电子版。



刚开始时是用手译的方式做阅读,很慢很慢,后面觉得这样没啥用还有点耽误时间,就只是先做阅读,再搭配着黄皮书分析、翻译真题里面出现的长难句,并积累生词。做到2008年真题时,开始听 老师的阅读课,一听就会,做题就废,听完 老师的阅读课,并用老师教的方法做了2-3年的真题,发现自己没有进步,甚至还会因为想太多、刻意使用方法而错得更多。于是决定换个老师学,陈仲凯老师的阅读专项课,每节课讲一篇阅读,先是分析段落里的重点词汇、长难句,再带着分析句子间的逻辑、段落间的逻辑。两位老师的阅读课带给我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老师带给我的是神奇,而陈仲凯老师的课会让我醍醐灌顶,所以我个人推荐更适合我的陈仲凯老师。也许很多人推荐 老师,我身边的研友听的基本都是 老师的课,但是他的确不太适合我。市面上有点名气的老师都有人夸,都有人觉得他特别好,重要的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老师。



完形填空跟的是宋逸轩老师,10月初开始的,分值不高,准备的时间不是很长,老师叫怎么做就怎么做哈哈哈哈哈哈



新题型跟的是刘琦老师,也是10月初开始准备的,这部分难度不是很大,真题比较少,用老师教的方法好好做每一套真题。



翻译的话,我是从暑假开始听唐静老师的课,个人觉得这部分难度比较大,很难提高,课程太长了,书的内容也很多,性价比不高,以至于课没听完,书也没看完,到后期翻译处于半放弃的状态,但也不是说不练吧,只是花的时间没那么多。



作文跟的是石雷鹏老师,石麻麻把功能句揉碎了放到大小作文里讲解,虽然功能句铭记于心,考场上写起来也滔滔不绝,但在人才济济的上海地区,这样的作文似乎并不讨喜(拿不了高分),我大小作文+翻译应该是23分左右。



市面上的辅导机构五花八门,经验贴也满天飞,我的英语分数也并不高,个人感觉写得也比较乱,因为我跟的老师实在是太多了哈哈哈哈哈哈,仅供参考,不可复制。





民法



参考书是王利明教授的《民法学》(第五版),书虽然很厚,900+页,但我认为还是要从头到尾看一遍的,不论是否为公布的大纲所考察的内容。作为跨考生,刚开始接触民法是很痛苦的,每个字我都认识,连在一起又是啥意思,丝毫感受不到民法的魅力所在。去年因为疫情,民法典迟迟没有通过,市面上很多讲民法的老师又在等民法典通过之后再录课,我当时就跟了讲法硕民法的周洪江老师学(主要原因是他录了课),一边看书一边看视频,不过我觉得他的视频讲得有点简单了,也省略了很多内容没讲。2月-6月下旬,看完一遍参考书,我也只看了这么一遍,后面都是看白皮书或者法考的资料,主要是这本书太厚了,很多疑惑在别的资料里能找得到答案,我就没翻教材。



后续也听过杨烁老师讲的民法(法硕),钟秀勇老师讲的民法(法考),都是听了一点点就没听了,感觉不太适合我。机缘巧合,不知道怎么就发现了孟献贵老师的民法视频(法考),也是因为孟老师,我第一次觉得民法也可以很有趣,也许是讲解知识点的同时会讲很多案例去 助理解吧,也是因为孟老师,我才形成了民法的体系图,才知道在民法里特别注重知识的体系化。虽然是针对法考的视频,但我觉得还是比较适合我们学校国际法考生的。个人觉得,孟老师的课比较适合有点民法基础的同学,而我当时已经把参考书看完一遍,并开始背诵民法总则的内容了,所以感觉不会特别吃力,视频也是用的2倍速。精讲的视频看完一遍后,强化、客观题冲刺、主观题冲刺的课程,我都没有花一整片的时间去听讲,而是利用来回图书馆、洗澡、洗衣服的时间去“磨耳朵”。



民法的背诵,一二轮用的都是在qq群里买的白皮书(现在已更新为蓝皮书),个人认为里面的知识点还算比较全面,但就是有点乱,没有体系,不像法考的资料那样形成体系,所以我背了两遍就换成背法考的资料了。法考的资料背得比较快,可能是因为自己对相关知识点有印象了,也有可能是因为自己理解了。12月份的时候,也背了一下岳业鹏老师整理的法硕民法主观题的背诵资料,主要是想看一下答案是怎样构成的,从哪些方面去答之类的。



白皮书里有往年真题,因此不用再另找途径购买,我应该是10月份开始做真题的,海大的民法真题,个人认为重复率还蛮高的,因此反复练习非常有必要,不过不要为了刷题而刷题,要把体系内的其他知识结合起来记忆,要学会灵活运用。



本科没学过民法,民法也都是靠市面上的视频辅助自学的,我知道,一开始是很难的,但请你,坚持下去,这都不算什么,熬过去就能发现民法的魅力所在啦!因为民法基础薄弱,所以我在民法上花的时间也比较多。





