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考研招生情况、复试线、备考指南

 2023-05-28 09:43:51  考研全封闭培训    20
[摘要]

一、如何准备我本人倾向于把考研分阶段进行,前期更多接触的是基础的学习,把基础知识打牢,做知识体系框架。像政治、专业课,真题等都其实是没有碰到的,后期就是大面积的真题,说实话研究真题真的是一门技术活。所以我想说认真...



一、如何准备我本人倾向于把考研分阶段进行,前期更多接触的是基础的学习,把基础知识打牢,做知识体系框架。像政治、专业课,真题等都其实是没有碰到的,后期就是大面积的真题,说实话研究真题真的是一门技术活。所以我想说认真抓好每个复习阶段,其实已经赢了一半。再者就是相关考研资料的搜集,大家可以在考研文库上面看看



二、考研信息
院校介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建设高校、教育部和商务部共建高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首批北京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教育战略与规划研究中心”高校、“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虚拟学院”成员高校。
学校前身为高级商业干部学校,创建于1951年。1953年,更名为北京对外贸易专科学校。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系对外贸易专业并入北京对外贸易专科学校,成立北京对外贸易学院。1984年,更名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6月,原中国金融学院与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划归教育部管理。2010年12月,教育部与商务部签署协议,共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专业介绍:
所属院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招生类别:全日制研究生
所属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02]经济学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02]应用经济学
学院简介: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是一所在海内外享有卓著声誉的学院,在其 60 余年的学科发展历史中,始终站在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最前沿,引领学科发展,培养
具有全球视野的商业精英和学术人才。在“211 工程”建设和“双一流”建设中成果突出。学院设有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应用经济学和理论经济
学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授予权。国际贸易学二级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另有 5 个二级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学科,法经济学和低碳经济学是北京市重点交叉学
科。各学科发展迅速,学生事业前景广阔。
学院拥有一支高学历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师人数 112 人,其中教授 43 人,获得海外博士学位者 43 名。教师以国际发表为标志的科研成果已进入国
际主流学术界。
学院多层次办学,还分别招收全英文培养和全中文培养的本科、硕士和博士层面的留学生。在学院攻读学位的留学生占全国总数的 1.3%。学院按照科学
学位和专业学位两个轨道培养硕士研究生。我院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在就业水平和质量上都显示了较强的竞争力。
我校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应用经济学和理论经济学各专业继续实行按一级学科命题,但不采用统一划线,将结合生源情况分专业单独划线。考生需
结合自身情况科学合理选报专业。各专业下所列研究方向为该专业导师重点研究方向,供学生在撰写论文阶段参考,但在招生录取阶段和课程培养阶段,各
专业不区分方向。
专业研究方向
01(全日制)金融学
02(全日制)数量金融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3 数学三
④815 经济学综合
参考书目:
《微观经济学》(第八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年 [美]罗伯特·s·平狄克,丹尼尔·l·鲁宾费尔德 著,高远等译
《宏观经济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010年 [美] 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著,王志伟译
《西方经济学》(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高鸿业
历年分数线及报录比
2021年:49-74-370(今年还没出)
2020年:48-72-382(报考人数392,录取人数28,推免录取人数9)
2019年:49-74-377(报考人数317,录取人数25,推免录取人数12)
2018年:44-66-342(报考人数350,录取人数42)
2017年:46-69-375(报考人数365,录取人数47)



