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用《三国》梗图,形容从研一到研三的变化,导师哭笑不得

 2023-02-23 16:44:58  考研全封闭培训    20
[摘要]

2023考研初试成绩即将出炉,绝大多数考生都在祈祷成绩能进入复试。只要能被录取,天天帮导师打杂刷试管也心甘情愿,学生立下各种Flag,只待拿到录取通知书后一一实现。很多过来人表示,刚得知考上研究生的时候,终于理解到“范进...



2023考研初试成绩即将出炉,绝大多数考生都在祈祷成绩能进入复试。只要能被录取,天天帮导师打杂刷试管也心甘情愿,学生立下各种Flag,只待拿到录取通知书后一一实现。

很多过来人表示,刚得知考上研究生的时候,终于理解到“范进中举”的心态了。考研压力远比高考大得多,竞争环境异常严苛。不光初试分数优异,复试也充满了变数。导师能在众多考研党中垂青自己,对于学生来说还是非常感动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研究生的心态也会发生很大变化,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从研一到研三各有不同。一应届硕士毕业生用梗图形容自己的心路历程,引发网友共鸣。

研究生用《三国》梗图,精准形容从研一到研三的变化

常言道: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一位研究生在回顾《三国》的时候,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比如刚考上研究生的时候,对导师可谓是五体投地,恨不得天天帮导师打扫实验室和办公室。

导师说的话言听必从,家长也叮嘱学生多帮导师干活可能会学到课堂上没有的知识。毕竟研究生导师和学生的关系,更像是师徒制,只要能获得导师的垂爱,多在专业学习上点拨自己,或者多带学生参与项目课题,学生虽然会辛苦一些,但是对日后发展大有好处。

经过一年左右的磨合,很多学生会在研二开学后产生惰性。觉得每天忙个不停好像并没有太大收获,好不容易考上研究生,在家长和外人眼里是天之骄子,谁知道成天竟给导师做些打杂工作,快成助理了。

学生内心便出现一只小恶魔,不断在呼喊:“我堂堂大丈夫,岂能郁郁久居人下”。对于导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开始偷懒摆烂,或者干脆推给学弟学妹去做。

有的学生不敢反抗,也是带着怨气去做。直到实验项目结束,拿到项目分成的第一桶金后,学生对自己过去不成熟的表现感觉愧疚,恨不得立马跪地拜师为父

原本以为高年级学生翅膀就硬了,没想到越是临近毕业,学生越依赖导师。研三准备论文答辩的阶段,学生恨不得天天抱老师大腿,宁可挨骂也要求导师指点迷津。如此周而复始,导师面对学生的心态变化心知肚明。

导师看完哭笑不得,学生被老师拿捏住了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导致大学生就业问题愈发严峻。学生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不得不继续升学或辅修第二专业,随之而来的便是学历内卷。官方为了缓解应届生就业压力,在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的同时,研究生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以前考研只是学霸的天堂,现在近半数的应届生都在考研。很多学生二战三战皆败北,仍旧不甘心决定来年再战。如此一来,生源质量难以保证,学生的学习能力、科研态度都在下滑,导师们也是满腹委屈。

越来越多的学生复试的时候口口声声要一心做学问,录取了以后才告诉导师自己就想混文凭找工作。面对老师布置的各项研究课题和学习任务,他们答应得很痛快,却根本没有实际行动。大批研究生根本不会写论文,就是各种数据的拼凑罗列。



有的学生的论文写得像高考作文一样,老师都无语了,忍不住问学生:你这是要发《读着》还是《意林》?还有导师调侃学生,这论文写得对学术圈造不成任何威胁。本来论文就比较“水”,再为了降重改得面目全非,学生自己都看不下去,导师还要耐心一点一点修改。

面对学生用梗图吐槽读研的心态变化,导师哭笑不得,看来他们还是太嫩了。与导师改论文的心境相比,这都不算什么。可学生为了顺利毕业,只能被导师“拿捏”得稳稳的。

写在最后

学历内卷以前,一部分本科生专业知识薄弱,找不到心仪的工作会去参加职业培训。犹如医学生毕业后参加规培一样,有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再找工作也就能轻松一些。

可现在大部分用人单位比起经验更看重学历水平,这就导致考研逐渐替代职业培训,成了大学生就业的救命稻草。可是提高学历本身并不意味着一定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学科素养,若学生一味摆烂,即使是研究生毕业也很难应对如今严峻的就业环境。

很多学生抱怨考研难、读研更难,多半是没有摆正自己的心态。以为研究生还会像本科阶段一样严进宽出。未来宽进严出将成为大势所趋,这才能保证研究生学历的含金量。

今日话题:看完研一到研三的心态变化有何感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新学期出发#

科都考研暑期辅导班,你准备好了吗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2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