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评江苏省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十佳研究生”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招生网)

 2023-08-10 12:10:36  考研全封闭培训    5
[摘要]

近日,又一喜讯传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柳莺 机电学院“智汇·雨露”研究生公益科普志愿服务团 分别获评江苏省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 “十佳研究生”和“十佳研究生团队”...




近日,又一喜讯传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柳莺
机电学院“智汇·雨露”研究生公益科普志愿服务团
分别获评江苏省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
“十佳研究生”和“十佳研究生团队”
江苏省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十佳研究生”(10人)

江苏省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十佳研究生团队”(10个)

江苏省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十佳研究生”和“十佳研究生团队”推选工作由江苏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江苏教育报刊总社联合开展。在学校申报、材料核实、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由省内外研究生教育专家、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代表等组成的推选委员会评定产生。
祝贺他们
今天,跟随晓南一起
走近榜样的故事
江苏省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十佳研究生”
经济与管理学院 柳莺
柳莺现为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本科期间热衷于投身志愿服务,毕业后作为南航第二十一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前往西藏支教一年。曾获2020年度江苏省十佳青年志愿者、江苏省十佳文明风尚奖、第16届挑战杯省赛一等奖、校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百佳青年等多项荣誉称号。


她是关注老年群体创立实践团队的爱心大使,创立“赤焰长征红歌行”团队,采访了开国少将、百岁老人张玉华,举办红歌义演15场,歌曲唱进6家敬老院、20余户农家,为100多位贫困老人拍摄一生中第一张彩色单人照。

她是两次进藏支教拄拐上课的支教老师,在高原上连续遭遇骨折、脑缺氧和肺炎,坚持拄拐给学生上课,连续三年带领48名藏族学生来到南京游学,开拓眼界;积极协调校企资源,创立“共育民族团结花”奖助学金,至今已发放了近100名学生。


她是心系国家发展怀揣强国之梦的南航学子,组建“大国工匠”团队,两年时间走访二十多座城市、近百家单位,实践里程近两万公里,深度访谈11位大国工匠,回收问卷1500余份,形成了超五万字的文字材料。基于调研和实践的积累,探索出了培养技术技能复合人才的体系化育人模式,获挑战杯红色专项全国三等奖。


她是为抗疫一线工作者子女提供学业辅导的线上守护者,线上授课学时达70小时,为158名来自30多家医院和基层单位的抗疫一线工作者子女提供学业辅导、才艺辅导、心理陪伴等服务,同时开展线上思政课,讲述伟大战“疫”精神,直播课连线西藏、新疆、贵州、四川4个支教地6所学校的200余名学生,在线观看人数超过3000人。


她用一点一滴的行动散发着自己的荧荧微光,也在影响身边更多的人,渐渐汇聚起更强大的志愿力量。她说:“我坚信,薪尽火传,荧荧微光可成炬,吾辈定会以激扬青春和扎实务实的奋进姿态,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江苏省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十佳研究生团队”
“智汇·雨露”研究生公益科普志愿服务团
“智汇·雨露”研究生公益科普志愿服务团依托机电学院电加工与激光技术先进制造研究团队组建,本着“以党团共建为引领,助力青少年科技能力提升”的宗旨,发挥专业特色优势,创新性地提出“智汇·雨露”计划。
近三年,累计带领3000余名中小学生走进高校实验室,在南京瑞金北村小学、连云港蔷薇初级中学、广西贵港大上小学等20余所中小学开设科普课程,完成配套教材15本,培训学生10000余人次,相关事迹获得人民网、央广网、中

央电视台、南京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的报道。

“智汇·雨露”研究生公益科普志愿服务团
思想引领强信念,党团共建有成效
志愿服务团所在的电加工与激光技术先进制造研究团队,在南航机电学院党委领导下率先成立了纵向党支部和团支部。团队在探索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党团共建、师生共建”的有效建设模式,先后荣获“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


党支部、团支部所获国家级荣誉

团队师生纪念五四运动
100周年主题团日活动

团队师生庆祝
建党百年主题党日活动
科普教育进万家,志愿服务有特色
团队积极响应党和国家提出的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发起“智汇·雨露”计划,提出112模式的解决方案,即依托于1个属地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的战略合作,打造1个互联网+科普资源平台,提供覆盖乡村和社区的2类科普服务。
他们开放实验室资源,近三年带领3000余名中小学生走进大学,直观感受、了解科学研究。




带领中小学生走进大学实验室
他们定制科普课程,将科普服务带进中小校园,在20余所中小学开设科普课程,完成配套教材15本,培训学生达10000余人次。




科技走进中小学公益课堂
他们参与社区治理,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为契机,将“智汇·雨露”计划复制推广到连云港地区,联合江苏海洋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开展共建活动,传递科普教育经验,助力科技实现脱贫攻坚。




“智汇连云港,雨露润幼苗”系列活动
科研攻关力争先,服务社会有作为
团队坚持服务国防,直面科研难题。对标航空航天应用需求,承担了拓扑优化航空结构、仿生机器人等多个国防课题;自主研发了金属增材制造等系列特种制造装备,在人类最大规模科学工程“国际核聚变堆”、中国首颗空间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等重大工程中获得应用。


我国首颗空间x射线天文卫星核心晶体标定母晶


高强铝合金拓扑轻量化技术应用于相关型号研究
团队积极担当社会责任,疫情期间,针对医护人员长期佩戴口罩而导致耳根红肿问题,与上海普利生公司一起合作,采用3d打印机设计并制造口罩调节器,免费为抗疫医护人员提供了2000个口罩调节器,用科技为医护人员解决实际困难。

参与设计制造抗疫医护人员用口罩调节器
面向抗疫一线工作人员子女,团队开展智能制造主题公益线上夏令营,用特殊的方式在后方战“疫”,凝聚起战胜疫情的磅礴力量。


让旗帜在勇挑重担中高高飘扬
让青春在服务奉献中绽放光芒
再次祝贺他们
一起向榜样学习
免责声明:文章及图片转载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所发内容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有事请联系人民产经观察邮箱chanjingguancha6@163.com


北电考研辅导班-北京电影学院管理学院电影考研经验考研真题考研...(北电考研辅导班)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5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