三、备考经验
英语:
英语是70分左右,英语我很推荐大家拉长战线,从大三上学期就开始准备,报个六级每天都背点单词做套六级阅读先把六级成绩搞上去,虽然有逆袭的例子,但我身边同学的英语成绩基本与六级呈正相关。作文我不推荐买模板,我之前从网上买的模板,先不说背不过,完全不知道怎么套,推荐石雷鹏的作文课,能教会你怎样快速写出一份比较合格的作文,对不同题型也都适用。背单词推荐墨墨背单词,安卓的手机从闲鱼买个破译版得非常好使。阅读理解推荐考研,我是从5月多开始做的,然后暑假结束做完了第一遍,之后9、10月左右又刷了一遍,其实虽然很多经验贴说刷三四遍,但我个人觉得是会记住答案了,二刷三刷明显容易走神,所以我建议前期做一些真题之外的英语阅读。然后英语一呢,新题型部分可能是个难点,我听了b站好几个老师的课也没有完全抓住重点,我的建议是倍速多听几个老师的课,自己总结不同老师的技巧,争取稳拿一半的分就好了。翻译可以听宋逸轩的课,跟着老师的思路练就会有提升,一般2010年之后的几年可能比较难,近几年的比较简单。
政治:
在政治的复习上我就比较晚,大概是从七月份暑假才开始复习,回家以后,买了考研的强化课,然后用的是核心考案的教材,一边看书一边听课,把重点过了一遍。然后每一部分做完书上的题之后就去刷1000题对应的部分,就这样一步一步地把1000题刷完了。又整个把1000题过了一遍。十月份左右我推荐听一下考研的技巧班,因为她给的一些知识点的记忆方法,还有说的一些内容,我觉得对复习还是很有帮助的。10月份这会儿肖四,肖八还没怎么出来,可以用小程序先刷1000题,保持做题的手感,肖四肖八出来以后就开始背。再结合考研给的一些押题就可以了。
数学:
我觉得数学是重中之重,身边很多同学都因为数学没过线而没有进入一志愿学校的复试,考研总分中的分数差距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数学的差距,数学相差四五十分的情况很常见,所以一定要重视数学。我是从四月份才开始复习数学的,每天早上背完单词后一直到中午四个多小时全用来学数学,数学是一门需要大量思考的学科,需要清醒的头脑,上午精神比较好很适合用来学数学。然后晚上的话很容易犯困,可以用来适当做数学题,思考的过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容易睡着。数学的复习总的来说分为三轮。第一轮六七月份之前,主要是把基础知识重新学一遍,把基础的东西弄懂就行了,我是跟着考研老师的基础30讲学的,每学完一节就把1000题的a组做了,通过做题来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和理解。第二轮就是暑假阶段,也就是刷题总结阶段,可以选择一本题目册进行大量的题目练习,主要是为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知识点,把一些做题技巧方法或者难点总结出来,当时用的考研18讲、考研的1000题以及考研的1800题,考研18讲里面的某些例题很难,尤其是中值定理部分,同学们可以适当地跳过一些题目,这个阶段完成后对全部数学知识点有一个系统的构架。第三轮就是冲刺阶段,时间大概是九月份开学后,开始真题练习,做2003年以后的就行了。对真题的总结很重要,一些好的技巧方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专业课:
对于用书版本问题不用过于纠结,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已出第七版,用第六版的比较多,官网也是第六版,差别不大,还有多恩布什的现在第十版不出了,网上基本新的只有12版,我用的就是12版,就是把两章拆成四章,稍微多加了一点东西,10,12版均可。
市面上有很多家在卖,很多有相似之处,(历年真题99-18年,真题解析,高分学姐学长笔记总结,微观宏观本科生习题库,名词解释总结版等),市面上一些机构等卖的差不多,很多东西一样的。
所有辅导资料里真题是最具价值的,我当时参考了几家的,因为有些题目每家做得各有好坏,但是后期自己应该有自己的体系。
贸大本科老师的ppt
ppt非常有价值,可以从老师上课的ppt来摸索老师上课、出题的套路,每年真题一些在ppt上面都是有迹可循的,几个老师的ppt挑一位适合自己的反复研读,既可以跟着ppt学习,也可以后期复习对照,其他辅导资料做不完没关系,ppt必须要看!
最开始我的看书顺序是先把高鸿业的两本看完应该之前没有学过,先建立起一个框架,比如微观大概是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完全竞争市场、非完全竞争市场、市场失灵几块,然后宏观大概知道有哪几个主流学派,了解核心三个模型,收入支出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这三个模型学会基本宏观已经成功了一半了,一开始有的地方没看懂没有关系,关键是有一个大致的框架,接着就是看平狄克,平狄克难度介于高鸿业和范里安之间,书的特点是图形特别多,这也是贸大考题有图形一定要画图形,不放过每一分,难度比一些学校的范里安容易不少,范里安数理推导比较多,其实不用再去看范里安的,有的知识是不考的,但是学有余力可以看一部分相关的,比如替代效应这块,平狄克用的希克斯分解法,而范用的斯勒茨基,这个平狄克附录有提到,考了也不算超纲,是需要看看的,这本书特别厚,每章的习题特别多,但是平狄克的习题非常重要,不管是计算题,还是一些简答加论述都是出现在真题过的或者说改编一下,一开始建议全做,第一遍做完记得标注,一些不可能会考的第二遍就不用做了,一些错题反复做,一些题型一致的可以总结归纳下自己,每学完一个模块,比如学了三四章,消费者板块学完了,就自己可以画个图归纳下,不建议抄书记笔记,很费时间,18年开始考察的部分增多,必须引起重视,一开始第一遍看的云里雾里很正常,行文和高鸿业是相反的,高的是短期-长期-超长期,而他是反过来写的,超长期-长期-短期,可以的一个做法是按照高的顺序看多恩布什,虽说考察部分增多,但是有些和高鸿业的还是很相近的,把原理吃透就可以了,比如一些菲利普斯推倒等方法用的不一样,那是需要两本都好好看的,一些相同的理解即可,当然一些财政政策乘数、货币政策乘数这些新内容肯定是需要掌握的,18年考查了国际金融的地方,就让大家觉得这本书太难了,尤其是对于跨考生来说,但是这块内容多恩布什有一章有提到,而且考察的也不深,只要把书上那个国际收支平衡表,还是可以拿一些分数的,同样对应的课后题同样需要做,重点计算题、论述题。
当然对于要不要看视频这个因人而异了,因为不像数学那么繁杂的推导,很多东西自己慢慢看书也可以理解,当然也有人觉得刷视频费时间自己啃书的,关键吃下知识点,之后就是课本-课后题重点题-部分练习题再来一遍强化,之后就是上真题了,因为15年有改革,之前的总体比较容易,因为以前还有50


