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志心高校研究生招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的现实考量与进阶路径

 2023-09-17 17:10:03  考研全封闭培训    5
[摘要]

原文刊载于《中国考试》2022年第8期第42—47页。 作者 缪志心,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助理研究员。 摘要   对考生进行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是高校研究生招生选才的重要环节,是实现高校德育目标的前提性保证。...





原文刊载于《中国考试》2022年第8期第42—47页。
作者

缪志心,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助理研究员。

摘要
  对考生进行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是高校研究生招生选才的重要环节,是实现高校德育目标的前提性保证。研究生招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目前存在千篇一律、缺少个性,方式陈旧、流于形式,考核单一、空洞抽象,一票否决、以偏概全等问题。在高校研究生招生中加强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是为党育人、为国选才的需要,是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需要,是维护高校学生稳定的需要,是破除“唯分数”评价的需要。新时代高校研究生招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应秉承以德为先、全面测评的评价理念,实施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内容改革,推进“3+1”模式的评价程序,加强评价队伍建设,强化评价工作信息化,建立和完善相关评价机制。
关键词
德育评价;研究生招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综合评价

正文

  在研究生招生中考核考生的思想政治品德,是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原则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目前研究生招生工作破除“唯分数”评价的重要方面。近些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不断攀升,2021年达到377万,创历年新高。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一方面对提升国民素质、满足社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具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保证思想政治品德合格的学生进入高校继续深造是高校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的需要。因此,推进高校研究生招生对考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工作的科学化,对促进招生公平公正、合理分配教育资源等具有重要意义。







1 思想政治品德考核的历史诠释与现实问题

  对考生的思想政治品德进行考核,是指考核主体对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状况、现实表现、诚信意识、心理素质等非智力因素进行鉴定,是录取考生依据之一的评价行为。从历史和现实2个维度,对考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可以作以下理解。
1.1 对考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的历史诠释
  从历史维度考查,对考生思想政治品德的考核自古有之:最早见于《周礼》记载,“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能者”[1],即通过考核被确认为“贤者”“能者”的人,方可被录用;唐代《唐会要》明确规定,“缺孝悌之行,资明党之势,迹由雅径,言涉多端”[2]者,不能参加考试。这些都强调了对考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行的考查。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无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培养,提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强调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对高等学校招生不仅规定了考试科目和智育标准,而且规定了政治审查条件和德育标准[3]。改革开放以后,为纠正“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错误选人观,取消了“唯成分论”的考核方式及“出生影响录取”等问题[4],从而有效地保证了新生质量,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知识分子。近些年来,随着招生考试改革的不断深入,考核内容逐渐走向多元。以教育部印发的历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研究生招生管理规定”)为例,明确指出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主要考核考生本人的现实表现,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高校招生在考核方式上由量化评价走向质性评价,在考核内容上由单一评价走向多元评价[5],高校招生对考生思想政治品德的考核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新阶段。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完善德育评价,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6]。新时代赋予高等教育更多的使命,做好考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对高校选拔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深远影响。
1.2 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存在的现实问题
  高校研究生招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环节存在弱化、虚化、形式化等问题,且相当一部分高校并未对该环节给予足够重视。具体来看,主要存在以下4方面的问题。
  第一,千篇一律,缺少个性。在高校研究生招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的过程中,政审单位会根据招生单位的要求,对招生单位拟录取的考生出具政治审查表。但是,学生政治审查表的内容大同小异,只反映一般的、共同的内容,缺少能真实反映考生个人特性和素质的内容,有些大篇幅地填写考生的优点和成绩,对缺点则一笔带过,更严重的则出于提高学校升学率、就业率等目的,对犯错误的考生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隐瞒事实真相,弄虚作假。
  第二,方式陈旧,流于形式。一方面,不少高校政治审查表的流转还是通过“纸质填表+邮寄”的传统方式进行,不仅违背高效原则,而且还会因为地址不详、交通不畅等原因导致信件丢失,甚至还要通过多次邮寄才能到达招生单位,客观上减少了招生单位对考生的考核时间;另一方面,实际操作中,政治审查表一般由考生档案所在单位或工作单位出具,但部分政审单位重视不够,特别是一些与考生没有直接利益关系和直接社会关系的政审单位,例如挂靠考生档案的人才交流市场,当政治审查表交由其填写时,由于对考生不熟悉抑或没有足够的责任心,鉴定只有寥寥数语,如果刻板地根据招生文件规定给此类政审单位邮寄资料,则不利于考核工作开展。
  第三,考核单一,空洞抽象。一方面,对考生思想政治品德的考核只作定性考核,缺少定量考核,多数高校采取“合格推定,不合格为例外”的模式,考核不区分等级,有的考核主体甚至只以考生成绩作为评价标准,成绩高就代表思想品德好,以考智代替考德,陷入“唯分数”评价的恶性循环,也违背了思想政治品德考核的初衷;另一方面,考核环节有待改进,高校大多重视考生的政治审查表,简单机械地把政治审查表的内容视为思想政治品德考核的全部内容,而对考生人事档案等的考核没有足够的重视,存在认识误区和操作误区。
  第四,一票否决,以偏概全。研究生招生管理规定为研究生招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提供了依据,但对何种情形属于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不合格并没有给出具体标准。实践中,高校大多采取一票否决制,考核不合格的情形主要有政治方向错误、参加邪教组织、道德品质恶劣、违法犯罪等。这种方式难以覆盖新时代思想政治品德考核的全部方面,如何将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外化于形”、加强考核的精准性需要重新考量。







