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大学MTI考研经验贴(2018年北京大雨)

 2024-01-03 13:48:26  考研全程辅导    17
[摘要]

原标题:2018年北京大学mti考研经验贴 2018年考研终于告一段落,在此非常想感叹,考研真的是太太麻烦了,初试,出分,划分数线,复试,拟录取,每一个环节都让我忐忑不安。考完真的是一根手指...





原标题:2018年北京大学mti考研经验贴

2018年考研终于告一段落,在此非常想感叹,考研真的是太太麻烦了,初试,出分,划分数线,复试,拟录取,每一个环节都让我忐忑不安。考完真的是一根手指也不想动,但想起给学妹的承诺,也深知迷茫中的踌躇不安,还是决定克服懒惰写个经验贴,希望对学弟学妹们有所 助。

正文开始前先说点题外话

我选择北大的理由非常天真。一是北大的翻译是文学翻译,二是小时候酷爱看古装剧,长大很迷古言,所以对文学,历史等文化类的东西非常感兴趣,而北大有深厚的文学积淀,加之蹭课的传统,所以即使北大没有翻译学(学硕),即使我是想考博的人,还是决定先考mti(专硕),想着考进了再去蹭课,然后再想其它办法。到后来准备复试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好像有点想歪了。专硕只有两年时间,期间有大量的实践需要完成,第二学期开始好像就得找实习,所以根本没啥时间去旁听。虽然考试是文学翻译,但在北大的学习期间主攻是非文学翻译,而且专硕考博没学硕容易。后来我觉得因为自己的无知掉进了一个坑,感觉理想和现实差得不是一丢丢远。但是~事在人为,去了才知道,不是吗?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像我一般想当然哈,好好规划自己的未来,找好通向理想的路。

真题回忆已经很详细了,没有或者刚开始准备的学妹们可能还是有点懵,所以我在这里主要谈点思路吧

初试准备

政治:政治没啥好说的,我就看了 的一套书,只背了4套题,结果考试的时候发现老肖的4套题的答案变成了材料,几道大题都没有押中,很多多选题也没见过,没有相关知识储备。所以最后结果就只是将就,不是很理想。希望大家吸取教训,还是把8套题也背了吧,至少有个印象,有时间的情况下看看别的政治大牛的押题(听同学说米鹏今年押题押得比肖准,没做过,不知道,仅供参考)。

英语基础:群里有研友回忆的真题,这里我就说个思路吧。总的说来,四个大板块:完型,阅读,排序,作文。然后我个人觉得北大的考察方式和市面上的资料都不尽吻合。完型和英语一的考察角度不同(北大完型考了单词,词组,连词…重在体会语境和对单词的搭配运用,英语一几乎全是单词辨析,太简单了),阅读和专八也有偏差(北大的篇章有文学有时事,一句很多行,甚至一段,因为很难,重在考察有没有读懂,明白了做题就o

k,专八文章理解不难,但选项之间模糊不清,题干多陷阱),排序是七大段排序,不是文章中挖几句话,所以我看到的时候傻眼了,没练过,太难了,花时间,所以弃之~作文是考翻译理论,我本以为是考一些翻译常识性的东西,就像之前的机器翻译,没想到具体到了某个特定的翻译理论,而我的翻译理论很薄弱,所以内容一团糟。考了下来,我就崩溃了,前面的题花的时间太少,该拿的分没拿完,有些空最后没时间斟酌,也没检查。作文花的时间多,但还是没写好,所以很是气愤,所幸英语底子比较厚,还是过了。大家吸取教训啊,该拿的分全部拿到,不会的不要纠结。

建议:大家还是把基础打好吧,多背单词(刘毅5000,1000+专八单词+阅读中积累的单词,背单词不是只知道意思,还要会用),并不建议大家背gre,因为用得不多,考研中也不会出现几个,即使出现了根据语境也不会影响阅读,何必浪费那么多的时间呢,不如把这时间拿去阅读,在阅读中巩固背过的单词,积累新单词(这些才是常用的)和表达,同时还积累背景知识,真的不能太赞,所以大家在背单词的同时多读书吧,名著也可,经济学人得看,同时多了解西方文化,这绝对有助于理解,如果你了解翻译早期的作用,知道美国历史和两党纠纷,那么你不用阅读都可以选对答案(就如今年专八最后一篇阅读,我看过嘉莉妹妹,所以直接略过文章,看题选答案)。作文部分希望大家吸取我的教训,重视翻译理论,在考研后期多看看翻译理论的论文,知网上很多论文可以 助大家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每周写一篇主流翻译理论的英语文章。一句话:英语靠积累,多背多读多写。

翻译基础:翻译希望大家勤动手勤练习。

汉英:

