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义8年攻克白血病,让患者吃上13元救命药_研究生_进行_医生

 2023-12-03 16:10:25  考研全封闭培训    9
[摘要]

原标题:97岁“药神”王振义:8年攻克白血病,让患者吃上13元救命药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





原标题:97岁“药神”王振义:8年攻克白血病,让患者吃上13元救命药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生命在疾病和现实面前仿佛变得脆弱而渺小。

2008年,一部《我不是药神》直直击中了人们的医疗痛点。

患上白血病,为了吃药治病,家里的房子没了,一个完整的家庭也垮了。



多年以来,无数的白血病患者几经挣扎也没能躲过痛苦死去的命运,全世界很多的专家、医生都在寻找治疗良方的道路上饱经挫折。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一位中国医生经过8年努力终于攻克了白血病的治疗难关。

他用独创的“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法将癌细胞变成正常细胞,成功驯服了“最凶”白血病。

而这位医生就是如今已经97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为了拯救万千患者,王振义院士甚至放弃了专利。

作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的获得者,他是因何走上了学医的道路?又是如何攻克治疗白血病的这道难关的呢?



王振义

弃文从医,成为血液内科领域专家

王振义出生于1924年,他的父亲是上海安平保险公司的经理,一家人住在一幢三层的小洋楼里,还配有一个花园。

即使是在上海滩这样一个灯红酒绿的地方,王振义的家境也算得上是非常优渥。

于是出生于乱世的他,却幸运地拥有一个安逸的童年。

王振义和其他7个兄弟姐妹从小便在严厉的家教下长大,王振义更是早早地展现出了极高的学习天赋。

于是,他到了该上小学的年纪就被父亲安排进了位于法租界的萨坡赛小学学习。

入学后的他一直保持着优异的学习成绩,后来又通过努力接到了震旦大学的入学邀请。



面对入学前的专业选择问题,王振义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医学专业。

从他的祖母因染上风寒去世以后,王振义便树立了学医的志向,如今终于得偿所愿。

从1942年入学到1948年博士生毕业,王振义在震旦大学医学院刻苦学习,快速积累专业相关知识。

平时他为了获得更多知识和经验,也会去参加医院的会诊。

他的努力被身边的人看在眼里,在医师们的推举下,王振义一路顺利拿下了研究生、博士生的学位。

在毕业后他以住院医师的身份来到了广慈医院,正式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随着在医院工作时间的增长,王振义的临床经验也越发丰富。



名医邝安堃

他关注到因为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国内的医疗领域存在着颇多问题,甚至在血液病研究领域几乎是一片空白。

虽然王振义知道仅凭自己的力量无法完全填充好这片空白领域,但他还是选择去找内科大家邝安堃寻求 助,对血液病领域进行更深入地学习和研究。

在一段时间的学习和临床诊疗后,王振义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有些病人平时虽没有出血状况,但在进行了小手术后就出血不止。

为了探究其中的原因,王振义查阅了大量的相关文献。

发现血液中的凝血因子是控制出血的关键,但因技术和材料的限制,国内无法对凝血因子进行检测。



于是王振义经过一番思考和研究后,选择用石蜡代替硅胶涂在玻璃管壁上。

最后,这个创造性的方法让王振义成功完成了对凝血因子的检测,也解决了这个出血症状的诊断、治疗问题。

这一年是1953年,是王振义身着白大褂救死扶伤、学习研究的第五个年头,也是他加入抗美援朝医疗队的开始。

10月,王振义被任命为东北军区内科巡回医疗组主治医师,跟随上海第五批志愿医疗队前往黑龙江勃利县后方医院展开会诊。

在后方医院工作期间,有一次,六十多名志愿军同时出现了头疼、咯血的症状,经过医生的诊断被认为是结核性脑膜炎。

但王振义却对此持有不同意见。



王振义年轻时候

从专业知识来说,脑膜炎不会传染,所以60余人一同得了脑膜炎这事儿有些解释不通。

于是王振义在心里将这种可能性推翻了,转而想起了曾经在书上看到过的一种肺吸虫病。

这种虫子可以寄生在人体的肺脏或大脑等部位,一旦感染可能会出现头痛、腹泻、咯血等症状,也会发生脑膜病变。

这些信息汇聚在一起让他产生了另一种大胆的猜想:这些志愿军很可能是感染了肺吸虫病。

他将这个猜想与其他医生分享后,大家马不停蹄地给志愿军进行了肺吸虫检查。

拿到检查结果后他们发现果然是肺吸虫引起的,便进行了相关的治疗,志愿军因治疗及时很快就痊愈了。



事后,王振义因这次的出色表现被授予了二等功,并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回到广慈医院继续工作和研究。