2 高校研究生招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的价值意蕴

  对考生进行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是高校研究生招生选才的重要环节,是实现高校德育目标的前提性保证,必须给予重视。在高校研究生招生中加强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具有以下4层价值意蕴。
2.1 政治和社会价值:为党育人、为国选才的需要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其中德在智先,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在高等教育中具有优先性。无德之人有智,不仅不会给社会创造财富,轻者浪费社会资源,重者则给社会带来巨大危害,此中例子不乏见之。高校研究生招生进行思想政治品德考核,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设计,把思想政治品德优良、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考生纳入国家高等教育之中,这是高校有限教育资源合理分配的要求,也是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高素质人才的必要动作。
2.2 德育价值: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需要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教育中极其重要的方面。高校育人工作要高度关注学生从进校到离校过程的精准把握,坚持以育人目标为导向,坚持问题纠治机理,有效解决症结性问题[7]。通过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了解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状况,厘清学生特点,有利于高校开展德育工作。对个别虽通过研究生招生考核但需要特别关注的学生,可以作好预案;对特别优秀的学生,可以在今后的德育工作中委以重任,如让其担任班干部、辅导员助理等。分清哪些学生需要特别关注,哪些学生可以争取进步,哪些学生可以好上加好,这也是高校研究生招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价值体现的重要方面。
2.3 教育秩序价值:维护高校学生稳定的需要
  高校是从事高等教育的场所,学生在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学习文化知识、掌握专业技能,高校必须为实现这种教育功能提供一个稳定的、便于学生学习的环境。思想政治品德存在一定问题的学生,有可能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不稳定因素,也有可能对学校其他学生和学校的学习环境产生影响,研究生招生进行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就是要发现潜在的此类学生,不录取或给予他们特别关注,为高校创造优良育人环境。
2.4 评价辐射价值:破除“唯分数”评价的需要
  现行的高校研究生招生存在“唯分数”评价问题,即以分数作为唯一评价依据,以分数高低评价学生素质。这种评价方

式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培养目标的根本性偏离。同时,它是一种单一性测试,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不能多方位、多层次地反映考生的综合素质,在评价考生的非学术素养、非智力特质等方面尤显不力。高校研究生招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是对非学术素养、非智力特质的评价,重视和完善高校研究生招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机制是对招生工作中“唯分数”评价问题的纠偏,有利于招收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3 新时代高校研究生招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的进阶路径