最开始打基础推荐冯庆华的《实用翻译教程》,这本书的特点是译例丰富,全是名家文学翻译,而且多为单句,大家可以多阅读,找出令人惊叹的译例多背诵,慢慢地就会有感觉。然后用张培基的任意一本练习,同时推荐华研的专八翻译一起翻译,之所以让大家同时翻译这两本书是因为张培基的翻译个人风格太强,喜欢用大词,单句,害怕大家会模仿他的译文风格进而走偏,所以同时选择专八翻译的一两段一起翻译能让大家接触不同的译者风格,这两本都有独到的地方,关键希望大家能够甄别,取长补短。每天的量不宜太多,否则负担太重疲倦也不是好事儿。之后可以翻译跨考的黄皮(听说改版了,我用得是第四版),把里面的文学翻译挑出来翻了,还有《古文观止》,丁林鹏的《汉英高级翻译教程》课后练习有几篇比较有意思,值得反复练。

期间我也练过其它教材和篇章,但感觉翻译练习在多更在精,大家需要每天保持练习量,对照修改,明白别人是用了什么翻译技巧,好在什么地方,差距在哪里,并且懂得归纳总结,特别需要归类。后期对我启迪最大的几篇翻译都不是在翻译练习册上找到的,而是我用反译法在阅读中翻译了林语堂和胡适的论述文(原文是英文,但有中文译本,将中文译成英文)。同时发现翻译和写作是息息相关,会用英文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写作,那译文的翻译腔也会少很多。

英汉:

英汉部分推荐叶子南,杨岂深,韩素音那几本,以及跨考黄皮上的部分篇章。同时注意流水句,文体风格,人称视角转换等技巧,每次译完之后检查自己是否说的是人话,刚开始时翻译出来的东西真的很让人嫌弃不要紧,修改的过程更重要。

我喜欢自己动手总结和延伸,做了很多笔记,也积了很多小词。初试结束后,我一直想把自己觉得最好的文学名家翻译编辑成册,但苦于太懒了,还没做……

百科:提到百科我很想哭。我将近三年北大所有的参考书全看了,并且勾出了所以词条,并且自己一个一个地解释,背诵。但它今年居然不考名词解释,考的是选择和论述。而且考察重点是翻译理论的相关知识。我大学里没上过理论课,对那些理论一知半解。加上字写得慢且丑,所以这一科考得有点惨。所以教训就是大家需要把字写得好且快,因为写字量真的太大了,10页纸上全是字,写得工整好看肯定加分。然后要深入理解翻译理论,知道其产生背景,内容,特点,意义以及相似理论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看参考书要看得很细,不要像我一样画出名词就把书丢一边。听研友说今年好像有部分考友是知道题型变更的,所以大家还是得注意信息的更新,抓紧学长学姐(我没有考北大的直系学姐,只在 上加到一个学姐,卖书给我之后再也没回过消息,非常气愤,所以我誓不做这样的人,努力攒人品)

复试

复试就两部分:文章提问和个人陈诉提问。因为每年的篇章和每个人写的陈诉不同,所以就跟大家说点通用的东西,注意多积累一些翻译实践,我一心想做考博做学术,大学期间就喜欢泡图书馆看书,所以陈诉中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写的时候也很痛苦,不知道怎么把1500字填满,所以大家要吸取教训。

我性格比较内向,容易紧张。如果大家也是内向型人格,那就需要多做模拟面试,把语速放慢,表达有层次且清晰。事先根据自己所写的准备好问题。眼睛要直视老师,不要游离(我思考时眼神容易飘,这一点特别不好),全程微笑,老师也就不会为难你了。

整篇章主要是考文章大意和单词,还有一些文章拓展。

以上所诉都是我的个人观点,每个人对考题的解读也不同,只是希望能将自己的观点分享给大家,不喜勿喷~

最后想跟大家说四点:

一:考研是身心的考研,大家需要注意情绪管理,周期性学习最佳。

二:大家一定要做好规划,将每天需要做的事情做成excel表格,每晚总结打√,每周星期天周总结,将一周的知识复习,并且写上自己学到的所有知识,这样可以让大家知道自己是有所收获,有所进步的,可

以缓解不安,很多时候没有记录会让我们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做,或者没有进步(语言学习需要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所以在量的积累过程中会出现焦躁沮丧的情况)

三:北大不提供考题,只有回忆版,所以大家在准备过程中周期性地去体悟真题,多多揣摩,随着复习的深入会遇到以往考察的内容,对考察的角度和方向都会有新的理解,可避免走偏。

:考北大最需要的是三个词:勇气,坚持和专注。我其实是有机会保研的,就是因为对自己没信心,也懒得去了解保研,以为只能保本校,所以失去了机会,从中得到的最大教训就是just strive after what you desire.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2013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考研初试经验谈(2013年中国传媒大学毕业证)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17 条评论)