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哪些因素在决定你的考研成败(什么叫决定因素)

 2024-05-05 02:33:55  考研全程辅导    5
[摘要]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希望你们一战成功,甚至不想看到你们进入到调剂环节,因为调剂是重大妥协,而且我不大能接受我的弟子被人挑来捡去,万般嫌弃。尤其当我发现不少学生是因为重大方向性错误导致考研失利时,更加觉得可惜,比如学...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希望你们一战成功,甚至不想看到你们进入到调剂环节,因为调剂是重大妥协,而且我不大能接受我的弟子被人挑来捡去,万般嫌弃。尤其当我发现不少学生是因为重大方向性错误导致考研失利时,更加觉得可惜,比如学校选的不合适,不该选带数学的选了带数学的,记忆方法极度落后的,科目时间配置完全倒置的,没有提前做专注力训练的。
所以我一直想做一个全面的分析,到底哪些因素在决定你的考研成败,是智商吗?是本科学校的档次吗?是奋斗和努力吗?我觉得这些都不是决定性的。
?
1.有效复习时长是考研成功的基本保障
在考研圈子里,我是第一个提出有效复习时长概念的,之前常用的度量方式是复习了多少天,几个月。我神烦考研倒计时,因为用天来作为度量单位太粗糙了,有可能今天我的有效复习时长是3小时,明天是8小时,但是用天来度量却是一样的。有的学生到复习中后期也会用小时来度量,但是他们津津乐道的是比拼在自习室的时间,几点到的,几点走的。那个在我看来只能叫名义复习时长,跟有效复习时长差的远呢。耗在自习室的时间要刨去你看手机、喝水、上厕所、走神的时间,还要刨去你因为思维中断导致的思维重启的时间,每次中断都要减去15分钟。比如你名义复习时长是3小时,但是中断了5次,那你的有效复习时长也就是1个多小时。另外,如果看书半小时都不到就中断了,那连中断前的时间都不能算有效复习时长,因为思维根本没启动起来。
一般来说,从现在开始到6月,你的名义复习时长除以2,就是你的有效复习时长,7-9月,名义复习时长除以1.5,10月到临考前,名义复习时长除以1.2。当然,这是一个比较笼统的计算方法,每个人每天的情况都有不同。你们应该备一个本子,记录每天的有效复习时长和中断的原因。我们以前做过一个问卷,考上一个名气不算大的学校的强势专业,比如长江大学的石油与天然气工程,800小时的复习时长是下限,如果低于这个时长,考上的几率就会直线下降。
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明白,你们抱怨自己效率不够高只是一个表象,核心是有效复习时长不够,本质是专注力没有经过训练。
?
2.努力和奋斗不能代替思考和判断
有些学生在择定学校的时候,就已经输了,不是说这些学校名气有多大,竞争有多激烈,而在于这些学校的专业课书上根本找不到答案,是开放式的。即便你考完觉得自己的专业课都答上了,还不错,成绩却给你一个surprise. 有的学生还很执拗,我今年不换学校专业,我更努力一些,努力能解决所有问题吗,只有在你知道复习方法和复习方向时,努力才不会辜负你。所以择校除了看分数、看招生人数,专业课的难度太重要了。除了专业课,自己能不能报带数学的专业也要想清楚,很多本专业是理工科的说实话算不上理工科学生,最多只能算非

文科学生。一说可以考虑不带数学的专业,还跟我急,我本专业是理工科的啊,我不考数学考啥呢,问题你考个数学有啥值得骄傲的呢,我还追过女神呢,没追上,我骄傲过吗。追不上赶紧换一个追啊,你忠于党我能理解,你忠于数学,莱布尼茨貌似不缺你这份忠诚。一科数学的复习时间超过了其他三科之和,最后成绩感人,一开口我跟了谁谁谁,你老大是谁不重要,你是谁比较重要,不信你在不会的题上写我跟了谁谁谁,你给个面子呗,你看数学阅卷老师给你不给你这个面子。
?
3.聪明是一种人生态度
我经常说有些同学复习得太蠢,不了解我的人就说我智商歧视。我觉得很有趣,为啥要那么激动,先把自己归为蠢的哪一类呢。我喜欢和聪明人的共事,不是因为他们先天的智商高,而是因为他们的聪明是一种人生态度。我们的生命很可贵,我可以接受我的时光和心爱的人虚度,也可以接受时光用来取得世俗的成功,但不能接受时光用来表演努力,那是一种低端的勤奋。
所以不要不分科目,用同一种复习方法了,英语是语言学习,怎么可能和你的专业课一样呢,怎么可能前期集中精力就能解决呢,它是一个持续投入的科目,前期反而要控制时长,因为超过2个小时,语言学习基本上就饱和了,多出来的时间都是无效复习。大后期反而不能完全放掉,尤其是阅读,一投入不见长进,不投入会立刻退化。专业课也别硬背了,试试我的树形记忆法、关键词记忆法、记忆输出训练。方法上精进一层,你就能少受很多苦,很多罪。
???
4.人生不止有成败
我告诉你们我任何标准化考试都是所向披靡,不是炫耀,世俗的成功最不值得炫耀,鄙人从来都是以人格魅力和精神自由自矜。我跟你们描述标准化考试经历,分析成功原因,是希望你们不要一直被标准化考试拖累,不要把一生变成一场考试,不要回忆人生时只有成败。


北京一名准备考研查出核酸阳性的新冠患者病情稳定,已放弃考研_检测(去北京考研需要多少钱)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5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