海商法



大三上的时候有一门专业课就是海商法,也正是因为对那门课感兴趣,学得还行,我才决定要考研,才决定要考这个专业的。但是课程教学还是相对比较基础,不足以应付考研,自己还得努力一把。除了司玉琢教授的《海商法》(第四版),我还看了傅廷中教授的《海商法》(第二版)、司玉琢教授的《海商法专论》(第四版)。



尽管对基本概念有一定了解,我也还是听了“中国大学mooc”app上郭萍教授的课,对于初学者来说还是比较有用的吧,能够快速了解海商法这个学科,但对于考研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还是得自己看书。



我是有背诵海商法法条的,我觉得对于一个非科班出身的考生来说,背诵法条是一个能够比较快的学习专业术语的方法,看书、背书都是“输入”,而考试,也要学会“输出”。我自己是没有背诵qq群里买的白皮书(现在也变成蓝皮书啦),个人认为那本资料整理得并不好,知识点零碎,给人一种东拼西凑的感觉,除了法条,我背的是自己整理的资料,不过都是纸质版的偏多,这一张那一张的,我也没有时间整理一份供大家参考,这个只能靠你们努力啦!



个人认为海商法白皮书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里面的真题了,不过16年以前的真题以及白皮书里面整理的答案,看看就行,不必太过在意,题目漏洞比较大,所谓的答案也不严谨,答案还是以参考书为准,相信自己!17年之后的题目质量比较好,好好珍惜这几套真题,别糟蹋了。



民法跟海商法的题型不会有什么大变化(按往年出题习惯来说,后续会不会有变化我预测不了),变的只是每道题的具体分值,每个题型都需要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也许是学习民法的时候知道了体系的重要性,学海商法时我也有自己的体系框架图。





复试



虽然我从初试考场出来之后自信到立马买了复试的参考书,但在初试成绩出来之前也只是看了一点点而已,主要是还没知道初试成绩,没什么动力看书。



初试成绩出来后,刚好过两天就可以返校了,我就从返校的第二天开始准备复试,复试的参考书有400多页,估摸着很有可能看不完,我就找本校老师要上课用的课件,也通过网络找到了上海海事大学本科生的课程笔记和老师的课件(这时候就考验你考研期间锻炼出来的信息检索能力啦),不要局限于身边的资源,网络上有很多很好的资源可以用得上。我认为《国际贸易法》有一部分内容跟民法、海商法是重合的,这就意味着需要新学的内容不是很多。虽然准备的时间很短,但我还是整理了知识框架。



知道自己能进复试就赶紧准备起来,一天也别拖,你永远不知道复试什么时候来,所以只好让自己准备好随时能复试的状态。另外,应届生一定要趁寒假的时候把论文初稿给写了,不要像我,回校准备复试的同时还在赶论文。



我们今年还是线上复试(保不准明年是什么样的形式啊),所以可以对着镜子、电脑摄像头模拟面试,可以录下自己练习的样子,反复看,就会发现问题在哪,哪个地方需要改进,刚开始很糟糕没有关系,多练可以改进的。我以为我是重度社恐,也刚好是我那组第一个面试的,看到面试顺序的时候,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紧张,赶紧准备好,坐在电脑前等待复试,面试开始时间比通知的时间晚了40分钟左右,我也没干等着,不停地背诵事先准备好的中英文自我介绍,也不停地读《诚信承诺书》,心静下来就不紧张了,还很淡定,虽然面试开始后,还是需要时间进入状态的,但起码心不慌。脑海里一定要设想过面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形,一定要设想一下自己在这样的情形下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我在面试时,老师会打断我回答问题,也出现了网络中断需要重新连接的情况,但这些我都设想过,当真正出现了这些情形时,我并没有慌张,还可以淡定从容地面对这些所谓的意外。





考研带给我的一些小变化



1.?变瘦

从开始考研到初试结束,我瘦了10斤哈哈哈哈哈,我是挺开心的,但妈妈很心疼,现在压力没那么大了,虽然较刚考完那会胖了3斤左右,不过跟之前比,也还是瘦了嘛,自己觉得还是挺好的,能提

升学历的同时,居然还能减肥。



2.?变自信

毕竟大学的前两年半我都是浑浑噩噩地过来的,成绩中等,不想参加比赛,加上重度社恐,跟别人对视久一点就不敢看别人的眼睛,甚至还有点害怕别人念我的名字,也很少自己叫自己的名字,多多少少都有点自卑吧。但是,考完初试之后,自我感觉是自信了一点,可能是初试比较有把握,也有可能是在备考过程中成长了很多。最让我震惊的一个变化是,我一重度社恐,复试时又是第一个面试的,我居然不紧张,面对复试中的一些意外状况我居然还能从容面对,也许真的是考研使我变自信了吧。



3.?做事情会有规划

考研让我知道做事情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可以拆分成很多很多个小目标,先完成小目标,离最终目标就不远啦。





