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文博考研二本上岸211,只要努力,生活一定给你惊喜

 2023-05-30 01:47:38  考研全封闭培训    20
[摘要]

二本上岸211,只要努力,生活一定给你惊喜! ? 一、泡芙学姐个人考研情况 本科为双非二本文博专业,本科期间成绩平平,一战上岸安大,初复试成绩均在前五。 ? 二、英语备考历程及经验 单词:?单词是英语的基础,我从四月份开始...



二本上岸211,只要努力,生活一定给你惊喜!

?

一、泡芙学姐个人考研情况

本科为双非二本文博专业,本科期间成绩平平,一战上岸安大,初复试成绩均在前五。

?

二、英语备考历程及经验

单词:?单词是英语的基础,我从四月份开始背单词,我是把不背单词和红宝书结合起来背,一天花整段的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在a4纸上背红宝书一单元的单词,然后在碎片化时间背不背软件里相对应的单元以及复习之前背诵的单词,我觉得这个方法很适合我,虽然很费时间,但是能记得住单词。到了后期,我把红宝书中很重要但是仍记不熟的单词,单独摘抄出来背诵。背单词一定要一直坚持到考前,特别重要。

?

语法:?我当时五月份开始听田静老师的语法课,田静老师yyds,特别温柔,讲的也很细致,在听了一轮后,我大致能判断句子结构以及成分,我开始跟她的每日一句。我会在前一天摘抄好句子并且分析结构,把不认识的单词记下来,然后翻译,第二天跟着田静老师的视频讲解,了解自己的错误点,然后改正。备考期间,我一共跟了120—130左右的句子,我认为这对于我后期做阅读,分析句子有很大的帮助。

?

阅读:?一刷阅读


的时候,有两三套卷子错10个,一般是错4-5个,但是模考近三年的时候,三套阅读每套都只错两个。(一般是推荐留近三年的卷子到后期用来模考)

?

我是七月初才开始做阅读的(大家尽量早点开始)。第一轮我当时是按照田静老师说的掐时做题,一篇文章18分钟。在对完答案后,先自己通过手译本对文章的长难句、重点句子分析结构、圈出生词等,然后再和考研圣经的解析进行对照,再把不认识的单词、错题的原因、踩坑点、类型都写在本子上,对于不理解的解析就去看考研老师的对应视频。第二轮的时候,正确率会高很多(可能是记住了答案),然后得研究连续两次都错的题目,把踩坑点记住。第三轮的时候,要把所有题目归类,找到其中的共性,比如有词汇题、主旨题、推理题、细节题等。

?

(??ps:基础不好的同学强烈推荐精翻,尽量做到把真题吃透,了解到出题的风格)

?

三、专业课备考历程及经验

??第一阶段——看书(4月—7月):

????我当时对着书和资料一起看,加深印象,便于理解


,同时,当时壹加壹的专题课已经开课了,认真跟着学姐们的课,感觉很多模糊的知识点变得清晰,并且其他研友们的提问以及学姐的答疑包括留下的课后作业,我个人认为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利于我的专业课学习。

?

(ps:大家第一轮看书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仔细,夯实基础)

?

?第二阶段——整理背诵资料(7月—9月上旬):

第二阶段主要整理资料以及研究目标院校的真题,找到其出题风格,为后期的背诵奠定基础,第二轮我也还是和第一轮一样,三本同时进行。

?

文物学:我认为是三门里面最简单的一门(因为很多内容和考古重合),我是复习到哪个章节,会根据该章节的目录做一个思维导图,然后再看相应章节的内容,通过对照壹加壹的文物学讲义以及上课的内容,查漏补缺。

?

博物馆学:我当时用的参考书目是博基,没有整理思维导图,每天看一两个章节的内容,然后去借鉴网上整理的资料,自己手写笔记。

?