分英文翻译,现在没有了,所以说难度也在有所提升,这个时候对于一些其他的书范里安、曼昆,我个人建议是把官方四本书吃透即可。
后期就是针对性地练习几个板块,多多练习客观题,我把它归纳为三类,选择、辨析、计算,这些是需要平时多练习的,第一部分选择的话有些院校不考,所以练习的题有限,可以做一些,其实不难主要是适应下选择题的题型,第二个辨析题4分,判断正确两分,理由两分,这边找到核心的即可,不需要像名词解释那样答得十分详细,不然时间分配有问题,计算题是多练,除了课后和真题,找一些同层次院校或者相同的参考书的题来刷,适当拔高难度这边,占据50分还是不能小看的,剩下的归为主观题,名词解释后期有总结版加上自己整理的背诵即可,最后一个论述题就是熟悉书上的重点论述和简答题,熟悉模型原理和图形怎么画,适当关注一些经济热点,做到心中有数就行了。这样子复习下来应该可以有个不错的分数的。
真题回忆
名词解释:
1.网络外部性
2.李嘉图命题
3.产品的边际转换率
4.泰勒规则
计算题
1.古诺均衡 联合生产 斯塔克伯格
2.完全竞争市场长期供给曲线 厂商数目
3.新古典模型:稳态均衡 黄金律 技术进步
y=(ak)^a?n^(1-a) y=k^a?(an)^(1-a)
4.实际通货膨胀 失业率 产出损失
论述题
1.占优策略 纳什均衡 博弈论 中美贸易冲突
加征关税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2.工资价格加成 p=(1+z)w/a
工资、价格与失业的关系 失业与产出的关系
pt+1与yt+1的关系 政府不作为,经济短期、长期的影响 如何避免因失业率增加带来的不利影响发生



四、关于复试:
复试准备主要是英语自我介绍、英语听力和专业课问答三大板块。我们今年没有专业课笔试环节,全部都是面试问答。总共面试30分钟,英语7分钟(包括自我介绍、听力、翻译)+专业课问答8分钟+自由提问15分钟。
在英语方面是准备1—3分钟的自我介绍,然后老师用英语提问问题,最后是抽题现场口译。我当时是准备了大概


2分半的自我介绍,英语听力是六级听力的难度,所以我就做了几篇六级听力。专业课问答也是抽一道题,考察内容是学院官网上指定的参考书目,好好过一遍大概就没有太大问题。
南大复试采取题库抽题的方式,现场抽题,抽到的题答完自动作废,所以不存在重复的问题,大家抽到的也都不一样。总体来说题的难度不均,但都偏向于笼统的大方向问答,自己发挥空间还是有的。所以遇到不会的题也不要慌张,回忆下自己学过的相关知识串联就可以了。



五、寄语风雨无阻,希望大家的结果对得起自己的付出,最后,如果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看我的个人简介,希望大家都能上岸!
2022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工程考研参考书、备考经验_复习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2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