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考研分数线、报录比信息要收集,更要加工_网易订阅(2020考研分数线已经下来了 以后考研是不是更难呢)

 2024-02-04 12:25:55  考研全程辅导    17
[摘要]

1.在考研面前,我们又如何选择呢? 2.你有没有花时间和精力在选择本身上? 我们都说信息获取很重要,很多同学照着做了,一次性找很多信息,在海量信息面前又犹豫不决,不知作何选择。这里可能因为获取的信...




1.在考研面前,我们又如何选择呢?
2.你有没有花时间和精力在选择本身上?
我们都说信息获取很重要,很多同学照着做了,一次性找很多信息,在海量信息面前又犹豫不决,不知作何选择。这里可能因为获取的信息样本并不是最优的,也可能是对信息并没有进行二次加工。
我们也有时候讲目标要持之以恒、要坚持,但很多同学在定下目标院校后,就开始埋头学习,并不对目标院校的信息保持持续关注。但信息从来都是动态的。
今天和大家具体分享在考研信息收集中几个重要的点:

一、复录比、报录比
复录比即参加复试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值,这是个动态值,最好自己去算一下,看看近几年是变化的,还是相对稳定的。可能有人会问:初试还早着呢,为什么要关注复试?


原因有三点:
第一、很多学校并不公布报考人数,而且报考人数也有很多水分,报名后弃考者每年都有不少,所以你真正的对手是那些进复试线了的。
第二、复录比更能反映被录取的难度。对于报考的专业而言,每年复试线会相对保持平稳,所以要把上线人数和复试线结合起来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更直观地反映了这个专业的竞争激烈程度。
复试名单和最终录取名单一般都会公布,但也有一些院校只公布一段时间,就会从官网撤下,如果你后期尤其复试前夕再找这些信息,就非常难了。
建议大家这段时间多关注一下19考研的录取情况,客观评估一下复试的难度,必要的话分析一下录取名单的初复试成绩及其他信息。
二、初复试成绩占比、复试中笔试与面试成绩权重
复试至少包括笔试和面试两个部分,最终成绩由初试和复试两部分组成。所以我们要知道两个比值:初复试成绩占比、复试中笔试与面试成绩权重。
很多双非院校的考生都会关心一个问题:考985会不会受到歧视?又或者一些同学本科期间表现平平,没有获奖证书,没有发表文章……复试会不会分很低?
首先我们要承认,如果在其他条件同等的情况下,面试老师优先选择本科院校更好的考生,或者本校考生,在面试时多给几分,这种情况不是没有可能,但也并不是必然如此,面试时老师看得是你的综合实力,本科学校好是佐证你实力的一部分,但非全部。
对于本科学校不好、没有获奖或者比赛经历,英语口语不好、又或者不善于在面试中表达自己的考生来说,就要扬长避短,尽可能让自己初试成绩及复试笔试成绩更高,让自己录取的成功率更高,当然如果你面临选择的难题,选初试成绩占比高、复试中笔试占比高的院校,在考研这场战役中,对你来说,会相对稳妥。
关于院校是否压分、是否会保护一志愿,也要自己提前弄清楚,可以从往届录取信息以及是否更喜欢985调剂生源这些方面分析,不能等出分了才后知后觉开始抱怨。
希望大家在一开始把复试的难度考虑进去,如果你考的专业复试成绩占比很大,像五五开、四六开,你就要考虑自己自己复试有没有优势。
三、关于计划招生人数、实际招生人数
注意这常常是两个数据,个别时候相差还很大。院校的招生简章一般会在全国的招生管理规定发布之后陆续公布,一般在9月份最为集中,招生简章上会有每个学院及专业的计划人数。
一定要对比一下近三年的计划招生人数,以及实际招生人数,这个工作在择校时就要完成。你要看计划招生人数是否包括推免人数,如果包括,推免名额有多少,从而算出统招人数有多少。但实际上,很多院校实际推免和统招人数很多时候并不完全按计划施行,其实也很简单,参考一下往年的数据,判断今年的招生人数是不是确定的。
还有一点是:有些院校的招生简章里只明确了一级学科的招生人数,并没有详细划分到二级学科里,但考试又是分开考的,这个在报考前也要弄清楚,方法是:参考往年录取名单,看下各个专业的录取比例,或者找到学长学姐得到详细数据,也可以目标学院的招生电话咨询。
四、其他建议:
1.不要迷信大小年,对于热门院校热门专业来讲,热度往往只增不减,几乎没有大小年。
2.对目标院校信息保持持续关注,有些院校对这些信息有可能公布一段时间即下架。
3.最好找到不止一位直系的学长学姐,获取网路上找不到的报录信息和学习资料。
4.不要孤军备战,在专业课备考上尤其如此,找到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备考q群,在资源共享上会有很多优势。
5.不要把懒于收集信息美化成果断和决绝,要把未来抓在自己手里,就要对自己负责。
【更多考试信息关注江西人事考试信息网(jx.offcn.com) 微信*公众号:jx-offcn-com】


2020年东莞考研考试地点说明_东城区(2020年东莞考研交多久社保)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17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