历尽艰辛攻克白血病

1954年,王振义通过研究血栓和止血找到了轻型血友病的诊断方法。

但这仅仅是他研究血液学过程中的一小步,在这之后的几年里,王振义经过努力对血液病的研究更加成熟。

随着研究的深入,他遇到了一个巨大的难题——白血病。

但王振义并未放弃攻克这个难题,这些年来对血液病研究的不断突破给了王振义很大的自信。



再加上他想尽快解决白血病这个医学难题,于是他在1959年自信满满地和团队一起对外宣称“3年内攻克白血病”。

但现实总是残酷的,尽管王振义和团队拼尽全力研究并对患者细心治疗,还是无法阻止六十多名患者的相继离世。

每每看着白血病患者被病痛折磨的场景,王振义内心都会升起一种无力感。

于是,他在之后的日子里更加专心,埋头钻研白血病,并将攻克白血病当做终身的奋斗目标。

平时,王振义除了完成问诊、查房的工作,就是一头扎进图书馆、档案室翻阅资料,希望能从这些文献里找到有用的信息。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振义偶然间看到了一篇论文,这位以色列医学家在论文中写道:在一定条件下,白血病细胞能够转化成正常细胞。

除了提出这一观点外,他还列出小白鼠试验的数据加以证明。

看到这篇论文的王振义仿佛又看到了希望,他很快就和几位医生一起组成医疗小组,希望通过“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试验来验证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医疗小组内的每个人都为这个发现感到惊喜,虽然医院条件有限只能为他们提供一间不足五平米的小屋和淘汰下来的医疗设备,但大家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



而王振义作为医疗小组的组织者更是不辞辛苦,每天早出晚归,三年来没给自己放过一天假,一心扑在研究、测试上。

但这个发现并没有让王振义在攻克白血病的过程中取得更多的进展,面对一轮轮试验的失败,团队中的人都渐渐失去了耐心和毅力。

甚至有些人开始怀疑起了研究方向的正确性,好不容易看到的一丁点希望仿佛又破灭

了。

王振义细心地注意到了团队里的情绪,决定以身作则拿出坚决的态度,鼓舞团队的士气,重新唤起大家攻克难关的斗志。

也恰好这时,外国发表的一篇文献让王振义有了新的解决思路,也让医疗小组的成员更加斗志满满。



王振义由文献中肿瘤细胞遇到一种酸性物质会分化联想到白血病细胞,他想,这种酸性物质会不会对白血病细胞有着相似的作用呢?

为了尽快验证自己的猜想,王振义向医院寻求 助,希望院方可以为自己提供这种酸性物质。

但无奈的是,医院根本没有这种国际前沿的药物。

还没等开始试验就遇到了这样的难题,但王振义不甘心就此停下。

他开始翻阅资料希望找到一种药物能够代替这种酸性物质,于是他们边试验边研究。



在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后终于找到了可替代药物的正确配比,全反式维甲酸正式诞生,他们的研究获得了实质性的突破。

医疗小组的所有人都因这次的成功激动得不停流泪,回顾这几年来经历的一次次失败,在此刻仿佛都变得意义非凡,实验报告中的一字一句都凝聚着他们的辛苦和汗水。

但事实上,这还不是研究的终点,他们的研究成果只是在实验室获得了成功,使用到人身上的效果还不得而知,这需要到临床中进行验证。

而且,临床验证也是不小的难关,没有几个病人愿意用自己的身体试验药物的效果和副作用,医院也不敢贸然使用。

最终,是一位身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五岁小女孩率先使用了这个研究成果。



患病小女孩小怡君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可怕程度远高于其他种类的白血病,一旦患病,体内的白细胞会显著增多并无限增长,小女孩被送来医院时已经岌岌可危了。