一点小小的建议



1.?要耐得住寂寞

我是从2月份开始准备考研的,很不巧,身边的好友没有一个人考研,也因疫情在家待了半年,没有跟研友有过多的交流,父母很难理解我的烦恼,我也不想让他们担心,他们能支持我就足够了,所以有什么困难,我都尽量自己扛。好友们不考研,虽说着理解我吧,但是这世上哪有那么多所谓的感同身受啊,更何况,考研期间的情绪,真的只有考研人才能理解考研人。渐渐地,我也学会了,不需要别人理解也可以勇往直前。在家待着的时候,我不会用一整天的时间去放松心情,最多用一个下午或者一个晚上;返校之后初试之前,我就出了两次校门,一次是舍友生日,一次是在国庆时跟朋友吃饭看电影,国庆之后我就没出过校门了。因为我了解我自己,如果一天不学习,就需要用两天的时间才能恢复为原有的学习状态,所以我不敢,不敢用太多的时间去放松。



2.?学会消化坏情绪并给自己打气

就我个人而言,我的坏情绪基本表现为自我怀疑,隔个三四十天吧,就会自我怀疑好几天,就会在想,自己怎么这么差劲啊,怎么努力了这么久还没有进步,怎么之前不会的题现在也依然不会,等等。这时候呢,就需要让自己忙起来,没有空闲时间去想这些有的没的,也需要像往常一样,按部就班地学习。熬过这几天,又给自己打足了鸡血,又可以奋战个三四十天啦。

不过,在12月初,离初试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个人情况非常糟糕。天气冷,晚上从图书馆回去,洗澡水已经不热了,勉强算是温水吧;每天复习得这么累,闹钟还没响就自然醒了,可是6点都不到啊,睡眠严重不足,也在担心自己会不会在某一天猝死;天气骤变,图书馆一楼自修室空气不流通,我重感冒了,尽管头昏脑涨也还是得坚持学;曾经会做的题突然不会了,曾经记住的知识点好像不记得了,模考了那么多次怎么还是存在那么多问题;每天都在害怕自己考不上了该怎么办,焦虑到每天睡前都躲在被窝里偷偷地掉眼泪。烦恼似乎一下子全找上了我,尽管状态这么差劲,“放弃”的念头从来没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也许是知道“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却得不到结果的日子,我们把它叫做扎根。”吧。



3.?要有明确的目标

我在备考期间就有心仪的导师(没有也不要紧),也间接知道了这位老师选学生的一些要求,为了能顺利考取这位老师的研究生,我就把目标定得更高,时刻以高标准去鞭策自己,这样做有好也有不好吧,我经常对自己不满意,经常在苦恼为什么不能做得更好。虽然得到的小道消息不太准,初试成绩也没达到我的目标,但我还是成为了这位老师的研究生。



4.?及时调整学习计划 要有规划

备考期间,一定要有规划,每个人的学习计划不一样,毕竟每个人的基础、进度、目标都不一样,也没必要跟研友甚至是网友比进度,真没必要哈。如果学了一段时间,发现学习效果没那么好,就要思考学习方法是否需要调整。一开始我是有写日计划的,但到后期实在没时间,我就在脑子里列了一下今天要干嘛,不过做周计划、月计划的习惯有保持到考前。要做规划,也要及时复盘。



5.?把握碎片化时间

疫情在家待了很久嘛,父母上班的时候,我就需要自己做饭之类的,做饭时我也有放着视频或者音频“磨耳朵”,吃饭的时候就一边吃饭一边背单词;来到学校之后,就利用来往图书馆、洗澡、洗衣服的时间听音频,一边吃早饭一边背单词,或者一边走路一边浏览航运资讯。这都不是什么好习惯,但在备考时,不妨好好利用碎片化时间,积累知识。



6.?模考

无论是初试还是复试,我认为模考都是非常重要的。11月份开始,我都会用周末中的一天时间进行模考,比如说,这周六我会模考英语,下周日我就模考民法和海商法。但是政治我是没有模考过的,一是政治的主观题是最后两周突击背的(别学我),二是最后两周学校还有实训课,事情太多了,没有时间给我模考政治。只有模考才会知道自己的考试情况,知道自己的做题习惯,知道哪里不足,哪里需要完善。英语我是留了4套真题出来模考的,民法和海商法近几年的真题我都做过了,但也不影响,也是可以看出自己的问题在哪,题目做不做得完之类的。一定要严格按照考试的时间进行模考哦,上午的考试时间是8:30-11:30,下午是2:00-5:00,我就是因为模考海商法的时候没有严格按照考试时间来,以至于真正考试的时候,潜意识里认为交卷时间是5:30,虽然后面我反应过来是5:00交卷,试卷也写完了,但后面的题答得不是很好,反面教材在此,不要学我!!!



7.?学习法律可别死记硬背,要理解

无论是初试考察的民法、海商法,还是复试考察的国际贸易法,都要理解相关的制度,不要死记硬背不要死记硬背不要死记硬背!!!现在的题出得越来越灵活,“背书机器”可拿不了高分哦,理解了,背诵专业术语就不是难题啦!



以上,便是学姐的备考经历啦!仅供参考,不可复制。

???????

# 数学[超话]#每日一聊来了!今...来自宇哥考研-微博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5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