  进入新时代,高校研究生招生面临着招生规模扩大、招生信息化改革、招生考试方式转变等诸多方面的挑战,改革传统考核内容和考核形式,创新考核方法和技术,坚决破除研究生招生中的“唯分数”现象,重视考生分数之外其他方面的考核,是招生公平公正的要求。聚焦高校研究生招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应进一步突破“唯分数、唯形式、唯干部、唯高校、唯地区”等评价弊端,以事实为依据,以程序为导向,从定性与定量、共性与个性、横向与纵向、理论与实践等方面对考查内容、方式等进行设计,并提出相关保障措施,以促使考核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3.1 秉承以德为先、全面测评的评价理念
  教育评价的对象是人,是“具体的人”而非“抽象的人”[8]。2020年印发的《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应综合评价考生考试成绩、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一贯学业表现等,择优录取[9]。研究生招生应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招生标准,把对考生的政治立场、价值取向、思想作风和道德品质的考核放在首位。由此,建议开展考生“德”评价的标准有4个:一是理想信念坚定,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及对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定信心;二是价值取向端正,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三是思想作风优良,具有努力求知、刻苦学习知识的勇气和信心,能遵纪守法、理论联系实际、善于钻研,具有在各种困境中提升自己的潜力;四是道德情操高尚,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具有优良的心理素质。
3.2 实施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内容改革
  一方面,应优化高校研究生招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的定性评价。引导招生单位对考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必要考核项进行详细的定性描述,细化负面清单,在招生录取的任何阶段,一旦发现考生有违纪、违法、犯罪记录等情况,须立即查明事实真相,对有违反当年国家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办法规定情形的考生实行一票否决制,不予录取。另一方面,应引入高校研究生招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的定量评价,实施定性基础上的量化考核。对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必要项进行定量描述,如满分为100分,其中政治表现40分、学习工作情况25分、奖惩情况15分、社会工作情况10分、心理素质10分。招生单位对考生各项分数相加后得出其思想政治品德考核量化总分,并将分数低于60分的考生视为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不合格;同时,对某项考核内容低于赋值分值60%的学生,招生单位应高度重视,采取面谈、走访等方式对该项内容所体现的思想政治品德因素进行重新考查,必要情况下组织专家对该项内容再次考核,如多数专家认为该因素的存在不适合考生继续深造,则可考虑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不合格,并将理由告知考生。
3.3 推进“3+1”模式的评价程序
  高校研究生招生对考生的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不应仅仅局限于审查政审单位出具的政治审查表,而应根据考生实际情况,发挥招生单位对考生思想政治品德的主动评价作用,实行“3+1”考核方式,其中“3”为必选项,包括函调、面试(面谈)、查阅考生人事档案,“1”为可选项,为实地走访。建议考核的程序路径如图1所示。一是函调,改变传统政治审查表的邮寄形式,顺应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现实便利,采取招生单位将政治审查表上传到招生网站或招生系统,由考生或政审单位自行下载,甚至由政审单位直接在网上填写等形式。二是面试(面谈),招生单位应在复试阶段邀请思想政治教师、导师、辅导员、心理教师等加入复试小组,对考生思想政治品德进行专项考核,内容可以是思想政治品德案例分析、情景模拟或专门的思想政治品德问题,形式可以为面对面交流、视频面谈、面试和笔试相结合等,以真实了解考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状况。三是查阅考生人事档案,招生单位应提高对考生人事档案的重视程度,指派专人对拟录取考生的人事档案进行仔细查阅,确定其有无处分、犯罪记录等严重影响录取的信息。四是实地走访程序,招生单位在开展以上3种程序后,对个别仍有疑问的考生或接到考生申诉,应电话询问和走访考核单位,进行实地调查,与考生的导师、辅导员、同学及其他关系密切的人员进行交流,必要时再次与考生面谈,以确保思想政治品德考核结果客观公正。
3.4 加强评价队伍建设
  高校研究生招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工作要有高素质的考核队伍支持,这主要包括学校思想政治部门教师、招生部门教师、导师和辅导员等,尤其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长期被招生单位忽视的高校辅导员的作用。高校辅导员队伍要根据招生工作要求,或自主实施、或相互合作、或从旁辅助,以不同的角色主动且全面地在高校招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中发挥特殊作用[10]。辅导员应全程参与对考生的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主要工作包括4个方面:一是参与对考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的面试(面谈),通过询问有关思想政治品德的问题对考生进行评分;二是参与函调工作,与其他招生工作人员一起对政治审查表所反映的内容进行查询阅读,共同商讨、拟定考生在函调环节的思想政治品德成绩;三是参与考生人事档案的审查,查阅考生人事档案,对确有违纪、犯罪等不良记录的考生作出分析、给出评价;四是在制定相关考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规则和制度时,运用自身专业技能,对相关实施办法提出意见和建议。
3.5 强化评价工作信息化
  高校研究生招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对考生的思想、心理、学习等状况进行精准识别、精准分析、精准预测和精准决策,实现精准招生。应着力推进思想政治品德考核的信息化工作,如建立研究生招生调档政审平台系统,集招生数据采集与分析、招生数据研判与决策、考生综合素质评估与反馈等功能,通过考生与招生单位的数据上传、下载和实时通信等,实现招生单位与考生的直接互动、考生数据的分析统计和审核管理等,确保对考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的针对性、时效性和科学性。
3.6 建立和完善相关评价机制
  其一,加强组织建设,改变“唯分数”招生思想,构建思想保障屏障,充分重视思想政治品德考核的重要性,形成高校统筹、招生部门与政审单位落实、考生配合的多主体、分层次管理机制。其二,建立考生救济机制,认真对待考生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中所反映的情况,给考生提供申诉机会。其三,制定思想政治品德考核的规章制度,如《高校研究生招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办法》《高校研究生招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实施细则》《高校研究生招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小组工作条例》等,对高校研究生招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涉及的工作人员与考生的相互关系、工作人员应遵守的纪律、考核的各个环节、考核的实施程序等作出规定,以保证新时代高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国考试》杂志”
学习强国号


需要本期杂志可长按二维码识别购买。





科都考研辅导机构考研是否需要在外地,那异地借考需要什么条件(教育学考研辅导机构)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5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