考古学:前五章节,也是看到哪,就对照壹加壹考古学讲义以及上课的内容整理笔记。而后面的章节,我根据目录以及相应章节的内容制作思维导图(搭建对这些朝代考古的系统认识,导图可以涉及书上所提到的可能会考的名解和简答)。在完成对后面所有章节的看书以及制作思维导图后,已经到了八月下旬,由于时间原因,我在《考古学精要》的基础整理了考古学专题笔记,比如青铜器、城址、墓葬、人物、古代工艺等。(后期背诵个人建议可以按照专题背诵,稍微轻松点)

?

(??ps:资料整理时尽可能全面,字数可以稍微多一点)

?

?第三阶段——背诵(9月上旬—考前):

第三阶段主要是背书,由于种种原因,我在考前专业课书目只背了三轮(建议大家尽可能暑假就开始背诵,专业课应该多背几遍)。

?

第一轮(九月上旬——11月7号):我是在背完文物学后,才开始背博物馆学。第一轮背诵应该做到尽可能的全面,一些比较偏的知识点也需要熟读,要有印象。对于名解,我一般读3——5遍,然后合上笔记,自己复述一遍,留意磕磕巴巴的地方;对于简答或者论述题,则把它们拆分为几个小部分,再按照背名解的方法背诵,最后把小部分连起来一起背诵。(找到适合自己的背诵方法,比如录音、讲课、谐音梗等)

?

(??ps:第一轮背诵十分痛苦,背诵的内容转头就忘,很容易自我否定,但正常现象,不用过于焦虑,第一轮一定要打好基础,后期二轮三轮会轻松很多)

?

第二轮(11月8号——12月1号):我个人认为这时候必须要不断查漏补缺,关注热点,我是每天会看各类文博相关的公众号推文,不断补充更新(如当时的上山遗址、稻城皮洛遗址、天龙山石窟),并且因为天天看推文,对热点是比较熟悉。(比如百年考古成就、意义、历程,习近平总书记的一些文博活动、讲话还有一些专家的发言,十四五规划,三星堆,博物馆之城,博物馆教育,文创等各类当时的热点,但是我当时并没有背诵这些整理的三学科热点,只是留有印象)。

?

(??ps:第二轮背诵的适合可以有侧重点背诵,重点常考点可以多读几遍,比较偏的可以一两遍,同时,对于周年或者热点,可以做标记)

?

第三轮(12月2号——12月24号):在进行前面两轮的背诵后,第三轮就很轻松,这时候可以开始抽时间默写、准备模考、训练答题技巧,并且要抽时间回归课本等。(在经过前面的背诵后,其实会发现很多名词解释,特别是考古学里面的专题,有很多共通点,在考场上假如有不会的,这些共通点也能帮我们拿分,至于简答题或者论述题,我个人认为可以总结热点中比较万能的句子,比如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考古学之类的)。

?

每天可以抽一点时间默写自己压的题目(到后期自己可以根据学校真题去押题,平时可以对于不同分值的题目进行答题训练,防止考场时间不够)。

?

考前一定得模考,我第一次模考是12.4上午,第二次是12.12,记不清有没有第三次模考,但是考前几天就不太建议模考了)

?

四、小建议

1. 拒绝形式主义,脚踏实地地学习;

2. 注意重要事件的时间节点,如预报名、缴费、确认等;

3. 劳逸结合,适当运动,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安排学习计划;

4. 拒绝和研友们盲目攀比,做好自己,要有自己的学习进度;

5. 正视备考过程中的负面情绪,坚信“按部就班就是伟大”,坚持到底。

6.分享一个万能答题时间计算公式:

单题用时=总考试时间/总分数*单题分数*0.8。

之所以要乘0.8,是因为我们还要给自己留出一部分的机动时间。

?

安徽大学重点课指路→第五期 | 安徽大学文博考研备考重点课程来啦!

如果你想听泡芙学姐讲安徽大学的院校基本情况、院校初试真题分析以及备考经验分享,对安徽大学文博考研有一个细致了解的话,记得来听~

定了!多省市公布23考研初试成绩查询时间!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2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