为了挽救这个幼小、鲜活的生命,王振义主动与女孩家长进行了多次沟通和商讨。

在沟通过程中将两种治疗方案的利弊明确表达给女孩父母,如果选择传统治疗方法,小女孩要经历多次痛苦的化疗,而且国内的技术无法保证治疗效果。

如果选择新的治疗方法则会有一些风险和不确定性,但新药物全反式维甲酸对急性早幼性粒细胞白血病有很好的诱导作用,能为女孩争取一线生机。



在王振义的建议下,小女孩的父母最终选择了新的治疗方案。

幸运的是,经过王振义一个多星期的治疗后奇迹出现了,小女孩被救了回来。

这一次治疗的成功初步印证了药物的效果,在这之后,又有24个患者陆续使用了新的治疗方法,并且病情都有了好转。

王振义和医疗小组8年多来的辛苦终于有了结果,他们让白血病患者看到了生的希望。

不在乎名利,放弃专利,捐出几百万奖金

曾经,中国医生被国外医疗界嘲讽“土专家”、“不入流”,但王振义用实际行动狠狠“打”了他们的脸。



虽然王振义的这项科研成果还是没能得到知名医学杂志的认可,但他的论文一经发表就在全世界的医学界引起了震动。

那些外国医生们纷纷为这个来自中国的治疗方案拍手叫绝,癌症研究专家理查德教授更是将其称为“划时代的医学奇迹”。

但被赞誉声环绕的王振义却没有太大的波动,他将自己的精力放到了更重要的事情上去了,即药的价格。

看过《我不是药神》的朋友应该都知道,电影中患了慢粒白血病的吕受益需要终身服用格列宁药物,但一瓶的价格高达37000元,就连印度仿制药也要二千多元一瓶。



虽然价格已经是天差地别,可是什么样的家庭承受得起这样的医疗费用呢?

全反式维甲酸研制成功后,王振义担忧的也是价格问题,药物研制成功了,如果价格太高又有多少家庭治得起病呢?

思及此,他毅然决定放弃专利申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药物价格降低,30粒药仅售13元。

价格低到快要震惊掉外国人的下巴,即使到了现在,这种药也才卖到290元一盒,还被纳入了医保。

在医学领域多年的王振义终于得偿所愿,但这绝不是他医学研究的终点。

在这之后,王振义依然带着团队和学生展开研究,对白血病的治疗方案不断进行优化,尽力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另外,王振义在医学领域做出的贡献也得到了相应的荣誉和嘉奖。

1994年,王振义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1年,他被评选为201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了500万的巨额奖金。

2020年,王振义又获得了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得奖金100万元。

面对这样的嘉奖,王振义依然保持着自己专注科研、两袖清风的态度。

他将2011年获得的500万元奖金尽数捐献,其中450万捐给上海交大医学院(原震旦大学医学院),另外50万分给了科研团队中的年轻人。

2020年获得的100万奖金则是全部捐给了扶贫基金会。



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王振义的身上依然传承着医者仁心的品质,他还将自己的医学精神传递给了后辈,用自己毕生的学识教导出一批批医学生。

学而不倦,桃李满天下

时至今日,王振义已经97岁高龄了,从医多年的他培养出的“得意门生”也不在少数。

当年,他发现在医院进修的陈竺在血液学研究方面有天赋,便将其破格录取为研究生,还送陈竺等一些学生去国外进修。

学成归来的陈竺也没有辜负王振义的期望,做出了不俗的成绩。

他通过努力,接替了老师王振义成为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并提出了肿瘤“靶向治疗”的观点,在白血病治疗上有着突出贡献。



陈竺(左)和陈赛娟(右)院士夫妇与王振义

除此之外,王振义还带出了陈赛娟、陈国强两位院士,以及21名博士、32名硕士,为国家的医疗事业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

但不管这些学生后来走上了什么位置,获得了什么成就,他们对老师王振义的崇敬、钦佩之意丝毫不减。

看着科技日益发达、互联网日益兴起,王振义为了能够及时了解学术动态,他也“紧跟潮流”在七十多岁时开始学习使用电脑。

本该安享晚年的他,依然会每天雷打不动看2个小时的学术资料。

后来,王振义还要求学生们考自己,每周学生们都会将搜集的疑难杂症拿到课堂上进行讨论。



在学生汇报过程中,王振义常常会低头在本子上记录着什么,遇到问题也会让学生停下来直接发问。

甚至有时候他会亲自跑到医院的病房里看一下这位病人的情况,以便求证自己内心的答案。

同时,他也会用心解答这些“试题”,为学生们解除疑惑。

另外,王振义也会将自己搜集的文献做成ppt,在这个一周一次的课堂上与学生分享。

久而久之,王振义独创的一周一次的“开卷考试”就出名了,这种治学态度也深深影响了一代代年轻人。

正如王振义本人所说的那样,他从始至终都将自己放在了学生的位置上,医学的海洋无边无际,为人师也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审视自己提高自己的过程。



王振义获凯特琳医学奖(左三)

从医79年,王振义救死扶伤,坚守医者仁心的品质,用一腔热血和努力让我们看到了医学的神圣。

虽然他总说觉得时间不够留下很多遗憾,但他为医学事业、为人民做出的贡献不可磨灭!

对于王振义老先生作出的贡献大家有什么想法?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可敬可爱的医生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想法。

参考文献:

[1]肖春芳《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王振义》[ j ].光明专题,2021-11-03

[2]《捐款百万到上亿的科学家,慷慨背后都有一颗赤子心》[ j ].长江日报,2021-11-01

[3]崔兴毅《王振义:医者赤诚心,坦荡无所求》[ j ].光明日报,2022-02-24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查分用上好运upup!备考好运查分考研考试_手机网易网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9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